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她收拾妥当,李邺却是早已经在外头等了许久了。
  除去成亲那日和拴儿满月的时候,说真的她还真没有再这样盛装打扮过。所以,一时半会的陶君兰倒是觉得有些不习惯了起来。
  尤其是对上李邺含笑双眸的时候,她更是有点儿不自在。忍不住扯了扯袖子,又摸了摸头上的簪子。
  李邺含笑上来握她的手,道:“如此极好。”
  得了李邺这么一句,陶君兰倒是一下子松了下来。浑身莫名其妙的紧绷也是没了,也不再觉得别扭。
  李邺看了旁边的王如一眼,王如便是识趣的忙捧上来一个描金的匣子。
  李邺将匣子打开来,里头却是一朵紫色的牡丹。牡丹花也不过小孩拳头大小,不过颜色极好看,陶君兰的目光落在上头便是有些挪不开了。
  她有些惊讶:“这时候哪里来的牡丹?”纵然是暖房里,这会子牡丹也不到开的时候。;
  第一卷 第512章 变化

  李邺闻言微微一笑,将那牡丹往她跟前递了递:“你再仔细看看。”
  陶君兰一怔,依言仔细看过去,却是终于看出了一点端倪: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花,而是用紫色的水晶做成,因颜色纯正,也无太多杂色所以看着倒像是真花一般。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应该是一片片雕刻而成,片片分明,纹路清晰。一片片的花瓣半含着花蕊,似放未放,正是开到最美的时刻。叫人看得挪不开眼睛。
  李邺轻轻拨弄了一下花瓣,那花瓣竟还是微微动了动,若不是并未压得变形,倒是果真和真花无异了。
  “花蕊里头还有个小机关,能放药丸之类的东西进去。今年西凉国送我一颗避毒丹,我已经放在里头了。若真有个什么紧急情况,你便拿出来含着。虽说并不能真正解毒,却也能拖延时间。”李邺笑道,又演示了一遍给陶君兰看。
  陶君兰闻言忍不住拢了拢眉心,下意识的问道:“怎么了?”
  李邺摇头:“并未发生什么,只不过是得了一颗,顺便罢了。来,我替你戴上。”
  “你成日在外头行走,还是你装在身上吧。我整日在家中,哪里又用得上这个。”陶君兰微微摇头有些不愿。虽说李邺说是没事儿,可是她心里却还是不安。继而甚至想起了李邺几次中毒的情形,更是觉得这个避毒丹该放在李邺身上才好。
  李邺轻笑一声:“回头我再叫人寻一颗来就是。”说着不由分说便是将那朵牡丹往陶君兰的发鬓之上比了比,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后,就将原本簪在那儿的一枚金镶嵌宝的挑心簪子取下来。将牡丹花又簪上去。
  陶君兰抬手摸了摸,有些犹豫:“会不会太招摇了。”这花看着就不是什么轻易能得的,就算有材料只怕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且恐怕也不是随便什么匠人能做出来的。今日她这般戴进宫去,肯定引人注目。
  “怕什么?”李邺笑道,“你该习惯。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你站在我旁边,总会引人注目。”
  陶君兰本还想提一提自己侧妃的身份,闻言便是将这话又咽下去。是了,如今她已经不再需要太过低调也不需要太过避让了。李邺锋芒渐露,她若想站在他旁边,也并不是只有默默支持就好。她也应当展露锋芒,耀眼强势。
  陶君兰抿唇一笑,侧头吩咐红螺:“去将我那紫狐皮的披风拿来。”既然要出风头,那就好好出一次风头。紫狐皮十分罕见,怕是宫里也不见得有。她自从得了,却是从未穿出去过,就怕太过招摇。不过如今么……
  端亲王府也是该招摇了。
  李邺亲自与陶君兰系上披风,又将手炉与她捧了,这才牵着她一同出了门。两人并肩行着,手互相交握在一起。因拢在袖子里,倒是也不觉得冷。当然,也是因为李邺的手十分暖的缘故。
  和李邺相比,陶君兰的手掌显然就要更加的冰凉些。不过握了一会儿,两人也就差不多了。甚至因为走动而微微的出了一些汗。出了汗难免就有些粘腻,不过两人却都没有要放开的意思。
  路上二人也不曾说话,只是上马车的时候,李邺扶了陶君兰上去,道:“小心别碰了头;。”
  陶君兰抿唇浅笑:“我又不是小孩子,哪里这么马虎了。”
  待到马车缓缓走动起来,李邺便是轻声吩咐陶君兰:“宴上的菜多为油腻,送来的时候都差不多半冷了,你略尝尝就好,别吃多了。若是饿了,就挑些软和少油的菜吃。我已叫小厨房准备着,晚上回来便是能有吃食。”
  陶君兰见他事无巨细的吩咐,便是忍不住笑了:“你怎么忽然啰嗦起来。你放心罢,我纵没参加过宫宴,却也不至于就照顾不了自己。再说了,我们坐在一处,你到时候再提醒我也不迟。我出门的时候,喝了一碗热热的杏仁茶,又吃了一块点心,根本就不饿。”
  李邺也是忍不住笑起来,末了好半晌才严肃起来:“虽说和我坐在一处,可总有和其他女眷接触的时候,到时候我只怕看顾不了你,你便是小心些。”
  陶君兰仍是笑:“其他女眷也不是什么怪兽,难道还能将我一口吞了?哪怕是看在你面上,说不得她们反倒是要多让我三分呢。”
  李邺却是仍旧不放心,又絮絮的捡了一些宫宴上的注意事项说了。陶君兰这才算是明白,他其实对于这次也是十分在意的。当然,也主要是因为他在宫中吃的亏太多,所以放心不下。
  一时到了宫中,他们直接也就去了设宴之处。
  李邺是掐着时辰来的,既不算晚也不算早。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携手而入的时候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庄王和武王倒是都来了,见了李邺便都是一脸笑容的迎了上来,客气的寒暄:“二哥来了。”
  互相见礼之后,庄王妃武王妃也是热络的拉住了陶君兰;“陶侧妃许久不见,倒是更好看了几分。”
  武王妃最先注意到陶君兰头上的牡丹,登时讶然的问道:“怎的这世界还有牡丹开放?”
  此时身后传来一声轻笑,道:“并不是真花,而是雕刻而成罢了。庄王妃眼力可不太好。”
  陶君兰侧目一看,却是袁琼华和太子妃以及王良娣。话是袁琼华说的,此时袁琼华面上含笑,却是又带了些许嘲讽。
  太子妃看了一眼袁琼华,轻声斥道:“谨言慎行。”
  袁琼华不以为意,却也是闭了口。倒是王良娣冲着陶君兰一笑,轻声道:“陶侧妃今儿可是华贵非常。这紫狐皮可是罕见得很。我记得皇后娘娘也不过只是得了一张,堪堪够做个围脖罢了。”也得四五张皮子才能拼成。
  王侧妃这话,顿时将不少人的目光吸引到了陶君兰身上。
  陶君兰微微一笑,与王良娣对视,轻声道:“王良娣倒是眼光不错。”却是丝毫没有谦逊的意思。反正披风在她身上,她谦逊也没用。
  庄王妃忽笑起来,看了来看陶君兰又看了看太子妃,道:“太子妃今儿怎么这般低调起来?倒是连陶侧妃瞧着都更华贵雍容些;。”
  太子妃当然要低调,太子做下那样的事儿,皇后也不在,她还高调岂不是让皇帝更加不喜太子一脉?当然,这话也是在说陶君兰不懂规矩,一个侧妃倒是比太子妃还招摇起来。
  陶君兰讶然的看了一眼庄王妃,笑盈盈开口:“我这侧妃朝服又怎么比得上太子妃?别说太子妃,就是庄王妃您我也比不上啊。不过,庄王妃您这般夸我,却是说明我也算是上得台面,并不显寒酸了。”
  朝服是比不上,不过其他东西却是未必比不上。她这般说,也有点反讽庄王妃的意思。比起端亲王府,显然庄王府是比不上的。至少财力这一块肯定比不上。而且她身上的钗环也多是李邺叫人搜寻来的好东西,看着不打眼仔细看看却是又叫人咋舌。
  太子妃笑了笑,不过却颇有些皇后那种笑意不到眼底的阴鸷:“陶侧妃说笑了,你既是亲王侧妃,又怎会寒酸?”
  太子妃显然不欲多言,说完这话便是径直向自己位置走去。
  太子妃都走了,王良娣和袁琼华自然也是跟着走了。庄王妃看着陶君兰,笑容更深:“陶侧妃这幅打扮,就说是正妃也不为过了。我们是比不上了。”
  武王妃便是接了一句,“三嫂说笑了,侧妃就是侧妃,哪里就能越过去了?这话叫人听见可不好。”
  这两人合伙起来嘲讽陶君兰,陶君兰自然听得分明。她也不恼,不咸不淡的含笑回了一句:“可不是?若是我们王妃还在,只怕听了这话也是要恼的。”说完这话,她也就不再多呆,径直跟在李邺身后去了自己的位置。
  今儿跟来是红螺,陶君兰将披风解下来给了红螺抱着,随后便是垂眸坐在位置上。如此一来,倒是也没有不识趣的再凑上来了。
  不过,不凑上来却是不代表别人不在背后议论。陶君兰纵不抬头,也是听见了离了没多远庄王妃和武王妃说话的声音。虽说含糊也听不清是什么,不过她知道在说她。今儿她这么招摇,又一改平日做派不再软和,庄王妃和武王妃不议论就怪了。
  时辰都快到了的时候,有头有脸的宫妃也是到了。
  陶君兰看见了庄嫔和英嫔还有淑妃懿妃宜妃等人。其中庄嫔却是格外显眼些——一身云水碧的宫装,配着那白狐皮的云肩,倒是颇有些那么几分画中仙子之感。
  不过最让陶君兰注意的还是庄嫔头上那对凤钗——七尾凤钗,可是只有妃位才能佩戴的。庄嫔这么大刺刺的戴出来,显然要么是升了品级,要么就是这是皇帝赐下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显然都不是坏事儿。
  陶君兰想起陶芯兰那话,便是微微挑了挑唇角:庄嫔看来果然是个有成算的。
  正想着,便是听见了外头由远及近的太监高唱声“皇上驾到”。当下所有人俱是忙起身迎驾。
  陶君兰却是纳闷:怎么王家的几个将军却是没有一个来的?难道都这般大胆,敢让皇帝等着?

  第一卷 第513章 意外

  正思量着,陶君兰就看见皇帝进来了,当下一怔——皇帝身边跟着的那几个年轻将领,怕就是王家的那几位将军了罢?
  之所以她能一眼认出来,倒完全不是因为见过。而是因为那几个人都是一身戎装,并不难猜他们的身份;最让她诧异的,还是皇帝的态度。皇帝对王家如今应该是不太喜欢的。可是现在看着,这侧头和那几人有说有笑的是什么意思?难道皇帝改变了心意不成?
  一时行了礼,皇帝便是让众人都落座了。至于跟着他进来的那几个年轻将领,却是都安排在了离皇帝十分靠近的位置。
  随后,皇帝笑着冲顾惜招了招手:“庄嫔你坐到朕身边来。”
  陶君兰下意识的侧头看了一眼李邺,见李邺神色自若,倒是松了一口气。这样的情况,她并不觉得李邺真的能舒服到哪里去。曾经险些成了他侧妃的女子,如今坐在他父亲身边,怎么想也不是正常的事儿。
  当日李邺知晓顾惜成了顾惜时时候的反应,她如今还历历在目,自然更是了解他的心情,同样的也是更加的担心。若李邺但凡是表现出一点儿不对劲的情绪,只怕皇帝就会心里不舒服。
  若真出现那样的事儿,别说李邺,就是顾惜也是没有好处。所以不管是真的放开了,还是隐忍,李邺都不能有半点的异样。
  顾惜被皇帝这么一邀,自然是成了全场的焦点。微微迟疑之后,顾惜起身笑道:“承蒙皇上信任,臣妾愿服侍皇上饮宴。”说着便是施施然的走向了皇帝的御座。
  皇帝的御座是十分宽敞的,说是座椅,倒不如说是小榻更合适。皇帝居中做了,左右再各自坐一个人也是绰绰有余。
  顾惜却是识趣的坐在了皇帝的右手边——左边那是皇后才能坐的位置。她若是坐了,岂不是叫人抓住话柄?
  皇帝似乎也十分满意顾惜的态度,甚至执了顾惜的手笑着指着那几个青年将领道:“你瞧,这就是此次立下大功的几位将军。这可是朝廷栋梁,你看看,他们可算得是才俊了?”
  顾惜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收回了目光,随后笑答道:“臣妾却是不懂这些。不过,臣妾觉得几位将领能打胜仗,固然是几位将军的功劳,可更主要是皇上知人善用的缘故。说起来,臣妾倒是更佩服皇上英明。”
  顾惜这话实打实的便是奉承马屁了,不过这话由别人说是马屁,可从顾惜嘴里说出来,倒是更让人觉得是一片仰慕之心。尤其是顾惜的神态。
  看着皇帝心情大悦,甚至于哈哈大笑出声的样子,陶君兰忽然就明白了顾惜为什么会在短时期内受宠了。
  皇帝这么一大笑,自然是少不得更多人奉承起来。一时之间场中的气氛也是热闹起来。
  趁着寒暄的功夫,宫人便是鱼贯而入,将一盘盘珍馐佳肴都送了上来。
  陶君兰见送上来的酒是浅红的颜色,便是有些讶然:“胭脂醉?”
  李邺点点头,笑道:“今儿倒是有口福。”
  胭脂醉产量十分低,所以即便是在宫中也没多少存货。今日皇帝让上了这个酒,可见是十分重视而且十分高兴了。
  陶君兰瞧瞧看了一眼那几个王家将领,见三人俱是含笑微扬了下巴,便是知道了三人的心情;。也是,能得了皇帝的如此看重,也的确是有骄傲的本钱。
  上罢酒菜,那王家将领中最年长的便是起身举了杯冲着皇帝遥遥一敬,朗声笑道:“臣等先敬皇上一杯!”
  皇帝笑着端起酒杯来:“该朕敬卿家一杯才是,你们立下汗马功劳,为我朝边关得了安宁,该满饮此杯才是!”
  言罢,皇帝便是果然一饮而尽。既然皇帝都一饮而尽了,自然其他人也不可能只看着。所以俱是端起酒杯来。
  陶君兰也是抿了一口。胭脂醉的确是好酒,酒香浓郁入口绵长,却又不过分辛辣,就是女子饮用也是合适。
  李邺饮了一杯,随后也是含笑起身对着那王家三人敬酒:“几位将军骁勇,本王十分钦佩,便是敬诸位一杯。聊表心意。”
  王家三人俱是饮了一杯。
  接着庄王武王也俱是敬酒了一回,王家三人俱是喝了,倒是看着十分豪爽。而气氛也是十分和乐。不过这只是一时罢了,待到无人再敬酒,王家那位年长些的将领便是笑着开了口问皇帝:“说起来臣却是有些疑惑,怎么今日却不见皇后娘娘和太子?”
  皇帝笑容一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顾惜开了口:“太子体恤百姓,如今出京视察民情去了,却是不在京中。至于皇后娘娘,因太后病重,便是主动去了寺庙给太后祈福,故而也不在宫中。说来也是遗憾,想必娘娘也是想见见你们的。只是时机不巧,怕是只能等改日了。”
  顾惜这番话却是说得滴水不漏,面子上也是合情合理。至少叫王家的人挑不出毛病来。
  宜妃也是笑着开口:“皇后娘娘此番孝心,却是楷模。太子也是叫人钦佩,甚至连自己身上还带着病就出了京去,可见太子的确是心系万民的。”
  陶君兰听着这话险些没笑出来:太子为何出京,只怕今儿在座的人都是心知肚明。宜妃这般说,也不怕皇帝觉得膈应。
  果然皇帝面上笑容就淡了几分。
  李邺笑着开口:“听说这次带回来不少进贡的宝物,父皇不如让人抬上来与我们开开眼界可好?”
  皇帝自然是不会说不好,当即手一挥笑道:“宝船,叫人抬上来罢!”
  这么一来,自然也没人再提起皇帝和太子了。只是气氛到底也是不如方才和乐。
  一时太监抬着东西上来,其中有一人高的珊瑚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