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生命之动物世界缉毒战-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亚方舟”号航天飞舰是人类科学家综合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优点,利用最先进的航天技术,研制而成的新一代航天器。它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有两层楼高,三个足球场大小,不必像飞船和航天飞机那样用火箭捆绑发射,具有随处升空、降落功能,而且装载量空前增大了。

  乘坐飞舰的,是人类联合国宇宙开发组织派遣的月球开发建设专家团,共有20名各方面的科学家。他们来到月球,是要把月球内部空间建成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密闭式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并且将这一系统命名为“月宫桃源”。当今地球人口大爆炸、资源枯竭,人类急需寻找地球以外的第二家园,就把目标锁定在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上。月宫桃源将是人类开拓地球以外生存空间的第一个试点,同时,她还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中继站。

  “诺亚方舟号”航天飞舰刚到月球上空就开始工作:把四个太阳能发电站释放到月球同步轨道上,它们昼夜收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首先解决改造月球的能源问题。

  随后,“诺亚方舟”号在风暴海上那个早已熟知的洞穴附近降落,一辆集运输、铲车、吊车功能与一身的多功能施工车,从“诺亚方舟”号里开出,启动吊车功能,又从“诺亚方舟”号上卸下很多器材,二十名人类科学家身穿白色臃肿的月面活动服,一起在失重环境中笨拙地组装,很快把零散的器材组装成一副副支架和一块块与月球表面岩石颜色一致的大玻璃。“诺亚方舟”号又重新升空,把这些支架和玻璃先后吊起,分内外两层,安装在方圆一公里大小的洞穴口上,把洞穴口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巨大的玻璃组装板中间有早已写好的一排大字:月宫桃源一号天窗。

  原来,他们是在封闭天窗。所谓天窗,是指月球外壳通往内部空间的一个个洞口。天窗玻璃由特殊的玻璃纤维制造,它们以一小块为单位,铺设在支架上,构成了巨大的防护罩,能防止内部空间的空气、水分、热量外逃,让太阳光透射进内部空间,同时,还能过滤阳光中过多的紫外线及伤害人体的宇宙射线,抵挡陨石的轰击。科学家们确信,月球内部空间的确是外星人开发过的,他们也曾封闭过天窗,但不知什么时候,天窗玻璃被来自太空的陨石击碎,导致里面的空气、热量等丧失,从而失去了生命生存的条件。

  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辛苦工作,科学家们终于把月球外壳上所有天窗都封闭了,分别命名为一号天窗、二号天窗、三号天窗……以致十几号。这样,封闭的十几处天窗与厚度8公里多一点的月球外壳一起,成为月球内部空间优质的保护层,解决了月球生存的有益物质保存、辐射防护和陨石袭击等问题。

  “诺亚方舟”号升空,发出打开天窗的光指令。虽然现在月球内部空间并没有什么可逃逸的物质,但是一号天窗仍然按照设定的程序运作:内层玻璃封闭,以防内部空间的空气和水分等大量逃逸到太空,然后外层玻璃发出两次回应的闪光,向四周退缩,打开了,”诺亚方舟”号迅速降落到内外层玻璃之间的空间。外层玻璃随即关闭,内层玻璃又向四周退缩,打开,飞舰降落到月球内部空间。

  内部空间黑漆漆的。飞舰着陆后,四周伸出四盏大灯,把周围月面照亮了。多功能施工车又从飞舰里开出,向上飞升,大约飞升十公里左右,悬在月球外壳下面,伸出机械手,很快把一个支架钉在月球外壳底部,安装上一个直径二十米的人造太阳。而后,又飞往其他地方,继续安装人造太阳。这些人造太阳,实际上是大型节能电灯,电源来自月球同步轨道上方的太阳能发电站。这些小太阳吊在月球外壳下,不但能给内部空间照明,还可根据地球上太阳出没的规律,按时明灭,营造与地球上一样的白天和黑夜,白天时,小太阳一齐亮,晚上,轮流只亮一个,充当地球夜晚的月亮。

  小太阳安装完毕,一位科学家打开总开关,内部空间外壳与内壳被照到的地方亮起来,但与月球表面的白天一样,小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却一片漆黑,包括内外壳之间的空间,因为这里仍没有空气散射光线。这里与月球表面一样荒凉,随处可见被开凿的痕迹,说明内部空间的确是掏空月球形成的。内壳往上十多公里,隐隐能看到月球外壳,直径二十米的人造太阳像一个个大灯泡。一号天窗下方南边,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可能是以前外星人的航天器停泊场,表面已经斑斑驳驳的,“诺亚方舟”号航天飞舰就停泊在上面。停泊场边有一条笔直大道,用淡青黄色的月球克里普岩块铺成,一直通向南方,穿过一道小山冈,才拐了弯……放眼望去,远处还有一座座圆锥形的小山,仔细看,那其实不是山,是一个个顶在月球外壳与内壳之间的柱子,或者说,是没有被挖去的月球部分,它们支撑在外壳与内壳之间,支撑出月球内部这一巨大空间。

  多功能施工车装载着科学家和设备,沿着眼前的大道向南探索前进,当运输车走过几个低缓的坡路时,一座类似埃及金字塔形的建筑突然呈现在眼前,科学家们惊呼起来:“这就是广寒宫?!”但是,周围没有空气,他们的惊呼只能通过无线电系统彼此传播。

  这座建筑大门朝东,纯粹用月球上黑色的玄武岩砌成,古朴、神秘、高大巍峨,站在它跟前,科学家们无不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卑感油然而生。如果真有传说中的广寒宫,这一定就是!但是,这里与月球内部空间其他地方一样,荒凉不堪,绝对找不到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

  一位领头的科学家发出命令:“进入里面查看,最好把月宫桃源总控制系统安装在里面。”

  科学家们从敞开的大石门进入广寒宫,把月宫桃源的总控制系统安装在广寒宫最底层(西端)的一个房间里。又在广寒宫外西边不远,修建了空气制造和维持车间(用来制造和不断补充空气,吸收随时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还能促使空气流动、制造风),温度调节车间(提高或降低温度,即大型空调系统),降雨调节车间(调节阴晴,控制降雨)等,它们都受总控制系统控制。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月宫桃源控制系统安装完毕,开始运作。四个小时后,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条件开始在月球内部空间生成。人类科学家纷纷脱掉笨重的月面活动服,显出本来面目: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混血人种都有,他们显然来自地球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但生存环境并没有完全制造好,失重现象仍然存在,一个莽撞的黑人科学家在脱掉登月服后,一不小心,身体飞升起来,被一位黄种人科学家及时拉住。原来,这里的重力仍与月球表面的一样,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稍有不慎,身体就会飞升。

  科学家们开动多功能施工车,往月球内壳下钻出几个深深的大孔,放进去重力生成装置,这些装置其实是向心力生成系统,能产生指向月球核心的向心力,等于加大了月球重力。这些重力生成系统由于耗能巨大,单独使用月球同步轨道上的一个太阳能发电站提供电能。

  重力生成装置起动后,桃源内重力迅速增加,很快达到既定指标——近内壳区域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五。当然高度越高,重力越小,在外壳附近,重力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把重力设定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五,与地球相差不大,既减少了失重的不适,又使在其中活动比在地球上轻松,不易疲劳;由于重力减小,生物个体也可比在地球上高一些。

  到此为止,科学家们在月宫桃源上,基本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活动自如了。住地建设好之前,他们暂住在广寒宫。

  后续工作仍在继续——

  科学家动用彗星捕捉系统,把一颗小彗星击碎在月球表面,收集到月宫桃源内的两个巨大月坑里。彗星主要是由岩石、冰块和冰粒组成,冰块和冰粒溶化之后,就把月坑变成了一个人工水库,解决了生存所需的水资源。如果需要,他们还将寻找月球两极地表下的大量冰水,以及月球表面环形山中厚厚的冰层。最终,月球上的水将实现循环再生:利用分解已有的水获得氢,利用氢与月球富含的氧化钛铁进行化学反应,又生成水,如此往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样,人类生存的几个条件都得到满足:辐射防护、空气、重力和水。

  半个月后,“诺亚方舟”号航天飞舰满载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的植物和动物,进入月宫桃源。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位黄种人科学家在广寒宫广场上栽下一棵半大的桂花树,以代替传说中的月桂树。两年后,在人类科学家的努力下,月宫桃源形成一个自我物质循环的生物链: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用来喂野牛、山羊、兔子等动物;野牛、山羊、兔子等动物则为人类提供奶制品和肉类,人类厨房里剩余的废物可用来养鸡;而动物排泄的废物又可为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肥料。

  地球之外,一个真正的“世外桃园”诞生了!

  炫书ūmdtΧt。còm网



第二十五章 外星人抢夺月宫桃源
更新时间:2009…10…26 8:39:00 字数:9353


  “飞船进入发射前自我检测程序。”
  大荒山最高峰简陋的发射场上,“银妹十五”号飞船控制系统发出一字一顿的模拟声音,并闪烁着绿色警示灯。不屈不挠的红狐狸又要升空登月了!

  “生命保障系统正常;热控系统正常;轨道控制系统正常;火箭推进系统正常;电源系统正常……

  发射进入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

  一声巨响,一片火光,“银妹十五”号登月飞船冲向天空,红狐狸带着一举成名的梦想,向仰慕已久的月球飞去!

  正当人类科学家为月宫桃源初具规模高兴时,一场灾难却向他们袭来。

  月球西部天空,五架飞碟(UFO)正沿着诡秘的S形路线向月球飞来,速度极快,却悄无声息,看上去像飘浮在空中的气球。很快,飞临月球表面的“风暴海”上空,在月宫桃源一号天窗上方,以高速运行状态骤然停住。五架飞碟组成直径100米左右的圆圈,不时进行垂直升降,好像在侦查月球上的动静。它们一开始发出亮度不一的桔黄色光,亮度忽明忽暗,很快就不停地变幻颜色,最后变成火红,就像五团火球高高悬挂在空中。不可思议的是,飞碟从飞来到停在月球上空,只发出光亮,始终没有一点声音。

  月宫桃源总控制室里,无线电接收系统突然收到奇怪的信号。说奇怪,是因为它的波长31。4米,是人类不用的波长。信号每隔3秒出现一次,人类的电脑翻译系统经过一番运作,终于翻译出电波所传达的含义:

  “我们是银河系第六分系618红星618d行星。我们是来开发太阳系日地假星的。请你们离开!”

  几位守在总控制室的人类科学家大吃一惊:地球人争议已久的外星人真的出现了!而且来者不善,居然要强抢月球!眼前的雷达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五个围成圆圈的飞碟!长期以来被称为不明飞行物的飞碟(UFO)果然是外星人的飞行器!

  其中的一位天文学家对大家说,很多年以前,就发现一颗名叫Gliese581的红矮星第三颗行星581c适宜生命存在,从此引发了对暗弱恒星周围行星的关注。地球附近大约80%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在更早的时候,天文学上还认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系统不可能是生命栖居地。外星人所说的红星,一定是地球上所说的红矮星。

  经过一番商议,月球开发建设专家团的白人团长决定向联合国宇宙开发组织发报,请求指示。但是,黑人科学家刚一戴上耳机,就惊呼起来:“与地球的无线电联络被切断!”

  “什么?”

  “怎么办?!”

  与地球总部失去了联系,科学家们感到自己成了太空孤儿,而且危险就在眼前。

  只能靠自己了。白人团长接过黑人科学家手中的话筒,向外星人讲话:“尊敬的宇宙朋友,这里不是你们说的‘太阳系日地假星’,是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你们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那边很快回话:“你们所说的月球,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地假星,她根本不是地球的卫星,而是三万公转单位以前,也就是你们地球时间二万五千一百年前,由第八银河系的一种智慧生物改建、又半途而废的星体,她是‘公共宇宙’的一部分,不是你们地球的私产!”

  白人团长有点紧张和理屈词穷。到现在为止,地球人都不能肯定地说出月球的来龙去脉,外星人却说得头头是道!

  专家团的黄种人副团长要过白人团长手中话筒说:“尊敬的宇宙朋友,既然月球是公共宇宙的一部分,既然我们先来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有优先开发权。你们怎么能先来后到?”

  “什么叫‘先来后到’?!当你们地球人在一个群岛上扔下两颗原子弹自相残杀、自以为进入原子时代时,我们的飞碟就已经来日地假星考查,准备在上面建立第二家园了。”

  科学家们吃惊地互相看了一眼,外星人说在公元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时,他们就登上了月球,而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时间却是公元1969年!他们显然要比地球人类的科技发达,要与他们争月球可能是鸡蛋碰石头。

  黄种人副团长眼珠一转,对外星人说:“你们为什么要切断我们与总部的联系?是否撤出月球,我们必须与地球总部联系,听取命令。”

  “哈哈!想搬兵求援吗?没门!赶快投降!不要做无谓的牺牲!用你们的时间计算,我们的文明比你们先进几个世纪。即使你们与总部取得联系,也奈何不了我们!”

  怎么办?怎么对付外星人?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他们代表地球70亿人口来开发月球,决不能把已经开发的月球拱手让给外星人。再说,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的卫星,地球人类理所当然对月球拥有主权,月球也理所当然成为地球人类的第二家园!

  “准备战斗!”白人团长下达命令。大家看到他的嘴唇在抖动,鹰钩鼻子不时倒吸着凉气。

  这简直是一句空话!用什么来战斗?连一只手枪、一把匕首也没从地球带来。来月球之前,带什么,都是经过周密计算的,以最大限度装载开发月球所需的物资。事先预计,在太空航行、在月球上,可能会碰到危险的、致命的问题,但只能是科学上的问题,而不会像在地球上,会遇到海盗、恐怖分子等形形色色的坏人袭击,更没想到会半路杀出外星人。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带自卫武器。地球之外有没有智慧生命(外星人)存在,地球人类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没有,宇宙空间到现在为止,还没确定哪颗星球像地球那样适合生命生存;那些猜测有外星人存在的认为,外星人一定是文明高度发达的智慧生命,不是野蛮人,都是非常善良的,不会伤害地球人类。

  “怎么战斗?”黑人科学家嘴里嘟囔着,“我只有一把刀。”

  “什么刀?”白人团长问。

  “剃须刀!”黑人科学家向团长翻翻白眼。

  有几位科学家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