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太子妃和皇后的关系可不怎么好啊。也是,太子本就不是皇后亲生,谈不上亲厚,那么自然太子妃就更谈不上了。
  待到筵席开始各自落座后,陶君兰便是笑着提醒一动不动的皇后:“皇后娘娘先饮一杯罢?算是我敬皇后娘娘一杯,祝皇后娘娘长寿安康。”
  长寿安康。听到这四个字后,皇后的眉头剧烈的跳动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笑得端庄温婉的陶君兰,皇后沉默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了。然后才又勉强的冲着那些命妇们一笑:“大家也都别见外,也别不自在。尽情享乐就是,今儿可是大好的日子。”

  第一卷 第620章 得意

  的确是大好的日子,不过却是陶君兰的好日子,和她半点无关。皇后说这话的时候,只觉得嘴里发苦,心里更是几乎要被怒火灼烧得几乎控制不住理智。
  除了当年做太子妃的时候有过这样憋屈的时候,皇后还真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陶君兰倒是也不理会皇后的怒火中烧,只是笑着起身也饮酒一杯:“我也敬诸位一杯,但愿日子都能玩得痛快才是。”
  底下的命妇们立刻便是忙争先恐后的应和。一时之间场面热闹非凡。
  总体来说,这一场宴会还是挺愉快的。除了让陶君兰疲乏得不行之外。不过看着皇后在借口身子不大爽利先行一步时候的神色,她却是只觉得痛快。
  皇后到底是忍不住了,不过这样一来,却是更加显得落荒而逃了。命妇们也就更加会坚定的觉得,将来皇后必然再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皇后失去了威严,已是不必要再跟随了。
  皇后这一走,王夫人便是上前来不温不火的和陶君兰喝了一杯酒,然后以只有两人才听见的声音祝贺了一句:“但愿太子妃永远都这般的威风才好。”
  陶君兰只当没听出王夫人这话里的意思,微微一笑平静相对:“承蒙王夫人吉言。若真如此,王夫人你看着想必也会高兴才是。”
  王夫人终于忍耐不住,冷冷的丢下一句:“我赠送太子妃一句话,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说完这句话,王夫人便是悻悻的找了个借口也是提前走了。
  袁琼华倒是没走,笑盈盈的上前来,诚恳热情的敬了陶君兰一杯酒。然后意有所指道:“狗儿若是叫得不好听,也犯不着生气,人还能和狗计较?”
  陶君兰虽说不大喜欢袁琼华的奉承,可是却也不得不承认袁琼华的奉承让人心里很舒服,尤其是这一句话,更是说的恰到好处。事实上,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狗儿也会咬人呢。”陶君兰低声一笑,然后看了一眼袁琼华别有深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怕什么?”袁琼华嗤笑一声:“我替太子妃您看着呢。”
  “无妨,狗儿若是真想咬人了,不妨直接拔掉它的利齿就是了。”陶君兰微微笑着,说出来的话却是冷酷:“你说是不是?”
  袁琼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陶君兰这话说的不仅仅是王夫人,也有些敲打自己的意思。心里顿时颇有些不舒服,不过这点不舒服在看见了陶君兰身上杏黄色的太子妃常服的时候,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默默的诵念了即便这句话之后,袁琼华只觉得心里再度平静下来。于是冲着陶君兰一笑:“这个法子极好。”
  正好此时沛阳侯夫人和陈夫人结伴上来与陶君兰敬酒,二人便是自然而然的不再说话,各自走开了。
  陈夫人笑吟吟的看着陶君兰,眼里是由衷的高兴,只是态度较之以往却是又多了几分恭敬:“早年我就说,太子妃并不是普通的人,果不其然今日一语成谶;。”
  陶君兰被陈夫人这么一夸心里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不过却也明白陈夫人这般吹捧她的意思,当下大大方方一笑:“陈夫人谬赞了。”
  沛阳侯夫人恰到好处的接过话头去:“陈夫人这话可没错。”接着便是细细的罗列了陶君兰的一番好处,又将自己熟识的命妇们拉过来和陶君兰介绍。
  以往还是端亲王侧妃的时候,因怕别人说李邺结党营私,所以陶君兰并不曾过多的接触这些命妇,此时倒是真大部分都是不认得的。沛阳侯夫人这般做,也是投其所需。
  陶君兰自然也是给沛阳侯夫人面子,格外的做出看重沛阳侯夫人的样子来其实就算沛阳侯夫人不做这些,她也是一样愿意给沛阳侯夫人体面的。这些年,沛阳侯夫人对她不错,哪怕是为了投桃报李,她也不会亏待了沛阳侯夫人。
  待到筵席结束的时候,陶君兰几乎是整个人都撑不住了。一坐上肩舆之后,她便是不肯再端坐着维持仪态了。而是一下子瘫软了下去,靠在靠背上却是一动也不想动了。
  红螺在旁边看着,虽然想提醒陶君兰注意仪态,可是看着陶君兰那幅疲倦的样子,她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反而心疼得不行。便是想着让陶君兰歇一歇也无妨。
  不过,陶君兰却是没让直接回端本宫,而是叫人去太后那儿。
  太后果然也没午睡,正等着她呢。
  陶君兰笑着给太后行礼,太后摆摆手;“虚礼就免了吧,你今儿也不轻省。你和我说说册封大典的情况。”
  既然太后这样说,陶君兰自然也就没再客套,自己在太后跟前坐了,然后仔仔细细的将册封大典描述了一遍。自然,也包括皇帝一反常态突然对李邺亲昵慈爱起来。
  太后闻言沉吟了片刻却是笑起来;“这是好事儿,皇帝看来终于是缓过劲儿来了,不再闹别扭心里不痛快了。他能想开,是好事儿。”
  太后语气里有明显的欣慰。
  陶君兰于是便是将心底的狐疑咽下去,只字不提。既然太后难得高兴,且让太后继续高兴罢。哪怕是假的,也没什么关系。
  太后高兴了一阵子,又忍不住道:“好好好,皇帝能有这样的心思,我老婆子去了底下见了先帝也可以交代了,也能放心了。”
  陶君兰忽然有些心酸。只故意嗔怪太后:“太后您也真是的,好好的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今儿大喜的日子,您该说要长长久久的活下去,要看着拴儿明珠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才好呢。”
  太后闻言大笑出声:“那我可成了老妖怪了。”
  “老妖怪也不怕,只要您长命百岁,太子心里就高兴呢。”陶君兰笑盈盈的言道,故意和太后逗趣儿叫太后高兴。
  这么一说,太后顿时笑得更加厉害。待到笑过了,太后便是看着陶君兰郑重道:“太子子嗣单薄,你看要不你这头尽快再生一几个孩子,要不就要另外想主意了。多子才多福,你得明白这个道理;。”
  说着太后看了一眼陶君兰瞬间有些怔忪的神色,轻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我老婆子故意在这个大喜的日子膈应你。只是既然你已做了太子妃,我自然就要好好教导你。这个也算是我的切身体会。总之,我这话是有道理的。”
  陶君兰本是有点儿觉得太后故意提起这事儿无非是想让她给李邺安排人伺候,可是没想到太后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顿时便是羞惭万分,只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随后,又忍不住有些鼻子发酸,忍不住唤道:“太后!”
  倒也不是她煽情,而是真是有感而发。太后的确是一心盼着李邺好的,之前那般不喜她,如今却是又对她说这样掏心掏肺的话。她没法子不感触。
  因想着让太后放心,陶君兰便是低声将自己和李邺的打算说了:“生明珠的时候,我有些伤了身子,这半年来一直在调养身子,为的就是想着调养好了身子,再生一两个孩子才好。太子也是这样想的,觉得孩子还是多些才行。至于别的女子,太子不大喜欢女色,又因皇后和母妃当年的事儿对这些阴私的事儿反感至极,所以一直说后院女人多了也不是好事儿。所以,并不肯接受其他女子。”
  太后当然不可能完全相信陶君兰这番话觉得陶君兰就是为了不给李邺添人而故意这样说。但是,她也不可能半点不信。这些话,到底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印象。
  太后听说陶君兰打算再生,心里便是也不愿意再多折腾了:反正只要开枝散叶就行了,至于是谁生的也不重要。李邺宠爱谁也不重要。她如今着实也没有精力管这些事儿了。
  而陶君兰倒是做好了太后不相信质问她的准备,谁知道太后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一时之间倒是颇有些讶然。
  至于李邺回端本宫的时候,陶君兰已是闭目养神了一段时间了。听闻李邺回来,她忙起身去迎。还没走近李邺,便是闻到了一股浓厚的酒气,顿时就被熏得皱起了眉头来。
  “怎么让太子喝了这么多?”看着李邺明显已经有些醉了的样子,她也舍不得埋怨李邺,只问周意和王如。
  王如苦笑一声,示意陶君兰别问。
  陶君兰微微一怔,心道莫非这个还有什么故事不成?不过却也是没再问了,王如不会无端端这样,她想着先安顿了李邺,再仔细的问问。
  然而李邺却是自动说了,笑着道:“是父皇的意思,喝一点酒也无妨。睡一觉明儿早上就好了。”看着虽说有些醉意,可是好歹说话还算正常。
  不过看着李邺脸上那抹笑容,陶君兰却是忍不住皱眉,只觉得怎么看怎么心里不舒服,总觉得李邺那根本就不是在笑,而是在做另一种表情。看着不但叫人不舒服,且心里也是有些不好受。


  第一卷 第621章 反常

  陶君兰眉头皱得更紧,心中埋怨李邺不爱惜自己,却也心疼他,当即叫了人准备热水和醒酒这些东西来。而她自己则是亲自扶着李邺往寝室走去。
  好在李邺还算配合。将李邺扶着在床上坐下,陶君兰微微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趁着没人跟进来便是嗔怪的看了李邺一眼。
  李邺一笑,突然伸出手来,一把却是将她揽入怀中然后按着她的头,让她靠在他肩膀上,低声道:“陪我坐一会儿。”
  许是声音太低了,所以李邺本就带着嘶哑的嗓子听起来更是暗哑,仿佛喉咙被什么塞住一般,发出声音都很艰难,根本就是挤出来的。
  陶君兰心中纳闷,只觉得喝了酒的李邺和平日有些不同。随后听见外头脚步声,却是不敢再放任自己和李邺,忙挣扎道:“快放开,不然叫宫人瞧见了可不像话。”
  然而李邺却是并不放手。只是腾出一只手来,随手抓起了一个东西就往门口扔了过去。登时只听哐当一声清脆的瓷器碎裂声音响起。
  陶君兰这才反应过来李邺丢过去的肯定是瓷枕。当下更是纳闷:李邺可是从来不这样暴躁的,就是真恼怒了,也没见他砸过东西,今儿到底是怎么了?莫不是宴会上受了什么委屈,或是被谁惹怒了?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喝多了?
  李邺这么一个动作,自然效果是明显的送水的宫人根本完全就不敢再往里头走了,也不敢问,吓得战战兢兢的只以为自己哪里服侍得不好,惹的主子不高兴了。
  最后还是红螺过来,见状忙将屋子门小心翼翼的拉上了,又亲自在外间守着,将别的宫人都遣散了。末了又提点道:“今儿这事谁也不许嚼舌头,什么都没发生,一个个可记住了?”
  宫人们都是慌忙称是,随后各自散去,心有余悸且不必再提。
  而屋里,李邺则是久久维持着那个动作,搂着陶君兰,下巴轻轻搁在她的肩上。陶君兰看不见李邺的脸,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然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只能顺从的软了身子靠在他肩上,轻轻的环住了他。
  良久,李邺才又开了口,说得却是:“今儿你穿大衣裳,倒是挺好看。看得人心痒痒得厉害。”
  这话太露骨,甚至有点儿不大像是李邺说的。陶君兰听在耳朵里,顿时忍不住晕红了脸。她使劲拍了他一下:“张嘴胡说什么?”
  李邺却是道:“是真的。”
  陶君兰顿时就觉得脸上更加滚烫了。另外还有些手足无粗,身子也有些发软。尤其是李邺的手开始不安分起来,热热的鼻息也有些喷在她的脖子上,更叫她无所适从。
  气氛有些旖旎起来。
  李邺继续说下去:“那时候牵着你,我就想,看,这就是我想要一辈子都一起携手的妻子。等到上了銮驾,我心里很想抱一抱你,后来你又替我绑香囊,我当时就想,若不是还有正事儿要办,我就让车夫掉头回去了。后来,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事儿。我想,等到完事儿之后,我要带你回端本宫,好好的”
  陶君兰又羞又气,到底忍不住掐了李邺一把,正好却是打断了李邺接下来没羞没臊的话;。她是真没想到李邺居然当时是那样的心思,更没想到李邺居然还这样直白的说出来了。
  陶君兰恨恨的瞪了李邺一眼:“你可真是喝多了。”平日的李邺,哪里是这个样子?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她红着脸嗔怪的样子落在李邺眼里,却是只让他更加的惊若天人,蠢蠢欲动……
  最后陶君兰到底还是被李邺强拉着荒唐了一回。
  等到完事儿之后,陶君兰只觉得浑身都要散架了。本就疲乏的身子,如今更是彻底的不想动弹了。她气鼓鼓的抱怨:“该明儿我怕是要称病了,不然怎么有脸又见人?”
  就是如今,外头也不知传成了什么样了。
  李邺倒是不以为意:“无妨,反正明日我是要称病的。”
  陶君兰惊了一惊,讶然的看住李邺:“为什么?好好的为什么要称病?”
  李邺仍是维持着那副吊儿郎当的笑意:“不想去上朝。太早了起不来。今儿可是累死了。”
  李邺这幅样子,俨然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态度。
  陶君兰越发的觉得怪异了就是她也从未见过李邺这幅样子。看惯了李邺平日那些样子,如今突然变成这样,她还真觉得不习惯。
  有些不自在的推了他一把,她只当他是玩笑:“好了。别胡闹了。哪有这样的太子?这才刚举行了册封大典呢,你就这样,那回头朝臣还不得闹翻天啊?”
  再严重点,只怕都会有言官弹劾了。
  李邺收敛了吊儿郎当的笑意,一脸肃穆:“我说真的。”
  陶君兰彻底的怔住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脑子里却是一下子冒出一个猜测来,“是不是因为皇上?”
  李邺没说话,不过却是又恢复了那个吊儿郎当的笑容。“其实也正好,咱们不是想要孩子?这段时间便是可以抓紧了。”不过他没说出口的却是:难道不去上朝,他就不知道朝中大小事务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是做给皇帝看,让皇帝心中安稳一些罢了。
  陶君兰被李邺这句话羞窘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末了只能悻悻的推他:“你去叫水。”她算是看出来了,李邺根本就没喝醉。
  李邺却是耍无赖:“我喝多了,头晕。”
  最后还是到了晚膳的时候,太后派人来请李邺过去用饭,他们二人这才忙匆匆起身梳洗一番换了衣裳。
  不过因了这么胡闹一回,二人的神色都是难免疲倦。
  好在太后虽然看见了,不过因为今儿日子特殊,她也深知册封大典的厉害,所以也不奇怪。甚至还有些微微懊恼:“早知道你累成这样,我也就不差人叫你了。”
  李邺只是笑,亲手替太后布菜:“其实也不算多累,只不过是过程繁琐了些,所以不耐烦罢了;。再说了,也不用咱们自己走,做肩舆来的。“太后这才缓和了几分,又笑着对李邺道:“从今儿开始,你便是要更加努力才行了。这不知道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你呢。你更要替你父皇多分忧才行,他身子也不大好了,让他多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