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战国-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衍听完辰凌的几句言论,早就对赵有了警惕的老丞相,再次严肃面对这个问题,赵国与魏国接壤,常年与胡人交战,赵兵比起魏国‘武卒’还要骁勇,绝对是与秦国虎狼兵,不相上下的兵员,对赵不得不防。
老丞相纵横家出身,一考虑问题,又纵又横,反复衡量诸国的关系与利益,盘宗错杂,环环相扣,过了半晌,长长一叹,年岁老迈,时不待我。
如今的公孙衍有心无力,难以再奔走六国,针对赵国布防了,而且时机也不成熟,为今之计,只能叮嘱魏王,时刻小心赵国,在北方边境,多设驻军,联合韩、燕、齐等临国,制约赵国的扩大,适当煽动赵国威胁论,把赵国塑造成继秦之后,第二个野心勃勃的帝国。
不过公孙衍对燕也有点不放心,他未曾去过燕国,对燕不熟悉,问向辰凌道:“燕国最近推行新政,有探子回报,律政新颖,彻底废除井田与奴隶制,施行耕者有其田,调动起了百姓的积极性,有关工商、律法、太学、民俗、物化、官体等,都进行细致的变革,比之商鞅变法,更细化更合理,目前有条不紊地进行,燕国今后会不会后来居上,成为魏国的大患?”
辰凌心中一动,想不到公孙衍足不出户,对天下大势却了如指掌,看来丞相府也有类似情报机构,小觑不得。
“属下在燕办事期间,的确见到了燕国变法,看上去,似乎集法家于大成,实则混乱充数,把历代变法东一段、西一截拼凑起来,细致是细了,但是许多条令本身就相驳,而且燕国老旧,民智未开,不通教化,推行的新政又离奇古怪,因此属下认为,不出三年,必然破产。”
“哦,你是这样以为的?”公孙衍看了辰凌一眼,意味深长地问道:“听说,你把辰府不少家产都挪移到燕国,接近四成,这又是何故?”
辰凌心中一紧,心想这公孙衍不简单,早查了我的家产,看来一直都在试探我,看我是否有长留于魏的心思?再往深一想,他辰凌锋芒毕露,已经让所有诸侯国侧目,甚至把他当成少年吴起,青年孙膑了,这样的人才,举世关注,他如果有离魏的心思,这么老丞相和魏王,肯定不会手软地把他除掉,以免日后成为魏国的大敌。
吴起和孙膑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经都是魏国任仕,后来不得重用,或是被迫离开魏国,最后一个成就了楚国,一个早就了齐国,都对魏国造成致命一击。
另外一人,就是商鞅,青年时期叫卫鞅,在魏国上几任一位老丞相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管理书房文案和书籍,博学五车,有乾坤大才,可惜公叔痤临终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建议重用卫鞅为相,若大王不用,必杀之,免留后患。
可是魏惠王根本没听进去,既没用,也没杀,最后商鞅入秦,与秦孝公君臣肝胆,披荆斩棘,推行变法,三十年使得秦国成为七雄之首,夺取了魏国西部八百多里土地,河西全部沦陷。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公孙衍以纵横家的眼光,看得更加精准,他任丞相,主管财政与民生,尤其是大梁城内,有多少国人户籍,有多少富贾,财产多少,一个月的经济流动、黄金价格、赋税情况等,时刻关注,都很了解。
当他得知辰凌在私下挪移财产往燕之后,白家也开始向燕投资,令公孙衍谨慎起来,想到一个可怕的后果:难道辰凌要奔燕?或是留了后路在燕?
所以,这次群臣口舌诛伐辰凌,公孙衍第一个不同意,而且还说服魏王,要重用辰凌,就是防止迫他反水,跳槽去燕,一番苦心,为魏留才,天地可昭。
辰凌稍微一犹豫,立即回道:“实不相瞒,的确有此事,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辰凌作为男人,热衷权势也理所当然,但并不排斥经商,甚至觉得,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成就功名之后,可以功成身退,像楚国范蠡一样,与西施退隐政坛,经商而富荫子孙,没有不更迭的王朝,却又传承百年的商贾,比如白家、孔家这些大商贾,富可敌国,丝毫不比外戚功勋弱。”
公孙衍微微点头,算是理解几分,官场瞬息万变,随时都有灭族之险,而且一旦失势,家族就败落了,毫无生计来源,但辰凌为何把财产投燕,却还没有理解,等着他解答。
辰凌继续道:“燕国百废待兴,七雄之中,秦国与我有国仇,属下不敢涉足函谷关内,剩余六国,五国都有大贾,比如赵国卓氏,以冶铁、养马名动天下,楚国猗顿氏煮盐闻名诸侯,还有齐国田氏煮盐海产、韩国卜氏铸造兵器,魏国更是有白氏、孔氏,战国六大巨贾,遍布中原五国,唯独燕国,没有商贾垄断,而且战乱刚结束,货物短缺,魏国随手一件小东西,都能在燕国提价两三倍售出,简直是暴利,所以属下就动了心思,打算成为战国第七大巨贾,燕国就是第一站,以此起身,换做其他国,都会受到商会和巨贾的打压,难以起步……”
公孙衍听到这些,心中逐渐释然,但仍告诫他道:“切不可大张旗鼓,帮助燕国恢复经济,朝中大臣若得知,必然联合弹劾你,现在你是魏国的大将军了,官位在前,经商在后,可不可因此失彼,闹得身败名裂。”
“丞相训斥得极是,属下定当有所节制!”辰凌恭敬说道。
公孙衍点了点头,旋即想起一事,忍不住微笑道:“老夫的政敌,纵横老对手,张仪也病倒了,比老夫还严重呢,呵呵,这个张仪,孤傲、清高一生,曾经令中原诸侯国君惧怕,到头来,却要终老在魏国,无友探望,真是可悲,狐死首丘,至少老夫晚年躺在自己国内,自己府上,他却如浮萍,客死他乡了。”
“张仪为何也忽然病倒了?”辰凌奇怪问道,核对一下历史,也的确这个时间段,回魏第二年病逝。
公孙衍眼神一冷,轻哼道:“这张仪,心中还是悬挂着秦国,身在魏营心在秦,眼见秦国衰败,无力东征,数代秦王的心血,难以后继,于是一夜白发,就病倒了,哈哈,这一切,与老夫倒相近,都因你而病!”
第0500章 背后迷雾
辰凌没想到张仪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病倒了,有些啼笑皆非,一纵一横,两大战略的提倡者和践行者,最终都因自己的出现,双双患疾,卧床不起。
罪过啊!罪过!
公孙衍这时神秘一动,说道:“老夫怀疑,这张仪去年来魏,似乎不简单。”
辰凌凝神细听,有些不解,问道:“什么不简单?”
公孙衍沉思道:“如果他未病,老夫还未深想,自秦武王登基后,秦国传言武王与张仪不和,讨厌外交手腕,国内已经储备重兵,要早一日实现大统目标,于是任命樗里疾为丞相,赶走了张仪,并重用了甘茂、魏冉等人,现在老夫一想,只怕东方六国都中了秦国的计谋。”
“何解?”辰凌皱眉问道。
公孙衍哑然失笑道:“当初我与张仪为敌,奔走诸侯,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彼此虽然见面不多,但对彼此秉性都很清楚,张仪来魏,老夫早有提防,但是暗中也没查出多少把柄,现在把许多材料痕迹穿插起来,不难发现,当初河东战场屡战失利,就有人把河东沿岸防线图交给了秦国密探,朝中和军中都有秦国的间隙,当然这并不为奇,因为各国都会相互派密探深入诸侯朝中与军方,很难全部挖出。”
“老夫在想,张仪来魏,很可能是秦国兵力已经准备就绪,打算向东扩张,而函谷关外是韩国,黄河对岸是魏国和赵国,武关外是楚,历来秦国东进,首要对付的都是魏国,就在于地理形势,魏国无天险,大军渡黄河后,可长驱直入,北可上赵燕,东可攻齐,南可扫楚,不必攻打雄关要塞,韩国虽弱,但是函谷关外,狭长的山道沟壑,韩军只要驻守几处要塞,秦军就不宜攻打;而且一旦攻韩,唇亡齿寒,弱韩背后的魏、齐、楚同时增兵相助,秦国等于一国打四国。”
“因此屡次都是以魏国做突破口,各国不愿援魏,就是因为想看到强秦与大魏两败俱伤,相互消耗元气,因此张仪来魏,一定是来作先锋的,瓦解朝纲,熟悉军防,利用鲁莽的太子,搅动朝政不宁,破坏合纵国之间的利益,只可惜,来魏时间尚短,还未等出现大成效,你就半路杀出,让秦军损兵折将,先后撤军,连秦武王都被你伏杀了,秦国的计划泡汤,张仪图谋未成,这才郁郁寡欢病倒了。”
辰凌莞尔,一切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莫名地介入,让历史发生了偏差,但是,他又有一种错觉,这和他所知的历史似乎不大一样。
他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后世的历史,只有四五分是真,太多真相与史书记载有出入,这才是历史真实的发生的;二则根本不是一个时空点,只是形似神似而已,过去的历史早发生了,时光倒流,人死也不能复生,只能说穿越到其他交织的空间点而已,正好也是华夏的战国时代。
辰凌越来越坚信第二点,他不是穿越回到了古代,而是来到了一个和历史古代相近的时空中,一方大千世界缩影,根本不必担心改变历史会如何,那种假设不存在。
“这次对卫用兵,老丞相怎么看?”
公孙衍颌首道:“速战速决,三年为限,这是大环境的需求,如今卫国是卫嗣君在位,平庸之才,朝中人才凋零,不复当年,在二流诸侯中,不如宋、越,与中山、鲁差不多,这卫国是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姬姓,与周室王族同亲分支,二十年前由卫侯降为卫君,都城朝歌,原商朝旧都,卫地多商朝遗民,人口数十万!”
“如今除朝歌外,现有濮阳、城阳、平邑、平陵四座大城,二十几个县邑,方圆七百多里,吞入魏图后,魏国扩大疆域,北与赵、燕相连,东与齐国接壤更广,需要吞兵也势必增多,辰凌,这次你带右路军入卫,切记不可滥杀无辜,卫国多人杰,在各国诸侯国都有卫人名士存在,不可挥舞屠刀,惹怒世人。”
辰凌微微点头,很赞同他这番言论,历史曾记载,“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卫地自古多君子”。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在卫国长达十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翻开历史古籍,不难发现,三皇五帝中,就有三人出自卫地,颛顼、帝喾、帝舜,此外,公孙鞅、吴起、僧一行、吕不韦、张仪、许穆夫人、宫天挺、王仙芝、南霁云、子路等等这些名人都是出自小卫国。
公孙衍感慨道:“攻占卫国只是其一,接下来伐宋才是关键,宋国强势,不弱于燕国,齐、楚、魏、赵瓜分宋国之时,难免会有摩擦,要防止破宋之后,各国混战,中原五大战国,没有了小诸侯夹在中间,缺少了缓冲带,日后战争将会一触即发,混战不断,战国大争时代,真正来临了。”
辰凌没有留下用膳,直接出了丞相府,上马后,在近身侍卫的护卫下,策骑行出了天净街,侯门高墙,琉璃青瓦,朱漆铜环,古朴典雅,庄重大气,不过辰凌没有心思欣赏这些。
他心中想着两件事:一是接下来,如何挪移财产而不被如数发现,要更加机密一些了,做些假账和秘密渠道,决不能让魏国行商部门,发现他的财务款项大变化。
二是秦国和张仪布下的图谋,不知还有没有后招,自己要小心一些,这件事给他敲了警钟,回头他也可以利用此计策,动用苏秦,搅乱诸侯,张仪和公孙衍相继退出舞台,纵横一脉,还有谁能与苏秦争锋?
燕国勤修内战,富民强国的同时,还要以齐国为突破口,数年后,对齐动手,瓜分齐鲁,只是齐国富强,靠近大海,要攻打齐国,必须乱其内政,需要派苏秦为间谍,入齐为官才行,此外燕国需要海军,渡过渤海湾,抢滩登陆,绕过了齐国的长城防线,直插腹地,一切都容易一些。
辰凌无心逛街,很快回到府邸,管家上前递上请柬,是武陵君魏钰派人送来的柬书,要请他今晚去天香楼赴宴,为他接风洗尘。
“魏公子好久没有这么热情了,这次抛来橄榄枝,难道想把我重新拉回他的阵营?还是别有目的呢?”辰凌看完请柬,负手站立院内,心疑重重。
第0501章 秘谍成员
辰凌接到了魏公子的请柬,一时间有些踌躇,似乎有回到了一年前,自己初来大梁,侯爷把自己当成心腹,得力干将,一味拱捧,生怕自己官位低,名气小,帮不上他的大忙。
现在可好,一阵龙腾虎跃,辰凌爵位十六级'大上造'和官职大将军,都不是公卿,却位比公卿了,比二十级侯爷,也只差了四级而已。
难道魏公子他又要重新拉拢我?其实自己与他,还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只是此人心性猜疑,以为我投靠了大王,被大王器重,用来平衡太子与诸王子之间的关系,孤立起来,为了对付他们。
魏公子又觉得我身贵位重起来,不一定把他再放入眼内,因此心生忌惮,与辰府越来越疏远,或许这一场晚宴,是修弥两者之间关系的时候。
魏国内政要乱,自己才能从中得利,因此诸位王子与太子夺权,既符合大王平衡各方势力的心理,又符合一些军机大臣的利益,水至清则无鱼,很多权臣为自保,也需要朝政混乱一些,才能浅卧下去。
辰凌只简单一想,就发觉这官场,似乎越来越复杂,只可惜他前世没有做过官员,因此对其中一些规则和奥秘,一时难推测不透。
但是辰凌却要融入其中,好好经历揣摩一番,了解大臣们的细微心思,才有利于日后他驾驭群臣,号令天下。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辰凌回到书房,不一会,景砚在门外求见。
“进来吧。”
景砚走入书房,一身英锐之气,似乎得了重任之后,心性更加成熟起来,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脸上已经不见了稚嫩神情。
“拜见公子!”
辰凌抬头看着长大的景砚,仿佛看着自己小兄弟一般,这个当初在战场仍是孩子的战士,微微点头,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回公子,属下已经在府内和别院共物色了七人,还有三人来自市井,曾与属下有过几面之缘。”
“现在何处?”辰凌凝思一下问道。
景砚恭敬回道:“都在府内第一进院落的侧房内,等候公子召见。”
辰凌心忖这潜龙秘谍,是自己一支新的力量,必须牢牢握在手中,提前运转,刺探情报,毕竟锦衫卫属于燕国,那里面的人都不知自己燕王身份,除了淳于臻,很多事不便联系他们。
而且这支秘谍力量,如果用好了,可以兼听一下,到时候与锦衫卫的情报对比,更能确定消息的可靠性,身为君王,最重要的是兼听,最记恨的是属下混淆是非,知情不报,或是蒙蔽圣上,导致君王做出错误的判断。
历史上,三百多皇帝,其实大多数都不傻,甚是都很聪明,只可惜开国皇二代以后,自幼长于宫内,所有的听闻都是臣子和身边内侍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进言的人,总是或多或少说一些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利的言辞,这还是忠臣。
如果朝中遇到内侍和外臣弄权,那么言辞就是完全的虚家,使得宫内皇帝听到都是空言,与社会真实脱节,如何能成就明君?不昏庸也被盖上了昏君的帽子。
辰凌起身道:“现在就去看一下这些人选,适不适合。”
景砚心中微微紧张,生怕第一次独立办大事,惹得公子不高兴,带着辰凌走到第一进院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