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语,着实令孙权气愤难忍。
    孙权虽然年纪不大,但他自十五岁起就被兄长孙策任为县长,久在江东历练。对于李术如此做为,他暗自揣测,李术之所以敢公然抗命,形同叛乱,背后一定有着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甚至很有可能,就是这些世家豪强撺掇的。他这么想倒也基本符合事实,孙策的强势使得江东世家大族不得不服于强权,然而孙权初掌大权,威势不足,他们便唆使李术当出头鸟,以观孙权的态度和能力。
    既然如此,说不得就要拿李术开刀立威,不过在此之前,孙权决定先试探下曹操的态度,于是写了封密信,遣使急赴官渡投给曹操。曹操哪儿有闲工夫管这事?当下回书一封,表示任君自便。
    其实孙权此举,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将李术罪名定为杀害朝廷州将,而不是反叛自己。如此一来,既可以立威,又不用逼得江东大族与自己彻底撕破脸皮对抗到底。
    这个罪名真要说起来,还有点冤枉李术。实际上当初那件事,是孙策所指使的。就在去年初,李术在孙策的指示下截杀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
    对于孙权的这个决定,张昭等人都表示赞同,而此时周瑜已返回虎林,领兵准备对付刘琮,并不知情。
    就在此时,孙辅也按捺不住了,他自去年因讨伐刘勋而被任命为庐陵太守,后来虽败给黄忠,却总算逃回吴郡。如今孙权继任,将其升为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但孙辅内心却并不满足,认为孙权年纪太轻,难以保全江东,遂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相比李术,孙辅就没什么江东大族支持了,于是孙辅便暗中派人与曹操联络,试图搭上曹操这条线,若是能得到朝廷册封,说不定会有不少人转而拥戴自己。主意已定,孙辅便召集亲信商量,诸人皆以为可行。
    “前将军遇刺身亡,这件事大有可疑!据闻扈从亲卫,后来皆不见踪迹,有说坠马身亡的,也有说患病死的,十多个大活人,难道一夜之间,全都会出意外吗?”有人将听来的流言说出,目光灼灼。
    孙辅也曾听人说过这些流言,当下摇头道:“当不会如此吧?那可是手足至亲啊!”
    “哼,这也难说。总之现在说什么的都有。再不然,为何朝廷迟迟不册封于他?”另一个心腹冷哼一声,说道:“长史等人属意孙翊,现在听说朝廷也有此意啊。”
    “无论如何,此事还须曹公首肯,否则长史等人的上表,定然无用。”孙辅叹了口气,对几个心腹亲信说道:“我立即修书一封,呈与曹公,许以效命,当可成事。”
    之前那个亲信却迟疑道:“然则目前刘琮领兵来犯,将军何以当之?”
    孙辅闻言愣怔片刻,皱眉说道:“以周公瑾之能,必可拒之。诸君勿忧!何况曹公必不会坐视刘琮东进,倘若如此,刘琮实力大增,曹公岂不惧乎?所以以我之见,只要能与刘琮相持数月,待其粮尽,则彼自退。若不退,则有曹公南下之危!”
    他这番话听起来也似乎挺有道理,诸人闻言点头附和,对于拥戴孙辅成为江东之主的事情,便更加热切几分。
    对于江东内部发生的诸多变化,刘琮此时虽然略有所知,但是缺少直接有效的情报,所以未能及时做出相应的部署。他现在首先考虑的,就是驻扎在虎林的周瑜以及巢湖中的孙权水军主力。
    在柴桑水军疫情得以控制,诸军陆续赶赴柴桑、豫章之后,刘琮便召集军师及诸将,商议如何作战。由于之前分兵递进的机会,因为瘟疫的爆发而被迫搁浅,所以现在粮草的压力遽然猛增,近四万人马每日所耗费的粮草,简直让徐庶心惊肉跳。
    所以目前最好的战略,便是抢先进攻,占领敌境之后,就食于敌。水军沿江而下自不待言,陆上进攻路线,便要决定是从江北攻皖城,还是从江南克虎林。
    按照刘琮的想法,最好是轻骑奇袭,水陆并进的同时,以黄忠率三千轻甲骑兵为前锋,赵云、魏延及胡车儿各部跟进,直取皖城,占据要地,居高临下俯视东南。而自己随同甘宁、黄祖的水军顺流而下,直扑三山、芜湖,在巢湖入口相击与孙权水军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经过众人商议之后,就刘琮的提议补充了很多细节,最终决定,先散布谣言,诱敌来攻,如周瑜不来,则先以骑兵骚扰宛城,迫其分兵,然后再以大军直下。
    这个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刘琮便立即让人散布流言,其实也不算谣言,毕竟柴桑水军之中本就爆发过瘟疫。那些探子所要做的,无非是将情况夸大,将后果说的更为严重罢了。
    待消息传到虎林周瑜处,周瑜听斥候来报,闻讯双目微眯,剑眉一挑,嘴角微翘。
    
   

第154章 将计就计君莫疑
    得知荆州水军中爆发瘟疫,亡者十之五六,周瑜听了却冷笑一声。心中暗道,斥候所言,或有其事,却未必都是实情。
    对于刘琮此人,周瑜自去年败后,便多有留意。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不但搜集到了流传甚广的《宛城战记》,就连《南阳策》其中的许多篇章,也都被其派出的密探所获,通读之后,周瑜对于刘琮的雄才大略自有一番新的认识。以他所见,刘琮用兵善于出奇,行事果决,计谋诡诈多变,绝非常人可以揣度。
    倘若荆州水军真的爆发瘟疫,且伤亡甚众,那么刘琮定然会将此消息严加封锁,不至于泄露出来,为自己所派遣的斥候探查可知。然而现在消息传将出来,想必是以此示弱,诱敌之计尔!
    想到这里,周瑜的神色便有些肃然,他暗自思忖,可否假意上当,将计就计?不过如此弄险,到底把握不大,此事还须再三斟酌……
    “将军!”正凝神思索间,忽听帐外亲卫来报,言武锋都尉黄盖求见,周瑜有些纳闷,他来做什么?
    去年水军惨败于彭泽,黄盖重伤被俘,后被刘琮放还,孙策亲自迎接执手慰劳,待之甚厚,仍以原职在水军中听用。此番周瑜领兵抗拒刘琮,黄盖、韩当等将便一同率部屯于虎林。
    黄盖入帐后请周瑜屏退左右,看样子有秘情要说,周瑜以目示意,亲卫鱼贯而出,守卫在中军大帐之外。
    “昨夜有人访至营外求见于某……”黄盖对周瑜将来意道出,原来那人是荆州水军中一名叫郭能的校尉所派。郭能本是蔡瑁故旧之子,又屡次为蔡瑁信任提拔,因蔡瑁谋反时,郭能远在柴桑,所以当蔡瑁密信他率兵赶赴襄阳后,他正要有所行动,却为时已晚。郭能虽未举兵叛乱而逃过一劫,但终日害怕参与谋反之事暴露,被刘琮斩草除根,故此想要投入江东,而当初黄盖被俘时郭能曾对其多加照顾,所以特地派人来向黄盖求救。
    听了黄盖所言,周瑜并未立时便做出决断,而是对黄盖说道:“那密使可一同带来了?”
    黄盖说道:“正在帐外等候,因事关机密,某便让其扮作近卫,以遮人耳目。”
    “传进来。”周瑜见黄盖行事周密,不由点头说道。
    那人被传进来之后,立时跪地向周瑜见礼,周瑜让他抬起头回话,见此人不过二十多岁年纪,生的样貌普通,倒也并不出众,看其脸颊上隐约有水锈斑痕,若非常年在水上生活,断然不会如此。
    “你家校尉,可还有别的话说?”周瑜端坐于几案之后,俯身盯着那人问道。
    “回将军,家主只求脱离荆州之后,得以在江东栖身,并不曾言及其他!”那人听了连忙回道。
    周瑜扭头与黄盖对视一眼,见黄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前些日子荆州水军中,可发生过什么大事?”周瑜转过头对那人又问道。
    那人低头想了想,再抬起头时满脸惊骇:“确有大事发生,月前水军中陆续有数人暴毙,紧接着便发生了瘟疫!”
    “详情如何?”周瑜紧盯着那人问道,声音不疾不徐,似乎只是随口发问。
    “起先很是严重,但后来自襄阳来了个神医,且有医护营相辅,是以很快便将疫情控制住了。水军上下死者近千,患者如今已大部康复。”那人或许是想到瘟疫刚爆发时的严重情形,说起来不由语带颤抖。
    见此人所言与自己所料不差,周瑜越发肯定,所谓荆州水军因瘟疫而战力大损云云,不过是刘琮放出来的假消息罢了。
    将这人打发出去之后,周瑜对黄盖问道:“公覆觉得,郭能之事是真是假?”
    其实此时周瑜自己已有所判断。蔡瑁谋反事,他亦有所耳闻,叛乱平定之后,刘琮诛杀蔡瑁等人,参与谋叛者,几乎被刘琮屠戮殆尽,以此人所言,想必亦是实情。之所以要对黄盖发问,是因看黄盖神情,似乎是想利用此事。
    果然,黄盖思虑片刻之后,对周瑜说道:“郭能若是说想以为内应,反倒令人起疑,但他只求存身,想来此事为真了。不过盖想以此为诈降之机……”
    周瑜朗目如星,望向黄盖,挑眉问道:“你的意思,是向刘琮告密,以获取他的信任?”
    “以将军所见,此计可行否?”黄盖见状,出言问道。
    周瑜面色郑重的反问道:“无缘无故,何以至此?”
    是啊,若是没有令人信服的说辞,刘琮怎么会相信黄盖会在此时突然投降?周瑜的目光在黄盖身上打量片刻,弄的黄盖有些茫然。
    半晌之后,周瑜才缓缓说道:“公覆是因为讨虏将军得位不正,故愤怒之下,才决意背叛……”
    黄盖闻言浑身一震,抬起头看向周瑜,然而周瑜脸上似笑非笑,看不出他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怎么?公覆觉得这个理由还不足够吗?”周瑜见黄盖愣怔当场,便又接着问道。
    黄盖稍一犹豫,却还是点头道:“以此为借口,足矣!”见周瑜眯着双眼似在思忖什么,黄盖便又道:“若是刘琮信了,某该如何行事?”
    周瑜摇头道:“刘琮没这么容易轻信,当初公覆落于其手,生死只在旦夕之间都不肯投降,如今不过是不服讨虏将军而已,怎会轻易背主叛降?待我再想想。”
    “将军把刘琮看的太过了吧?”黄盖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想那刘琮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猛然想起周瑜也是二十多岁,当下止住话头。
    他这话本无别的意思,周瑜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荆州非止刘琮一人啊。”周瑜叹了口气,对黄盖说道:“其放出假消息,是示弱于我,无非要诱我进攻,好设伏罢了。我倒有个计策,与诈降计一并使出,或可奏效。”
    黄盖一听立即说道:“请将军明言!”
    周瑜略一思忖,将自己的想法道出,黄盖听了之后皱眉道:“这也太费事了吧?”
    “对付刘琮,不得不如此啊。此计甚是凶险,公覆若是觉得不妥,那便罢了。”周瑜见黄盖神色犹疑,便出言说道。
    其实黄盖倒不是害怕其中的凶险,而是怕此计不成,岂不是白白折损将士性命,但思虑再三,觉得以目前之处境,唯有出奇计才可大获全胜,说不得,也要弄一次险了。
    二人计议已定,便各自行事。黄盖自回去准备,而周瑜则转身看向舆图,神色愈发严肃起来。李术不服孙权之事,如今已在江东传开,虎林与庐江皖城隔江而望,若是李术叛乱,则虎林首当其冲。
    前有刘琮大军压境,身侧又有肘腋之患渐生,周瑜想到这里,不禁剑眉紧皱。且看刘琮将如何应对,若是能先破刘琮,则李术不难一举而定,可若是刘琮与李术勾结起来,江东形势,将更加危急。
    此时身在皖城中的李术,却并不觉得大难临头,他现在正与郡中诸多宾客僚属,共同商议如何对抗孙权。
    这些宾客僚属之中,多是江东大族子弟,其中不但由陆、顾等家族的旁支,就连虞姓子弟,也有数人。这些人中,自然少不了从孙权那里“叛逃”的人,对于孙权颇为痛恨。
    李术举目环视,对众人说道:“荆州刘琮举兵东进,讨伐孙权,或可以此为机,与之联合。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似乎不妥吧?”一名顾姓宾客抬眼看向李术,对他这个提议并不认同:“据我所知,刘琮此子对于世家大族,可是向来心狠手辣。远的不说,这次因蔡瑁谋反事,牵扯多少荆州大姓进去?流放甚至为奴的且不说,光是人头据说就砍了两车!”
    “是啊,听说此人极为好色,大族之中稍有姿色的女子,被他听说之后,便强行掳去****。对了,听说他还办什么女校,专门为哄骗无知女子入校,他则潜入其中,肆意淫乐!甚至在刘表丧期,还夜御十女,实不当人子!”有人将那道听途说的桩桩件件,眉飞色舞地向大伙说起。
    李术闻言皱眉不语,心说这等荒诞言语,如何能信?不过看众人所言,对于刘琮抱着很大的敌意,他略一思忖,便想通了其中的缘故。
    无非是兔死狐悲罢了。荆州的大族豪强虽然并不与江东世家同气连枝,但不管怎么说,也都相差无几。他们是怕刘琮占了江东,对其家族不利。
    见李术沉默,又有人说道:“也许,刘琮也没那么可怕吧?”
    “是啊,这些终归是传闻而已。”很快便有人随之附和道。这几个人都是太守府中的僚属,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他们所属的家族,影响力仅限于庐州附近,远不及虞、陆、顾、张这四大家族那么根深叶茂。
    “当此时,还请太守早日决断才好!”李术的主簿在他身边附耳低声说道:“或迎刘琮,或降曹公,总之不能首鼠两端,否则定然难以存身啊!全郡百姓都依赖太守,我等也自当以太守马首是瞻,但到底如何,尚需太守一言而决。”
    李术听了大皱眉头,在他背后支持的世家既然不愿与刘琮打交道,那他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
    
   

第155章 引蛇出洞扫余孽
    虽然在李术看来,自己多半能抵挡住孙权的进攻,但若是能依附曹公或是刘琮,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他自成为庐江太守之后,便一直厉兵秣马,如今麾下,已有三万余部曲。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唯有兵强马壮才是最大的依仗。更何况以庐江郡无论投向曹、刘任何一方,都会倍受重视的吧?
    “若是不与刘琮联合,那便投向曹公,如何?”李术思忖到此,抬眼望向众人,出言问道。
    先前那位顾姓宾客又大摇其头:“曹操也不好,他太过残暴,杀戮无数,恐非良主。”
    曹操在这方面的名声的确不大好,杀边让,屠徐州,等等事迹早就让这些人寒心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到底还想怎样?李术脸色一肃,对那人问道:“以君之见,该当如何?”
    “太守也不必着急,不若趁孙刘相争,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那顾姓宾客见李术脸色不善,倒也并不惧怕,悠悠然地对李术说道。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李术恍然大悟,总算是明白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想法。不过他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世家豪强为家族前途计,两面甚至多处下注的手法,早已司空见惯,这也是乱世之中延续家族传承的常见之事。然而你们可以暗自下注,为何却要将我推在前面?
    哼,你们躲在背后将我李术推出来,若是孙权抵挡不住刘琮,那时定然会再让我去投刘琮,反之若是刘琮败了,只怕我就要被你们送给孙权了吧?
    果然是怎样都不受损失的好算计,只是你们能如此,我李术又为何不能?
    原本有这么多人背叛孙权,来投奔李术,还曾让李术暗中大为得意,如今看来,自己只怕早已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