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逆转1906-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一队海军高级军官正在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这几个大船坞。
总工程师单良说道:“李局,这就是本厂新建的两座二十万吨级船坞,长365米,宽82米,深14米。建成之后,可以建造二十万吨级的商船,以及十万吨级的航空母……”
“嗯,另外两个船坞是十万吨的吧?”李昂点点头,指着旁边两座小一号的船坞说道。
单良答道:“是的,那是十万吨级的船坞,可以建造十万吨以下的商船和非航母类战舰。”
“可惜啊,这几年都不会建造新的战列舰了。现在我们海军正在进行下一代战舰的论证工作,在这个工作结束前,都不会有新的战列舰……”李昂非常遗憾的叹了口气。
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下水18年以上的军舰就可以在份额内进行替换。今年中国的四艘伏羲级战列舰(伏羲号、女娲号、后羿号、蚩尤号),两艘秦岭级快速战列舰(秦岭号、太行号)都到期了,按理说可以建造新舰进行替换,但中国的下一代战列舰却一直没动静。这让海军里面的bb党们都急了。
但是他们再急也没用,文德嗣明确表示了,在新的海军战术论证出来之前,战列舰不会有新的。好吧,这个“新的海军战术论证”其实只是原因之一。
文德嗣也算是个bb党分子,在穿越前他自己就制造了好多战列舰模型来着。但是他现在地位不同了,就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爱好,战列舰这玩意儿可不便宜,他可不想因为搞错了方向,造一堆不堪用的东西砸在自己手里。
新一代的战列舰那是为二战准备的,这种东西必须按照能压制对手二战科技的水平进行建造。现在看来,本位面的科技水平是肯定高于原时空的,虽然文德嗣对各种高科技都禁止输出,但是自己有了新玩意儿肯定也要装备部队。任何东西不论再怎么保密,一旦大量装备了,那么就有可能泄露出去,除非你藏在家里一点儿不用。
列强也不是傻子,如果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他们自己摸索肯定要花很多时间,但如果有了参照物,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照猫画虎总是会的,就算武器的具体构造和性能他们不清楚,但外形和大致的数据也是可以搞到的,就算不可能百分百的山寨出来,但总归会有些启示作用。所以本位面列强的科技水平起码要比原时空先进十年以上。
虽然文总手里的技术资料是不缺的,后世的黑科技也是有的,但一些准备用在军舰上的子系统目前还不算成熟,所以他准备缓一缓,反正现在是海军假日,根本不用着急。
其实随着中国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航空母舰技术和战术的成熟,到底还要不要发展战列舰,在军政高层中是引起了很大争论的。
反对派认为,今后就是航母的时代,这也是历史验证过的,战列舰已经没有前途了,根本不需要在这种注定即将过时的东西上花钱。反正现在中国的战列舰已经有24艘,足够使用了。
赞成派则认为,虽然航母是未来的王者,但是在二战这个阶段,战列舰还是很有用途的,这也是历史验证过的。哪怕中国海军今后将会以航母作为战术核心,但是战列舰仍然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飞机无法升空作战的不良气候,以及支援登场、火力压制等方面,这都是航母无法完全替代的。
而且他们也认为,战列舰对于航母没有优势,那是在科技水平相同的条件,如果中国的新式战列舰加上各种远超列强科技水平的先进子系统,面对列强的航母也并不会处于劣势,吊打航母也不是不可能。最重要的是,如果中国制造新战列舰,也可以带歪列强的科技树,引发全世界的造舰竞赛,把他们都带进坑里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鼓舞国民士气。
双方吵了很久,最后还是文德嗣拍板了。
“造!当然要造!咱们不差钱,也不差科技,为啥不造?战列舰又不是真的没用!”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道:“当然,这个战列舰该怎么搞,也必须要论证清楚,必须保证它不会被敌人的航母吊着打。”
其实这种战列舰也是有的,那就是原时空经过现代化魔改的依阿华四姐妹,这四艘战列舰经过魔改之后,战斗力暴涨,即使面对同时代的航母,也是有得一拼的。
新一代的中国战列舰就有了如下要求:一、能够防御列强航母的空袭,并进行有效反击。二、战斗力必须压倒外国同期的战列舰,并可以充当舰队核心。三、可以担任航母编队的防卫中坚,速度不能低于航母。
至于战列舰的吨位,文总要求设计三种,第一种是大众版,也就是“吊丝简装版”。这主要是为人革联小弟们设计的,要求就是性价比高。而且这种战列舰会作为“海军假日期间”的主要订单,所以要求是条约型战列舰,也就是主炮口径不超过420毫米,标排不超过45000吨。
第二种就是标准版,也就是“普通平装版”,主要是给自己用,以及几个有钱的小弟用,其战斗力要完爆条约战列舰为标准。第三种就是纯粹自己用的“土豪精装版”,反正就是什么先进用什么,什么给力装什么。
这后两种战列舰因为承担了“把人往沟里带”的任务,所以都没有要求排水量,而且时间放得很宽,只是要求他们在1936年6月之前设计出来就行。因为文德嗣没有打算在假期里面造,反正本位面的海军假日在1937年1月1日就到期了,只需留出半年的材料组织期和准备期就好了。
于是新的战列舰要求被发到了各个设计院,“吊丝简装版”是最简单的,这个被称为209型的战列舰在1925年就设计完成了,随后就是细节上的改动。1927年第一艘209型开工,到现在已经造了五艘,但是这款战列舰中国自己却没有装备,五艘都是给小弟们建造的。分别是智利、波斯、土耳其、阿拉伯和暹罗各一艘。
这一款注重性价比的战列舰主要参考了原时空的“乔治五世国王级”的设计思路,这款战列舰是出了名的价廉物美,只比超标重巡洋舰贵一点儿,甚至希佩尔级重巡比它还贵,但打起来的话随便一挑三。209型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它真的很便宜。九门420毫米主炮,4。5万标排,而且预留了很多升级改装的空间。文德嗣打算用这款战列舰作为今后人革联的标准战列舰。
自用的标准版战列舰现在还没完成设计,不过这一款战列舰主要参考了原时空的大和级。大和级是原时空的战列舰当中毫无疑问的巅峰制作,可以说做成了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完美平衡,而且外形美观大气。最重要的是,它的性价比极高,历史上造得少,那是因为日本太穷逼,要是美国拿到这款优秀的设计,不爆个一打,那就不是美国。当然,大和级的缺点也很明显,最主要的便是副炮和防空,特别是防空,是它的最大软肋,这也是大和级最后被击沉的直接原因。
中国的设计院当然不会照搬大和级,只是借鉴了它优秀的部分,按照中国设计师们的传统,这必定是要魔改的。这艘被暂时命名为210型的战列舰,目前还没完成设计,其标准排水量约六到七万吨。
最后一款“土豪精装版”,被文总成为终极战列舰的东西,现在才刚开始设计准备,连点儿影子都没有。不过以文总的要求,这款战列舰的排水量肯定不会低于九万吨。
其实,除了这三款战列舰之外,海军还搞出了一种“准战列舰”,或者叫做“现代前无畏”。好吧,它的正式名称是“火力支援舰”,是归于两栖舰艇,而不是战列舰。
“现在我们的的建造情况怎么样了?”李昂问道。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担任海军装备局长了。
“船体已经完成了,我们是以大型破冰船的名义建造的……”单良笑着说道。
第490章“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
》,!
大连造船厂。
在一号和二号船坞里躺着两艘正在建造中的船只,此时船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在船厂的记录上,它是由中国农业部订购的大型破冰船兼极地科学考察船。不过,从外形上看,虽然它的吃水较浅,舰体较宽,确实像破冰船,但它比正常的破冰船更修长些,中国方面的解释这是因为兼职了科学考察船,需要增加空间。
好吧,这都是幌子,这两艘船的本来面目都是海军的“火力支援舰”。这种战舰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它其实就是中国版的“浅水重炮舰”。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的“莫尼托尔号”,浅水重炮舰的词源monitor就是出自于此。自从“莫尼托尔”号以来,这种大炮小船风靡一时,以后各种意义的浅水重炮舰展轨迹又延续到了现在。在一战期间,是浅水重炮舰的展高峰,类似的战舰在全世界到处都是,不但列强都造了这种廉价的玩具,就连那些小国也会弄上几艘,假装战列舰装点门面。
其中英美两国造得最多,装的炮也最大,而意大利却是最有创意的,他们的浅水重炮舰是用浮吊和驳船改的,当然浮吊和驳船是没有动力的,所以意大利人特意加了简单的蒸气机,航为2…3节,比起英国货美国货来要简易得多。而且,照他们自己的分类,称其为“机动炮台”。也许比起浅水重炮舰的名称,还是他们自己的更准确。但这种玩意儿不用说远洋航行,就连近海也够呛。
在当时的海军列强当中,唯一没搞这种东西就只有中国和日本。日本没搞是因为太穷,而中国没搞是因为战略不符,在中国海军最初的展计划中,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文德嗣看不上这种只能用于近海防御的重炮小船,觉得它的性价比太低,毕竟大口径重炮也是很贵的东西。在中国海军的战略中,近海防御是由海量的鱼雷艇潜艇和飞机,以及岸防要塞炮群组成,海军方面进行过多次演习和推演,结果都表明中国的“空潜快”路子是对的,近海防御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去搞什么浅水重炮舰。
在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时,各国就为这种东西要不要受限扯皮了好久。中国和日本因为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强烈要求把它算入“主力舰类型”,应该享受同样的限制。而英美法奥意等国就坚决不同意这种分类,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防御性质的武器,和鱼雷艇一样,不应该受到限制。而德国原本觉得这种东西可有可无,没有表态。过后又一想,尼玛不对,我家不是还有一大堆旧船要拆吗?上面的炮正好用来造这种东西啊,赞成赞成。
最后还是双方各让一步,把这种船单列一类,即“浅水重炮舰”。规定其标准排水量不得过一万吨,且主炮口径不得过42o毫米,主炮数量不得过4门,航不得过2o节,但总吨位不受限制。
在当时的中国海军看来,只要限制了吨位和主炮数量,在无畏舰已经普及的时代,这种偏科严重的玩意儿连前无畏都打不过,也就只能用于近海防御,所以限制与否就不重要了,外国愿意浪费资源去造,就随便好了。而在英美法奥意等国看来,他们也只是想保住已经有的,并给那些即将退役的旧主力舰上的主炮找一条出路。
到了条约签署后没多久,中国才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坚持反对到底,把这种舰给废掉。因为在战后的几次登6实战演习中,中国海军现,大口径火炮的支援效果和性价比确实相当赞,尽管现在的中国有飞机有导弹,但是说到持续支持能力和性价比,却远远不如大口径火炮的岸轰。
在经历了一战的战火考验之后,各国都对乌龟流比较热衷,列强们都在各个海岸要地改建或新修了好多乌龟壳。这些新一代岸防乌龟壳更加坚固,设计更加先进,火力点更加多而且更隐蔽,角度更刁钻,并且注重了防空。很难在几次空袭中全部解决掉,这就一个能够提供持续火力支援的平台。
?且。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中,下一场世界大战中的登6场将会遍及全球各地,如果只靠战列舰干岸轰的活,是肯定不够用的,而且也不合算。如果用重巡干这活,且不说它们那八英寸级的火炮威力堪忧,对新式乌龟壳伤害不大,就算性价比也不高,重巡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所以就需要开一款装备主力舰主炮的,廉价的火力支援舰。
于是,中国海军脑洞一开,就把“浅水重炮舰”这种原本不在自己计划内的战舰给找了出来。而且当年中国也生产了很多大口径舰炮,从24o毫米到39o毫米,好大一堆。还有很多因为改装更大口径的主炮,从主力舰上拆下来的炮塔。正好把这些东西废物利用起来。
在一战前和一战期间那十年间(191o年…192o年),各个海军强国的重型舰炮展非常快,12英寸级13英寸级14英寸级15英寸级16英寸级,甚至18英寸级,平均两年不到就是一个新级别。比如英国佬在1917年制成4o倍径18寸舰炮(457毫米,炮重148吨),射1。5吨重的炮弹。只是他们觉得这款炮还不够完善,没有用在新造的战列舰上。到了192o年,不死心的英国人开始偷偷设计45倍径18英寸舰炮,对外宣称是15英寸。当然不止是英国佬在搞,中美德也都在搞这一级别的火炮,中国搞的是5o倍径46o毫米主炮。结果1921年到来的华盛顿裁军条约终止了各国的巨型舰炮竞赛。
正是因为舰炮的展太快了,很多以前造好的管子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就过时了。中国海军也是这样,因为当时手里有一堆二手前无畏和装巡,为了保障高强度的实弹训练消耗,在战前造了一大堆24o28o31o和36o的管子,然后没几年,就开始换装了,前无畏和装巡都被处理了,同时更大的39o42o都出来了。
华盛顿条约之后,剩下的标重巡也被改为21o毫米主炮。中国又制定了战列舰现代化改造方案。准备把原本伏羲级的36o毫米主炮升级为42o毫米主炮。就连孙武级和李靖级的39o毫米炮,也准备升级了。
这样一来,中国海军仓库里就剩余了一大堆24o毫米到39o毫米的大管子。而且还有很多替换下来的炮塔。其中部分被改为岸防炮和要塞炮,但还是剩了一大堆。这些东西都不便宜,连欧美那些老土豪都舍不得直接报废,节约惯了的中国海军自然更舍不得。此时就正好废物利用了。
于是他们就把两艘年限到期的富春江级轻巡洋舰找了出来,作为试验对象。富春江级轻巡洋舰是新中国第一种自制巡洋舰。这是一种4ooo吨级轻巡洋舰,主要是给国内船厂练手用,设计并不完善,而且装甲极为薄弱,只比裸奔的驱逐舰护卫舰强点,一共建造了1o艘。在一战后,这种军舰就已经过时了,逐渐转交到了二线舰队。
马尾造船厂把富春江号的船体加固后,拆掉了原有的主炮,把前后舰桥往中间移动,在前甲板上装了一座当年从青城级1。o版重巡上拆下来的三联装24o毫米炮塔。闽江号也在大连造船厂做了同样改造,不过它换的是从青城级2。o版上拆下来的双联装28o毫米炮塔。当然,这些炮塔都作了减重处理,拆掉了大部分装甲。
中国对于这种舰艇的定位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所以是被编入两栖舰队,而不是海防部队。这两艘船被分给了海军6战队,一试之下,效果大赞,大家都说好。
于是,中国海军就多了一种军舰类型——“火力支援舰”。
但是,如果只是用旧的轻巡改造,就有很多限制。轻巡的船体毕竟不是专门为搭载大口径舰炮设计的,它们的船体不够坚固,即使进行了加固,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两艘改装的富春江号和闽江号就没用多久,就现舰体出现金属疲劳。而且轻巡舰体太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