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战国-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庶子多是年轻的文墨吏员,实际上是做日常大量的整理、修缮和刻简事务。中庶子是成年的文职吏员,通常是开府重臣的属官,可掌开府大臣指定的任何具体事务,书律典客制定各种律法,军务司马,就是丞相的副手,左膀右臂等。
辰凌也明白,苏秦精通谋略,最擅长纵横捭阖,靠着言论,就能让战国风云雷动,君王不安,这就是纵横家的风采,但是变法之人,是刚毅秉正,沉厚果断之人,懂得法家的术、势、法、理等要诀,与纵横家并非一路。
如果把变法、财政机构、外交都交给苏秦一个人身上,等于限制住了苏秦,无法发挥他的擅长,却使用他略短之处,不是合适的安排。
“乐毅,究竟在哪里?有史书似乎记载,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后来赵国攻打中山国,为躲避战火,乐毅回到魏国做个小官,等燕昭王发出求贤令后,他奉命出使燕国时,被燕昭王打动,留在了燕国做亚卿,掌握军政大权,变法图强……”
辰凌隐隐记得这些,按照史书推断,乐毅如今可能在魏国,也或者在中山国,毕竟史书记载与真正的历史相差很大,有时候,一个人却有好几个年代背景,前后差了百余年,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不能完全相信历史,否则一味遵从历史发展,他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年关之后,丞相认为当如何兴国?”
苏秦凝思道:“回储君,当务之急还是发布求贤令,向列国求才,共治燕国,这样囊括四海人杰,为我燕国所用,从朝政、文化等各方面改变弱燕的形象,另外燕国春耕,每年阳春三月之后,三月末四月初的季节,如此一来,有三个月的时间,拟定法令,先派往各地官员组织地方机构,然后按照新法分土地,安置难民到各村落,不能耽误农耕,至于其它法令,可相继抬出,只要百姓有地耕种,就安心了,解决饥饿问题,对于律法才有心思去认识、学习,按法遵守!”
辰凌点头,丞相说的不错,先稳住农民群众,他们才是最基层的力量,只要民众得以安置妥当,其它顽固势力,即使阻碍变法,到时候抹杀掉,也不会如变天,因为百姓在拥护,他们才是根基。
苏秦又道:“强兵之本,在激赏于民,劳而无功,战而无赏,必生异心。咱们燕国恪守王治三百年,未攻克一国,固守自封,赏罚不明,各地有民谣在唱‘有功无赏,有年无成,有荒无救,有田难耕’,燕国民生怨心,何以强兵?所以才有齐国入侵,一个月就被横扫全境,因为燕国百姓开始并不支持王室,才有妥协,后来齐国撕破嘴脸,烧杀抢夺,激发民愤,才有激励反击,是以要奖励耕战,激赏强兵!”
与中原地带五国相比,燕国世族层的数量和势力都很小,财力和私家武装的规模更小;如果维持旧制,燕国世族和旧贵对公室国府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燕国世族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一脉相延数百年,极少有中途泯灭的家族,因为燕国历代君王都没变过法,也没动过老贵族;二是这些贵族,掌控着燕国大部分商贩、封地等命脉,燕国原本就穷困,很多贵族年底都会上缴大税,有恩于王庭,没有旧贵族们补给,燕国的国库运转将一贫如洗。
而齐楚赵魏韩五国的世族,却在春秋以来的三百多年中历经毁灭与再生,延续百年以上的真正旧世族几乎悉数淹没,代之而起的是新政变法中诞生的新世族,此所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权力层大动荡。
好在一场内乱,让燕国的旧贵族受到重创,因为子之逼迫燕王禅让退位后,与太子平数次大战,为补充军饷,抢夺不少贵族的财产,后来齐国大军攻入燕地,烧杀抢掠一番,大城内的贵族又遭到洗劫,旧贵族湮灭了半数,阻力少了许多。
“寡人明白了,丞相这些日子辛苦,今日是除夕,早点回府庆祝节日吧,燕国虽穷,但是过年还是要吃顿肉饺子的,让丞相府的庶子们放假三日,但是严谨把守变法的消息,在没有变法之前,这些人就都留在丞相府邸吧。”辰凌轻叹道。
苏秦心中一凛,已经明白储君的意思了,变法之前,不希望泄露风声,引起燕国的动荡,毕竟储君很快就要登基,太子平率领残军仍在长白山一带,内患未解决,不希望登基前有变数出现。
“臣明白。”苏秦拱手道。
辰凌微微点头,感慨道:“燕国的未来,就掌控在你我君臣手中,我的目标,不只是强大燕国,称霸诸侯而已,前面的路很长,苏丞相,你要时刻辅佐寡人,互不猜忌,为我承担社稷大任!”
苏秦情绪激动,回道:“储君信苏秦,苏秦定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好,咱们君臣同心,共谋天下!”辰凌看着苏秦,哈哈大笑,充满了深莫可测的味道。
第0319章 求贤令
一位紫衣女子明眸皓齿,若出水芙蓉,清丽绝世,站在悬崖上,若再迈出半脚,就会坠落下无尽深渊,她一身白衣随风飘动,似是将乘风而去的广寒仙子。
秦岭山巅,俯视着九州山河,黄河都结了冰,一片萧索,潼关外,五国盟军的营地早已积雪深厚,将士们已无斗志,士卒纷纷躲在帐篷内生火盆取暖,不得不说,西秦的寒冬太难熬了。
远处函谷关,被五国紫、绿、红、黄等旌旗飘展,代表着齐韩楚魏赵五国的队伍,如今河西之地,驻军数十万,都是盟军队伍,但是在寒冬之下,也失去了活力,猫冬儿中。
这位紫衣女子双十年华,红唇润泽,贝齿如玉,满头的乌黑的丝轻舞,将如玉的肌肤承托的更加细腻,寒风袭来,却被她周身真气罩隔开,穿得紫色长裙,并不厚实,却也不觉丝毫寒冷,武功修为可见一斑。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凤舞门的圣女凌紫雪。
她静静看着秦川,潼关以东,尽数被五国占领,蛾眉轻蹙,幽幽一叹道:“先前两次盟军攻打秦国,都在函谷关外失利,函谷天险,可谓一夫当关,万敌莫开,秦国只要死守,五国联军再多,也难以攻克,这一次却为何败得如此狼狈?难道真的与魏国那个先锋小将有关吗?”
凌紫雪提及‘魏国先锋小将’自然是指辰凌,她在门派中就陆续接到世俗中一些天下消息反馈回门派中,这半年要说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恐怕非辰凌莫属了。
“要解秦国之危,让五国退兵,最好是不战而胜,让五国自动退军,避免一场厮杀,秦国现在内乱未处理,动不了军队,只能靠着外交让合纵联盟溃散,或者转移走目光,看来,我要先去拜访一个人,或许他能帮上我的忙!”
近年以来,诸子百家中出了一个策士流派,这个流派的士子很是奇特,那家弟子都有,无分原本所修习的学问,只是专一的钻研揣摩列国形势格局,游说诸侯,为所向往的邦国谋划王霸之策。
魏丞相公孙衍曾在世人前说过,他自己就是“杨朱策士”,即杨子门下的策士名家;齐国的稷下学宫,敏锐的看到了策士无可限量的势头,已经有名家大师专门教习弟子“策士之学”了;其教习有两大特殊处:一则,不再单一的修习某家学问,而是溶诸子百家与一体,摘其强国富民与权术纵横部分,混成策士的“合体学问”。
二则,策士以锤炼辩才为增长才干的主要方式,常悬重赏激励连战获胜的辩士;稷下学宫的庄辛、鲁仲连、触龙、辛垣衍等少年锐士,如今都是很有策士才名了。
公孙衍曾信心十足的预言:“未来之战国,将是策士之风云叱咤,不再是法家之变法称雄!”
凌紫雪要去见的,就是当今誉满天下的高洁名士鲁仲连!
凤舞门圣女飘然下山,绝尘而去,要奔走一趟齐国,能否及时退掉五国之兵,齐国是关键,因为五国联盟,当今唯有齐国实力最强,齐王的下一步举动,关乎五国盟军的动向。
※※※
燕国辽东,北风如刀,呼啸林动,但是燕国人却热情高涨,因为年关除夕,每家都分了一斤肉,难民们也都每人分了一块肉,过年新气象,所有人都感觉到,燕国的新朝廷很关心百姓。
关于储君的赞美之词,开始在襄平、辽东,乃至整个燕国传开,都歌颂储君姬职有雄才大略,关心百姓,爱民如子,纵观诸侯国的君王,皆莫如此,这才是明君之象,人们群众的力量是巨大,很快储君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无比崇高。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
辰凌接下来在御书房内不断接见九卿,商谈一些政要,听取这些臣子的意见,同时了解这些老臣和新秀的才能与性格,要做一个合格的明君,不再与他武功有多强,剑术有多高,而是懂得帝王之术,知人善用,广听纳谏,亲贤臣,远小人,明辨是非,借古通今,治国安邦!
经过储君亲自紧抓经济,朝廷部门已经开始筹办纺织厂、陶器厂、漆器厂、造纸厂、香皂厂、毛笔厂等等,这些国有企业的建立,将会促进燕国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命脉。
朝政机构方面,在三公九卿基础上,增设司法机构,如后世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这里分别改名为衙门卫、国安卫等加以区分,负责对下至地方、上到中央违法犯罪的审理;还有纪检机构,针对官员贪污腐败,清正廉明等监督检查。
在中央集权机构上,辰凌经过与大臣商议,推行郡县制,战国时代,各国的郡县多设置边地,主要为了巩固边防,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例如魏文侯设置西河上郡,是为了防御秦国,赵国设云中、雁门、代郡,以防御林胡、楼烦等,燕国还未推行。
如今,辰凌结合古今情况,按照郡县分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机制,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权力分化,郡守藩王拥兵自重,不听王命,郡有郡守,一郡有十几个小县,每县有县令、县丞、县尉,军政分离,地方还有司法机关,互不干涉,依法办事,县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如此一来,使朝廷管理更加紧密通达。
迄今为止,辽东已有三座铁矿、一座煤矿被勘测、保护起来,陆续准备开采,由白氏铸剑师,与墨家匠师联手,反复试验,把冶铁技术再次推进一步,把生脆铁向熟精铁转化,接近‘半钢’,比以往的铁质、青铜材质更锋利,距离后世的钢铁,脚步更接近了,此时步云山造兵厂打造出来的兵器,已经处在战国前列了。
正在春寒料峭,路面冰封,原野皑皑的时分,寒冬尚未苏醒,燕国储君在正月十五那日,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不出数日,就惊动了列国!
第0320章 惊动列国
燕国快马特使像一颗颗流星,从东北辽东出发,出了易水长城,有的朝赵国去,有的朝中山国、有的南下楚国、东入齐国,西入韩魏,一时间,撒向天下六大战国与十余个中小诸侯国。
他们还动用了锦衫卫,以各种形式秘密散发着燕国储君的求贤令,半月之间,燕国求贤若渴的消息,便在城池乡野名山大川的士人们中间流传开来,成为比齐国稷下学宫招募学人更为令人振奋的喜讯。
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旨在弘扬文华,虽然也不排除个别学宫士人出仕为官,但它的主流毕竟是治学,齐王曾下谕,所要求士人们的是黄卷青灯,是修身自励,是文章道德,不能转入仕途。
而燕国的求贤令很明朗,就是请士子们入燕,可入朝做官,也可进入学士府、奇士府讲学,都能获得爵位,去振兴燕国,去建功立业,去出将入相,去名满天下,去光宗耀祖!相比之下,如何不令士人们怦然心动?
就好比四十年前,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一样,天下士子纷纷入秦,最后出现了商鞅那样的乾坤大才,使秦国富强。
尽管到齐国稷下学宫去的士人绝大部分都属于有志于治学的读书人。然而,纯粹治学从来都不是春秋战国士人阶层的主流精神,自从“士”这个人群阶层出现以来,他的主流精神就是经世致用,就是以学问入世奋争,以才能建功立业。
“看来燕国也要变法了,就好比当年秦国一样,奋发图强,不堪国耻,打算招收天下人才,为燕所用……”
“战国七雄,六国都已经变法图强,唯独燕国一直没有动静,死而不僵,这次终于有动作了。”
“就是不知道,这燕国储君,黄毛小子,能与当年秦孝公相提并论吗?没有一国之君的鼎力支持,变法,等于招惹杀身之祸!”
“不错,历国变法,都是血腥之路,这下燕国的贵族要倒霉了吧?”
“那还用说,现在国家变法,无非是废井田,收回封地,颁布律法,用法家治国,严刑酷厉,第一批去的人,很多会成为牺牲品……”
“言之有理,还是等等看,燕国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列国的百姓都议论纷纷,犹如一股旋风刮过天下诸侯各地,上到国君王室,下到黎民百姓,城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件事,都知道,燕国有一位储君叫姬职,奋发图强,带领燕国子民赶走了强大的齐军,又要在燕国变法,一时间,燕国储君迅速传开,都在猜想这位年轻的君王,究竟是何种胸襟的人物。
数日来,燕国储君的名声因‘求贤令’传开了,很多人都拿他与当年的秦孝公相比,即使他有秦孝公的雄才伟略,但试问天下,还有商鞅一样的法家大才吗?
瞬息间,燕国的话题,竟然盖过了西秦,压过了消失数月的辰凌,成为当今战国笑谈的话题。
风云人物,总是与当代时政紧密联系,不过开始各国士子只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又过数日,听说燕国储君为燕国老夫子郭隗打造‘黄金台’,求才若渴,这一下可让天下士子动心了,如此殊荣,如此的尊崇,可见燕国储君的求才之心,礼贤下士的君王气度,很多地方的士子开始冒着寒冷的冰雪之路,朝着北国赶去。
齐国稷下学宫也发生了几场大论战,就燕国储君这个人能否变法成功进行一番辩论,双方辩士、策士进行激烈交锋,引古论今,长篇大论,最后各执一词,谁也没有压倒谁,争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但是如此几场交锋,使越来越多的士子,对燕国充满一种好奇和向往,反正待在齐国学宫内,也不能转入仕途,很多年轻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光治学,得不到爵位,无法光宗耀祖,因此听说燕国要变法了,都觉得是一次机会,背起包袱,离开学宫,一去往燕国。
凌紫雪来到齐国的临淄,并没有进入繁华的街市,而是来到郊区一处山林间,看到一处林间房舍,别具一格,隐居之所。
正月底,齐国的天气已经有点早春的气息,草色遥看近却无,远处看着山川似乎有了点绿色,但走近一看,却并没有绿枝绿叶,冰雪有了融化的迹象,比燕国的天气竟然相差一个月,温度也差了十多度。
凌紫雪身形纤美,腰肢挺直,步履轻盈,风姿优雅婀婀娜娜,一些粗布紫衣,但却有一种绫罗绸缎都无法比拟的洁美的感觉,清水出芙蓉,大概就是这个意境。
她随手牵着一匹没有任何华美配饰的乌黑骏马,轻轻走入林间,去听到山林内飘荡着一缕琴声,旷远悠扬,清清淡淡,却意境深远,可见弹奏者的心情,高雅无忧,淡看云卷云舒。
“不知哪一方客友在深冬远道前来探望我鲁仲连?”一句话从丛林深处传来,声音雄浑,内力充沛。
凌紫雪脸颊抹出淡淡笑容,开口道:“鲁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