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姑姑一笑,神色却还是那副中规中矩的样子。其中一个圆脸的姑姑道:“这话却是不敢当,我们不过是两个下人罢了。伺候姜侧妃也是应该的。”
  姜玉莲心中一沉:一听这话就知道只怕人家是真气恼了。一时之间她忍不住后悔,又责怪丫头没打听清楚,如今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可怎生是好?
  绫香到底是姜玉莲的大丫头,见情况不好忙也出声打圆场:“咱们秋宜院的左厢房还空着,侧妃您看是不是正好给两位姑姑收拾出来住下?两位姑姑都是宫里出来的,总不好随着我们住后头去。”
  姜玉莲缓过神来,忙笑着点头:“看我都糊涂了。”
  两位姑姑中瓜子脸的那个微微一笑,却是一口拒绝了这事儿:“这怎么好?我们虽说是宫中出来的,可也只是下人罢了,却是不敢住在主子旁边,还是去下人房里住罢。”;
  第一卷 第287章 心寒

  最终两位姑姑还是住在了下人房里。
  姜玉莲只在心中恨恨的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识好歹!敬酒不吃吃罚酒!装哪门子的像?不过是两个奴才秧子罢了,狐假虎威什么?
  殊不知,姜玉莲这头心里腹诽的时候,那两个姑姑也寻了个机会偷偷的交换了一下看法。圆脸的姑姑姓应,人都唤作应姑姑。瓜子脸的姓齐,人就唤了一声齐姑姑。
  应姑姑率先开了口,轻哼了一声:“我还只当是陶侧妃信口胡诌,却没想到还真没半点虚假的。说起来还是千金闺秀,可那规矩却是……”比起寒门小户都不如了。真正教养好的,谁会这么慵懒轻慢待人?更别说,她们还是太后派来的。
  齐姑姑性子沉稳些,瞪了应姑姑一眼,声音压得低低的:“也不怕人偷听?再说了,规矩好哪里还需要我们?横竖咱们只呆几个月,最多也就一年,也犯不着恼。不过,瞧着这个样子你心里得有个准备才好。这样的人,最是会阳奉阴违。”
  作为在宫中呆了十多年的人,两个姑姑都练就了一双慧眼,看人虽说不可能半点不走眼,可八九不离十也是能做到的。不管是应姑姑还是齐姑姑,都是差不多的看法:姜玉莲看着可不像是表面上那样。就从知道她们二人的身份之后那态度转变上,就能看出一二了。
  两位姑姑住在了下人房的事情,陶君兰那头自然也是得了消息。当下一笑,微一思量:“住下人房就住下人房吧。准备全新的被褥送过去就行了。记住了,都照着宫里她们用的东西给就是了。太过了也不好。”顿了顿又道:“一人再赏一副银头面,四件新衣裳。”
  姜玉莲那头虽然心中腹诽不止,可是却还是准备了好东西的。两下一对比,倒是陶君兰的东西显得寒酸了。
  可是最终两位姑姑用的却还是陶君兰让人送过去的东西,为啥——这人的身份定在那儿,用了逾矩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两位姑姑心里明白,自然不会给自己留下祸患。
  只是这一举动落在姜玉莲眼里,却是又让姜玉莲心里猜疑起来:这二人和陶君兰一起回来的,莫不是已被拉拢收服了?不然的话,又何至于如此?按理说,这二人是来照顾自己的,怎么的倒是和陶氏更亲近一些?
  所以当晚上应姑姑在看了桌上一盘辣炒鸡丁让人撤下去的时候,姜玉莲便是觉得应姑姑怕不是为了自己好,反是故意来折腾自己的。
  这个念头,在两个姑姑这不许吃那不许做,又苦口婆心的“劝说”她要做这个吃那个之后,便是越发的强了;就在姜玉莲一肚子火气的时候,陶君兰却是悠然自得的和李邺一处用着饭。
  李邺自是知道陶君兰从宫里请了两个姑姑到府上送去了秋宜院,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是极好。因次也没说什么,反倒是提起了今日自己在宫中的情况;“父皇已经决定认命辛攀做副帅。而舅舅顾瑀直做为统帅。我则随军出征,代替父皇坐镇军中。”
  顿了顿又道:“御赐的金甲估摸着就这几日会送来,到时候你替我收着。”
  事情已然是不会再更改了。陶君兰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面上却是竭力让自己看起来甚至是有点儿欢喜的:“好,我替你收着。擦得亮亮的,等到出征那日再亲自替你穿上。”
  “陈家三郎和静平也会随军一起出发。若你想静平了,就让他来府上住几日。”李邺焉能不知陶君兰在故作平静?看着她这幅样子,他更是只觉得心疼。可是作为男人,他总不能只顾着儿女情长,抛却自己的抱负。不能两全其美,他只觉愧疚。所以便是想着在其他地方尽力弥补陶君兰。
  “周意我仍是留他在京中,你若有什么事儿,就吩咐他一声。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与他商量一二。”周意比王如沉稳,留在陶君兰身边他最放心。
  陶君兰想了想却是摇头:“周意沉稳,办事儿能力也强,你便是带着他一起走罢。至于我这边,另外派个就行。王如周意都跟惯了你,你带着他们我放心。”
  李邺闻言,微微皱了眉头想了一阵子,倒是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刘恩罢。他也是宫里出来的,进出后院也方便,办事能力也不错。只是他以前是负责外头事情的,回头我调他进府。”
  陶君兰笑着应了:“回头让他进来给我请个安,我瞧瞧是个什么样的人。”既是李邺推荐的人,办事能力她自然是放心的。不过却还是要先瞧瞧脾性什么的才是。
  “可还有些什么事儿需要我走之前安排好的?”李邺又问。
  陶君兰算了一下自己怀孕的日期,这个孩子应是三月底有的,年关便是差不多该生了。最多不过正月。所以她便是道:“也不知战事如何,反正你要尽量赶在年前回来过年才好。”
  李邺想了想,便是点头应了:“应是要不了那个时候就能回京的。”
  “另外就是府里的红蕖和姜氏,红蕖眼瞅着要不了多久就要生了,只怕你却是赶不上了。不如先留个名字罢,至于满月宴我会看着办。要紧的是那孩子是养在红蕖身边呢,还是……还有姜氏,她的性子你也知道。你走后我打算让各个院子都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也省了再生出什么事端,你看如何?”陶君兰将自己心里的盘算和担忧都说了出来,“姜氏怀孕,我少不得也要让她几分,但是能不生事最好。”
  李邺沉吟片刻,心知陶君兰怕是觉得为难。心里更是心疼愧疚,当下道:“红蕖的事情,我会先和太后说好。到时候让太后出面。至于姜氏——就按照你说的法子来罢。这样你也省心省力,反正有宫里的两个姑姑看着她,她自己管着门过日子倒也不会出什么岔子。若是她真再不省心,你就去求太后,让她去宫中养胎罢。”
  去宫中养胎,最多也就是陶君兰面子上不好看,可是这样却是最省心的;陶君兰如何不知李邺这是替自己想着,便是一笑:“你放心,我却是不会吃亏的。说这些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其实她还真不怕姜玉莲闹事儿——尤其是借口怀孕闹事儿。毕竟,她肚子里也揣着一个呢,真闹起来,自己也仗着身孕一推三不知就是了。纵然太后偏心一点儿姜氏,她也不怕。都是李邺的骨血,太后怎么着也不会让她吃亏的。况且,她还有拴儿。
  “刘氏若是敢借机闹事。你便是让人联系刘氏院子里的春卉,她自会看着办。”李邺说这话的时候,眸子里有一闪而逝的锐利滑过。
  陶君兰微微一凝,心底浮出了一个不太好的猜测。当下惊是有些心惊,下意识便是问道:“春卉会怎么办?”
  李邺却是不肯说了,只沉默片刻后轻声道:“这事儿你却是不必多问了。”
  陶君兰轻轻的战栗了一下,却是看着李邺的眼睛追问:“刘氏会死?”
  李邺叹了一口气,似乎为陶君兰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有些无奈,末了却还是妥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不会。”最多只会发疯,变成一个疯子,一个只能被关起来的疯子。不过后头这句话李邺却是没说出口。
  陶君兰微微松了一口气,没再问下去了。她虽然恨不得刘氏去死,可是真要是死在李邺的手里,她却也多少觉得不应该。那样的话,未免太让人心寒了——那毕竟是李邺的发妻,也曾替他诞育子嗣。就算手段下作令人不齿,可是李邺却是不能动她的。
  尤其是李邺将来是想做那个至尊之人的,更不能有这样的污点。
  “明日早朝,父皇会认命辛攀。到时候,我会请命。但是肯定会有人反对,然后提出康王。到时候,父皇只怕会犹豫不决,你明日进宫一趟,替我向皇后表明一下心迹罢。皇后必是不愿意让康王去冒险的。”李邺说这话的时候,唇角噙着的笑容竟是有些意味深长。
  陶君兰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这是要皇后主动去皇帝那儿帮李邺说话——到时候,皇帝心里怎么想?而且,若是自己这一番“表明心迹”做得好,只怕皇后以后会觉得李邺更是个掌握在鼓掌之中的人罢?
  “好,明日下午我就进宫去。”陶君兰立刻就点头应下了这件事情;“你放心,我定能说服皇后,支持你去军中。”
  李邺见陶君兰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是一笑:“若姜氏闹事,你也可求助皇后。”
  “我会的。”陶君兰断然应道,一脸的理所当然;“不管如何,我会保全自己。”尤其是关乎己身安全的时候,她绝不会有任何顾忌。毕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候,她还是更希望对方去死的。
  “若真有那个时候,你别怪我心狠……”陶君兰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闷。
  “我说过,不管如何,你和拴儿才是最重要的。”李邺微叹一声,伸手握住陶君兰的手,微微用力;“就算有所亏欠,也是我李邺负了她们,与你无关。”若不是我,你又何须如此?所以,真有那么一日,所有罪过都该算在我头上。;
  第一卷 第288章 发疯

  第二日陶君兰用过午饭后便是打扮妥当,只等着李邺派人过来传话之后,便是出门进了宫。
  一些日子没见,皇后倒是比起之前憔悴了不少。陶君兰匆匆看了一眼后,便是恭敬的低下头去行礼:“妾给皇后娘娘请安。愿皇后娘娘金安。”
  “起身罢。说起来倒是有些日子没往我这里来了。”皇后笑了笑,随手让人见陶君兰扶起来,又赐了座,这才又笑道:“我道是你不肯来看我这个姨妈了。”
  陶君兰听皇后的语气还算亲昵和煦,便是心中微宽了几分,嘴上却是跟着叹了一口气,带了几分抱怨道:“却不是妾不想来。只是府里的事情着实是太多了——又想着娘娘每日也是繁忙,便是没敢每次进宫都过来扰了娘娘的亲近。”
  “都说了你就跟我的亲侄女似的,哪里需要在意这么多?”皇后语带了几分嗔怪:“听说你昨儿进宫了?还带了两个人回王府?这是怎么回事儿?莫不是太后给你塞人了?”
  皇后这话带着几分关切的味道。不知情的,怕是还真觉得她是对自己有几分亲情的。可是陶君兰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关切”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陶君兰又叹了一口气,将愁绪直接摆在了面上:“姜氏怀孕了。三番两次的借着这个理由将王爷从我那儿拉走了。至于那两个人,却是我向太后要去照顾姜氏的。我想着有了人教导着,她总该收敛些了。”
  话没说得太清楚太明白,不过陶君兰觉得皇后只怕却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果不其然皇后露出了几分了然的神色来。随后笑道:“太后倒是也能压住她。你这一招倒是用得极好。不过,你若是来找我,却又不必这么麻烦了。”
  陶君兰又惊又喜的看了皇后一眼,顿了顿才嗫嚅的解释:“我想着娘娘每日里已经够忙了,着实是不敢再拿这样的小事儿来劳烦娘娘。”
  “都说了是自家人,你又这么见外作甚?”皇后一笑,颇有些长辈慈爱的风范。
  陶君兰面上一红,随后鼓起勇气看向皇后:“其实今日来,也是有一件事情想求娘娘。”
  皇后挑了挑眉,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色来:“什么事儿?”这一回,皇后倒是真有几分好奇。毕竟,陶君兰也的确是个识趣的,从不曾有什么事儿来求她。
  “是关于王爷的事情。王爷却是不好亲自过来,便是让我替他跑这一趟。”陶君兰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皇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
  皇后被陶君兰这样给逗笑了,“你说说看,端王难得有这样的时候,若是我能帮得上的,一定帮。你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
  陶君兰腼腆一笑,定了定神之后,这才缓缓言道:“其实是今日早朝上的事儿。关于随军出征的事情;。”
  “哦?”一听是这事儿,皇后眉头便是微蹙了一下,只是很快又展开了:“这事儿我也听说了。端王也是胡闹,战场是谁都能去的?那么危险的地方,别说是皇上,就是我也不能同意。”
  陶君兰早有预料,倒是也不担忧,只继续道:“王爷的确是诚心诚意想要去的。他自己觉得他如今着实也没什么用,做文官他文采也不好。所以这才动了这样的心思。毕竟,这样也算是能为皇上分忧解难了。他也能体现出自己的用处不是?”
  “可战场也的确太危险了些。况且,做闲王又有什么不好?”皇后似笑非笑,眼里的光深沉而内敛,让人看不透。
  “做闲王是好,可王爷却是不想过这样混吃等死的日子。他说,若能有些用处,将来也能辅佐大哥。也能再替子孙挣些家业。”陶君兰低声言道,语气再诚恳不过:“王爷知道,若是娘娘不肯帮着说清,只怕皇上是不会答应的。所以王爷这才让我进宫面见娘娘。”
  “他有这个心思?辅佐康王?”皇后的笑容更甚了,可是眸子里光却是更冷了。
  陶君兰知道皇后只怕是不信,当下轻叹一声;“王爷说,大哥既嫡且长,纵然现在皇上不肯立太子,将来总会只是大哥继承衣钵。这是大势。况且,余下的几个兄弟中,王爷也只信服大哥一人。”这倒是实话,除了李邺之外,她也只觉得还就只有康王勉强看得过去了。
  其他的人,要么身份太低,要么没有那个资质。着实是入不了她的眼。
  皇后却是不开口了。
  “王爷还说了一句话。”陶君兰决定再下一剂猛药。“他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别的东西注定和他没有缘分。他想要有些成就,便是只能选择跟随明君。虽说他这次是随军出征,可是到底不会掌握军权。他考虑的是,等到回来之后,是否可以靠着这点噱头掌握一些要紧的官职。到时候大哥需要时候,他便是能立刻支持。”
  这算是在表忠心了。
  陶君兰手心里微微有些濡湿,心里也像是紧紧的绷着一根随时都可能断掉的弦,整个人都是说不出的紧张。
  “我还是不明白端王的想法。”皇后慢悠悠的言道,“做闲王有什么不好?又何必这样拼命?到头来却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等到将来拴儿袭爵的时候,头衔便是只有郡王头衔了,再往下便是更不如——”这个也是实话。若是李邺真的只是一个闲王的话,将来这个爵位,最多五代之后也就和平民无异了。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抛出一个条件:“若是将来能帮助到大哥一二,王爷希望至少拴儿的时候,还能有个王爷头衔才好。”
  顿了顿,陶君兰又毅然的看向皇后:“其实妾也是有私心的。刘氏占据了王妃的位置,妾心有不甘。妾想更进一步!所以……另外,妾的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