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人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三郎听了这话,方知道自己急躁了些,面上一红道:“既然恁的,还要有劳贤伉俪。”说着,自己出门往李四郎家而去。
那李四见张三郎去的远了,连忙虚掩了更房的街门儿,回身抱住杜娆娘就要亲嘴儿,唬得娆娘摇摆着粉颈闪避开来,一面伸手在她男人胸膛之上捶了两下道:“好没脸,这里跟街面儿上也差不多的,就做下流事,万一给老爷撞见了,你是死是活呢,再说我怀里抱了哥儿,唬着了他可怎么好。”
李四郎如今乍见娇妻,到底隐忍不得,伸手在妇人紧要之处捏了两把,惹得妇人娇呼出来,方才勉勉强强歇了手道:“方才见了四奶奶,好像天上掉下来个玉女儿一般,如何不喜?所以小人行事莽撞了些,还请四奶奶见谅了。”
说着又一揖到地,哄得娆娘娇笑了几声,夫妻两个拌嘴又和好,难免惹起情思、哄动春心,趁着时候还早,就在那更房之内玩形弄影略解相思之苦,也是人之常情,书中难以尽述。
却说那张三郎大步流星走在街面儿之上,不一时来自李四郎家门首处,伸手打门,里头有人道:“谁呀?四郎不在家,往街面儿上打更去了,只怕如今还在更房里头呢。”
张三听见是三仙姑的声音,笑道:“干娘开门,是三郎来了。”三仙姑听见是张三郎,连忙上前来开了街门儿道:“这不是三郎么,怎么,这一回得着信儿,就这般着急过来了?”说着掩口而笑。
笑得三郎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方才遇见弟妹过去接四兄弟,对我说干娘来家,只是更房中事还没有交割,我心中急躁,就托了四兄弟在那里周全,自己先来家见干娘,莫不是姑娘家中有了什么消息么?”
三仙姑笑道:“倒也没什么,只因我前儿往杜家庄去跳神,听见人说亲家太太就在那里,赶着备了四色礼物去串门子,谁知倒瞧见老四家的哭着回了娘家,我与亲家太太劝了一回,打发她回来,心里想着不如顺路来瞧瞧我这干儿子,也与你说说定礼的事情,若是你手上方便,我老身带你去银楼瞧瞧,把东西定了,早日送过去,人也能早些弄到手,免得夜长梦多,这一旦过了小定,那乔大姐儿就是张氏门中的人了。”
☆、第21章 打首饰闲逛银楼
一番话说得张三郎心里一动,恨不得这就去银楼里置办了首饰,只是见三仙姑此番长途跋涉,年老之人到底有些禁不起,灰头土脸的,况且如今天色还早,镇上铺户不曾开门,因说道:“方才来家时,弟妹说叫咱们等一等,她自回来预备早饭,不如我扶着干娘往屋里歇一歇,用了饭休整一番再去逛逛倒也便宜。”
三仙姑笑道:“那敢情好,我老婆子如今的身子也是大不如前了,再想要卖卖我的老精神,只怕也未必有那个能耐,如今赶了这半日的夜路,就觉着头晕眼花的。”
说着,娘儿两个进了门,就往李四家的土炕上隔着炕桌儿对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那张三郎自是要问乔大姐儿家中之事,三仙姑一面忍着笑,只管明明白白的告诉他。
两个正说着,又听见街门儿响,原来方才三仙姑忘了关门,抬眼一瞧果然是李四郎一家三口儿进了屋,娘儿两个连忙起身让座,但见那官哥儿又睡迷了,嘟着小嘴儿直咂摸,也不知做个什么好梦吃好吃的呢。
那李四的浑家杜娆娘面上好些春意,张三郎做大伯子不便细看,也不曾看出端倪来,倒是三仙姑过来人,见了娆娘笑道:“哟,大娘子这是怎么了,一大早儿的脸色倒好瞧,春花儿一般红艳艳的。”
说的那杜娆娘臊得满面红晕,狠狠瞪了李四郎一眼,一面低声道:“干娘越发倚老卖老起来!”说着转身跑了,进了小厨房里自去预备家下早饭不提。
那李四郎见夫妻两个淘气,给干娘识破了,也是面上一红,呵呵儿傻笑了几声道:“干娘诙谐得好……”娘儿两个笑了一回,就只有张三不明就里,不知他们闹些什么。
一时间娆娘已经预备下了早饭,几个围坐在炕桌儿旁边吃了,李四郎心疼浑家早起受了雨露,又忙了一早晨预备吃食,因笑道:“你也坐下用些,一会儿上午还有些活计要做,况且哥和干娘又不是外人,也不是头一回见了,想来干娘也不会怪罪你的,哥就更不用说了,与我原是‘穿房过屋、妻子不避’的交情。”
三仙姑也笑道:“大娘子快坐下吃饭吧,一会儿我带了老三往街面儿上逛逛,预备小定的东西,你们两口子趁着天色早,再歇歇不迟,等一会儿再吃饭菜又冷了,倒费火去热它?咱们小门小户儿的,没有那些虚礼儿,横竖大面儿上不错就是了。”
杜娆娘这才半推半就的往炕前头脚凳上坐了,扭扭捏捏的吃了饭。一时收拾妥当,三仙姑说要带了张三去银楼办货,李四郎送了娘儿两个到了街门处,再三再四挽留三仙姑再住几日。
那三仙姑笑道:“这也罢了,你们小公母两个才好了,我老婆子又来闹你们不成?一会儿带了老三买办了东西,我就回去了,你们趁着年轻热乎,好好叙一叙,倘或是给官哥儿叙出个弟弟来倒也是好的。”
说得那李四郎面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听见干娘不多住几日,也只得拿出几十个钱来要给雇车,张三推让道:“这倒不必兄弟费心,干娘原是助我采办东西的,哪有叫你坏钞的道理?”说着,娘儿两个上街去了。
那李四郎关了街门儿回来,瞧见浑家已经累的睡在那里,官哥儿倒是乖巧得很,见娘睡了,也不哭不闹的,在炕上踢着腿儿自个儿玩儿起来。李四郎见家宅和睦,心中甚喜,也脱了大衣裳换了家常的,脱鞋上炕,把官哥儿放在炕头拍着,自己把浑家搂在怀里,迷蒙了一阵,睡了个回笼觉儿。
张三这厢跟着三仙姑往镇上买卖铺户上逛逛,那三仙姑虽然赶了一夜的路,年纪又老迈,倒是有些兴致,一会儿要买线,一会儿要看偶戏人,张三郎感念她恁大年纪还要为了自家婚事操劳,沿路之上一应花费都痛痛快快掏出钱来,把个三仙姑哄的直夸他有出息。
娘儿两个逛了一阵,到了镇上独一份儿银楼处,张三郎道:“干娘看看,就是这里了,高显是个小镇店,拢共只有这一家银楼,就是看街老爷家里的太太要打首饰,也都是在此处勾当的。”
三仙姑抬头看时,但见牌匾上写了“萃华楼”三个大字,那三仙姑不大识字的,因问道:“倒是好大一块牌匾,不知写个什么爱物儿?”张三因说道:“叫个萃华楼。”
三仙姑笑道:“哟,倒好大的名头,想来里头的师傅也有翻筋斗云过来的也未可知。”张三点头道:“有我们太太相熟的师傅,若是寻他打首饰,只怕还要厚道些的。”说着,搀了三仙姑,娘儿两个进了铺子。
里头的小伙计儿早就迎了出来,瞧见是张三郎却是认得,笑道:“三哥一向少见,如今快到大节下的,想是来给太太定几样东西?”三郎摇头道:“这一回是我自家要用的,还要烦请小哥请了王师傅出来。”
那小伙计儿上下打量了张三郎几眼,若有所思笑道:“三哥原先不常照顾我家买卖,都是替太太前来送花样子取东西的,莫不是说话儿要讨媳妇儿了?来我们铺子里打小定?”
说的张三郎面上不自在,仗着自己年长几岁嗔道:“你这猴儿恁般多事,叫了你师父出来罢了,蝎蝎螫螫的。”说的那伙计笑嘻嘻地跑了,不一时引出一个精瘦细致的中年人出来。
见了张三郎,上来见了礼道:“原来是三哥到了,今儿是替太太送样子呢?还是……”张三见是王师傅亲自来问,也少不得将放小定的事情说了,那师傅笑道:“若是屯里人说亲,只怕一对儿戒指儿也就够了。”
三仙姑听了这话不依道:“哟,这位师傅倒会说,怎么我们屯里人生来就比别人贱不成?虽然贫苦些,人家也是黄花儿大闺女,怎么就一对儿戒指儿就打发了。”
那王师傅冷眼瞧着,只怕这妇道是个媒人,自己银楼里头的生意倒少不了这号儿人的帮衬,连忙满面堆笑下来道:“哟,瞧我小人眼拙,没瞧见老太太在这里,莫不是一位官媒奶奶么?”
那三仙姑听见说她是官媒,心中好些体面,面上和软了笑道:“哎哟,可不敢当,老身是这后生的干娘,如今带了他来给媳妇儿瞧首饰的。”
那王师傅听了连忙笑道:“这倒新鲜,做婆婆的倒为媳妇子鸣不平,你家这位大娘子好福气。”
说着让到里头,拿出花样子来叫他们娘儿两个挑选。张三郎原本不懂女子妆奁,瞧着那些样子大半千篇一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交给三仙姑捡择。
仙姑做主挑了一对儿攒花戒指,一副虾须镯,一副元宝耳环并一个长命百岁的项圈儿,对那张三郎笑道:
“哥儿看看合意不合意?攒花戒指儿花开富贵,虾须镯勾来年年有鱼,耳后元宝招的财源滚滚,长命百岁项圈儿保你夫妻平安。”
张三郎听见三仙姑说的这样好彩头,心中甚喜,点头笑道:“就依干娘的。”
那王师傅见他们娘儿两个挑中了,因笑道:“这位老太太好钢口儿,若是茶馆儿里头说书去,只怕别的老板早就丢了饭辙了。”
说得三仙姑沾沾自喜起来,一面就问价儿。那王师傅笑道:“是了,不知道老太太要给您家这媳妇儿打多重的?这四样拢共算起来,少说也要十两金子方才够了。”
三仙姑听了,“吓”了一声道:“哟,师傅莫要哄我老身,我们老三就是卖房子卖地也凑不出那么多金子啊,更甭提过了门儿还要养活姑娘家里的寡妇娘,一年也好大的挑费呢。”
那王师傅素日与张三郎也有几分交情,他家中资财如何,自己心中都有个忖量,因笑道:
“这个小人知道,寻常人家儿倒也不用纯金的,依着小人的意思,倒不如打一副金包银,一般市井人家儿都是打这一套,若是过小定只要一对儿戒指,赤金的也使得,若是这四样都要齐全了,除非是县令县丞、举人老爷家中聘闺女,一般小门小户儿倒也用不上。”
三仙姑见这王师傅会说话儿,倒不是店大欺客的人,心中欢喜,笑道:“你这师傅真通气,既然恁的,就按照师傅说的办吧。”
张三郎在这些事上不大通达的,听见三仙姑要做金包银的,又怕委屈了乔大姐儿,拉了拉仙姑的衣襟低声道:“若是太俭省了,只怕大姐儿脸上不好瞧吧?”
三仙姑听见这话,伸手在三郎额头上一戳笑道:“好个不知趣儿的小厮儿,老娘给你杀价儿,你倒会说,如今若是打造赤金的,少说也要七八两金子,就是几十两银子呢,那十五两尚且没处抓挠,如今倒要费钱弄它?再说这一套东西送过去,也不知道要给她那寡妇后娘克扣多少,你倒实心眼儿,没得花钱去孝敬那个婆娘。”
☆、第22章 探虚实夜访私塾
张三郎听见仙姑说的有理,因点头道:“干娘说的是,方才是我想的不周全了,既然恁的,小定上面俭省些也使得,日后姑娘来家,我必然好吃好喝好待承就是了。”仙姑点头。
一面与那王师傅讨价还价,讲了半日,说定了要打金包银的,四样下来满破十两银子,张三郎听见这个数,心中还是有些为难,只是看见仙姑已经讲得没有折扣余地了,总不能叫她为难,当下咬了咬牙便要掏银子。
那王师傅见三郎面有难色,爽朗一笑道:“三哥,你我素日因为太太房里的妆奁倒是有些生意上的来往,旁人家中帮衬的伙计来了,多少都要克扣些主子的赤金料,只有你这小哥恁的实在,从来不曾在经手之事上面动些歪心眼儿。
今儿我也不瞒你,就算你不克扣,我们铺子里总要想些法子克扣几分的,如今知道你娶亲,多得是用钱的地方儿,小人也愿意拉你一个主顾,就将素日里该你的分成儿一并算下来,这一套定礼便只要五两银子罢了,你无论多寡,与我二三两做定钱,剩下的凭你外头抓挠去,横竖还有些日子才能得的。”
张三郎娘儿两个听了,自是喜出望外,那三仙姑生怕再出岔头儿,连忙让张三给了三两银子的定钱,倒柜上取了票子,约定一旬日子取货,张三郎方带着三仙姑出了银楼,又请她往街面儿上的二荤铺子吃了饭。
那三仙姑吃毕了,舔嘴抹舌笑道:“老三,你可别嫌弃我老身吃你的酒,这俗话说是媒不是媒,吃上两三回,等到姑娘进门,一对金银蹄膀是少不了我的。”张三听见连忙点头道:
“干娘说哪里话,不要说干娘帮衬了我这许多忙,便是看在李四兄弟份上,您老也算是我的干亲,如今来家一趟,怎么敢轻慢不孝敬呢。”说的那婆子欢喜,连吃带拿的饶了许多东西,大包小裹儿的要走。张三郎到底不放心,雇了车会了车钱,送三仙姑回乡不提。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转眼之间一旬已到,果然那三仙姑又来了,领了张三拿着票子往银楼里取了东西,一样四色搁在大红缎面儿上头呈在锦盒里,虽是金包银的,工艺倒是一点儿不差,若是不细看,成色倒也过得去。
张三郎见了心中满意,谢过师傅,与三仙姑依旧出来,可巧明日不该张三的班儿,与三仙姑约定了明日送她回乡,顺便将小定送到乔家去。
那三仙姑依旧往李四郎家里住了一夜,张三自回看街老爷家后身儿土坯房中安身,平日里那翠姑娘总是赶着把饭菜送来的,自从上次闹了一场,便不大过来,都是搁在外头门槛上头,一时冷了也是有的。
张三郎是个直性汉子,倒也不甚理会,只因房中也有小炉子,若是冷了时,自己向火热一热罢了,并不在意。
如今回在房中,却见小翠儿姑娘等在那里,心中不知何时,只得上前来点头道:“翠姑娘这几日少见了,怎么如今得空儿过来。”
那小翠儿当日在张三这里讨了个没脸,原本意欲不再搭理,怎奈人有见面之情,况且见张三温言软语,自己倒不好拿大,只得说道:
“方才你那兄弟张四来了,托我带句话儿,问他上次要的东西可曾齐备了。若没旁的事,三哥吃饭吧。”
说着,将手中食盒递给张三,张三郎见状连忙接了,一面笑道:“有劳姐姐传话送饭。”
谁知接着时,手上那一个锦盒却给小翠儿瞧在眼里,女孩子家原本爱个花儿粉儿的,见了锦盒又有些小姑娘家家的天性,伸手抢了在手里笑道:“三哥何处置办来的,这样精巧东西。”
那张三郎阻拦不及,早给翠姑娘伸手打开了,但见内中四样首饰,那小翠儿虽然还没出阁,家中姐妹也有聘出去的,知道这是小定,唬得心里砰砰直跳,一面想起当日张三郎房里那条帕子来,莫不是这么快就要放定迎娶了……
想到此处手上一松,那锦盒滑落手中,多亏了张三郎眼明手快接住了,见那翠姑娘神情恍惚,就是再不解风情,到底这几年多少明白些,想着趁此机会挑明了此事也好,倒省得来日乔大姐儿进门,自己说不清楚。
想到此处点头笑道:“原本想着放了定礼才跟老爷太太回的,如今既然姐姐看见,也少不得说了,前日儿干娘来家,做主与我说下一门亲事,若是过礼快些,只怕是节前就能迎娶的,到时候还要劳动姐姐代为周全才是。”说着一揖到地。
翠姑娘听着张三郎的话,只觉得脑仁儿里头嗡嗡的响,也听不清楚他说的什么,勉强摇了摇头道:“三哥别客气……”
话说到一半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