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宜妃娘娘今儿就是想我说这些?”想着这些,陶君兰的心情也颇有些沉重,只觉得不想再停留下去,便是如此开口问了一句。又道:“若无别的事儿,我就先回去了。我妹妹尚且还在那边等着我呢;。”
  宜妃闻言用力的揉了一下她手里的绢帕,半晌才道:“其实我有一件事情想求陶侧妃你。”
  陶君兰顿时挑眉:“我能力浅薄,怕是没有那个能耐帮助宜妃娘娘您罢?再说了,您素来和皇后娘娘交好,怎么不去求皇后娘娘?”
  而且不管从那个方向来看,宜妃和皇后才是一路人,她去皇后那儿寻求庇护,也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儿。哪怕是看在阿武的面子上,想来皇后都不会不管宜妃才对。
  可没想到宜妃居然回来求她。
  不过宜妃既然开了口,想来事情必然不会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她还是不敢随便就答应的。
  宜妃一笑置之:“一路人?以前是,可是现在已不是了。如今皇后恨不的我去死呢。”
  陶君兰明白宜妃这话指的是什么,也明白为什么皇后恨不得宜妃去死——宜妃活着一日,阿武的身世就越容易被挖出来。虽说当时安排得也是天衣无缝了,可是这世界上,又何曾有不透风的墙?最好的办法,就是宜妃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另一个原因,就是怕宜妃自己忍不住和阿武相认。所以皇后应该是千方百计的想要斩断宜妃和阿武之间的联系。而这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宜妃去死。
  “你是宠妃,又有皇子傍身,皇后纵然想下手,也没那么容易。”陶君兰徐徐言道,然后微微摇头:“而我住在端亲王府,在宫里半点根基也没有,想来着实也帮不了你。”她以为宜妃想求的是自身的安危。
  这个她的确是帮不上忙。
  然而宜妃却是摇头了:“我想求您在我死后给小九那孩子一个妥善的安置。也想求您照顾阿武几分。”
  陶君兰顿时笑了;“你怎么就确定我将来就有那样的本事了。我不过是个侧妃,怕是——”
  然而不等她这话说完,宜妃就打断了她,然后断然道:“我自然是相信您会有这个本事,除了您,怕也没有谁会有这样的能耐和本事。您又何必自谦?”
  陶君兰哂笑摇头:“你未免太笃定了。这种事情,谁敢说死了?”
  “我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宜妃摇摇头,仍是笃定的语气:“如今局势谁不明白,日后会胜出的,自然是端亲王。除了端亲王,谁又能有这样的民心所向?再则,其他王爷也没有您这样的贤内助不是。”
  这话算是实打实的夸奖了。
  陶君兰有些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自己的手腕,到底也没再说出谦逊的话来。她满心期盼着李邺能够问鼎天下之主的位置,自然说不出反话来。
  “端亲王是个多情种子,当年既能为了你做那么多的事儿,日后自然不会委屈了你。所以,求你是是再合适不过了。”宜妃笑了笑,似乎为自己的小聪明有些得意,又似乎有几分羡慕和感慨。
  对于这个,陶君兰不置可否。
  而宜妃犹豫了一下,却是忽然朝着她跪下了,伏在地上郑重恳求:“我这一生,做了许多错事,自然是死不足惜;。只是可怜那两个孩子被我连累了,所以我求陶侧妃您,可怜可怜他们罢。”
  宜妃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额头就那么直接触在了地上。卑微而又恭顺。让人看着甚至有些不忍心。
  但凡陶君兰心软一些,怕也就是直接就答应了。不过——陶君兰觉得自己的心肠是越来越硬了。甚至有些往铁石心肠那个程度去了。
  看着宜妃这幅作态,她非但不觉得心软,反而叹了一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宜妃一怔,整个身子都有些僵硬。最后重新柔软下来的时候,声音里便是带着几分悲戚哽咽:“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只这么一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就已是说明了宜妃的心思。宜妃如今,大约是十分后悔了。
  只可惜,这个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以卖。
  “想来你既然开这个口,就应该也准备了说服我的筹码才对。”陶君兰想了想后,如此开了口:“你总不可能觉得就凭着这几句话,凭着我的一点心软就让我答应你。这件事情风险不小,说实话不管你开出什么筹码,我都不该答应你。”
  若她答应了宜妃,并且做到了。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等于是共犯了。
  说实话,不值得。照顾阿武也就罢了,阿武到底还是李氏一族的血脉。可是如今宫里的九皇子……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她自然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帮宜妃。好心是一回事儿,可是滥好心又是一回事儿。
  她这话,倒也不全是为了拒绝宜妃的借口。而是真有几分好奇和动心:若宜妃能给好处,那自然就是公平交易了。谁也不吃亏。
  对于陶君兰这番话,宜妃倒是显然半点也不吃惊的。甚至宜妃还笑了笑,然后宜妃从地上爬起来,自顾自的拍了灰尘,道:“其实你若真就这么答应了,我反而还保护放心。了你一开口要好处,我却是心里踏实了。袁琼华跟我说,陶侧妃虽然让人讨厌,可却的确是个做生意的好搭档。因为她一旦答应你的事儿,必然是不会食言的。”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就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袁琼华对她的评价竟是这样高。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只微微一笑,然后便是直接了当道:“那么宜妃娘娘不妨说一说,到底您准备了什么样的好处,打算拿来和我交易呢?想来袁琼华也告诉过你,要打动我,必须要足够的好处才是。”
  宜妃笑容更加明亮几分:“自是准备好了。只希望我说出来之后,陶侧妃你别太吃惊才是。”
  宜妃这么说,陶君兰自然是更加感兴趣了,当下笑道:“宜妃娘娘别卖关子了,快说罢。”

  第一卷 第591章 诚意

  宜妃微微沉吟,随后轻声道:“我可以告诉你王家培养刺客的地方。还可以告诉你,王家其实在这次的贪墨案里其实也有手笔。若非如此,太子又怎会包庇?”若非包庇,太子又怎会不敢回京,以至于……
  宜妃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有点儿闹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感受了。究竟是愧疚多些,还是快意多一些?
  陶君兰微微挑眉,心里倒是也不怎么意外宜妃说的后面一件事儿;。至于前一件,她则是真正有些意外了:“你知道王家培养刺客的事儿?”
  宜妃点点头,苦笑了一下:“太子和我说过,而且我身边也安插了一个死士,是太子为了保护我——”
  陶君兰闻言忍不住心道:太子对宜妃,倒是真正的上心。只是这份上心,却是显得十分可笑了。太子妃算什么?王良娣算什么?
  似乎看出陶君兰的心思,宜妃低声道:“陶侧妃和端亲王也是互相倾情,想来陶侧妃应该明白我和太子之间的情愫才是。”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就是一噎,完全不知该说什么好。实话自是不能直接说的,她只能在心中道:她当然是不明白也不理解的。就算再怎么互相喜欢,礼法要不要?规矩要不要?道德底线要不要?若是一句喜欢就能抵消这些过错,那以后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以一句喜欢来抵消自己的罪恶感,然后肆无忌惮?
  这个问题多说无益,陶君兰最终只选择了忽略过去。
  “另外,我还可以帮你留心皇上的心思。给你宫中的情报。”宜妃大约是怕陶君兰觉得不够,于是又加上了这么一条。随后又道:“庄嫔那头,陶侧妃怕是指望不上的。您觉得呢?”
  陶君兰微微挑眉,不置可否。
  “庄嫔为什么得皇上喜爱,想必陶侧妃比我更清楚。”宜妃似乎微有些讥讽:“皇上说白了也不过是将她当成是睹物思人的物件和替代罢了。庄嫔身边宫女悄悄传出来的,皇上和庄嫔在一处,总是叫顾贵妃的名字。”
  这话听着有些太过震撼,陶君兰微微咳嗽了一声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若真是如此的话,庄嫔的日子……
  “越是这样,庄嫔大约就越是恨你罢。”宜妃笑着看住了陶君兰:“因为她本不用受这些罪和煎熬。她若进了端亲王府,将来李邺的正妃之位必是她的。而且不管是看在太后面子上,还是看在亲戚的关系上,端亲王想来都不会对她太差。你说庄嫔想起这些,会不会恨得牙痒痒?”
  陶君兰一笑置之:“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宜妃讶然反问:“难道不是陶侧妃你——”
  陶君兰就知道宜妃这是误会了。不过和宜妃也不必要分辨什么,所以她最终只是转移了话题:“宜妃既然诚心诚意的想与我合作,想来应该也要拿出点让我信任的东西才行。”
  宜妃咬了咬唇:“陶侧妃要怎么才肯相信我?”
  “王家培养刺客的地方。”陶君兰毫不客气的便是狮子大开口:“若是这事儿是真的,我便是可以做主答应宜妃娘娘的请求。”
  顿了顿,陶君兰又故意玩笑道:“不然,毒死皇后这个条件如何?若你能办到这一点,想来别说是我,就是让王爷与你保证,那也是行的。”
  宜妃顿时就变了脸色。随后想也不想的便是断然拒绝了:“不行,我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为什么?因为你和皇后是一个阵营里的?”陶君兰微笑着反问,语气却是带了几许尖锐;宜妃摇头,语气艰涩:“不,不是因为这个。你们要如何对付皇后我不管,可是绝不可能对皇后下手。那毕竟是……”
  宜妃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最后几不可闻:“那毕竟是他的娘,我如何能下手?他若知道了,必会恨我的。”
  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陶君兰抿了抿唇,心头叹了一口气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终还是宜妃最先回过神来,低声报了一个地址,然后道:“这已是我最大的诚意,希望陶侧妃也能拿出诚意来。”
  “既然宜妃娘娘敢找我开这个口,想来对我是放心的。”陶君兰微笑了一下:“想来我也不会辜负娘娘这番信任。”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也没什么再值得絮絮叨叨的了。陶君兰将地址默默记下之后,便是告辞离开了。
  而她自然也就不知道,在她走后,宜妃和去请她的那个宫人之间的对话。
  “娘娘,您这般冒险,万一陶侧妃骗了咱们怎么办?小公子的身世一旦被人知晓,那可是性命之忧。皇上绝不会放过小公子的。”
  宜妃苦笑一声:“可不然呢?除了这个法子,咱们还有别的选择?就凭她知道阿武的身世这一点,我就只能讨好她了。”顿了顿,宜妃又叹了一口气;“况且端亲王时运冲天,本也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
  “那若是皇后娘娘知道了——”
  “知道了又如何?大不了她提前要了我的命就是了。”宜妃冷笑一声,浑不在意。
  而陶君兰这头和陶芯兰会和,陶芯兰便是忍不住抱怨:“怎的去了这么久?宜妃找你有什么事儿?没做什么罢?”
  陶芯兰是真担心。
  陶君兰微微一笑:“宜妃只是想和我做个生意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陶芯兰狐疑的看了自家姐姐一眼,却是没再多问。
  而陶君兰回了端亲王府之后,便是将宜妃给的那处地址写了下来,又叫人给李邺送了过去。让他去查一查这个地址有没有什么问题。
  她没说那是王家培养刺客的所在。为的就是一探虚实。
  不过她觉得宜妃不像是在说谎。想起宜妃最后说的那番话,她叹了一口气忍不住摇头道:“没想到宜妃倒也算是有情有义。”只可惜,不管再怎么有情有义,那也是一段孽缘。
  同时不得不说,慧德太子死得真是时候。否则的话,若是继续那般下去,总有一日她会将宜妃和太子的事情透露给皇帝。到了那时,自然谁都没个好下场。而反而如今慧德太子没了,她也没了那个必要非要将这事儿告诉皇帝知道,大可以将这事儿堙没在时间里。至少几个人的名声,都是保全住了。
  那头宜妃给的地址还没查出个名堂来,倒是那头宫里就传来消息,说是谷道人暴毙了;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报信的人说,太后和皇帝母子起了争执,皇帝吐了血,而太后则是摔伤了。
  听闻了这个消息,顿时陶君兰和李邺便是忙往宫里赶去。
  这一路,陶君兰的心都是悬着的。不说她,就是李邺整个人也是绷着的,面上一贯的和煦也没了,她悄悄拉了他一把,却发现他手心里全是粘腻的湿润。
  很显然,李邺也是紧张担心得很。
  不过也的确是叫人担心,太后已经躺是行动不便了,到底是怎么摔了?这摔得严重不严重?还有皇帝,到底又是个什么情况。
  至于二人如何起的争执,陶君兰倒是有点儿猜测。想来是太后动手了吧?太后一开始便是说过,要让谷道人死。
  只是太后怎么突然这个时候动了手?这一点却是让人捉摸不透。或许,也和她有关?是了,因为她进宫告诉了太后,找到了谷道人的师兄,而且是个真正的高人,必能劝得皇上回心转意。
  这样自也是说得通的。她只能说,太后看来果真是恨死了谷道人。
  为了让李邺心里有个谱,陶君兰便是低声将自己的猜测说了:“想来是太后对谷道人下了手。皇上一时气恼,所以才起了争执。到时候情况不对,你多劝一劝。”
  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大约这时候都是要人劝说一番的。
  想来,太后应是十分伤心。而皇帝,则是恼怒罢?
  想着宫里的情况,陶君兰只觉得头疼。
  待到进了宫,才知道皇帝和太后如今都在先安置在寿康宫里。而谷道人的尸身,也还在寿康宫里。今日太后说是想和谷道人论道,所以才将皇帝和谷道人一并请了去。
  而谷道人喝了茶之后,却是没等到出了寿康宫大门,就已暴毙了。皇帝惊怒之下要查,心里也只当是有人故意要谋害人。谁料太后却道不必再查,因为是她让人下的毒。
  皇帝越发惊怒。于是说了几句十分不好听的话。气得太后支起身来怒斥皇帝,结果皇帝一吐血,倒是吓得太后想起身来看,结果就一头从榻上栽倒下来,额头磕在了脚踏之上,整个人都昏迷了过去。
  寿康宫俨然已经乱作了一团。且不说太后到现在都还没醒,只说皇帝还在盛怒之中,就已经是让寿康宫平静不下来。
  陶君兰和李邺见了这幅情形,不敢耽搁忙去求见。
  好在皇帝还没不让他们进去。好歹是放了行。
  他们进了屋子,陶君兰就一眼看见了皇帝神色阴沉的坐在椅子里,不停的用手按着额头。而太后,则躺在不远处软榻上,紧闭双目。

  第一卷 第592章 解释

  一看到太后那副样子,陶君兰顿时就觉得心都紧了一下。刚想追问忽然又反应过来应该先给皇帝行礼。不过,还没等他行礼,李邺便是已经开了口:“可让太医看过了?”
  这就算是无礼了。皇帝几乎是立刻就看了过来。不过从面上却是看不出情绪来。
  陶君兰忙拽了李邺一下,李邺这才低头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妾陶氏给皇上请安,给太后请安。”陶君兰也跟着行礼,随后才轻声问道:“不知太后情况如何了?可请了太医看过?”
  皇帝自然是不会吱声的。回话的是跪在榻边照顾太后的张嬷嬷:“太医看过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