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乐天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在老太太那,只怕总有一天,老太太会回过味儿来。若是再有有心人挑拨……”冯妈妈当然知道纪大太太心中所想。
“这可怎么办?”纪大太太就有些着急。当了这么多年的当家太太,纪大太太已经极少有这样着急显露于形色的时候。
“这件事……,都怪我,当时就该拦着太太,不这么行就好了。”
“哪里怪你,都是我的主意。”纪大太太苦笑,“我也只想着,她是个小孩子,这样安排,不显山不露水的,再好没有了。”
纪二老爷三个子女,纪晓芸年纪最长,且已经成过亲,还最受纪老太太宠爱,人安排在她身边并不合适。长生就更不合适,只有纪晓棠是最为合适的。
“或许这只是凑巧,三姑娘年纪还小,或许想不到那里去,她只是孝顺老太太。”冯妈妈这样说,多半是为了安慰纪大太太,因为她看出纪大太太是真的急了。
这件事。纪大太太确实做的不妥。揭开来就是一件丑闻。
“真的吗?”纪大太太显然也有些不信。
“只能这样盼着了。所以我说,太太该结好三姑娘。看三姑娘的行事,并不是个爱生事的。太太对她好。她不再提这件事。就是以后老太太突然提起来,三姑娘肯维护太太,为太太说项,也就不妨事了。”冯妈妈就道。
“太太。三姑娘年纪虽小,却不能小看。方才我趁空儿往妍华堂走了一趟。她们这才刚刚落脚,竟已经是水泼不进了……”
“真的如此!”纪大太太想了想,就点了头,她相信冯妈妈的判断。“三姑娘那里。我自有安排。只有老太太那,还得你替我多辛苦些。好歹应付了这尊大佛去!”
“太太这么说,可不折煞我了。”冯妈妈慌忙就起身道。
纪大太太伸手按住冯妈妈。要她依旧坐着说话。
“老太太有多难伺候,没谁比我更清楚了。我本不舍得你。可除了你,再没谁有这个本事,我也信不过。”
“太太尽管放心,我就是拼了这老命……”
这会工夫,就有小丫头过来传纪大老爷的话,说是让纪大太太立刻往萱华堂去,一起服侍纪老太太用饭。
纪大太太自成亲之后,还真没在翁姑跟前服侍过,如今自己都做了婆婆的,反而要服侍婆婆。纪大太太心中不喜,却只能起身,让冯妈妈带着小丫头替她梳洗、更换衣裳。
“好端端的,就在乡下住着罢,真就吃不上饭了?怎么就巴巴地上京来。我这右眼这些天总是跳,总有股不好的预感。咱们的好日子啊,恐怕是到头了!”
“坏的不灵、好的灵。”冯妈妈见纪大太太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来,不知怎地,竟也跟着心惊肉跳。“太太别嫌我多嘴,这样丧气的话可不能说。”
“我只是说说罢了。”纪大太太倒是笑了。
外面就有小丫头禀报,说是大奶奶来了,纪大太太立刻就停住了话头不说了。
……
纪二老爷说了不必接风宴,然而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还是安排了丰盛的宴席,就在萱华堂,一家子服侍纪老太太入座。
纪老太太只拿起筷子夹了两口菜,就将筷子放下了。
众人就也跟着住了筷子。
纪老太太反而不喜。
“我说了我吃不下,你们偏要摆出这油腻腻的一桌子来。”纪老太太沉下脸,纪大老爷本来坐着,就有些坐不住,只得站起身,纪大太太慢了一步,也跟着起来,垂手听训。
纪晓慕、杨氏、纪晓莲、纪晓薛和纪晓芹也陆续起身,各个面上神色不同,却也慢慢跟着垂了头。
“老太太,考虑到老太太和二老爷一家远路而来,准备的都是清淡的菜肴。只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且还是迎的老太太、二老爷、二太太,侄儿侄女们,饭菜总不能过简,摆些山野的野菜,那才是我们不恭敬,老太太也看不上眼……”纪大太太就忍不住辩解,语音温柔,口齿伶俐。
然而她这一辩解,纪老太太的五分气就变成了十分。
“我便是那山野的婆子,你大太太就是公侯家正枝正蔓的千金,我老婆子如何入的了你的眼,给我这般饭菜,是你施舍于我了,我这般说,可不是不识抬举了……”
纪大太太的一张粉脸顿时涨的通红,几乎气了个倒仰。她跟人辩理几乎从未输过,然而却总在纪老太太面前落了下风。
纪老太太根本就不讲理,却偏会用身份压制人,还用歪理将人呕的半死。
纪二太太在旁边瞧着,想起自己从前的遭遇,就很同情纪大太太。她并不知道该怎样消除纪老太太的怒气,却觉得这个时候一定要为纪大太太说些什么不可,这样想着,就要上前。
纪晓棠不动声色地挪了挪,正巧将纪二太太给挡住了。
纪二太太想为纪大太太说话,还有人比她更急。
“老太太……”纪晓莲就上前一步,粉脸上也红了一片,一双眼睛几乎冒着火。她从没见过纪大太太在谁面前受过这样的气,虽然早就听了纪大太太的嘱咐,却还是忍不住。
纪大太太自己气的不行,但是见纪晓莲开口了,却还有足够的理智拦住纪晓莲。
纪大老爷就在这个时候给纪大太太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说了两个字。
纪大太太咬咬牙,就扑通一声给纪老太太跪下了。
“老太太,都是媳妇的错。”
纪大太太跪了半晌,众人一直劝解,最后纪老太太才缓和了面色,让纪大太太起来。
“厨房里另外备了清粥小菜,今晚上厨房的人都不散,不管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一声,立刻就能备得。”大奶奶杨氏又小心地说道。
纪老太太就没再说什么,只说她累了,让众人各自散了。
纪大太太松了一口气,带着众人告退走了。
纪二老爷就叫住了纪大老爷。
“大哥,我有要紧的事跟你商量。”兄弟俩书信不断,然而还有许多的事情,是不便在书信中提及的。纪二老爷一路劳乏,却等不到明天,就要跟纪大老爷商谈的,必定是无比紧要的大事。
“我也正想要与二弟秉烛长谈,只是担心二弟路途劳乏。”
“不妨事,大哥可有清静的所在?”
“二弟随我来。”纪大老爷略愣了愣,就明白了纪二老爷的意思,一面让心腹小厮在前面领路,就往宅子的西路来。
纪二老爷转身朝纪晓棠招了招手,纪晓棠就跟在了纪二老爷身后。
馨华堂西路共分三部分,前面是花园,中段则是戏楼,再往后,则是两进的院落。纪大老爷将两人带到第五进,正是他平时颐养静思的后书房。
“我每常斋戒都是在这里,平时并不许人来。”纪大老爷领着两人进了书房,又将服侍的人都远远地遣了出去。
这个时候,纪大老爷才注意到纪晓棠。
纪晓棠竟然跟着纪二老爷来了,还进了书房,就在纪二老爷身边坐了。
“哦……”纪大老爷面露迟疑之色。
“大哥,我要说的事,晓棠都知道。长生尚小,还好有晓棠足为臂膀。”纪二老爷立刻就道。
纪大老爷心中有些不以为然,然而却不好驳回,将女儿当儿子养,宠上了天什么的,他并不打算说。
“二弟稍等,我这就打发人叫了晓慕来。”
“大哥且慢。”纪二老爷却拦住了纪大老爷,“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哦……”纪大老爷微微侧身,摇曳的烛光在他的眉宇间洒下一道阴影。“就依二弟。”
第三章 后书房
纪大老爷在书案边坐下来,纪二老爷才开口,就将清远发生过的,书信中不好跟纪大老爷说的事情从头到尾,捡着重要的都说了一遍。
等纪二老爷将话说完,纪大老爷脸色已经数变,不仅脸上冷汗淋淋,在椅子上也坐不住,站起来不住地踱步。
纪大老爷如此失态,纪二老爷并不以为异常,相反,他还深有同感。如此要命的事情,就是他一开始知道,也是坐立难安,更不要说纪大老爷了。纪二老爷一直都知道,纪大老爷是想要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的。
若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别说什么仕途,就是身家性命也都难保。
“二弟,靖安亲王上书,这大宋齐家的后人,不是已经确认了是谢子谦那反贼收养的儿子?”
“大哥说的不错。”纪二老爷点头,“不过此事,尚需万岁爷以及满朝文武认可。大哥,不用我说,你也能想的明白。谢怀瑾是齐家后人,或可得朝廷善待。可若是纪家被认定为齐家后人,纪家以后怕是要灭门绝户啊!”
纪大老爷确实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他如此着急害怕的缘故。
“二弟,难道、难道这件事情还有什么变化不成?二弟为何在信中从没有提起过……,是了,是我拙了,这种事,怎好在信中提及,就是你我今日说话……”
说到这里,纪大老爷不由自主地看向纪晓棠。
这样的事情,纪二老爷不让身为长孙的纪晓慕参与,却如此信重纪晓棠。不说别的,纪晓棠终归是个女孩儿。以后是别人家的人。
“大伯,这正是我爹爹要跟大伯商量的。”纪晓棠在纪大老爷面前第一次开口,“怀瑾为齐家后人,且齐家后人应该被善待这件事,还需大伯在朝中尽力。”
这样做,不是为了谢怀瑾,而是为了纪家自己。
这是纪晓棠告诉纪大老爷的。当然。她也有她自己的打算,那就是为谢怀瑾争取更加平稳和优越的生活。
“兴灭继绝,各朝各代都有善待先朝后裔的事例。且都作为皇帝仁慈的表征,被颂扬不止。”纪二老爷就说道。
这件事,纪大老爷是无需多做考虑的。
“我自当尽力。”纪大老爷就点头,然后又苦笑。“只是,我如今不过是区区一介四品的侍郎。只怕力量微薄,能做的并不多。”
“大哥总可做一推力。杨阁老那里,大哥也能想些办法。”纪二老爷就道。
“看来,只能求助于老师了。”纪大老爷就道。
“大哥求助于阁老。什么能说,什么不好说,大哥心中该有个计较。我并不是信不过阁老。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大哥能理解我所说的吧?”
纪大老爷此时就明白了纪二老爷之所以不让他叫纪晓慕过来的缘故。略做沉吟。纪大老爷就点了头。
“你我身家性命的大事,我还晓得轻重。”
“还请大伯设一誓言。”纪晓棠就道。
“哦……”纪大老爷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目光从纪晓棠身上就落到了纪二老爷身上。
“大哥,论起身家性命,大哥比我还贵重许多。还请大哥莫怪。”纪二老爷就道。
两次三番,纪大老爷已经完全明白纪晓棠在纪二老爷一房中的地位了。他不以为然,且暗暗不喜,但是纪二老爷坚持,而且说的也确实是正理。
纪大老爷就点了头,当着纪二老爷和纪晓棠的面发了誓。
知道这件事最难的已经由纪二老爷处理好了,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在朝中推波助澜,这显然就容易了许多。纪大老爷想清楚这些,虽然依旧心中惴惴,终究是慢慢镇定了下来,重新入座坐好。
“二弟,朝中传言,都说你是安亲王的亲信。二弟此次进京,王爷对二弟可有什么安排?”这才是纪大老爷打算要与纪二老爷谈论的问题。
“朝中传言并不可信,王爷是因为怀疑纪家,才肯下顾。如今你我兄弟都在京中,岂不是更好掌控了!”纪二老爷就道。
“唔……”
“另外,咱们纪家捐钱捐粮,也确实有些寸功。王爷知道我因为守制回乡,如今期满,也想让我给朝廷效力。”
听纪二老爷这样说,纪大老爷就在椅子上微微动了动。
“这样的话,我也正要跟二弟说。二弟满腹经纶,还在为兄之上,老于乡野就太委屈了。”
“大哥过奖了,若论学问,以及经济之道,我万万不敢跟大哥相比。并且,我于仕途并无多少期许。此次进京,实在是不得已。”
“既然来了,就不要再说不得已的话。二弟,既然王爷有意,你这次是否要留京做官?”
“恐怕是如此了。”纪二老爷点头。
“唔……”纪大老爷沉吟,他也想到了这一点儿,但是没听纪二老爷说之前,总还存了一些希望。如今纪二老爷这样说了,那就是肯定要留在京城做官。
纪二老爷留京,纪老太太一定会跟着留下。
“二弟属意于什么衙门,告诉大哥,大哥往老师跟前说说,总是多一份助力。”纪大老爷想了想,就问嗯纪二老爷。
“不管是哪里吧。”纪二老爷就道。这件事情上,他实在是没什么想法。
“若是可以,大伯可在翰林院想想法子。”纪晓棠就道,“翰林院若不成,就是礼部和国子监,吏部那里没有空缺,户部万万去不得。”
“晓棠!”纪二老爷就阻止纪晓棠,意思不喜纪晓棠说这些。
纪大老爷倒是笑了。
“晓棠倒是清楚的很。”纪晓棠对各个衙门如今的态势这样清楚,那必然都是纪二老爷的话。在纪大老爷看来,这是纪二老爷不好意思跟他说想去哪里,故意借着纪晓棠的口说出来。
“我会尽力去想法子。二弟只听我的好消息吧。”翰林院和国子监都是清贵的地方,且较少涉及朝堂争斗,就是礼部也是个平稳、清闲的地方,在当前的局势下,纪二老爷去这几个地方,是最为安稳的。
至于吏部,可不是泛泛就能进的去的。而户部。如今就是最吃力不讨的地方了。
还有一个就是他所在的工部。纪晓棠没有提,因为朝廷不可能让他们兄弟同时在工部为官。
纪大老爷暗暗点头,他这个兄弟历来拎得清。
说过了纪二老爷到京城之后的打算。纪大老爷又问了许多关于清远的事,主要就提到了江庆善。
“如何能想到,那厮竟然就是反贼首领破军!若不是七杀那厮在押解途中死了,到了大理寺因此咬咱们兄弟一口。咱们就撕摞不清楚!”
在这些事情上,纪大老爷还是感激纪二老爷的。
“江庆善……”纪二老爷就想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他怀疑江庆善并不是破军,但是他刚开口,就看见纪晓棠微微抿了抿唇。纪二老爷立刻就住了口。
“江庆善怎么了?”纪大老爷问。
“咱们家养了一个白眼狼,谢子谦反贼围攻纪家那夜。就是这厮带人进的府。”
“这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了。不过,我是素来知道江家人不是善类,可惜当时父亲在世时。对他们维护的很。”纪大老爷说了这一句,见纪二老爷没有接茬。毕竟是关于纪老太爷的,纪大老爷也就乖觉地住口不说。
“他曾打过咱们纪家福地的主意,二弟,可让他坏了我纪家的风水?”纪大老爷这么问的时候,就在椅子上微微欠起身来,显然对这件事非常在意。
“大哥放心,咱们发现的早,并没让他得逞。”纪二老爷忙道,“说到这件事,还多亏了晓棠。不是晓棠有心,那厮勾结咱们家下人,暗地里行事,只怕我都被蒙在了鼓里。”
纪二老爷又细说了一遍纪晓棠是如何发现江庆善不妥的。
纪大老爷再次看纪晓棠的目光就多了几丝暖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