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乞丐王-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这话,佘赛花顿时不满,正欲张口反驳,却见杨继业面色坚定,毫无退缩之意。她知道自己这位夫君一直由着自己的任性,那是对她的宠爱,而事实上,一旦杨继业认真起来,任何人都别想反驳。杨继业根本是个死脑筋,认准的事必定会坚持到底,这憨厚的性格也正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哄……”
“哈哈哈哈,杨兄弟一震夫刚啊……”
江湖人士瞧着佘赛花嘟着小嘴,气鼓鼓的不敢反驳,立马大声起哄。
“都给老娘闭嘴。”佘赛花大怒,骂完后见杨继业黑着张脸,气势立马弱了下去,变成了个小媳妇。不过,心中一动,大声道:“既然老娘,不对,既然你们不让我上场,但这事也用不着你们代劳,杨家有的是人。”说着,面色一变,拉着杨继业的手臂,讨好道:“业哥哥,你上场,让他们看看什么是杨家枪法!”
此话一出,孟老二,何一鸣等江湖人士立马不依,搞来搞去都是你们夫妻两个的事,你上和他上,还不都一样?
争论再次响起。
不过,他们显然都忘记了一个人。
佘赛花可没有这么容易屈服,脑袋一转,一把将韩旭拽到面前,笑道:“小弟弟,听说你是个朝廷的官,而且官还不小。那你来评评理,你说让谁上就谁上?”
说罢,一双杏目偷偷的瞪了韩旭一眼,威胁的意味相当浓厚。
娘的,真是被历史给害死了,谁他娘的知道佘老太君年轻的时候,竟如此调皮。
全场的目光都盯在了韩旭的身上。可是,让谁上这件事,原本韩旭是早已有了定论的,那就是废话少说,群殴李重进。不过,经过佘赛花这么一闹,他倒是有了新的想法,不为别的,只为佘赛花刚刚那几个字“杨家枪法”。
“咳咳……”
韩旭轻咳两声,笑道:“杨兄弟的枪法,小弟我是早有耳闻,此战小弟赞同佘姐姐的想法,由杨兄弟上场。杨家夫妻,妇唱夫随,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说着,还故意加重了“妇唱夫随”这四个字。
兴许别人没听出来,但佘赛花见韩旭那邪邪的笑容,显然明白了过来,立马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目光,小子算你识相,有眼光。
韩旭发了话,秦雨山,裴忠根本就不会说什么。而以何一鸣和孟老二为首的江湖人士,见两人不说话,也只能悻悻的退了下去。
杨继业无奈的看了眼佘赛花,眼中竟是宠爱之色。随手,转身走到场中,长枪驻地,抱拳道:“李将军,请”。
等了半天的李重进见杨继业这架势,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淡淡道:“李某手中乃‘断水刀’,深海寒铁所铸,长三尺,宽两指五分。此刀一直被李某珍藏,今日一战乃李某最后一战,遂以此刀会各路英雄,杨兄弟小心了。”
说罢,缓缓拔出断水刀,刀尖斜指向天。仅仅一个姿势,顿时散发出冷冽的杀意。
此刻,周围的江湖人士满脸的不可置信,兴许大多数人暗自后怕,没想到李重进的实力竟然如此恐怖。
佘赛花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杨继业,兴奋的样子,毫无惧意。
杨继业面色一凛,半转身,右脚向前一步,单手提枪,长枪自背后而出,枪尖指天,说道:“枪名‘奔雷钻龙枪’,身长八尺,重四十有二,镔铁所铸,乃继业亲手所铸。”
杨继业十六岁制枪,武艺震动北汉,北汉先皇刘崇为报家国之仇,特赐名‘奔雷钻龙枪’,意指枪挑后周皇帝郭威。可见北汉和后周的世仇之深。
不过,此刻这霸气犯禁的枪鸣,完全没有在场的江湖人士注意到,他们的目光全都被场中的二人吸引。
“好……”
李重进一声大喝,气势暴涨,挥刀而上,直奔杨继业。
杨继业一抖枪身,挽出点点枪花,快如闪电,凭借着兵器长的优势,直刺李重进胸口。杨家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220章一缕青烟万事休
杨继业惊艳一枪,三分速度,三分气势,三分潇洒,一分诡异。
一枪而出,李重进不进反退,“蹬蹬蹬蹬蹬”瞬间被逼退五步。
“好……”江湖人士大声叫好。
不过,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李重进的后退,完全不是不敌杨继业的长枪,而是以退为进。长枪尤其固有的长度优势,但总有力尽之时。
果不其然,杨继业长枪去势到底,堪堪停在李重进胸前分毫的距离,可见李重进计算之精确。
杨继业缩回长枪,正待刺出第二枪之时,李重进的反击开始了,瞬间欺身上前,缩短距离,手中断水刀,沿着长枪缩回的方向,直劈杨继业胸口。
杨继业迅速改攻为守,后退一步,横枪格挡。
李重进刀势再变,劈转刺,刺转挑,挑转削……
转眼间,两人连攻带防,数十招已过,而一刀一枪却没有一次硬碰硬的相撞,甚至连接触都没有。可见两人的控制力之精准,变化之快速。一但遇挡,迅速改变进击方向。
“厉害,刀法妙,枪法更妙。”
韩旭眼都不眨一下,紧盯李重进的二十四路禁军刀法。直到此时此刻,他这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刀法他也会,甚至熟练得很,可是就是完全无法做到李重进的地步,甚至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至于杨继业的杨家枪法,更是精妙如斯。论实力杨继业似乎稍逊一筹,但是正是凭借着精妙的杨家枪法,将李重进堪堪抵挡在一尺之外,近不得身。
“厉害?厉害个鬼。”佘赛花嗤之以鼻,不服气的说道:“这哪是男儿家使的枪法,阴柔有余,力量不足。依我看,还不如硬碰硬的来得痛快。”
韩旭立马满头大汗,似乎在这将来的佘老太君眼里,只有她那大奶锤才是真正的兵器,只有锤法才是真正的男儿之道,这女汉子要找似乎也应该找孟老二这样的家伙才对呐!
“好枪法。”
李重进一刀劈出,瞬间后退,哈哈大笑道:“好久没打得如此痛快,杨兄弟这枪法似乎有北汉杨家杨弘信的风采。不过,国仇家恨,先放一边。今个李某要好好领教领教这杨家枪,杨兄弟小心了。”
李重进带兵和北汉对战数次,对杨弘信的枪法略有了解,此时更是一语道破了杨继业的身份。不过,此时的杨继业似乎完全不在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战之中,那是一种将遇良才,惺惺相惜的英雄豪气。
李重进气势一变,再次提高三分,手中的断水刀不再躲躲闪闪,刀刀逼近。七分攻势,三分守,大开大合之间,将后周禁军刀法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继业毫不示弱,“阳关三叠”,“追星逐月”,“血战八方”,一招招枪法浑然天成,人枪合一也许是个传说,但此时的杨继业已经发挥出了全部的实力,甚至可以说是超常发挥。
“当,当,当……”
刀枪终于开始相撞,发出点点火星,两人之间的比试进入了**,再也不是扭扭捏捏,羞羞答答。
不过,一旦进入力量的相碰,再加上李重进灵巧的步伐,突进到了杨继业周身三尺之内。杨继业瞬间失去了优势。
“业哥哥,小心……”
佘赛花再也忍不住了,大声的提醒道。从她那紧握金瓜锤的双手看来,若是杨继业一旦抵挡不住,估计会立马冲过去,她才不管啥单挑,群殴呢。
杨继业被李重进的长刀逼得连连后退,最后干脆倒拖枪身,转身就跑,这在外人看来完全是落荒而逃的架势。
李重进一声大喝,猛的跃起,断水刀直刺杨继业后背。
在这电光火石间,杨继业背后彷佛长了眼睛,迅速转身,奔雷钻龙枪诡异的,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再次刺出。
李重进大骇,身在空中的他,眼瞅着就要撞到杨继业的龙枪上,不由大吸口气,硬深深的扭动身子。
“哧……”
时间定格在李重进落地的一霎那,全场的江湖人士顿时呆滞。
杨继业最终还是输给了李重进,在李重进长刀及身的那一刻,堪堪避过胸口,断水刀深深的插入了他的肩膀。
李重进呆呆的望着自己颤抖的左手,奔雷枪擦着左臂而过,带起一块血肉,那锥心的疼痛感,让他一时忘了此刻的一切。多少年没有受伤了?
死一般的沉寂,场中没人动,甚至连佘赛花都忘了呼叫。
半响后。
李重进右手一松,连那心爱的断水刀也没有拔出,依然留在杨继业的肩膀中。后退半步,转头看向场中之人,秦雨山,裴忠,孟老二,佘赛花,何一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韩旭的身上,露出个苦涩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天下间的才俊如此之多,妄老夫还自认舍我其谁。这天下不再是当年的天下了……”
说罢,突然面色一变,一指指天,仰天大吼:“赵匡胤,你赢了……”
李重进决断的转身,却步履蹒跚的朝着身后的淮南节度使府邸正厅走去。
韩旭一急,正欲赶上去,却被秦雨山拉住。
秦雨山摇了摇头,喃喃道:“李重进心已死,用不着我们动手。”
杨家回马枪刺到了李重进,也刺跨了他那最后的一份坚持。
……
此时佘赛花倒是显示了其女子温柔的一面,红着眼,给杨继业包扎肩膀。
李重进这一刀刺得很深,所幸不在要害,否则杨继业必定当场毙命。即便如此,杨继业伤口处依然血流如柱。
不一会,节度使府邸正厅火光冲天,青烟直冲云霄。
李重进早已备好了干柴,他选择了和李筠同样的方式。
浴火不一定重生,但必定是个了结。
这个时代不再属于大周,郭威也好,柴荣也罢,李重进始终应该追随的还是他们。
不过还是那句话,若想做忠臣,还得趁早。过了时间,也就只能留下一个逆着历史潮流的反叛者。
“韩大人。”
一声惊呼,叫醒了沉思中的韩旭,只见一位身穿铠甲的御前侍卫飞奔而来。跑到韩旭面前,拱手恭敬道:“大人,皇上已在门外等候多时,宣大人觐见。”……
第221章平叛封赏
赵匡胤派兵包围了淮南节度使府邸,却一直将御驾安在门外,未踏进府邸半步。他不想面对面的见到李重进,就和当初的李筠一样。
节度使府邸燃起大火,他明白李重进已然**。不禁叹息连连,感慨万千。
然而,攻下扬州,平定叛乱,始终还是件高兴之事。从此以后,放眼大宋江山,将再无任何地方节度使敢再挑战他的皇位和权威。
“微臣见过圣上”韩旭一路小跑,屁颠屁颠的来到赵匡胤面前,就欲下拜。
“行了,平身吧”赵匡胤平静的说道。
这话语气虽然平淡,但从赵匡胤那老怀宽慰的样子来看,显然对韩旭此处扬州所作的一切相当的满意。周围的一干文武,看着韩旭这位大红人,满脸的羡慕之色。
“韩爱卿,这淮南节度使府被烧了,听说你一把火也烧了扬州府衙,这扬州城内,不知还有和处能让朕落脚呢?”赵匡胤颇有玩味的看着韩旭,笑道。
我勒了去,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韩旭心中一动,回道:“不如请圣上移驾杨园,那里本就是皇家别院,环境自不必说,微臣先前一直暂居那里。这淮南节度使府邸只是正厅被烧,待大火一灭,加派人手修葺,相比数日之后即可恢复。”
“杨园?就是你信里提到的那个隋炀帝的别院?”赵匡胤略一思索,皱眉道:“亡国之君的别院,朕不屑之。”
“嘿嘿……”
韩旭一拍脑门,对啊,那里就是一处非常不错的地方。于是,二话不说,前面领路就走。
赵匡胤莫名其妙,御驾紧跟而去。
街道上已恢复如常,老百姓好奇的上街围观赵匡胤这位大宋皇帝。宋偓以安全为由,本想对其进行驱赶,不过在被赵匡胤狠狠的训斥一番后,不得以捏着鼻子指挥禁军维持秩序。
……
“杏花楼?”
赵匡胤望着面前这座恢弘的典雅的建筑,若有所思。
此时,杏花的大门还被淮杨军贴着封条,门边的大红灯笼显示着此楼之前的伟大职业。
身后的文武一个个捂着嘴巴,憋着笑意,若有所意的望着韩旭。
“大胆韩旭,你竟然让皇上住……住……”宋偓暴怒,指着韩旭大声呵斥。
“住什么?不就是青楼嘛。”韩旭不以为意,走上前伸手撕掉淮扬军的封条,同时命人下了那一排边的灯笼,推开大门笑嘻嘻的说道:“多么雅致的地方。再说了,现在这里能算是青楼嘛?”
“去了灯笼就不算是青楼了吗?”宋偓一脸的鄙夷之色。
韩旭之前和宋偓并不相熟,搞不明白这宋偓咋就针对自己呢?不过,被宋偓激起了火气,顿时张口即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宋大人自己想多了吧?”
嘿嘿……
周围文武憋不住了,笑呵呵的窃窃私语起来。
“你……”宋偓满脸通红,还欲争辩。
“行了,两位爱卿也别争了。扬州城的杏花楼名传千古,朕小住几日也未尝不可。”赵匡胤挥手笑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朕算不上真名士,但算个大英雄也未尝不可,哈哈哈哈。”说罢,抬脚就往里走去。
……
杏花楼内,禁军迅速的清理,花花绿绿的帘子,一股脑的全被扔了出去。
此刻,赵匡胤正中而坐,瞧着低下的一干文武,满意的点了点头,缓缓道:“扬州城平定,不知各位有何想法,尽可提出。”
赵匡胤话音一落,除了韩旭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之外。其他人立马议论纷纷起来。
石守信上前一步,抱拳道:“启禀皇上,淮扬节度以扬州府为重心,此刻雄州,泗州以平,臣认为应立刻分兵进驻。另外立刻进兵扬州附近的江都等小城,携大胜之余威,一举荡平淮南,还大宋朗朗乾坤。”
“准奏。”赵匡胤点头赞同石守信从军事方面的考虑,淮扬军在各地的余孽,必须尽快肃清。一旦这些失去信仰的淮扬军三五成群,聚众为寇,将会长期威胁到淮南这块大粮仓的稳定。
接着,李处耘上前,侃侃而谈:“启禀皇上,扬州战乱连连,境内凋弊不堪,臣请皇上修生养民,减免淮南赋税,以取民心。”
“准奏。”赵匡胤哈哈大笑,赞道:“李爱卿果然是文武兼备,朕即刻下旨,命户部筹款济民,修葺城防,淮南之地免税三年。”
“皇上圣明……”
低下的文武立刻歌功颂德。
赵匡胤心情大好,抚着下巴哈哈大笑。
随后,面色一变,身后的太监捧着圣旨站来出来,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重进妄负圣恩,聚众谋反,理当诛九族,但念其往日功劳,厚藏之。一干逆党,以罪论处。其兄深州刺史李重兴,其弟解州刺史李重赞,贬为庶民,即可押赴回京。”
李重进造反盖棺定论,大宋的历史将其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不过,这事在韩旭看来,完全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各人的立场不同而已。
太监宣读完毕,再次拿出一份圣旨,高声宣道:“扬州行营都部署石守信平叛有功,赏金千两,进同平章事;扬州行营前军部署兼水军统领王审琦赏金五百,去泰宁军节度使,改武成军节度使;宣徽北院使李处耘赏金五百,任扬州府知州……”
赵匡胤一口气赏了数十名将领,场内是人心雀跃。剩下的立功之人,着石守信理上名单,交由兵部论功行赏。
不过,在赵匡胤一系列的任命赏赐当中,却偏偏从头到尾就没提到韩旭半个字。
石守信和李处耘相视一眼,目光转到一边的韩旭身上,心下颇为担心。
而刚刚被封赏了的行营排阵使宋偓,此刻是一脸的得意,朝着韩旭挤眉弄眼。
然而,此时的韩旭的心思更本就没在赵匡胤的赏赐当中,离开节度使府邸之时,他早就偷偷的交代了孙二圣,将节度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