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就一桶。咱哥俩谁跟谁啊。”

两人搂着肩膀快速向前走去。

秦雨山看着两人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对韩旭说道:“走吧,旭哥儿,我们也快点回去。尝尝尉迟老弟珍藏的葡萄酿,不然去晚了可就没了。这家伙平时都不给我喝的,也就刘三合他的胃口。”

韩旭很疑惑,这刘三跟他们去也就算了,为什么也要自己去呢。甩了甩头,想不通就不想了,冲着那五十年的葡萄娘,也得赶紧跟上。

第12章大唐功勋之后

御街向北直通皇城,越往北住的越是官宦贵族,街道边的房屋也渐渐的越显高大气派。但几人在御街中部转向西行,往城西方向而去。

向西走了盏茶时间,进入了一座老旧的院落,高大的府邸大门,却连个牌匾都没有。院子虽说旧了点,但却很大。

庭院里遍植丹桂,浓郁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沁人肺脾。

门房旧院,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古朴,悠远。

“当家的,回来了啊。”一年老的仆人迎了出来,恭敬的向秦玉山行了一礼。

“行了,老刘头,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这些虚礼就免了吧。”秦玉山微笑道:“你看看谁来了?”

老刘头眯着眼向后望去。

“老刘头,我来啦。”刘三直接从尉迟雄后面跳了出来,上前紧紧抱住老刘头。

“呵呵,快放手,都快把老夫勒死了。”老刘头开心的笑道,摸了摸刘三的脑袋,欣慰道:“你小子,又壮了。好,好,好……”

“好了,好了,老刘头,快去弄点小菜,晚上俺们几个还要再喝上几盅。”尉迟雄等不及的说道。

老刘头呵呵一笑,点头称是,下去忙活去了。

来道正厅,点上油灯,秦雨山带着韩旭坐了下来,而尉迟雄则带着刘三去地窖搬酒去也。

“旭哥儿,从入门到现在,你是一句话也没说呢。”秦雨山面带笑意,颇似玩味。

韩旭打了个哈哈,揉了揉脑袋,洒然道:“可能喝多了,头有点晕。”事实上,他一直在猜测这秦雨山到底是何人。按理来说,秦玉山也就是个乞丐头,就算有钱,也不可能买到这样的院子。

典雅,大气,古朴,处处透露着沉重。似乎就像一座古董,淹埋在岁月的尘埃中。

秦雨山身上流露的那种带点文青范的气质简直和这院子一模一样。

可以说,这院子彷佛就是秦雨山,秦雨山就是这院子。

不一会,刘三抱着一小桶葡萄酿走了进来。“嗵……”的一声放到桌上。

尉迟雄打开木塞,每人倒上一碗。鲜红的葡萄酒从桶里流出,醉人的香气弥漫开来。

秦雨山端起酒碗晃了晃又闻了闻,才缓缓的喝了口,品了起来。动作高雅,充满贵族之气。砸了砸嘴,遗憾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酒是好酒,可惜没有夜光杯。失了份雅趣。”

韩旭学不来秦雨山的优雅,只知道是好酒,至于好在哪?鬼才知道。对他来说,这样的酒放在后世,想都不要想。别说喝五十年的酒了,十年的都没喝过。

刘三和尉迟雄二人,更是夸张。这边秦雨山和韩旭一碗酒才刚喝了几口,那两人已经三碗下了肚。

老刘头端上来几个小菜,花生米,炒鸡蛋,葱花豆腐,红烧鲤鱼,外加一大碗羊杂汤。

尉迟雄使劲的嗅了嗅鼻子,瞥了眼刘三,憋屈道:“老刘头,这黄河大鲤鱼俺跟你嚷了几天了,你都没做。这刘三一来,你就做了,啥意思啊?”

老刘头摸了摸光光的下巴,正色道:“因为他姓刘。”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呃……这也行?”

尉迟雄一愣神,今个总算明白了老刘头为什么总是对刘三特别关照,可是这算理由吗?歪着头看了眼得意洋洋的刘三,吃味的冷哼一声,拿起筷子就夹了块鲤鱼,不屑道:“老子还不是照样有得吃。”

小酒配小菜。没一会,桌上已是杯盏狼藉,尉迟雄拉着刘三喝酒划拳,俩人争得是面红耳赤。

秦雨山摇了摇头,离开座位,示意韩旭跟来。

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有个石桌,俩人落座后,老刘头奉上茶水,转身而去。

韩旭皱着眉头,望着老刘头的背影,若有所思。

秦雨山见韩旭的疑惑的神情,于是开口问道:“旭哥儿似乎心里有很多疑问呢?”

“今晚的月色不错呢。”韩旭答非所问,莫名其妙的感叹了句。

感觉到韩旭似乎看出了什么,秦雨山叹了口气,正色道:“韩兄弟有什么话尽管说,秦某自认虽非圣贤,但也绝非小肚鸡肠之人。”

韩旭缓缓道:“不是小弟不想问,只是,打听别人私事终究不好,不问也罢。”

秦雨山呵呵一笑,说道:“旭哥儿想问的是,凭什么秦某区区一个乞丐团头,能住这样的院子吧?”

韩旭也不再扭捏,既然人家猜到了,索性开口问道:“没错,秦大哥似乎不仅仅是乞丐团头这么简单吧?”

“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秦雨山高深莫测的笑了笑。

“其实这也不难猜,其一呢:这院子有些年头了,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其二嘛:地窖里有五十年的陈年佳酿,刚刘三提上来的时候,那酒桶上竟然有个小小的“贡”字,能写上这字的,自然就只有御酒了。其三嘛:老刘头看上去已过花甲之年,头发全白,但却面白无须,嗓音怪异,似乎是……”说到此,韩旭停了下来,注视着秦雨山。

“是阉人。”秦雨山接口道。

韩旭点了点头。

秦雨山微笑着目视韩旭半响,高深莫测的样子,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转而起身背负双手,来回踱步。好一阵子,下了决定,才缓缓道:“这事要从五十多年前说起……尉迟家是我秦家的世交,两家也算是大唐忠烈之后。大唐历经多年,我们两家也渐渐落魄,甚至几乎到了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步……直到天赋英才的家祖出现,一心欲振兴大唐和我秦家。但内有宦官当道,外有拥兵自重的各大节度使。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秘闻啊。

韩旭这回可是吓尿了,这大唐的秦家和尉迟家,那还有谁?这TMD不就是大唐开国功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尉迟敬德嘛。

看着韩旭目瞪口呆的表情,秦雨山淡淡一笑,坐下来,喝了口茶,继续道:“祖父文才武略,虽说不能出将入相,但我秦家毕竟是功勋之后,祖父为官,又恰好大唐人才凋零,自然颇得圣上信任,些许赏赐还是有的。直到出了朱全忠这逆贼,**大唐后宫,最后更是废了我大唐哀宗。祖父没能救出圣上,阴差阳错救了当时年仅十多岁的小太监刘公公。”

“朱全忠在这汴梁登基称帝,自称大梁皇帝。祖父卖了秦家在洛阳的房产,和尉迟家一起来到这汴梁,这座院子是我秦家的一处产业。自从来到汴梁后,俩家暗中训练家丁,召集大唐忠烈之士,准备为圣上报仇,为大唐尽忠。”

“但朱全忠这狗贼自知罪孽深重,防卫森严,足不出宫城,几次刺杀失败后,祖父气得吐血而亡。而朱全忠做了六年的皇帝,却被他儿子杀了,也算是报应吧……接着就是一轮接一轮的改朝换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直到现在的后周。家父一心复我大唐,但老天不公,多年来我们秦家和尉迟家四处奔走,散尽家财,越来越落魄,家父也郁郁而终。”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秦雨山说到最后眼角带泪,神情落寞。

“为何这院子里只有秦大哥,尉迟二哥,以及老刘头三人呢?秦大哥的家眷似乎不在此处?”韩旭疑惑道。

秦雨山摇头苦笑,说道:“我和尉迟从小是老刘头带大的。秦家和尉迟家历来以大唐的保护神自居,当年祖上为大唐天可汗守卫寝宫,是何等风光。民间更是将我们秦家和尉迟家的画像贴于大门之上,成为我大唐家家户户的守门神。自此,我们两家世代留下家训,“永做大唐守护神,若大唐没了,我们两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韩旭大骇,弱弱问道:“秦大哥的意思是?”

“没错。时过境迁,大唐复国越来越渺茫。这些年,我们将仅有的一些家臣送了出去,四处寻找大唐皇族后裔。我和尉迟发过誓,若不能复我大唐,那就到我们这一代结束吧。这条路太难了,绝不再将这包袱留给我们后人……”

韩旭很不理解这古人的想法,但也不得不佩服秦雨山的坚持。坚持心中的理念才是最纯粹的人。

过去的终究会过去,大唐的亡国,更是其自身的原因。此时,他突然想起现在不是五代十国时期吗,那南边不是有个骚包词人李煜的南唐吗?于是,疑惑道:“大江南边的南唐,不是也姓李吗?会不会是大唐皇族的后人。”

“一群假借大唐吴王后代之名,只不过是自抬身份,以昭示自己是皇族之后,名门之后而已。”秦雨山呲之以鼻,不屑道。

转而,深吸口气,秦雨山又洒脱的说道:“事实上这些年我们都看开了,尽人事,听天命。能做多少善事,就做多少善事,尽力帮助那些无家可归之人。”

“这么多年下来,难道连大唐皇族后裔的一点消息都没有?”韩旭问道。

秦雨山摇了摇头,缓缓道:“中原战乱,一部分贵族世家跑到了蜀地,一部分地位不高的官宦士族南下过江,跑到了江南。还有些就归隐山林了。”

“不可能啊,多少应该有点皇族的消息啊,传说中皇帝不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嘛!直系的,旁系的,不都是老李家的后代嘛。龙种应该遍布大江南北才对。说不定那天高兴外出,宠幸了个平民小娘,留下了那么一俩个私生子,又不能接回宫,就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了。”韩旭打趣道。

说着说着,只见秦雨山目光闪亮,双拳握得嘎嘎响,紧紧的盯着韩旭。

韩旭吓了一跳,汗珠子顺着脸颊就滴了下来,真是酒壮怂人蛋,竟然敢在这大唐忠烈之后面前调戏他的主子。于是连忙解释道:“呃……我不是那个意思……”

秦雨山刚才的动作完全是不由自主的,此时见韩旭支支吾吾的样子,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说道:“旭哥儿,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秦雨山基本上不露声色,偶尔表面上露出的表情,却不带表他内心的想法。此时,不经意间,竟然流露出了少有的激动之色。

“我真没说什么,就是瞎扯而已。”韩旭赶紧解释。

“不是,你说了,你再说一遍。”秦雨山一把抓住韩旭的手,急切道。

韩旭见秦雨山似乎并没有找自己冒犯皇帝老儿事情的意思,于是面带疑问的说道:“我说私生子?”

“不是这个。”

“到处播种?”

“不是,不是,还要前面。”

“传说中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对,传说中……传说中……传说中……”秦雨山兴奋的站了起来,手舞足蹈,之后一把抱住韩旭,更是狂笑起来。似乎压抑多年的内心,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咳咳……秦大哥快放我下来。我不好这一口。”韩旭大叫道。这秦雨山表面上斯斯文文,儒雅不凡,却没想到这力气竟然比刘三还大,双臂紧紧箍着韩旭。难道他是螃蟹型的,肉都长骨头里去了?

秦雨山放下韩旭,朗声大笑,抱歉道:“为兄一时失态,让韩兄弟受惊了。”

韩旭抱着胳膊,龇牙咧嘴,疑惑道:“到底何事令大哥如此兴奋?”

“兄弟刚才说的是传说中,令为兄想到了一件传说中的事。”秦雨山解释道。

“传说中的事你也信?”

“空穴来风,并非无因。传说都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秦雨山笑道:“而且,这是一件自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留传下来的传说……”

第13章大唐最神秘的传说

“这是一件自唐太宗时代留传下来的传说,但也仅仅只有大唐的开国功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家族知道些。这几百年下来,叛乱灭族,这传说也就慢慢的被遗忘了。而我也仅是在小时后,无意间听到家父和尉迟叔叔提起过此事。若是韩兄弟今日未提到,我也早忘了此事。”秦雨山眉飞色舞,简直如年轻了几十岁。

韩旭的好奇心被调了上来,开口问道:“什么传说?”

秦雨山不置可否,精光闪闪的双眸盯着韩旭的眼睛好一会,颇带玩味的说道:“之前的话,我本对大唐复国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才对你明言。而我这些年也确实压抑,今个也许喝多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才向你吐露。但下面的话,你确定要听?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这是啥意思?这TMD摊上大事了。

看着秦雨山意味深长的笑容,韩旭小心肝扑通扑通的直跳。没错,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心里权衡了很久,人家复辟大唐之事,关你屁事,你活得不耐烦了;而另一个声音却嘶吼着,怕个鸟啊,复辟啊,这事多带劲,人活着是干嘛的?不就是轰轰烈烈一场嘛。人死鸟朝天,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本来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怕毛啊。

韩旭心里清楚,自己只不过多了千年的历史经验。若说逞逞口舌之能,恶搞恶搞,痛打落水狗还行;若要自己提着脑袋打天下,风险太大。再说了,历史上也没提到大唐复辟这件事啊,更加没有复辟成功啊。

虽说风险越大,利益越大。但关键是你要有那命去花。

“哈哈哈,旭哥儿多虑了。为兄不过是和你开了个玩笑,我相信旭哥儿是言而有信之人,我秦某人是不会看错人的。”看着韩旭左右为难的样子,秦雨山笑道:“好了,只是个传说而已,也不能肯定到底是不是真的。而且为兄只是孩时听说,记得也不是很清楚。”

看着秦雨山不像在说假话,韩旭不由大松了口气,此时回过神来,才发现后背上早已湿了大片,哭丧着脸,说道:“秦大哥,人吓人会吓死人的。小弟的心脏实在承受不起。”

有些人就是表面上嘻嘻哈哈,不着边际,但脑袋中却是天马行空,计谋百出。秦雨山的心中,已经将韩旭归位此类之人。从今日韩旭的表现来看,虽然这小子说话乱七八糟,但无论从观察力,还是用计来看,他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秦雨山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韩旭能帮自己,就算现在不行,那将来就不一定了。将来的事谁知道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情和能力都是被逼出来的。而另一方面,却又不想韩旭也背上自己那份沉重包袱,因为从心底来说,他很欣赏,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望着韩旭那好奇的眼神,秦雨山端起茶润了润嗓子,淡淡道:“传说当年一代英主,天可汗唐太宗,请袁神仙推测大唐国运,写下著名的《推背图》。据祖上所说,当年袁天罡推测大唐会繁荣无比,但同时也会有数个劫难,若是躲不过去,那将大厦倾覆。唐太宗未雨绸缪,在凌烟阁功臣之后中,各选出二十四名天才少年男女,再加上自己的一个皇子,由袁天罡带着送出了长安城,去了一个叫护龙山的地方。唐太宗希望将来在大唐危难的时候,这护龙山的皇子带着那些功臣之后,能够如当年自己带着那些二十四功臣一样,出山力挽狂澜,延续大唐江山的辉煌,让大唐江山世代永固。”

听到此时,韩旭早已惊骇莫名,这唐太宗李世民也忒牛B了吧,这也想得到?但是仔细想想李世民的为人,说不定还真有这可能。不由喃喃道:“唐太宗一方面是想保护大唐的江山;而另一方面,却是在保护这些功臣之后,给那些功臣保留一丝香火。他在的时候自然能保护这些功臣家眷,若是他不在了,难保自己的后代不会对这些功臣之后行抄家灭族之事。唉……如此重情重义的帝王能有几人 ?”

秦雨山对韩旭真是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