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状元养成攻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彩凤,上回燕儿跟你说的那个事情,你怎么不应呢?这么好的机会,你不知道,燕儿才去,恭王府的老太君正巧上庄子上来玩,瞧见燕儿灵巧,如今已经让燕儿上恭王府使唤去了,这才半个月功夫呢,她如今每个月还有一吊钱呢,比我赚的还多。”王燕和王鹰是兄妹,这事情自然和王鹰说起过,可谁知这事情杨氏并不知情,所以听王鹰这么说,顿时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这时候赵彩凤也开始后悔怎么就上了贼车了,这样一来这事情准要说破的,果然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解释,那边杨氏就已经问道:“鹰哥儿说的是什么事情,我竟没听彩凤提起过?”
  王鹰也是一愣,万万没想到这天山掉馅儿饼的事情居然赵彩凤压根没有和杨氏说,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支支吾吾的半日也没说话,那边赵彩凤见瞒不住了,这才开口道:“前一阵子燕儿是跟我说过这事情,说是她二婶的庄子上差两个粗使丫鬟,问我去不去,可我想这家里头老二老三老四都离不开人,娘你又天天外去下地,所以就没应下来。”
  杨氏一时间只觉得跟天打雷劈一样,心痛的脸都皱了起来,赵彩凤看她的脸色,就像是强忍着要把自己打一顿的冲动,慢慢憋出一句话来:“你这傻孩子,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你怎么就没应下来,就算你不想应,好歹也要跟我这个做娘的商量商量,老二老三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如今也唯有老四还要人带着,过几日等老四走了,你再托人捎个信儿,问问那边还要不要人吧!”
  王鹰听杨氏这么说,便知道她是很想让赵彩凤去了,又听她说什么等老四走了,便觉得有些奇怪,这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奶娃子能走到哪儿去?难不成?王鹰正一边赶车一边听那两人说话,果然有听见赵彩凤开口道:“娘,老四还这么小,我不同意你把她送人,过几日我就想办法出去赚银子,但是在我走之前,一定会把老四安排妥当的,她是我们赵家的孩子,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其实赵彩凤知道杨氏自己也舍不得,奈何这日子当真过的清苦,一时没想出解决的办法,所以才会出此下策,而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赵彩凤这个劳动力从带孩子事情中解放出来,只要赵彩凤能空出时间做些能赚银子的事情,那么赵彩蝶才有可能不被送人。但是一旦赵彩凤不带孩子了,那么赵彩蝶要给谁带呢?这还真是死结一样的一件事情。
  杨氏听赵彩凤说话的口气有些硬,也知道她是真心舍不得赵彩蝶,心里又更难受了几分,只开口道:“可眼下也没有别的法子想,老三已经九岁了,连个大字也不认识,别的孩子九岁都够考童生去了。”
  杨氏铁了心要让赵武走科举之路,看来为了这件事情,她是做什么都愿意了。赵彩凤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开解她的理由,便道:“娘你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能想出来的。”
  王鹰坐在车前头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也确实觉得她们不容易,便只开口道:“彩凤你别着急,我过几日给燕儿带个话,问问看她原来庄子上还缺不缺人,若是缺的话,咱去求一求二婶子,总能让你过去的。”
  赵彩凤实在没打算去当丫鬟,不过见他这样热心,也没拒绝,只笑着道:“那就有劳王大哥了。”她说话的时候微微一笑,王鹰看着她微笑的样子,只觉得心都是软软的。
  杨氏和赵彩凤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日落西山了,杨氏临走的时候给三个孩子做了煎饼,这会儿揭开锅盖一看,里面还剩下一个没动,赵文还跟以前一样坐在凳子上发呆,赵武已经揣着小篮子回来,里面放满了山坡山的野草,如今赵家穷的快揭不开锅了,所以后院养的这些鸡,全靠山头上的野草过活了。
  杨氏见小儿子这么乖巧懂事,只接过他的篮子问道:“你妹子呢?怎么房里不见她。”
  赵武便回道:“中午的时候妹子不肯吃饼,哭的厉害,隔壁的许大娘就把她抱了过去,和宝哥儿一起喝了一些小米粥,我出门的时候看见她和宝哥儿一起睡在陈阿婆的炕上呢。”
  宋家老奶奶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是照看两个孩子的能耐也是有的,杨氏听赵武这么说,也稍微放下了心,喊了赵彩凤去隔壁把赵彩蝶抱回来。两家的栅栏虽然是各自开口的,可中间公用的一部分只有一道,上头原本就开了一个小门,赵彩凤为了方便,就直接将那小门给打开了,从旁边走过去。
  这时候天色已经晚了,赵彩凤过去的时候,就瞧见左里间窗户下面放着一张书桌,这个时辰光线昏暗,可宋明轩还在那边看书,他的手边并没有纸和墨,但是手里却捏着一支笔,赵彩凤无意往里头瞟了一眼,见他案前放了一碟白水,他竟是拿毛笔蘸了白水在书桌上写字,等那书桌干了,原来的水迹也就看不见了。 
  穷的连纸和墨也买不起,看来这宋家和他们赵家真的是半斤八两了。
  赵彩凤进屋里去抱彩蝶的时候,陈阿婆也跟着拄着拐杖出来,见了赵彩凤便道:“彩凤,帮我到后院打一桶水吧,后面灶房外头的水缸里没水了。”
  赵彩凤便丢下了赵彩蝶出去给陈阿婆打水,那井台只有一尺来高,上面用木头做了一个大盖子,大抵是怕孩子没事会过去玩,为了安全考虑才按上的,赵彩凤这十几岁的身板把它拿下来还花了不小的力气。
  赵彩凤以前从来不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但这次她破天荒的就把水给打满了一整缸。等陈阿婆拄着拐杖出来的时候,就瞧见缸里有了满满的一缸水,陈阿婆谢过了赵彩凤,从米缸里头挖了一小勺的小米出来,那清水洗了起来。
  赵彩凤见陈阿婆腿脚不方便,便索性蹲到了灶膛里头,帮她把火给点上了,一时间烟雾弥漫,赵彩凤又被呛得咳了好几声。好在古代的空气很清新,每天就烧茶煮饭的时候被浓烟熏一次,应该也没什么大碍的。
  陈阿婆见赵彩凤咳嗽得厉害,便道:“彩凤,你回去把,我让我们家二狗来生火就好了,这事情难不倒他。”
  赵彩凤闻言只扑哧笑了起来,陈阿婆特意强调这事情难不倒他,那么看来这事情以前对他来说其实还是蛮难的,不过素来都有老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考不上举人进士,那还真就是百无一用了,顶多也就做一个教书先生,还没准没什么人愿意请他呢!
  “阿婆你放心吧,这事儿也难不倒我。”赵彩凤生好了火,到前头客堂里领赵彩蝶回家,经过那房间的时候,瞧见宋明轩还在那边用功,只是古代书上的字再大,这个时辰也看不清了。
  “天都黑了,你还看什么呢?别状元没考上,白瞎了一双眼睛。”赵彩凤以前可是出名的学霸,高考的时候更是以全市前五的成绩考进了名校,再她看来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比如这会儿没了光线,看书就会吃力,时间长了还伤眼睛,一举两失。
  宋明轩没料到自己窗前会忽然冒出一个声音来,只吓了一跳,想来也是因为看书看得太入迷了,一时没注意到有人经过。这时候被赵彩凤一提醒,他也觉得光线有些暗淡,只伸手揉了揉眉心,似乎是想要解解乏,宋明轩分明长着一张尚未成熟的脸,但举手投足却又异常严肃老成,让赵彩凤觉得很有趣,兴许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都是这样的。
  宋明轩抬起头看了赵彩凤一眼,想起那日许氏跟他说的话,只忽然觉得脸颊有些发热,急忙低头道:“多谢。”
  赵彩凤哪里知道宋明轩这时候心里头的弯弯绕,只觉得古人就算讲礼数,可他们这小山村里头应该也不受那些什么礼教所管制,用得着说一句话就脸红这样吗?赵彩凤也不去理会他,只道:“后头正做晚饭呢,灶膛边上火光亮,你可以去那边看书,不过要当心火星子飞出来,把你的书烧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也算是第一次男女主聊天吧= =,于是我也就不多说了,上一章留言又是0蛋,看来我真的就是一个冰山体了,不然你们点个赞也好呀~~~~

☆、第 7 章

  赵彩凤走了之后,宋明轩果然就拿着书往后面的灶房去了,陈阿婆瞧见宋明轩拿着一本书过来,只急忙道:“你跑来这里添什么乱,等好了自然喊了你过来吃,趁着这会儿宝哥儿还睡着,你多看会儿书去。”
  宋明轩也明白奶奶的好意,只是如今天色黑实在看不清书上的字,便开口道:“房里黑洞洞的,不如这灶膛前亮堂,我特意过来看书,您老到一旁歇会儿吧。”
  陈阿婆听宋明轩这么说,才明白了过来,只让出她坐着的一小截板凳,指着边上道:“来这儿坐,不用你烧火,你又不会做饭,一会儿等开了,把你娘早上割回来的菜洗一洗,切碎了放在一起熬,加一些盐巴,就成了,你在这儿看着火,我去外头洗菜去。”
  这会儿的北方还没能种稻子,大家说口中的粥都是小米粥,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可以吃上白面,用白面做成馒头饽饽窝窝头什么的,就着热汤喝一碗,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条件不好的人家,吃不起白面,只能吃小米粥,这小米还都是旧年自己家田里头种的,因没有麦子卖得出价钱,所以才留着自己吃的,没想到如今也算是靠着度过了难关。
  赵彩凤回了自己家,瞧见杨氏正在灶台上揉着玉米面,灶上烧了一窝热水,看样子今儿是打算给他们家开开荤,让孩子们吃一回窝窝头了。其实她们今儿回来,除了买了玉米面之外,还买了一些面粉的,但是赵彩凤也瞧见了面粉和这玉米面的价格,所以那些面粉,也不知道要被杨氏藏到什么时候呢!
  果然,今晚一家人吃的是窝窝头,杨氏的手艺不错,虽然这古代的面实在是粗得很,但是杨氏做出来的窝窝头还真有几分以前在超市里买的粗粮窝窝头的感觉,只是以前赵彩凤吃这些是为了减肥,如今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杨氏做了大约有二十来个窝窝头,够他们一家吃上好几天的,在灶台上整整排了一整排,看着还挺壮观的。但是窝窝头毕竟太硬了,并不适合牙齿还没长全的赵彩蝶吃,所以杨氏单独用热水把窝窝头煮软了,在边上细心的喂着赵彩蝶。
  赵彩凤如今养小了胃,吃了一个窝窝头就饱了,歇下来打算洗漱碗筷的时候,被杨氏给喊住了道:“彩凤,你去隔壁杂物间的米槽里面,看看还有没有麦子?”
  赵彩凤昨天去取小米的时候瞧见过,那底下还有大概一拳头深的麦子,虽然赵彩凤不知道这麦子怎么吃,但是既然杨氏发话问起,便回道:“还有大约一拳头深。”
  杨氏只叹了一口气道:“你去瓦一升过来,一会儿我舂了,然后拿一拳头买回来的好面粉混合了,一会儿我和好了,明儿早上可以给你们做面条吃。”
  赵彩凤明白了杨氏的意思,便去厨房边上的杂物房里头拿了一升的麦子过来。赵家有一个舂臼,这东西赵彩凤倒是认识,是以前在历史书上见过的,但是怎么用她也不太明白。杨氏示意她过来抱着赵彩蝶继续喂饭,自己则到角落里,找出了一个底部嵌着石块的木桩子出来,开始舂起了麦子来。
  赵彩凤其实研究过那木桩子很久了,但从来也没有想到是这个用处,这时候瞧见杨氏用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东西是派这个用场的。但是杨氏毕竟是女人,那木桩下面坠着石块,铁定是很重的,不过舂了百十来下,她的额头上就已经落下了汗水来了。赵彩凤瞧着过意不去,让赵武带着吃完了的赵彩蝶去外头玩,自己想到跟前帮杨氏一把。
  杨氏也不客气,如今只有这么一个成年的闺女,她不靠她,还能靠谁,所以就将手里的舂子递给了赵彩凤,赵彩凤压根没料到这东西居然这样重,还没接稳,整个身子都感觉被坠得要往那舂臼里面倒进去了。一旁的赵文看着好玩,就哈哈的笑了起来。赵彩凤看了眼赵文,虽然是个傻子,奈何四肢发达的很,索性朝着他招招手道:“二弟你过来,拿着这根棍子往这舂臼里面砸,把这麦子砸成细细的粉,咱们明天早上就有早饭吃了,砸不细,那可就没早饭吃了。”
  杨氏瞧见赵彩凤这样对赵文说,只笑着道:“你何必哄他,他也未必能听懂?”
  赵彩凤想想也是,便换了一种说法,自己揉揉肚子,指着那窝窝头,又指着这舂臼里的麦子,说:“那东西就是这个做的,好吃吗?好吃就砸!”
  这回赵文还当真听懂了一样,两眼闪烁着兴奋的光彩,只一个劲的点头,嘴里含含糊糊的应了。男孩子的力气果真是比女孩子大,赵文虽然比赵彩凤还小了一岁多,但是这舂子抓在手上实实的,一下去力道比杨氏还大。
  杨氏这会儿也放下心来,只嘱咐赵彩凤看着赵文干活,自己去前头找两个小的,让他们早一点洗洗睡觉。
  因为没什么钱点灯油,赵彩凤从灶膛里拿了一根未烧尽的木棍,给赵文照着,瞧他一下一下的舂下去,看着麦子变成细腻的面粉,感觉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可是这老这么舂也不是个办法啊,这样下去这赵文的一双胳膊也是吃不消的,他现在不懂事,这才骗他干一次活,以后要是他胳膊疼了起来,肯定不愿意做第二次的。赵彩凤想了想,觉得改良一下这个舂子和舂臼。
  外头杨氏出来的时候,天上正星光皎洁,这时候正是四五月的天,不冷不热,杨氏就瞧见宋明轩手里拿着一个一根树枝,正在教赵武认字,而赵彩蝶正和宝哥儿一起,在边上的一张破席子上爬来爬去玩耍。
  杨氏瞧见赵武很用功认字的模样,又看看全然不懂事却又那么乖巧的小女儿,心情一下子又沉重了起来。
  这时候许氏正好从屋里头出来,瞧见杨氏正站在屋檐下发愣,只开口喊道:“大妹子,你过来一下,我有些事情,想同你说说。”
  她们两人都年轻守寡,平常也经常互相帮衬,感情是极好的,杨氏瞧见许氏这样一本正经的找自己说话,也知道大抵是有什么事情要说,便理了理鬓角,跟着许氏去了后院里头。
  两家的后院虽然也各自分开,但中间的木栅栏早已经烂得差不多了,如今又没有男人修葺,眼看着就要倒了。
  “宋家嫂子,你有什么话就说吧,我们两也没有什么不好开口的事了。”杨氏瞧见许氏眉间微微有些皱纹,以为是她又遇上了什么为难事儿,只先开口问道。
  “这话我说出来不难,只怕大妹子你生气罢了。”
  “好端端的,我能生什么气呢!我这辈子的气也生得不少了,男人没了,闺女好好的又守了望门寡,如今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生气的呢!”杨氏说起赵彩凤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叹息起来,赵彩凤原本要嫁的那户人家,在朝山村还是个富户,虽然知道那家孩子从小身子骨不太好,可也未料到是要去冲喜的去,当时媒人来说亲的时候,明明说的是他家的老太太只要不行了,怕再耽误下去又要守三年,这样的话两个孩子年纪都大了,也耽误不起,杨氏想着对方也是为了孩子考虑,所以觉得虽然赵老大的孝期还没到,他应该也不会怪罪,所以才应下来,谁知道轿子竟然没进门,新郎官就咽气了……
  杨氏想到这里,心里头还带着几分愤恨,一气之下连那家人给的二十两银子的彩礼都退回去了。不过杨氏痛定思痛之后,觉得赵彩凤这一次虽然守了望门寡,可也总比真的到了那户人家,没两天就真的守了寡强,按照这里的风俗,要是真守了寡,再改嫁可就更难了,就算真的改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