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陶君兰心里的不耐消退了几分,诚恳的看着七皇子言道。“不过,为什么七殿下会这样觉得呢?”
  七皇子咬着红润的唇,狠狠的踢了一脚路边的花木,“前天我下学回来二哥已经歇息了,昨天太医来了,二哥喝了安神汤就睡下了,今儿我特地提前回来,可二哥却还是不肯见我!还骗我说不在德安宫里。”说着说着,七皇子微微泄出一丝委屈来,脸上的晶莹也不知道是刚才摇落下来的雨滴,还是别的什么。
  陶君兰不禁心头叹了一口气:到底还是个孩子,心里敏感得很。不过,莫非二皇子还真是故意避而不见?
  “许是凑巧罢了。”心里想的,自然不能直接说出来,所以陶君兰还是选择了冠冕堂皇的敷衍:“横竖日日都在德安宫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有一天会见到不是?又或者真有事儿,直接就等到晚饭的时候去陪二皇子用就是了。”
  “二哥一定是讨厌我了。”七皇子又踢了一脚,精致的靴子上沾满了泥和脏东西,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二哥受伤也怪我。我明明看见了三哥和四哥两个在马边上鬼鬼祟祟的,却没告诉二哥,害得二哥从马背上摔下来了!之后父皇……二哥一定不喜欢我了。”
  七皇子的声音显得彷徨又失落。
  可却是让陶君兰只觉得像是被猛落下来的雷电给劈中了。她怎么也没想到,七皇子会突然说出这么一件事情来!而且,她对于二皇子受伤的事情有过许多猜想,可怎么也没想到,是被他自己的弟弟们给弄的,更没想到,七皇子还看见了!
  这……
  震惊过后,陶君兰第一个反应就是先赶紧的看看四周有没有人。这话牵扯大了去了,真让人听了去,那事情就不简单了!
  七皇子还兀自闷闷不乐,语带哭腔:“可我不是故意的,三哥四哥说若是我敢跟父皇说,他们也会欺负我!而且,没有别人看见我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的确是没人相信。相反的,一旦说出来只怕牵连就大了。这兄弟相残……不仅不好听,而且是大忌讳。到时候,三皇子四皇子大可反告一状,说是七皇子诬陷。又该如何收场?
  什么道理其实她心里都明白,唯独觉得不能释怀的就是二皇子,纵然种种迹象表明了这件事情不能追究,可是难道二皇子就活该受罪?凭什么?
  隐隐的,一股悲愤从心底窜了出来,让陶君兰很是不得劲。尽管克制再三,一句责备的话还是忍不住的就冲口而出了:“即便是不告诉别人,难道偷偷告诉二殿下都不能?纵然无法揪出真凶,可至少能让二殿下免于受伤罢?”
  话一出口,陶君兰又后悔了:这话不开说出口的。对方不过是一个孩子,哪里能想到这么多?而且,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让七皇子心中更加自责难过?最后便是:这话绝不该由她一个宫女对着主子说。太逾越了。
  七皇子似乎也被说怔住了,半晌竟是哭起来:“是我错了。”
  陶君兰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干巴巴的哄:“殿下也别太自责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好在七皇子的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七皇子就找回了与自己身份相当的威严。狠狠一瞪陶君兰语带威胁;“这事儿决不许你说出去!”
  陶君兰一顿,自己也是心头一凛,肃穆保证道:“七殿下放心,这些话奴婢一定不会说出去。”
  “你若敢乱说,或是告诉了别人一个字,我灭你九族!”七皇子阴沉沉的吐出这么一句话,很是霸气。
  刚觉得七皇子也不过是个孩子,结果立刻就被七皇子以实际行动给反驳了回来。当下陶君兰心头叹了一口气,认真的应了。
  七皇子紧紧盯着陶君兰的脸看了半晌,犹豫了半天到底还是决定放过她。倒不是不敢处决一个宫女,而是这个宫女似乎二哥十分喜欢。所以还是留着吧。其实刚才他就不该将那些话说出来,万一让人知道了……
  面对七皇子心中的后悔,陶君兰隐约也能从对方面上看出几分,当下不敢再久留,忙道:“奴婢还有其他活要干,七殿下您若是无事,奴婢就先告退了。”
  七皇子阴沉着一张笑脸,缓缓的摆了摆手,意思是允了她的告退。
  陶君兰心头微微一松,忙不迭的就退了开来。早知道,今儿她就不该来扫园子,遇到这样的事情……想到七皇子说的那些话,她都禁不住替二皇子难受。二皇子的处境,实在是有些让人无法不觉得心中难过。
  其实她倒是想问问,明明二皇子都这样了,为什么偏生还要这样不放过他?
  只是这件事情她也并不敢对任何人提起,只得悄悄埋在心底,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回了屋,换过了衣裳又擦干了头发,陶君兰就坐在窗前怔怔的出神。想家,想以前的事情,也想二皇子的事情。她之前还觉得二皇子到底是幸运的,毕竟虽然身带残疾,可到底荣华富贵是不愁的。可现在……她算是明白了,这世上真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痛苦,竟是没人例外得了。
  晚上梨蕊却是又过来了一趟,仍是满面笑容,放下一个赤金镯子就走:“这是我们殿下的赏。”至于为什么赏,梨蕊却是没说。
  可陶君兰心知肚明:这是七皇子给的封口费。
  故而当下她也不回绝,只笑着收下了,又认真的谢了赏赐。
  这件事情本应该是很隐蔽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却是在德安宫里传开了。一时之间,几乎人人皆知她得了七皇子的赏赐。
  静灵几乎立刻就叫了她过去问话:“听说七皇子赏了你?”
  陶君兰见瞒不过,便是大方点头承认;“是得了赏赐。”
  “因何赏你?”静灵面色微沉,语气咄咄逼人。双目更是锋利得跟刀片似的,一点点从陶君兰面上用力的刮了过去。仿佛这样做,就能刮去皮肉,直接看到心中一般。
  陶君兰也是微微的变了脸色——静灵这幅口吻,倒像是审犯人似的。未免太过了。当下便是浅浅一笑,淡淡的解释了一句:“静灵姐姐这话倒是跟审犯人似的。我不过是帮七殿下做了件小事儿,得了赏赐罢了。怎么的姐姐倒像是觉得我犯了什么大错?”

  第一卷 第36章

  “不过是白问一句罢了。”静灵一笑,似乎二人之间的嫌隙早就如同冰雪般消融了。可等到接下来再出口的话,却是又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我也不过是怕你年纪小,不懂事儿。做了什么不应该的事情罢了。”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说陶君兰替七皇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罢了。
  陶君兰也不怵,平静的对上静灵的眼睛也是笑容不减:“那就多谢静灵姐姐的关心了。只是我却是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就不劳姐姐操心了。”
  “既然你知道就好。”静灵见问不出什么来,倒是也没气急败坏,反而心平气和的说了这么一句。“你只要牢牢记住了,你是二皇子身边的人。莫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才好。”
  “这是自然。”陶君兰神色淡淡:“背主忘恩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做的,这一点还请姐姐只管放心。”
  由始至终,陶君兰也没说出自己为什么会得了赏赐的原因。她也是怕和七皇子那边对不上口供,更加让人生疑罢了。而此时静灵似乎被打发了过去,可是实际上,她心里十分明白:静灵只是一时不再追究而已。这件事情,到底是成了别人眼里的一根刺。
  唯一让人乐观的是,还好她不曾在二皇子跟前当差过。不然只怕更被人怀疑。
  陶君兰下定决心,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厨房才好。不然,总遇到些是非,让人实在是招架不住。其实她自己也挺纳闷的,她似乎运气不大好,总是遇到这些事情。真真奇怪得紧。
  好在接下来倒是没再发生什么事情。一路相安无事到了年下。今年冬天雪下得早,即便是每天有人清扫,可整个宫中都是一片白雪皑皑,像是盖上了一床雪白的大棉絮。
  陶君兰早早的就穿上了棉袄,又赶工做了两件贴身的薄棉袄穿在里头,这才觉得堪堪抵挡住了凛冽的寒风。她一向是怕冷的,以往冬天几乎就足不出户的捂在有暖道的屋子里。去年没条件去讲究这个,今年条件好些了,她自然是想方设法的不让自己冷住了。
  冬天厨房随时都是要准备热水的,所以陶君兰很不厚道的将烧火这个事情给揽了下来。成日坐在厨里,因了炉子里烧着的火,倒是不觉得冷。
  冬天二皇子和七皇子去上学都是坐暖轿的,早早的就有太监抬着轿子在宫门口候着,下午下学了再给送回来。倒是也不用担心主子们冷到。
  青姑姑做了一些腊肉和灌肠,此时一排排的挂在屋檐底下,冻得跟冰块似的。这东西不仅平时自己宫中吃,还有些是被二皇子当做了礼物送给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说来也怪,御膳房其实也做了,可就是没青姑姑做的好吃。
  青姑姑面对陶君兰的疑惑,只大笑一声:“宫里做得多,哪里有我们自己这样精心?味道上,肯定也比不上了。”
  二皇子是极喜欢吃腊味的,隔三差五的就亲自点一回。
  这么长时间看下来,陶君兰其实倒是看明白了一件事情:表面上看似青姑姑在二皇子那儿地位也不甚高,平日也不怎么见,可是要说到依赖,那绝对是超过所有人的。就是静灵也比不上青姑姑。离了青姑姑的手艺,只怕二皇子连饭都要吃不香了。
  当然,这也是静灵一直忌惮青姑姑,不敢争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日一大早,陶君兰起床洗漱完毕后就赶紧进了厨房,就这么一小段的路,她只觉得自己都要被冻僵了。尤其是手指,几乎都麻木没有了知觉似的。
  抖抖索索的将火点燃了,她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又将手放在灶膛子前头烤着,时不时的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旺旺的。锅里仍是如同以往一样,一边熬上粥,一遍烧着开水。
  等到青姑姑和燕儿来的时候,粥已经快熟了,而水也早就开了。青姑姑麻利的舀出热水来让燕儿去一边洗菜,自己又拿出昨儿晚上就发好的面团揉好了,飞快的做了馒头放入蒸笼里架在锅上。
  等到菜洗好了,陶君兰这才又将另外一个单独的小灶给点上火,让青姑姑炒菜。这是专门给二皇子做的,自然和宫女们吃的又不同了。
  今天早上青姑姑却是没给二皇子单独做粥,只是下了一碗长寿面,里头只有一根长长的面条,并两个荷包蛋和一些青菜切碎了撒在上头。汤是熬了一夜的老鸡汤,香得很。这么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端出来,让人看着就觉得暖和。
  陶君兰却是有些讶然:“今儿是二殿下的生辰?”
  青姑姑一面麻利的干活,一面露出笑来:“可不是,过了今日,咱们殿下也有十九了。等明年加了冠,就是彻底的大人了。到时候就该出宫建府了。”
  陶君兰闻言也不由得憧憬起来:二殿下出宫了,她们这些伺候的人自然也是要跟着一并出宫去王府伺候的。虽然是从一个笼子里跳到了另一个笼子里,可是到底感觉是不同的。而且,到了王府,将来若是主母仁慈,她们提前被放了自由身也有是有的。
  燕儿却是看着面条咕咚的咽了一口口水,垂涎道:“姑姑,咱们今天有没有面吃?”
  青姑姑气得牙疼,瞪了一眼燕儿却是没舍得责备几句。其实,青姑姑有的时候,是将燕儿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着的。燕儿其实也聪明,只是在青姑姑跟前这样,在别人跟前那也是十分规矩的。
  陶君兰笑了笑;“应该是有的。不过可能是御膳房那边送来吧。我记得七殿下过生日的时候,不仅送了寿面,还送了寿桃来着。”
  青姑姑也哼了一声;“御膳房做的,哪有我这个好?”
  这当然是不能比的。御膳房送来的,就是让二皇子四处散的,肯定比不上青姑姑做的精致可口。不过也算不上太差,至少一般人吃不着不是?
  只是陶君兰心中也是有狐疑的:二皇子过生辰,怎么的这么低调?上次七皇子过生辰,头两日就招呼下来了。很是一顿张罗。可是二皇子这未免一太……
  青姑姑看出陶君兰心中的小心思,叹了一口气:“咱们殿下从来都不怎么爱过生辰,自然也不许咱们张罗。况且,……”七皇子那有宜妃给张罗,可是二皇子这里,谁给张罗?冷清些,也是正常的。
  陶君兰听出了青姑姑没说完的话,也叹了一口气。
  不过,虽然是不许张罗,可是到底青姑姑还是亲自领着燕儿和陶君兰去送寿面顺带给二皇子磕头了。
  静灵今儿也是喜气洋洋的,见了寿面便是笑起来,转头冲着二皇子道:“殿下吃了寿面,可要好好给青姑姑赏才行。听说这汤昨儿夜里就熬上了。足足熬了一宿。”
  二皇子微微一笑,冲着青姑姑一点头。
  青姑姑将托盘放在了桌上,便是率先拜下去:“老奴给殿下贺寿了。”
  陶君兰和燕儿也跟着拜寿,屋里其他的人也同样如此。
  等到拜过了起来,二皇子面上仍是挂着笑,然后拿出一个荷包来,递给了静灵又扫了一眼拜寿的众人。
  静灵捧着荷包笑:“殿下给咱们发赏钱呢。”说着打开荷包一看,里头全是银锞子,估计一人一个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也没当场就分下来,而是转而劝二皇子道:“殿下快吃了面,然后好去宫中给皇上和皇后娘娘磕头呢。”
  按照规矩的确是如此,晚辈过生日,就要去给长辈磕头。当然长辈那儿也早就准备好了生辰礼。
  二皇子听了这话,微一点头后便是在桌前坐下了。秋芷忙将筷子递上去。
  青姑姑就领着宫女们都退下去了。
  结果等到二皇子吃了寿面去宫中拜寿回来的时候,却是吓了众人一大跳。皇帝和皇后今年给的生辰礼,都挺厚重的。而且,皇后还特特的赏了两桌席面,让宫里的皇子公主们一起来德安宫替二皇子庆生。
  当初七皇子生辰的时候,也不见有这样大的阵仗。更没有放公主皇子们一天假,来给过生辰。
  这样的架势,自然是让陶君兰他们这些伺候二皇子的人异常的受宠若惊。
  倒是二皇子本人清清淡淡的,没有特别高兴也没有一点儿不高兴。全然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架势。
  青姑姑经过微微的愕然后,随即发出了一声冷笑。不过却是没再多说什么,陶君兰见青姑姑并不说,也就没多问。在之后也就没有功夫多问了。
  因了公主皇子们都要来,顿时这德安宫里就忙乱起来了。首先是腾出地方来筵席:大冬天的,自然不可能在露天,可是房间里的话,就要好好思量布置一番了。
  二皇子随手指了西边的暖阁待客,然后便是全然不管了。静灵便是忙着腾地方,布置屋子,又安排一会儿伺候主子的人手。就是陶君兰,今儿也被分派了上菜的活儿。好在厨房那头今天却是不必有人去忙碌了,倒都是现成的,最多也就将冷了的菜做热罢了。
  还不及午时,德安宫里就来了呼啦啦的来了一群客人:主子们虽然只有那么几个,可架不住伺候的人多啊。一时之间,德安宫里倒是热闹起来了。
  二皇子已经是穿戴一新,此时迎了上去,面上带着笑。看上去和平日很是不一样。

  第一卷 第37章

  若说平时的二皇子宁静淡泊得像是九天之外下来的谪仙,那么今儿的二皇子,却是总算多了一丝人味。客气的笑着,礼貌有致,或许心里并不是那么开心,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