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大雄宝殿的佛祖,林黛玉又去各佛、菩萨殿里拜过,因有“万佛一炉”的说法,所以林黛玉并未再上香,在每个菩萨前均合掌拜了三拜,供了和尚香油钱。
栖灵寺是大寺,来往的善男信女很多,拜佛的、求签的、求平安符的比比皆是。林黛玉想了一想,好不容易来一次庙里,也该给父母弟弟求个平安符才对,便也朝人多的那处过去。
林黛玉求了四个平安符,家里一人一个,待转身离开时袖子险些碰翻了解签和尚桌上的签筒,幸好碰掉一只签子。春景忙捡起来,要放回签筒里,却被和尚拦住了。
“大师傅这是作何?”
和尚道,“施主唯独碰掉这一只签,可见这签子同施主有缘,不若贫僧帮施主解一下如何?”
林黛玉盛情难却,笑道,“劳烦师父。”
那和尚沉吟一会,把解的签文写在纸页上,对折起来递给她,微微一笑,很有些神秘味道。
林黛玉接过那纸,带着春景春语等往回走,心里神思不属地想着母亲的病情。
杏林医馆的李大夫号称神医,若他名不虚传,应能治好母亲的病吧?可前一世母亲还是去了不是吗?
早晨来的时候天气还晴朗的很,待林黛玉回过神时,天上乌云便聚满了,忽又挂起大风来。林黛玉手里纸片捏的不重,冷不丁被一阵风刮脱了手,朝前头飞去。
春景正要去追,便见迎面一人右手出两指夹住纸页,林黛玉定睛一看,可巧是昨日那位罗先生。
林黛玉年方四岁,因此并不避开,道个万福,“先生别来无恙。”
胤禛捡纸时不经意看了眼,微微挑眉递给林黛玉,“姑娘的东西掉了。”
林黛玉接过纸一看,上头一首小诗,写的是: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怪道和尚表情微妙,竟然写了这样不尊重的话!若只她看了还可,偏偏罗先生也看到了,多难为情!
林黛玉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显然尴尬的厉害。
胤禛除了几个妹妹们很少跟姑娘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又不能拔腿就走,难得竟有些难以抉择的意思。
天不等人,方才一阵邪风将雨滴儿刮了下来,顷刻间由小变大,眼瞅着要湿了衣裳,行人们忙纷纷躲避。
春景不由暗恼自己想的不周到,没给姑娘带伞,道,“姑娘,您先去那边屋檐子底下躲躲?”
林黛玉点点头,四周看了看,带着丫鬟婆子们寻了个偏僻无人的檐角走去。崔家别院离栖灵寺近,加上山里不能跑马车,他们便没有劳师动众,全靠走来的,现在也只好等雨停再走。
胤禛的表情微不可见抽了一下,也往林黛玉这边走来。
这处房子与其说是别院,不若叫做民居,只是普通的一进院,里头三间屋带着院子。林黛玉和丫鬟婆子们在这檐下还可,再多一个男人,可就不好了。
胤禛过去,掏出一把钥匙,道,“此处正是在下陋居,不若姑娘进来避避雨吧。”
林黛玉:“……”
这里是胤禛暂住的居所,他只带来了一个心腹,现在出去办事一时回不来,所以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是暂住,没有备伞。
林黛玉身边的三等丫头婆子在偏房,她带着春景做在堂屋里,胤禛作陪,因之前的尴尬,两人一时无语。
林黛玉出神地望着门外,盼望雨快些停了。可惜老天爷偏要和她作对似的,不仅雨势没有变小,反而打起轰隆隆的雷,雨点一串一串往下砸,分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一下雨,天气便凉了些,林黛玉身子骨弱,只觉寒气直往骨子里钻,强忍了会,还是打了个寒战。
春景眼尖看见,立刻着急了,她家姑娘天生的体弱,若这次受了凉,必定又是一场大病。都怪她失职,觉得天气好就没带衣裳,谁能想到要变天呢?
“罗公子,”春景朝胤禛福了福身,“奴婢冒昧向您求一件衣裳,我家姑娘她身子不好,若受了凉,恐怕要生病的。”现在天气热,丫鬟们穿的也都是薄衫子,若解一件给姑娘,那就太失礼了,不得已只能借人家的。幸好她家姑娘年纪小,家里又是旗人,没汉人家礼节纷繁琐碎,不会因此坏了名声。
胤禛看了看林黛玉,深觉小丫鬟所言绝非夸大言辞,便起身去卧室里,拿了一件他自己的衣服出来给了小丫鬟。
春景忙给林黛玉裹上了。
林黛玉忙福身道谢。
胤禛衣服大,把林黛玉整个都裹住也足够了,且这衣裳是偏稳重的藏蓝布衣,跟林黛玉一身的绮罗极为不搭,但这时也顾不了什么了。

☆、第9章 栖灵还愿黛玉淋雨

雨势一时半会停不下来,春景看了看门外,向胤禛道,“先生家可有炊具?奴婢想烧一壶热茶水来给姑娘和先生解渴。”
胤禛颔首,指给她厨房的方向,春景道声扰,快步跑出门去。
林黛玉脸皮嫩,方才那首诗调侃意味又太重,竟像是专门为这场相遇准备的,因此尴尬之心不减。她也知自己想多了,在人家先生眼里,她不过是个四岁女娃,可她依旧不能释怀。
胤禛倒没甚么,不是他不解风情,实在小姑娘年只三四岁,虽然看起来沉着些,也不能让他多想什么。他跟小姑娘顶多算萍水相逢,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两人有志一同看着门外滴滴答答的雨,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春景还没回来,林黛玉腰上荷包里的玉鱼无时无刻不发着凉气,那股沁凉之意透过衣衫和荷包传到她身体里,更冷了。由此想到:这处民居简陋无比,连日常所需都不多,罗先生身上衣衫也是普通的,偏身上携带的配饰贵重,不知是什么来历,兴许连姓氏都是捏造的。
胤禛眼尖,看到林黛玉唇色发白,鬼使神差问道,“姑娘还冷吗?”
林黛玉看了看胤禛,“尚可。”她想了想,歪头道,“先生不冷么?”
“不冷。”他天生畏暑,冷是不怕的。
林黛玉点点头,细细说起话来,“往年这时候维扬该是梅雨季节,整天淅淅沥沥的下雨,烟雨里的景色渺渺朦朦的,这时的江南才叫做江南,景色最美。”
胤禛面上不动声色,眼中却已隐隐含了一抹笑意,静静听林黛玉说话。
“今年的梅雨迟了好些日子,我正遗憾呢,不想竟来的这样声势浩大,不像梅雨,倒像北边的雷雨天似的。这栖灵寺后山有一处梅林,这时候梅子快熟了,若用它做腌梅极好,我父亲母亲很喜欢梅子酒。”
胤禛挑眉,“姑娘去过北边?”
林黛玉忙住了嘴,“我母亲说的,她是北边的人。”
“哦,”胤禛道,“方才看姑娘语气,倒像是亲眼见过似的。”
林黛玉咬着下唇,歪头道,“怎么会?我年纪小,还没出过维扬。”
胤禛看着小姑娘两颊带靥,极天真无邪的模样,只道自己多想了。“那真是可惜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看看各处风景开阔眼界,心境也能舒展不少。”
林黛玉噗嗤一声笑了,“我是个姑娘家,自然不跟先生一样,能四处云游。”若生为男子,她倒想一试,做个旷达颖悟如魏晋风流的隐者。
这样想着,面上便不由露出神往之色来。
胤禛心道,这小姑娘何止沉着纯真,还是个喜欢陶潜之流的高士,实在不俗,简直不像个四岁孩子。
试问四岁孩子如何会像她这般有主见?
这时,春景端了一个托盘从屋外走进来,分别给两人斟上一杯热茶,然后才拂去身上落的水珠儿。
茶杯是粗瓷茶杯,杯里茶水却黄亮清透,茶味香醇,林黛玉一闻便知是西湖明前茶,再轻抿一口,果然是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再一回味,却又一股太和之气于齿颊间流连弥沦,原来此无味之味,方是至味。
春景笑道,“方才看见先生厨房放着好茶叶,这般潮润天气还敞放着实在暴殄天物,奴婢多事帮先生收好,放在粗瓷坛子里了。”
胤禛道,“多谢。”
春景忙摆手,“不敢当,先生不要怪奴婢擅自用了您的好茶就是阿弥陀佛了。”
胤禛忙说不敢。
林黛玉嗔怪向春景道,“左等不回,右等不来,我道是你亲自去烧火了呢,原来被好茶绊住了脚。”
春景道,“我泡了茶,还不是给姑娘喝?”
林黛玉睨她一眼,没揭穿她,只道,“你冷不冷,快也喝些热茶去。”春景为人稳重,唯有爱茶,这会子就等她这句话呢。
春景忙谢过,又说,“眼下雨势转小,奴婢让张大娘回去带伞拿衣裳了,姑娘再等一等吧。”
林黛玉微微颔首,“快去喝口热水去。”
春景应了,又给两人续了茶水方退下。
约莫才一盏茶时间,春语怀里抱着几把伞快步走进屋里,道了个万福,“姑娘,可叫我好找。”
林黛玉见她身上衣服淋得半湿,裙子溅了许多泥点子,连头发也是湿的,狼狈的很,颦眉道,“冒失鬼,你跑去哪里了?”
春语苦着脸道,“我在别院看到外头下了雨便来给姑娘送伞,谁知道跑来跑去找不到姑娘了,急个半死!方才半路里见到张大娘才知道原来姑娘好好避雨品茶呢。”
林黛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我不避雨,难道像你一样跑来跑去?不会等雨小些再来么?”心里不是不感动的。
春景听见动静从厨房过来,见到春语掌不住笑了,“好个可怜孩子。”
林黛玉怕春语冷病了,忙向胤禛告辞回去。
胤禛因说,“衣服先披着,来日再还。”
春景不待林黛玉说话,忙应下了,“多谢先生。”
春语早先见林黛玉身上披着人家衣服便心里便懊恼自己冒失,瞻前不顾后的,想着送伞却忘了带衣服。
春景给林黛玉打着伞,一行人回去了。
回到崔家别院,不待春景忙活,崔夫人便周到地差人来问,闻林黛玉受了冷便让丫头拿来老姜,春景熬了姜茶,趁热热的让林黛玉和春语各喝了一大碗,天刚擦黑便撵着她们去睡觉,被窝捂的严严实实。
第二日,林黛玉还是没能熬过,早起头便是晕晕的,浑身不爽快。春语明明临了半日与,反倒是神清气爽、活蹦乱跳一点事没有。
春景、春柳和春寒守着林黛玉,让春语去寻上次来诊脉的大和尚来,春语忙应了。
春语问了一路问着去找大和尚,废了好大劲儿找到地方,偏小沙弥说大和尚下山给人做法事去了,心里埋怨富僧就是富僧,看病做法两手抓,比她可忙多了,说什么佛门清净!

☆、第10章 栖灵辞行黛玉回家

春语问小沙弥,“你们寺里还有其他会医术的吗?我家姑娘昨日受了寒,恐怕等不到你师父来。”
小沙弥挠挠头,“我们这里除了我师父以外,慧远禅师医术更加高明,只是他在此客居,轻易不见人,小僧们不便请他来。”
春语一听慧远禅师,便想起来那两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子,心想这位慧远禅师当真是栖灵寺的“贫僧”了,他上次给的药很有用,想必医术了得,不如去请他来。
春语别过小沙弥,朝慧远禅师居处走来。
慧远禅师正挑着扁担一边一个大空桶往潭边走,他眼神极好,见春语走来,冲她微微一笑,“女施主别来无恙。”
春语一路小跑过去,忙用手里的绸布伞帮慧远挡雨,“老师傅,天还下着雨呢,您怎么不打一把伞?”自从昨日一场雷雨,到今天雨一直没听过,淅淅沥沥绵绵细细,这才正式进入维扬的梅雨季。
慧远笑道,“不妨事,老和尚身子骨还好得很。”他走到潭边,分别将两只空桶灌满水,然后挑着往屋里走。
自第一次见面,慧远禅师就给春语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背脊微驼、走路颤颤巍巍的,竟能独自挑一担水!直把春语看的战战兢兢,生怕慧远支撑不住倒了,或者地滑摔跤。
慧远怡然自得地慢慢屋子,将水倒进药庐一口大缸中,嘴角始终噙着一抹笑,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水珠,不知是汗还是雨水。
慧远倒完水,问道,“你家姑娘病啦?”
春语惊奇问,“老师傅知道?”
慧远笑眯眯的,将一个木箱提起来,“走吧。”
春语忙不迭帮他提箱子,被拒绝了,“小姑娘,不用你。”推辞了好几次春语才罢了。
慧远和春语走出药庐,迎面胤禛走过来,他沉声道,“屋顶补好了,你去哪?”
慧远道,“林姑娘病了,老衲去给她诊病。”
那个聪明的小姑娘身子骨真差,还是病了。胤禛道,“我同你一起去,刚好拜见一下崔夫人。”然后顺便把玉鱼带回来,不然以他畏热的体质,早晚受不了。
慧远点点头,三人朝崔家别院走去。
林黛玉虽然年纪小,但因为要诊病,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在小厅等着。她见过上次诊脉的大和尚,所以看到穿着略不修边幅、枯木一样的老和尚时,很是惊奇了下,忙让座给他。
慧远宣声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请伸出手来,待老衲诊一诊脉再细说。”春柳忙在林黛玉手腕下垫上一脉枕,再盖一丝帕在她手上,才让慧远诊脉。
慧远诊了半日,说,“不过是偶感风寒,不妨事,吃几副药就好了。但姑娘身子骨不好,似乎有胎里带出来的弱症,最好静思少虑,饮食妥帖,仔细将养着兴许还能好。”
林黛玉道,“我乃凡俗之人,七情六欲是必有的,怎能静思少虑?除非当下便出家当尼姑去。”说到此,不由想起父亲说过,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僧一道要化她出家,后来还帮过二表哥,不知是何方人士。
慧远大笑一阵,“出家人岂是人人都能当的?譬如姑娘,凡心历历,心中牵念过多,如何能静心侍奉佛祖?”
林黛玉也笑,“我有父母家人,自然心中牵念不休。”
一老一少两个聊起天来颇为投机,很有成忘年交的意思。说到栖灵寺的天下第五泉,林黛玉便说临走要给爹爹带一坛子。
慧远便道,“老衲门前便有一潭,潭水清澈甘冽,乃是第五泉一处分支,更难得地方偏,没人气也免得被人糟蹋弄脏了。你若喜欢,来日可去老衲寒舍一叙。”
林黛玉欣然应了。
林黛玉说栖灵寺的梅子酒好,要带许多回去给父亲做梅子酒,慧远听了,竟也要,林黛玉忙应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胤禛正在见崔夫人。
崔夫人本不欲见外男,不想耐不住崔莺儿的撒娇,便见了,其实心中对胤禛不以为然,只当做不知是哪家家道中落、家财败尽、只留下一传家之宝的无能白丁。何谓无能?因为胤禛在山上庙里,身无长物,自然也没备什么礼物,在崔夫人看来便是无能无礼了。
因此,崔夫人还亲口问了胤禛家处何地、家中可有出任官职者,胤禛不好回答,便含糊过去了;崔夫人又问胤禛可有功名傍身,胤禛自然没有,所以他纵使歉意拳拳,崔夫人也没松口什么,反而有仗势欺人夺宝的意思。
胤禛:“……”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最后,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了了,何况胤禛只是“戒急用忍”,并不是真的好脾气,最后几乎是摔门而出。女人他见多了,个个都那么烦人!
林黛玉送大和尚的时候,便看见胤禛脸色绷得岌岌可危,大有“*欲来风满楼”的意思,忙问,“罗先生怎么了?”
胤禛,“没什么。”实在不欲多说了。
慧远笑道,“这是老衲朋友,平日间就喜欢黑着脸吓人,哈哈哈。”
胤禛:“……”
林黛玉:“……”
这有什么好笑的?
送走慧远禅师与罗先生,春景走进屋子里,见林黛玉在端详那块玉鱼,遂道,“姑娘,那玉有甚好看的,还不快去躺下睡一会去。”
“已经睡那么久了,我起来一会不行吗?”
春景走过去,抱着林黛玉回到卧室,给她除去衣服放在床上盖好被子,“姑娘身体不好,再被湿气上身了可怎么好,还是在床上好好躺一会吧,不睡也成。”
林黛玉毫无反抗能力地被春景抱过来,有点气自己年纪小,说话都没人听,“那你问我意见做什么?”
春景笑道,“姑娘还气奴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