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球入侵-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收,copy!”章迈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的空战呼号是boysfour。
“那么,斯汀克先生,你的空战呼号?!”
“dustseven!(尘埃07)”
尘埃七号……安卡林嘟囔了一句,但还是高声报出了战斗呼号。
“dustseven!”
“copy!”
“空战呼号启动完毕,各机进行通讯系统检查,贮电开始!”
对付伏击最好的办法,从来都是让对方发现不了自己,然后自己露出马脚。到时候,伏击与被伏击的地位就会逆转。
滑翔八号开启光学迷彩和黑体覆层之后,已经在可见光和红外紫外两个方面做到了信号最低。在上万公里的距离上,基本上很难被探测到了。另外在地月系,因为有地球和月亮两个高质量天体的原因,超导磁量子干涉探测设备几乎不能使用。
而剩下的,就是如何对付对方的长波雷达了。
雷达这种在几百年前发明的,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探测的设备依然在很多的地方继续发挥着作用。虽然反制这种探测方式的手段(比如电磁波对消)比比皆是,但是不可否认的,在不清楚对方雷达波长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对消,所以,第一次扫描,几乎是肯定被发现的。一旦被发现大体的方位,对方就会使用重粒子炮的扩散模式来引起被探测舰艇的磁量子紊乱,然后超导磁量子干涉系统就能持续的跟踪并监视目标。只要运动轨迹被计算出来,那么荷电粒子炮的扫射将迫使目标开启偏转电场。但开启偏转电场也就意味着,黑体覆盖已经失效,红外波段的信号将被对方的探测系统识别。
接下来,就是传统的重粒子炮和等离子炮,电磁重接炮的对轰了。
第十六章 前哨战(下)
东方浩显然不喜欢这种对轰。在滑翔八号保持航向的同时,将舰身向天球北极方向偏转了十五度以后,他继续下了第二条命令。
“电浆鱼雷三发,一发安装角反射器,偏航五度。释放!”
滑翔八号的侧舷,一发呆头呆脑的电浆鱼雷被推了出来。由于有偏航角度,这枚鱼雷在太空中和滑翔八号并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慢慢的拉开了距离,逐渐被落在了后面。
“其余两发,间隔十秒,无偏航角度,释放!”
又是两枚,不过这两枚由于没有偏航角度,在惯性的影响下,两枚鱼雷逐渐的和滑翔八号拉开了横向间隔,可是前后距离却没有拉开,乍一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给它护航一样。
就跟东方浩想的一样,就在众人等待的有些无聊的时候,第一道雷达波扫描过来了。众人立刻兴奋起来,当然,章迈是紧张。
在距离滑翔八号直线距离九千公里,偏向天球北极十亿度,黄道45度的地方,一艘用普通民船改装成的六角形武装船只正发射着电磁波。但是在这艘船的显示仪上,却发现了两个目标。一个在前方,另一个偏后偏左,两艘船基本上处于一个平面上。而滑翔八号两侧的鱼雷则由于体积太小,而被忽略了。
难道情报有误?负责搜索的pmc雇员有些纳闷儿,不是说只有一艘船吗?
“蠢货,那是诱饵!”在宇宙中讨生活的人,多少都有两把刷子。这艘船的船长稍微检查了一下临时友军的位置,就明白了这十有**是对方释放的诱饵。
雷达回波很快就消失了,看来对方使用了雷达波对消。而且在红外紫外和可见光频段都没有对方的踪影。对方看来是想利用诱饵引诱己方先行进攻,自己却开启黑体覆层来进行反击或者逃窜。不愧是用军舰改装的船,技术就是雄厚。
这位船长先是感叹了一番,然后又对自己能够识破对方的布置而沾沾自喜。对方应该是刚刚释放诱饵不长的时间,现在距离拉的不是很开,所有对方的诱饵还没有释放雷达波。看来自己可以先敌攻击了。
“坐标记录了吗?!”
“记录完成!”
“很好,准备拟·重粒子炮的广域放射!”
雷达兵不由的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船长:“我们不向友军通报敌人方位吗?”
“蠢材!击毁对方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那一份奖金。准备广域放射!”船长不由分说的下达了命令。
在六角形飞船的中央部分,一座用等离子炮加入放射性元素模拟的拟·重粒子炮开始发出红色的光芒,然后炮口的中央部分开始呈现出白色。几秒钟后,炮口部分就好像一个大号探照灯一样闪了一下。同时好些晶莹的粉末出现在炮口的周围。
在飞船的超导磁量子干涉探测系统上,这次广域放射可不仅仅是闪了一下,一大片的的放射性元素离子正以一个扇形向刚才雷达波标定的区域笼罩过去。
每秒数百公里的放射性离子潮汐的覆盖,立刻让这些太空中的“礁石”显现了出来。其中后面的那个目标出现了等离子尾流。这更让这艘船的船长坚定了后面的目标是本体,前面的是诱饵的想法。
“计算对方运动轨迹!舰首荷电粒子炮准备!”
在相对速度超过20公里每秒的时候,解算目标运动轨迹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仅仅是画一个大框。但是这也已经足够了,对于荷电粒子炮这种几乎等于光速的炮击,只要持续一秒的照射,就足以击中对方。
很快的,六角形运输船的舰首亮起了带着电弧的白光,就好像两道撕裂了夜空的闪电。
一秒钟的照射很快过去,舰船的超导磁量子干涉探测系统上,目标区域突然被一大片紊乱的磁场和等离子波纹笼罩!
“命中目标!目标疑似发生主推进器爆炸,现在目标区域磁场紊乱!”
“爆炸?”船长感觉有些不对。第一次用雷达发现对方时,双方距离九千公里。然后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在进行重粒子炮广域放射并且结算双方运动轨迹的这一段时间,双方的距离已经逼近了六千公里。进行荷电粒子炮充能,并炮击开始的时候,双方距离差不多是七千五百公里。在这个距离上,荷电粒子炮的能量衰减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自己进行重粒子炮的广域放射后,对方肯定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了,那么对方的偏转电场应该开启了才对。这样算下来,自己的就算是进行了满功率的攻击,对方也不可能就这样爆炸了。
糟了!难道说,后面的才是诱饵,前面的才是真目标!?
这位船长终于猜中了。但是也已经晚了,东方浩等的就是这一刻。后方的电浆鱼雷被击毁的时候,自己的滑翔八号也被波及到,这样正好藏进了电磁紊乱区。而且自己现在处于黑体覆层状态,对方完全没有瞄准自己的可能了。而对方长达一秒钟的荷电粒子炮照射,把对方的运动轨迹和坐标可是清清楚楚的暴露了出来。
“咖喱!攻击!”
高町菲特的火控位置已经全被立体光包围了起来。在两个交错的圆环形成的磁场的包围下,她已经用宇航服上连接的随控操作系统接驳了全舰的火力。现在她双手中虚握的,正是舰首的两门50米级电磁重接炮!她双手一抬,两门重接炮同时压在了目标上。
舰首电光连闪!而与此同时,作为目标的那艘武装运输船上,搜索人员正惊恐的大叫!
“目标区域高磁场反应!超高速物体脱离!疑似电磁炮攻击,二,四,六,十……十发实体弹!预计十秒钟后击中我们!”
第十七章 滑翔八号的獠牙(上)
电磁重接炮这种武器,在大气层内作战的年代,是一种用速度直接抹杀对手的强力武器。在其他的导弹,化学能火炮等武器还停留在音速阶段的时候,电磁炮一出场就用以宇宙速度为基准的弹丸速度占得了先机。甚至在科幻电影中,变形金刚都扛不住这东西的雷霆一击。
但是到了太空战时代,电磁重接炮,却变成了“灵巧”武器。因为仅仅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在数千到上万公里的交战距离,双方相对速度超过几十公里每秒的时候,十几秒才会击中目标的实体弹丸,实在太不够看了。先不说本身就是光速的激光炮和荷电粒子炮,就算是低速能量团的等离子投射炮也有数千公里的秒速。哪怕是为了追求杀伤力而放弃超高速的重粒子炮,也是用百分之一光速或者两百分之一光速在前进。
但是,偏转电场的出现,让这种指哪打哪,所向披靡的能量武器变成了纯粹比拼功率的消耗战。曾经有一位军事学家这样说,偏转电场的出现,让太空战的主角从战斗机等级的一下子蹦到了战舰等级,并且越来越像二次大战前的战列舰大比拼。
在这种各种能量光束四处乱飞的时代,上合的一艘护卫舰却将两门重接炮作为主要火力,看起来很滑稽,但是却是有他的道理的。
首先,上合是国家联盟但不是统一的国家。所以上合太阳系航行舰队和中国天军是两个不同的部门。虽然人们总说上合歼星舰上合歼星舰什么的,其实这样说是错误的。上合没有歼星舰,歼星舰是中央直属的,并且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总参,另一个是太空工业部。在上合太阳系航行舰队中,最大的战舰是744级巡洋舰,这也是上合加盟共和国中,大部分国家的主力舰。作为一只防御力量的上合太阳系航行舰队,并没有多少744级巡洋舰,以744级巡洋舰和677/8级驱逐舰组成的支队已经是主力舰队了。航行舰队内最多的,就是以653h2和654级护卫舰组成的巡防分队。
这种巡防舰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用途,什么活都可能碰上。而配备多种战斗部,并且可以使用非致命性武器的电磁重接炮成为这种护卫舰的主要火力,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如果这样就轻视这种武器,那就大错特错了。前面我们说了,电磁重接炮,是一种灵巧武器。
在数百公里每秒的高速中,像导弹那样向目标发起追逐是不可能的。但是电磁重接炮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没有交变电场产生的涡流,不会只能发射金属杆。由这种重接炮发射的弹头,是能够编程装药的。
高町菲特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的十发弹头,就全部使用的双层弹头。在前端动能撞击弹头的后面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小球,这个球里面,是定向自锻成型战斗部。
高町菲特的这十发弹头,不仅仅将对方机动躲避的轨迹考虑了进去,更是让使用这种自锻战斗部的弹头在被机动规避之后,在对方的侧面气爆,进行第二次攻击。
战舰的反应堆,推进器什么的,都在后面。而且由于尾部推进器和后方侧舷推进器的原因,是没有办法使用偏转电场的。躲开电磁炮的直接动能撞击,然后被从后侧方用自锻战斗部攻击,这还不如直接用偏转电场将这些炮弹扛下来。
可惜的是,对于从民船改装,并且使用民用级别的亚临界反应堆的武装运输船来说,在极短的时间内提高偏转电场强度可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事情。
亚临界反应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裂变堆。在高温质子束的注入下,放射性同位素将不停的裂变,一直到裂变不下去为止。这种反应堆是在二十二世纪的时候,由北约首先开发成功的。毕竟总在聚变堆上被人压一头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由于核聚变和核裂变在能量密度上本质的不同,亚临界反应堆在总功率上是无法同聚变炉抗衡的,但是优点是,这种堆可以做的很小,而且启动电源低。最小的亚临界反应堆加上启动电源只有两个西瓜大小,甚至可以用作家庭用途。另外,这种反应堆跟聚变炉需要用超导电池那种危险的东西做吸收载体不同,这个东西的输出功率是可调整的,停止裂变反应很容易。而聚变炉在停堆后,还有超导电池堆这么一个大号的炸弹要处理。
所以,在民用方面,功率可调,较为安全的亚临界反应堆逐渐占据了市场。只有重型船只和军舰才继续使用聚变炉。而且,北约开始让超小型亚临界反应堆开始进入家庭用电市场,这也造成了北约方面在供电体系上同上合的那种巨型电站集中供电逐渐不同。这也是北约和太空圈这么在意亚述行星的原因之一。因为亚述行星上到处是放射性物质。
但是普通民用和工业用以及军用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亚临界反应堆体积小,多堆并联的话,功率也能堆上来。也可以满足一些工业船的需要。
可是有些地方,亚临界堆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聚变炉,那就是瞬时功率。
聚变炉,在本质上就是在超导约束下的连续小型聚变核爆。所以一开始的就是脉冲式能量输出方式。想减小输出功率非常困难,好多用不了的电力需要用超导电池堆吸收掉。但是,军舰上,偏转电场也好,各种能量武器也好,都是脉冲式的。所以,这些武器天生和聚变炉相配。而且,聚变炉本身是很容易超功率运行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释放阱,使用超导传输的电力可以轻易的超额定功率一倍,而且实现也非常简单,多投一倍的氦三就行。
亚临界反应堆就惨了,燃料棒就算插到底,也是慢条斯理的慢慢裂变。你说我把减速剂去掉,那好,变原子弹自爆了……
用亚临界反应堆改装的武装运输船,是很不愿意使用偏转电场硬抗的。尤其是实体弹头,这种质量武器需要偏转电场的局部快速增值升压,对反应堆是很大的考验。
第十八章 滑翔八号的獠牙(下)
为啥收藏涨,数据不涨捏……
————————————————————————————————————————————————
那位船长看来是自己知自家事。他没有选择硬抗,而是使用了第二种方法,用荷电粒子炮击毁弹头——有装药的引爆装药,纯动能弹的用电热效应烧化,破坏金属晶格。这样的话,偏转电场进行扭转的时候要容易的多。
这艘船的船长看来是个多炮塔主义者,一艘民船改装的东西竟然有六门荷电粒子炮。
六道亮白色的光束聚焦在两枚一组飞来的弹丸上,全船电力的分配让推进器都黯淡下去。自锻装药很快就被引爆,一会儿的功夫,太空中就亮起了数朵烟花。
但是,这位显然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使用荷电粒子炮高功率攻击的时候,偏转电场是要关闭的。第二,他忘了滑翔八号上有比电磁重接炮更难对付的武器。
荷电粒子炮,激光,电磁炮,等离子炮,这些东西用积层装甲还能抗一下。但是重粒子炮这种东西,用装甲是铁定扛不住的。
“目标偏转电场关闭!荷电粒子炮发射!”负责目标搜素的苏菲立刻通报!
“蠢货!咖喱,满功率射击!先做掉一个再说!”
“收到!”高町菲特立刻释放了对舰首重接炮的控制,然后接通了瞳孔扫描装置。固定于舰船中央的重粒子炮需要转动舰体来瞄准。在重粒子炮接通的时候,整艘舰船的指向是随着武器管制人员的瞳孔转动的。这时武控员拥有仅次于舰长的最高权限。
滑翔八号上的所有灯光同时熄灭了一下,包括舰载管制人格琉璃的虚拟形象都消失了一瞬间。由中央聚变炉内发生的一次聚变核爆所产生的能量被指向性磁场约束着冲入处于舰体中部的重粒子炮尾部,那里面有一块660克重的金属铋。汹涌的核爆能量几乎瞬间就把这块金属化成了等离子体,并且加热到上千万度。而且,由于约束磁场的挤压,这团等离子体竟然还保持着体积形状。然后这团东西带着被聚变炉核爆赋予的上万个g的加速度进入炮身加速通道,进行第二次加速。等这团亮白中带着蓝光的东西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