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文家尚未分家,一大家子更是难买房子,于是只好到京城城郊买了四进院子,虽然离铺子远了一点,但是铺子有个后院,能够收拾两间房间住人。
两家买下了院子之后,惠娘各自安排了几个婆子小厮还有丫鬟,把院里院外的简单收拾了一通,而两家的大样的家具自然是落到文致知的头上了。
至于宁玉陌和宁玉然已经开始温习功课了,京城的书院是需要通过正规的考试的,他们两人又瞄准了宁玉霁几兄弟所在的岳麓书院。
当然,京城也并非只有这么一家书院,其它大大小小的书院,也有七八家,但是名声最好的却是宁玉霁所在的这家。而且,每届的会试,他们书院去一百个学子,往往最后都能够有七十个考中的,所以每年才会有那么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们,挤破了脑袋,也要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面临这样大的竞争,两兄弟却都是,壮志雄雄,满脑子都是誓死也要考进这家书院的想法。
对于两兄弟这样的决心,宁玉霁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当天就带着两兄弟,去书院报了名参加入学试。而且他每天散学归来,都会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给这兄弟二人恶补功课,尤其是在四艺方面的补习。
因为,入学试虽说是以考四书五经为主,但是作为京城最好的书院讲求全方面发展,对于前来求学的学子们,本身的各项品行素质,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考试不仅仅要考他们的四书五经,还要考考他们对于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
可是,离着考试的时间,也就只剩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了,为了能够保证兄弟俩,能够顺利考过入学试,宁玉霁可谓是给他们定下了魔鬼般的训练。
宁玉陌两兄弟,每日就只有三个时辰的睡觉时间,每天清晨卯时起床,开始念书习字到巳时。
宁二婶在一旁看着他们兄弟俩每天如此高强度的学习,真的是心有不忍,但是惠娘却清楚孩子是必须过这关的,在这种关键时刻,谁都不能去打扰,或者是打击,兄弟俩的积极性,因此宁二婶也只能瞧着干心疼,每天只好多吩咐厨房多做些好吃的糕点,多熬些补身的鸡汤,给他们兄弟俩送去。
在他们兄弟俩每日沉浸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当中时,文世礼和宁书明一头扎进了新铺子装修的各项事宜里头,争取在一个月后如期开张。
四月初三的晚上,宁玉霁替兄弟俩领回了考试的号码牌,吃过晚饭之后,便没有再安排他们两兄弟,做任何的事情。但是还是给予了他们兄弟二人,这半个月来学习效果的肯定,只说他们这十天来的进步很大,所以对于明天的考试,不需要过多的紧张,只要拿出正常的水平发挥,就一定能够通过的。
这番话,让兄弟俩忐忑不安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些许缓解,至少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出现失眠的状况。
第二天,兄弟两个在众人期待的眼光里一块儿出发,去书院参加了入学的考试,考试时间并不长,每一项考试的进程,都安排的紧紧的,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全部应试完毕。接下来,就是等着应试的结果了,郎两兄弟考试归来之后,神色都没见有多轻松,反而两人都显得有些凝重。
宁玉瑶以为他俩是在,担心应试结果的事情,还想着过去劝说两句:“三哥,四哥,反正都已经考完了,你们也都已经尽了自个儿最大的努力了,结果是好是坏,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啊!”
在宁家,总的算排行宁玉霁算是最大的,十八岁为大哥,宁玉阡其次十六岁,宁玉磊十五岁,宁玉陌十四岁,宁玉然十二岁和宁玉瑶双胎是同年的,只是月份上大一点,一个在年初,一个在年末,接近大一岁的样子。
等休息之后宁玉霁便把两人叫进了书房,他想想还是决定开解一下两个堂弟,哪知道他还未曾开口,宁玉然倒是一脸苦恼的说了话:“大哥,你说我是不是很差劲啊!”
宁玉霁猜到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明知故问的,问道:“此话何解?”
宁玉然没有看出了宁玉霁眼睛里头的笑意,碎碎念的说了一通:“以前在云镇的时候,我跟哥哥在书院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连先生都说我们不错,每次虽面上不显但是也觉着挺高兴的。现在,现在来了京城,虽然知道山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也没想到,同是读书人,居然差距这么的大。”
宁玉霁静静的听着宁玉然说完,看着宁玉陌也是一脸的困惑,便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们,这次去考完试回来之后,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的,因为之前,我也曾经有过!”宁玉霁十三岁便考中秀才,之后更是到了京城拜了名师,结果后来才真正发现其中的差距,之后更是恶补了一番。
于是宁玉霁接着劝慰道:“只要你们二人,以后别再做那井底之蛙就可,其实,也没什么好纠结懊恼的,每个人的天资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从落地开始,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就是很强的,这些都是没法比的。就像是,你们这次看到了,某个学子的琴艺练得很好,但是他的其它才艺和四书五经呢,也不见得就有多好,否则他怎么会到现在还跟咱们一样,依然是顶着个秀才的功名呢!”
看着兄弟俩脸上渐渐舒缓的神色,便自行低头专心看书去了,留下两兄弟两自个儿一脸的深思,琢磨着他的这番,听上去极有道理的话。
兄弟俩反复咀嚼着,这些话的意思,不得不承认他们兄弟俩,思想境界的低层,且他们两人,对于宁玉霁的崇拜,又上升了一个阶梯。
三天以后,考试的结果已经出来,宁玉然和宁玉陌两兄弟早早的,就跑去书院门前等消息。或许是因为知道大众学子们,急切的心情,所以书院早早的就把考试通过的学子名单,张贴在了书院的门口。
两兄弟到的早,离得也近,便立时从名单里头的一百多个名字当中,仔细的找寻自个儿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就到书院门口办事的地方领取了通知单,明日一早来书院报到,办理各项入学事宜,另外也通知了他们,书院每年的学费,让其准备好银子,再来入学。
自此,兄弟俩便开始了,他们新的读书生涯,而文世礼和宁书明的铺子也已经装修完毕,等着择日开张。
☆、第八十七章
这些日子,宁家和文家刚来京城,需要办的事儿实在是太多,就连林氏的两个孩子她都不能亲身力及,所以这段日子林氏也算是大胆,直接交给惠娘带着,宁玉瑶趁机而入,将小表妹和表弟带到自己的院子,坚定的表示自己一定能够照顾好他们。
宁玉瑶是特别喜欢小孩子的,何况是这么可爱的小孩子,白嫩嫩的似莲藕节的小手臂,肥嘟嘟的脸蛋,宁玉瑶则在一旁对着小表弟文致啸微笑,小表弟特别乖,不哭也不闹,而且特别睁着大大的湿溜溜的双眼盯着宁玉瑶,看得宁玉瑶心都软了,清漾已经在外间的小厨房里烧上小火炉,将新鲜的羊乳到出一些来热上,一看就知道要喂孩子了。
宁玉瑶算了算小表弟的日子,对着魏妈妈道:“妈妈,是不是应该给弟弟吃辅食了?”
魏妈妈听了惊异的看着宁玉瑶,道:“瑶姐儿还知道这个?”
宁玉瑶只是笑笑,面不改色,道:“我只是以己度人而已,如果天天吃这些没有什么滋味的东西可完全是受不了。”宁玉瑶现在把自己锻炼的愈发面不改色,面色平静了。
魏妈妈听了之后不由皱眉,随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表少爷身上,是不是该喂辅食了呢?
果然,当天晚上,魏妈妈就让厨房弄了一点煮熟的鸡蛋黄,将其用勺子压得碎碎的好似粉末一般,然后混入了羊奶,把它搅成糊状,再一点点喂给啸哥儿,惠娘自然也在一旁看着,觉得他吃的不错,也就放了心。
翌日,魏妈妈走进书房时候,宁玉瑶正好练完梅花小字,正围着那盆“绯白牡丹”看。魏妈妈愣住,差点忘了呼吸,这还是前几日那盆蔫儿吧唧茶花吗?
青绿柔亮叶子衬托下,几朵形态各不相同花朵美丽夺目,盛开那朵大如牡丹,花瓣大片是雪白,点缀着嫣红如美人红唇,倍显娇媚。另一朵刚刚绽放如遮面美人,透露着另一种风情,还有两朵含羞待放、鲜嫩诱人小巧花苞……
魏妈妈以前在宫中也是见过一株“绯白牡丹”的,不过,实在是无法与眼前这盆相比较。
没有人知道,这样的程度已经是宁玉瑶为了不会太突兀,只用了稀释过的灵泉水浇“绯白牡丹”,
结果自然是如想象中的一样,花儿就完全“活”过来了,不仅如此,还艳光四射,千娇百媚。
“这……这……”魏妈妈揉了揉眼睛,“姐儿儿莫不是花神下凡?”
“呵呵,哪有妈妈说得这么夸张,只是瑶儿自小喜欢养花,闲来无事又看了很多很多这方面的书,自然现在也算是无师自通了。”宁玉瑶笑咪咪地解释道,想让身边的人潜意识的认为养花也是自己被学识渊博的缘故。
魏妈妈听了宁玉瑶话,恍然大悟,倒没有什么怀疑,别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京城里前几年冒出来“暖房种菜”,很多人都说是皇商古府的庄子上老把式弄出来,实际上,自己可是清楚地知道,那是宁家的人想出来,然后在与之合作。
宁家人连冬天都能种出新鲜的绿叶蔬菜,现善于培植养花的瑶姐儿救活一株死茶花有什么好奇怪?
“妈妈,我准备剪一小段小枝种花盆里,到时候可以给菡嫣姐姐送过去。”宁玉瑶说道,上次可是约好了,如果真的救活了,就扦插一只“绯白牡丹”送给她,而且自家哥哥还对着菡嫣姐姐有特殊的想法,自己这个妹妹怎么能够不为此搭桥铺路呢。
宁玉瑶是个闲不住的,她喜欢热闹,等景旭远来找自己的时候,说是准备带着自己出去踏青,简单的梳洗之后,给门房叮嘱了一声,就出门了。
至于文绣玥看着表姐要出门,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虽然人小,但是鬼机灵,总是让人哭笑不得。景旭远盯着这个小灯泡儿,略微有点不悦,自然好不容易得个清闲,本想独处,谁知竟要被这黄毛丫头打扰。
宁玉瑶看到景旭远的脸色比之见到的第一眼黑了一点,自然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娇嗔了他一眼,这家伙儿越发的放肆了,连个小丫头的醋都要吃。
登了马车之后,抱着文绣玥挑开窗帘看外面大街的盛况,而景旭远则是身姿挺拔地骑在马上,俊冷的形象惹得人频频注目,一刻钟后,景旭远见状示意车夫朝远岸一艘画舫行去。
“表姐,哥哥骑马好俊啊。”文绣玥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马上的景旭远,虽然这个大哥哥冷冰冰的除了表姐谁也不理,但是真的比自己的哥哥们俊多了。
宁玉瑶捏了捏她小胖手,乐呵的轻声道:“玥姐儿还知道夸大哥哥俊啊,等玥姐儿再长大几岁就可以骑马了,到时候表姐亲自教你好不好?那时候比大哥哥还俊。”
文绣玥嘟了嘟嘴,想到现在不能如愿,仰头往天空里的风筝,直接就起了另外的想法:“那我要放风筝。”
这次宁玉瑶痛快地应了:“好,一会儿表姐陪你放。”文绣玥开心的咧嘴笑,开心得拍了拍手,在云镇的时候,小姑娘没什么小伙伴,哥哥们太大,就算年龄不大也不会想玩这女孩子的玩意,而弟弟又太小还不能陪自己玩,所以来了京城文绣玥特别喜欢黏着宁玉瑶。
又走了一盏茶的功夫,马车稳稳停在了河边,宁玉瑶和文绣玥先后下了车,身后马车里清芙四个丫鬟有条不紊地将主子们带出来的行囊往画舫里搬。
景旭远下马之后,问道:“要不先去画舫里坐坐,还是去那边走走?”
河边是茵茵绿草地,远处小山丘平缓起伏,远远可见有少年郎们策马游玩,里面也有红衣绿裙,不知是谁家姑娘英姿飒爽,煞人眼球。
“先放风筝吧,坐了一路马车,现在想站着走走,正好玥姐儿也想放。”宁玉瑶笑着道,命清芙把文绣玥的风筝拿过来,在家的时候她就给文绣玥准备了一个蝴蝶风筝。
清芙马上把风筝取来了,宁玉瑶笑嘻嘻接过,以前宁玉瑶小时候自然是玩过这个的,现在与清芙配合这一起弄也不生疏,熟练地将风筝放了起来。
旁边的文绣玥见风筝飞起来了,兴奋喊道:“表姐给我!”一边扭着身子催着护着她的妙凝,“妙凝姐姐放我下去,我要去放风筝。”妙凝颇为好笑地将她放到地上,再看她迈着小短腿朝宁玉瑶跑去。
宁玉瑶将风筝交给文绣玥,摸摸她脑袋,叮嘱几个丫鬟好生看着她,才抬脚走向一直被忽略的景旭远。
看着宁玉瑶步履轻盈地走过来,景旭远指了指那边低头吃草的骏马,笑着问:“瑶儿想骑马吗?”
刚刚他看到宁玉瑶凝望那群骑马少年的眼神了。宁玉瑶微微摇头,回头瞅瞅兴奋拉着风筝跑的文绣玥跟快步守在旁边的清芙妙凝,她悄悄拉住景旭远的手,小声道:“就想跟旭哥哥在这边走走。”
春日融融,清风怡人,碧空如洗,云淡风轻,宁玉瑶的羞涩低头,是这片绿草地上最娇美动人的花朵。
放够风筝了,就先安排着丫鬟们带着文绣玥先回去,小家伙儿玩了一上午早就没精神儿了,至于景旭远和宁玉瑶当然是还需逛逛。
“瑶儿,上次,你和我提过的铺子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要不吃过饭后,我就带你去看一看。”景旭远说道。
“真的,这么快?”宁玉瑶上次在文家和宁家置办铺子的时候,就在心里面谋算着这件事。
宁玉瑶想做大生意,铺子位置肯定不能太偏僻,而京城这种地方,但凡比较热闹的街道两侧几乎都被人早早占了位置,何况像锦绣坊这样的绣坊面积必须要可观才行,在京城里难得遇到想出让的,那也是一家卖百家求。从惠娘回乡之后宁玉瑶就让景旭远派人就开始留意铺子了,是以宁玉瑶一开口,摄政王府的胡管家琢磨之后就敲定了三家,城东城西这两家是这二月底托人转卖的,目前还没定下,城中那间主人家打算最迟五月里就要卖了,因为一直没有满意的开价才拖到现在。
因为现在两人所处的位置位于城西,就使着马车先奔城西的铺子去了。城西这家是座酒楼,两层,现在还在开着,因为过了饭点,生意看起来挺冷清的。酒楼门窗栏杆上的红漆基本完好,左边是家首饰店,右边是家粮铺。
宁玉瑶只是坐在马车里略微看了看,扭头问景旭远:“旭哥哥觉得如何?”其实她的心里已经不甚满意这个酒楼的位置。
“你说呢?”景旭远也只是恍惚看了一眼说道。
宁玉瑶放下窗帘,认真想了想,才道:“这酒楼挺大的,修缮一下可能也很合适,只是这边位置还是有些偏了,卖寻常绣品还行,但是锦绣坊以后的生意主要面向大户人家,而那些夫人太太们多半不愿意跑到这边来买,还有啊,酒楼两边的铺子还都能看,同街的其他几家就有点……”
宁玉瑶本就擅长做生意,这种地方她还真瞧不上,只不过倒是两个表哥的家具铺子倒是可以安置在这,虽然位置不显,但是面积实在是足够了,而且家具什么的大户人家是是管事的出来置办,小户人家来这种地方倒也符合,可以把这个铺子的事情回去和两个表哥商量一下。
景旭远道:“这个地方是差点,既然瑶儿想做大生意,就该选个最气派的店面,京城好几家老字号都在荣庆街,那也是平时贵妇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