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别打了,别打了……”可怜的书生,那里是韩旭的对手,顿时饱受了韩旭一顿老拳。

“砰……”

最后一拳下去,韩旭这才甩了甩手腕,一步三摇的坐回软榻,悠闲的端起小泥壶啜上一口,笑呵呵的望着早已被揍爬在地上的书生,彷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书生战战兢兢的从地上再次爬了起来,双眼死死的盯着韩旭,满脸的愤色。

不过,那双熊猫眼,在韩旭看来,怎么看都是那么的喜气洋洋。

“本以为你们这些书生都是挺有骨气的,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韩旭嘿嘿一笑,道:“说吧,姓名?年龄?籍贯?犯的啥事?……”

说着,又见书生一副茫然的样子,不由苦笑道:“娘的,还读书人呢,连这都听不懂,还非得说俗点……叫啥名字?多大了?家住何方?犯了何罪?”

“……”书生咬了咬牙,却是没啃声。

“不说?娘的,不说你刚叫停干啥?耍老子啊?”韩旭掳起袖子,就欲下榻。

“说,我说。”一见这情形,书生连连后退。

真是贱骨头,不抽不舒服。

书生弱弱道:“晚生陈文彦,二十有一,祖籍洪州,现暂居金陵……”说着,微微抬起头,看着韩旭,战战兢兢的又道:“晚生,不知……不知犯了何事?”

“恩?”

韩旭一眼瞪了过去,立马吓得陈文彦一屁股跌倒在地上。

“晚生,晚生只是在街口劝那些欲来乌衣巷的金陵百姓回家而已。以免,以免打扰大人的休息。”陈文彦低声下去的说道,说到最后几乎已听不到声音。

我勒了个去,怪不得这几天来来,乌衣巷冷冷清清,原来都被这帮小愤青给拦住了。不过,瞧陈文彦这软骨头,也不像是有胆色之人,幕后肯定有主使。

一念及此,韩旭不由问道:“谁出的主意?本官知道,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好几个。”

瞧着韩旭那微眯的双眼,陈文彦不禁背生凉意,赶紧回道:“大人英明,这事不是晚生的主意,乃国子监杨遂,邓及等人的主意。”

“国子监?杨遂,邓及?”

“不错,国子监就在乌衣巷对面,隔着秦淮河。晚生乃洪州人氏,自小在匡庐白鹿洞书院苦读,年前被洞主推荐到国子监就学。”说到国子监,陈文彦话语中再次变得一副傲然之色。

匡庐白鹿洞书院很有名,甚至建立时间要追溯到南唐列祖期间,比国子监建立的时间还早。然而,比起天子脚下的国子监,就地位而言它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国子监毕竟地处金陵城,被朝堂高官看中的机会,远远高于远在洪州庐山的白鹿洞。即使最终未能高中状元,至少也有个不错的前途。想必这也是南唐读书人向往国子监的缘由。

国子监带头,说白了也就是一群愤青学生闹事。学生闹事历来是各朝的大忌,打打不得,杀更杀不得。不过,让韩旭奇怪的是,南唐国子监的太学生为何会和自己作对?而且,一两个学生带头闹事,后面没有指使者,这话谁都不信!

于是,疑惑道:“说说罢,你们为何要拦截路人 ?又是受谁的指使?”

陈文彦这时倒是很老实,将太学生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原来,韩旭在皇宫中对南唐朝堂的侮辱举动,不知怎的就传到了太学生们的耳中。这回可好,一帮子所谓吃饭读书,打屁逛楼子的才子,立马血气上涌,做出了让乌衣巷门可罗雀之事。

这事已显而易见,那就是朝堂人有人将那日之事说了出去,而这人也正是指使太学生闹事之人。韩旭的真正的对手还是来自南唐的朝堂,至于是谁就难说了。

若说那日表现出来最恨自己的,一个是李平,另一个自然就是皇甫继勋。可这两人,都没有可能。皇甫继勋是武人出身,南唐的文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武人。而李平仅仅只是个户部员外郎,放在普通百姓眼里或许官够大,但在见惯了真正朝廷大员的国子监太学生眼里,屁都不算一个。

国子监的太学生无非两种人,一种是真正有才学的,另一种是祖上庇佑的官二代。有才学的人自然自视清高,可不是李平这个员外郎能说动的。至于那些官二代,更不会把李平方在眼里。所以,这幕后之人是朝堂上的人,而且地位相当的不低。不仅能说动太学生,还能让朝堂上想和自己拉关系的家伙,不敢主动来这乌衣巷。

第254章韩大官人送礼

派人偷偷送走了陈文彦,韩旭立马让刘三将王凳子叫来,在王凳子的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

随后,王凳子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出了乌衣巷。

南唐的官场,韩旭本就不熟悉,能叫上名字的更是寥寥无几。左思右想,也没想明白到底是谁在暗地里和他对着干。至于对着干的目的?那就更想不明白了。

不一会,王凳子屁颠屁颠的回到了乌衣巷。进门后,气喘吁吁的将一大包袱“砰”的一声放到桌子上。

“这么快就回来了?”韩旭一屁股从软榻山爬起来,来到桌边。

“小意思,真想不到这里到处是卖文房四宝的,都不用出秦淮河。”王凳子将包袱打开,将笔墨纸砚一一拿了出来。

剩下的就是一大摞红色的空白请柬,整整摆满了一桌子。边摆还边介绍道:“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南唐最著名的文房四宝全齐活了。”

见到这些东西,韩旭楞是傻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随即,骂道:“你他娘的真是个败家子。老子让那你买文房四宝,你给老子买房土豪金’?诸葛笔,李廷珪墨,还澄心堂的纸,这他娘的要多少钱?”

越说越气愤,心中的血是哗哗的滴呐,老子赚点小钱容易嘛,这一下子倒好,出个门就丢了数百两银子。

说着,又随手拿出一张大红的空白请柬,这一看更是郁闷得吐血,请柬的表面竟然还是镶着金丝银线的。这得多少银子啊!

瞧着韩旭越来越黑的脸色,王凳子不禁背后冷汗直冒,哭丧着脸道:“大人,小的出门一问,找了家秦淮河边最著名的店子,那店子可是专供国子监文房四宝的啊!小的想来想去,咱大人怎么说也不是那些国子监小小太学生能比的吧,当然就让老掌柜拿他们店里最好的东西出来呐!还有这请柬,大人不是说送他们大官的嘛,于是小的就捡最贵的挑了,再怎么也不能丢咱大宋的脸面不是!”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王凳子倒是深明做土豪的道理了!

“行了,算你小子有理,赶紧磨墨。”买都买了,还能咋样?韩旭没好气的说道:“让你查的东西,查到了吗?”

“有,有,有。”王凳子笑呵呵的伸手入怀,再掏出来之后,手上已多了张白纸,小声道:“这是小的让那店里的掌柜亲手写的,那家伙不愧是和国子监做生意的,说起朝堂上的官员,头头是道,如数家珍。搞得朝堂是他家开的一样。”

韩旭随手接过,瞟了一眼。

枢密使:殷崇义

吏部尚书:严延

吏部侍郎:徐铉

户部尚书:韩熙载

……

御前侍卫统领:皇甫继勋

城卫军统领:马诚信

……

韩旭略一看过,上面有名气的都没错,这份名单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拉开架势,打开空白请柬,提笔写了起来。

这份名单主要是当前人在金陵城的文武官员。而他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给这帮南唐金陵城的高官老爷们下帖子。一句话,请他们喝酒,吃饭,聊天打屁,交流交流宋唐之间的感情。

镶金镶银的请柬给三品以上的官员准备,三品以下的就一般的请柬即可。原本韩旭想干脆全部用金丝银线的,可偏偏店家一时之间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高档请柬,也就只能将就用了。

花了大半天功夫,韩旭这才将请柬全部写完,没办法,这事得自己做,刘三和王凳子大字不识一个。此刻,他很是想念吴老道,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快过江了。

“王凳子,派人将这些请柬都给老子送出去,挨家挨户的送。”

甩了甩手腕,看着桌上垒得铁塔似的请柬,韩旭心下是大为畅快,嘴角不自主的翘了起来。

脸面啥的,本官不稀罕。既然你们不给面子,不来拜访本官,那本官就只好主动出击,派人去拜访你们。

王凳子一直想不通韩旭忙活了半天,到底想干啥?此时,见韩旭那猥琐,不对,应该是“那熟悉的阴险笑容”,顿时明白了过来。韩旭这阴笑,他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每每出现之时,必定有人要倒霉。于是,嘿嘿笑道:“大人,就这样送过去?”

“废话,不这样送怎么送?”韩旭微微一愣。

“嘿嘿,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不是带了些淮扬的土特产嘛,登门拜访,怎么着都得意思意思吧!”王凳子说着,面露难色:“只是咱们带的那些土特产似乎少了点,不太够分呐!”

一听这话,坐在一边悠闲地磕着瓜子的刘三立马站了起来,朝着王凳子喝道:“你小子脑子没病吧?人家不来送礼,你还给人家送东西?”

话音刚落,立马迎来了韩旭和王凳子那鄙夷的目光,刘三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缩了缩脖子,嘿嘿笑着再次坐回去,嘎嘣嘎嘣的嗑起瓜子。暗自嘟囔:“又搞什么幺蛾子?”

“你小子果然够机灵。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哈哈哈哈。”韩旭兴奋的一拍王凳子的肩膀,大笑道。娘的,不仅送请柬,这回连礼都送,虽然这礼只是些土特产,够寒酸。可问题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脸面啊。老子不要脸,难道你南唐所有的高官都不要脸?

至于这土特产不够的问题……

韩旭摸着下巴,抬头望向门外,一拍脑门:“有了,你让弟兄们去街上随便买点啥烧饼,炊饼,鸡鸭鱼肉的,就当是咱淮南的特产,一并给他们送去,有多少送多少,不在乎这点小钱。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这也行?王凳子无语了,暗自摇头苦笑,与韩大人比起来,他脸皮还不算厚,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对了,大人。郑王李从善和韩老头那边,也送这个……土特产?”王凳子想了想,突然问道:“还有大人似乎没送请柬给那位太子殿下和那个国主老头。”

韩旭怔了怔,还真是怎么回事。

李从善和韩熙载算是老熟人,送不送都无所谓,请他们吃饭还是有必要的。送礼嘛,有点土特产就行,真不需计较。

至于送礼给李景,李煜?脑子没坏吧?这想都不要想。为大宋敲竹杠可以敲到李景的头上,但为自己敲竹杠,你敢敲到人家皇帝老儿,太子小儿的头上?这不是茅坑里打手电找屎吗!

……韩旭的送礼大军开动,乌衣巷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禁军侍卫纷纷跑出巷子,奔向金陵城各处的豪门大院。

第255章画舫踩点

“旭哥儿,这是干啥去?”刘三脱下盔甲,换上一身侠士劲装,边系腰带边问道。

“唰”

韩旭潇洒的甩开折扇,上下打量着刘三,王凳子几人的穿着。随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踩点。”

说罢,带头出了乌衣巷。

……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秦淮非爷们。

此时的秦淮河远非后世可比,水域宽广悠长,清澈而幽凉。自六朝以来,秦淮河就是天下间广大嫖友同胞心目中的圣地,风月场所的教廷。又乃“天下武功出少林,人间风月出秦淮”。

多年后,风月场所讲究的是高档会所,闹市深处隐藏个豪门大院。不过,现在的秦淮河流行的可不是这个,虽说河边两岸依旧是青楼林立,但最红的却是那一艘艘徜徉在秦淮河中的画舫。青楼女子约分三等。三等女子姿色平庸,卖身不卖艺;二等女子,中上之姿,吹拉弹唱略知一二;一等女子,姿色一流,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琴棋书画略知一二。此外还有一种,那就是超一流女子。不仅是人间绝色,吹拉弹唱洋洋精通,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调素琴,阅金经,才学不下所谓饱读诗书的才子。卖艺不卖身,绝大多数的才子佳人传说流传于她们身上。实乃超一流的superstar。远非后世那些卖身不卖艺的star可比。柳青青,杨月蝉正是属于此列,拥有的狼哥哥粉丝不计其数。

自此可知,河岸边的青楼,大多居住是二,三等女子。而那些画舫上,却是一等,超一等女子的专利。一句话,没有一定的实力,你敢出来单干?

一群人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啥都觉得新奇,朝着两岸青楼,河中画舫指指点点。

突然,岸边上热闹了起来,人群纷纷朝着不远处跑去。

韩旭颇觉怪异,随手将一位正奔跑中的男子拉住,拱了拱手,笑呵呵的问道:“这位仁兄,不知发生何事?这些人为何如此的匆忙?”

此人胖嘟嘟的一身肥肉,看上去比当年的陈有德还夸张,这也难怪他被韩旭给拉住,就这两百多斤的身材,想跑快也快不起来呐。

“你谁啊你?敢拉本公子,你不想活了你?”此人被韩旭拉住,不禁立马破口大骂。话刚出口,抬头往韩旭后面一看,六位锦衣大汉正对他虎视眈眈,连忙面色一变,拱手:“在下柳宜,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韩旭。”

“哦,原来是韩兄,久仰久仰。”柳宜嘿嘿一笑:“韩兄看样子刚刚来金陵城吧?韩兄有所不知,现在可是洛大家画舫靠岸之时,若是去晚了可就没位子啦。”说着,指向了不远处刚刚靠岸的那艘灯火辉煌的巨大画舫。

瞧着柳宜急吼吼,心不在焉的样子,韩旭不紧大感好笑,就这身材,低下头也看不到小鸟哇。

“洛大家很有名?”韩旭疑惑道。

“啥?你连洛大家都不知道?”柳宜肥嘟嘟的脸蛋露出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似乎怕韩旭耽误他上船的时间连忙解释道:“洛大家,芳名‘洛歆’,乃秦淮河数一数二的花魁,瞧见那首大画舫没?那艘‘兰桂坊’正是洛大家的憩身之所。”

“洛歆?”韩旭微微一愣,这名字倒是第一次听说,想起李从善口中的北柳南杨,不由疑惑道:“金陵城的花魁不是杨月蝉吗?”

柳宜双眼一亮,欣喜道:“兄台还知道杨大家?看样子真是吾辈之人呐。”说着面色却又微微一暗,指着最远处的一艘灯火幽暗,似有似无的画舫,叹道:“兄台来的真不是时候,看到那艘和‘兰桂坊’差不多大的画舫没有?那正是杨大家的‘杨柳舫’。可惜不知何原因,数月前,‘杨柳舫’突然传出杨大家身体不适,直到现在画舫再也没有靠过岸。虽说这兰桂坊的洛大家才学出众,但在本才子的心中,杨大家始终是唯一的那个。”

柳宜说起杨柳舫,面露向往之色,可见这小子绝对是杨月蝉的大粉丝。可惜他不知道的是杨月蝉离开杨柳舫,倒不是身体不适,而是去了扬州城。至于现在的杨月蝉,更是葬身大江之上,杨柳舫兴许再也靠不了岸了。

想去杨月蝉,韩旭颇多感慨,心下对你杨月蝉的那丝恨意,也随风消散。

“韩兄,韩兄……”柳宜见韩旭陷入沉思,急忙提醒道:“韩兄快点,再不过去‘兰桂坊’就得人满为患啦!”说罢,拉着韩旭就朝兰桂坊跑去。

……

兰桂坊岸边。

“慢着,慢着,本公子还没上船呐。”柳宜跑到画舫边,正见船夫解开缆绳,急忙往船板上冲去。

几名打手模样的家伙连忙赶过来,伸手拦住,恭敬道:“这位公子,兰桂坊今日已满客,不如请公子明日乘早。”

“啥?这就满了?”柳宜面色一变,大怒道:“本公子给双倍价钱,添张凳子而已。”说罢,胖乎乎的小手就从怀中掏出一贯铜钱。

“这……不太好吧,不合规矩啊。”

“啥规矩不规矩,规矩还不都是人定的。你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