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13世纪的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之中。在原本的历史上,14世纪中叶才是文艺复兴之风开始席卷欧洲的时代。但是历史已经改变,陈德兴在东方的作为,一定会在不久之后传到欧洲。甚至,欧洲人会提前200年知道新大陆的存在。鉴于欧洲人在另一个时空的表现,如今的陈德兴可不敢等闲视之。

但是对欧洲的行动也不能胡乱展开。毕竟欧洲距离大明太过遥远,而且欧洲人的文明也不算太落后,不能把他们当成明洲土著那样欺负。靠几百个探险队员,是没有办法征服那片大陆的!

征服欧洲,必须要出动数十万人的庞大远征军!

而这样庞大的军队,是很难通过陆路开赴欧洲的。大明的军队,毕竟是以步兵为主的。而且汉人也不是游牧民族,没有本事驱赶着无数牛羊随军游牧。

大明毕竟不是一个草原行国。西征欧洲最可行的路径,还是有海路,走南番——天竺——大食,一步步推过去。花个十年二十年的,倒也能够着地中海。

但是如今盘踞中亚的忽必烈,占有波斯、大食的伊利汗,还有控制了罗斯大草原的金帐汗,却很有可能在获得了大明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之后,向西发展,抢在大明帝国之前征服欧洲的!

特别是大明完成了对华夏南方的统一,并且建立起稳固的政权之后,很快就要对河套草原、河西走廊还有乌斯藏高原用兵。

届时,感到危险的蒙古人说不定会像历史上的匈奴人一样,向西攻入欧洲腹地。

而且,如今蒙古三汗(忽必烈、伊儿汗和金帐汗)的军事实力、政治手腕,还有他们从中原得到的手工业技术,对于欧洲来说都处于优势。

最新从中亚传来的消息,忽必烈已经开始在中亚建立起一套更加严密的封建制度了。封蒙古人当士爵,让汉人进城当汉八旗,还打算开儒学和佛理科举,让中亚的蛮夷接受教化,考试做官。还到处搜集男童组建童军——据说是信喇嘛教,读四书五经,认忽必烈当干爹,还要从小接受严格训练的精锐。仿佛就是个忽必烈版的马木鲁克卫队。

很显然,忽必烈这几年也在进步,也在吸取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给他十年八年,没准就能走出中原失败的阴影,往西方去开创一个新局面了。

而这个新局面,很有可能是一个被蒙古人统一起来的欧洲!

而且在忽必烈统一欧洲的过程中,欧洲的保守势力会被扫荡一空,东方的文化、思想、制度和技术会大规模的植入。说不定会催生出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当蒙古人的统治最终结束以后,或许就有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了。就如同后世的俄罗斯一样——如果没有金帐汗国的统治,罗斯诸国说不定会一直分裂下去,最后变成十几个独立的小国,就和碎成一地的西欧、中欧一样。

一个统一的欧洲,显然不是陈德兴想要的。

因此他必须抢在蒙古人大举入侵欧洲之前,同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且在欧洲本土取得租界地,以便同欧洲展开贸易往来。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向欧洲人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可是,我要怎么去欧洲呢?”索菲亚摇了摇头,“通往欧罗巴的道路,无论是水陆还是陆路,不是在蒙古人控制中,就是天方教徒手中。我想……马木鲁克王国也不会允许天道教的使者从他们的土地上通过,去和基督教世界建立联系的吧?”

那是自然的!马木鲁克人虽然和蒙古人是敌人,但并不代表他们和大明就一定会交好。天道教和天方教的激烈冲突,已经关上了双方和解的大门。

“宝音,告诉索菲亚,她会从西方而不是东方进入欧洲!”

陈德兴早就想好了办法,大明赴欧的使团,将会绕道新大陆,横渡大西洋,出现在欧洲的西海岸。

在明洲发现金山、银山的消息传到华夏之后,这片富饶辽阔的新大陆已经展示在了全世界的面前。哪怕是遥远的欧洲,也早晚会知道新大陆的存在。

保密是不可能的,大明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快对新大陆东海岸的控制。

一次绕过南明洲大陆的远航已经在准备当中了,将会出动五艘全副武装的“新大陆”级,先抵达明洲的银山港,然后再沿明洲大陆西海岸向南航行,绕过整个大陆,再折返向北,一路航行到扎马港。完成这次探险之后,这五艘“新大陆”级,就会成为大明西洋舰队的主力舰。

与此同时,周小七的玛雅沿海总督府还会组织力量沿海岸线北上和南下,探索明洲东海岸。还会在明洲东海岸的大河入口处建立殖民据点。这些殖民据点将是一个个驻扎了军队的要塞,用来封锁河口,阻挡欧洲入侵者通过水路深入明洲内地。

当然,阻挡欧洲人在明洲建立殖民地的最有效工具,还是印第安八旗兵和阿兹克特绿营兵。他们现在拥有的武装和训练,怕是已经强过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欧洲军队了。

如哥伦布那样的探险队要遇上印第安八旗,恐怕只有一条死路!

再过上一两年,就不是陈德兴要担心欧洲人入侵明洲,而是欧洲人要担心印第安八旗和阿兹特克绿营攻入他们的老家了……

第705章位面之子的气运

江都,扬州旧城,昭明宫,勤政殿。

光线昏暗的大殿中,几盏清茶,飘散着袅娜变幻的清香。陈德兴穿着天子朝服,悠然自得地坐在御座之前,跟前的案几上还摆着杯清茶,不是宋朝流行的点茶,而是用炒干的茶叶冲泡的清茶。

大殿两侧,摆着两排案几,每张案几后面都有一把椅子——陈德兴的这个大明朝廷不开什么大朝会,不搞什么御门听政。议政的地方就是两个,一是勤政殿御前会议。有时候会召集内阁首相,各部长官,四军部首脑,议会领袖,大家伙坐下来泡杯茶,心平气和议论国事。当然大部分时候不会有那么多人,除了内阁首相,就是相关的阁僚或军部高官。

二是咨议会会议。咨议会不是一年到头都开会的,是有休会期的。各省议员可以回自己的选区活动。不过议会开会的时候,一般就是大会。大明帝国现在已经有了两淮、两江、两浙、两湖、两广、四川(东南西北川)、福建、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和五辽省,还有南北二京,一共二十七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京)都至少有一个咨议员,另外还会根据落籍的士爵和士绅的数量决定每个省(京)额外的咨议员数量。原则上,每一千个士爵和士绅就有一名咨议员。现在大明咨议会的议员一共有338人,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士爵(包括无封地的普通贵族)和士绅人数已经多达三十一万一千人了。不过咨议会会议并不要求这338人都到齐,只要有三分之二的人与会,会议就可以举行。而每一届咨议会(咨议员有任期的,五年一届)开幕,都必须由皇帝或摄政亲自宣布。当然,咨议员并不都是士爵、士绅投票选出来的,而是三分之一由大明皇帝委任,三分之二由士爵、士绅选举。

至于大明帝国的最广大的劳苦大众,当然是没有咨议员会替他们说话的!

另外,皇帝和摄政还可以随时驾临咨议会听取意见,发表讲话。基本上就是后世帝国主义国家的那一套。

这会儿在勤政殿召开的,自然是御前会议。与会的就是丞相黄智深、副丞相兼财政部尚书任宜江(他现在已经转成文职了)、外交部尚书梁崇儒、咨议会议长赵复、陆军部尚书陆虎、海军部尚书高大。来着都是整个大明帝国实权最大的官员和政客,要讨论的自然是要紧的军国大事。

“圣人,如今西域的形势变幻莫测,超过军部早些预期。旭烈兀死后,其继承人阿八哈汗已经向忽必烈臣服,送出了人质和贡品。据悉,阿八哈还会派遣军队参加对金帐汗国的征讨。另外,根据可靠情报,金帐汗别儿哥在今年夏天的时候,已经患上了重病。金帐汗国正在四处招揽名医去萨莱为其治疗。如果金帐汗别儿哥身亡,忽必烈对金帐汗国的征讨很可能取得大捷……”

正在说话的是陆军部尚书陆虎。随着宝音和索菲亚的到来,大明帝国和海都汗的蒙古已经成了盟友,陈德兴和海都也将在天道三年夏会盟于开平城。与此同时,西域和中亚还有许多大蒙古国内部的最新消息,也通过海都陆续传到了江都。

消息很不好!

看来放忽必烈西走的战略是个失误!原本以为会在忽必烈灭亡后一统蒙古的旭烈兀和别儿哥——他们俩真有这样的实力和本事——却都自己倒下了。

两个很有希望替代忽必烈的汗王,一个已经病死,一个就快病死了。如果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都是那种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死个老大或许不是什么事儿。可这两国偏偏都是没有什么制度,全是靠领袖的个人能力和威信维持的国家。

这种国家的每一次权力更替都是一道坎儿。所以阿八哈必须巴结忽必烈,而别儿哥的死也必定会给忽必烈可乘之机。

陆虎的声音陡然凝重起来,“最坏的情形,忽必烈那厮有可能吞并金帐汗国!”他咬咬牙,“早知道旭烈兀和别儿哥两个都是短命鞑子,俺们就该把忽必烈的小命留在中原!”

“当初的确考虑不周……”陈德兴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面也有点后悔。

这事儿怪不得别人,别人不知道忽必烈是另一个时空的“位面之子”啊!“位面之子”一定是有大气运的——就是运气特别好,忽必烈去了西域后显然一直在走运!

先是轻轻松松平了阿鲁忽,将中亚三河之地轻松拿下。然后又遇上了旭烈兀病死,别儿哥病重的好事儿。现在就等别儿哥咽气,他忽必烈就会扑向金帐汗国了!

有了伊利汗国的支援,又有忽必烈从中原带去的火药和火器,金帐汗国多半打不过他。吞并什么的或许比较困难,但是将金帐汗国变成附庸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别儿哥不死,金帐汗国有个汗王,肯定是能用持久战拖延下去。金帐汗国大着呢,丢点儿地盘不算什么。

可是别儿哥要是死了,新的金帐汗又一时选不出来,那忽必烈的机会可就来了——金帐汗也是开会选举的,是由术赤系的宗王来选。

根据宝音提供的情况,现在的金帐汗国内是有拔都系和非拔都系两大势力,别儿哥是非拔都系的汗王,而最有可能继任金帐汗的忙哥帖木耳则是拔都的孙子,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整个拔都系的支持,还皈依了天方教——别儿哥就是依靠天方教的支持才当上汗王的,现在金帐汗国的天方教势力会在新汗继任人选上中立。所以拔都系已经占了优势。但是非拔都系也有一个牛人,就是统治西罗斯的那海。

忽必烈只要拉拢到那海,两面一夹,忙哥帖木耳就算完了。忙哥帖木耳一完,除了蒙古本部,整个大蒙古国就被忽必烈统一起来了。

这下,大明帝国的西北可就要多事儿啦。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德兴身上,西北有事儿,那就出兵去打吧!反正出兵西征是早就定下的事情。现在就等陈德兴一声令下了。

陈德兴也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微微一笑,一字一字地道:“忽必烈就算统一了蒙古又能怎样?朕可以在中原打败他,同样也能在西域将其击败!他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朕都能抓到他!”

……

嗖的一声,破空之声响亮,就看见一支羽箭脱弦而出。去势极快,直直扑向一支在雪地里面活动的狐狸。大汗的宠臣刘孝元的赞美之声方才出口,就看见这支羽箭猛地插入了那只皮毛漂亮的狐狸的右眼。狐狸当场翻倒,抽搐了几下,就没了气息。

发箭的自然是忽必烈,一个怯薛歹飞奔过去,拎着狐狸献到忽必烈跟前,还猛地喊了一声:“大汗神射,射中了眼睛!”

“万岁!”

四下的怯薛歹还有跟着出来打猎的群臣都欢呼起来。所有的人都在替忽必烈的好运感到由衷的高兴——几十步外射中狐狸是箭法问题,射中狐狸眼睛就是运气的问题了。

而这位在中原很不走运的大汗,跑到西域之后仿佛转运了。这两年简直是想什么有什么。先是弟弟(旭烈兀)死了,然后堂兄别儿哥也快要死了。

原本大家还担心伊利汗和金帐汗来和忽必烈争蒙古大汗,结果这俩货自己都叫长生天召唤去了。

没有了旭烈兀,伊利汗国立马服软,献上了好多从巴格达城里抢来的金银财宝,还送来了人质,表示要服从薛禅大汗忽必烈的领导了。

而金帐汗国,别儿哥还没死,内部就已经吵翻了天。术赤系的宗王都拥护忙哥帖木耳,而非术赤系的宗王又拥护那海。另外,忙哥帖木耳派人去和林向自封监国的海都求助。而那海则派遣他的儿子斡儿答来了忽毡,现在这位斡儿答王子也陪着忽必烈一块儿在打猎呢。

斡儿答王子也拍手叫好,“大汗神射,比起昔日的哲别也差不了多少了吧?有这样的神射,大蒙古何愁不能重返中原,踏平汉人的城市和田园?”

忽必烈丢下弓,苦笑道:“想要重返中原,靠射箭是不行的,哪怕朕的勇士人人如哲别一般,也不可能摧破明军的钢甲!不过,朕却有别的办法!”

他猛地一挥手,刘孝元明白他的意思,立即大声喊叫:“抬铳队,来两个人!把火绳铳抬上来!”

接着就看见两个汉军士兵扛着根抬铳飞奔过来了。一人半蹲,另一人将枪身架在了半蹲之人的肩膀上,然后瞄准了远处100步开外的一棵大树。

这根抬铳是改进型的,有了可以单手握的木柄——这是从陈德兴的枪弩上面抄来的设计——而且还有了简单的扳机加火绳的击发系统!这居然是一把火绳枪!

第706章老枪

斡儿答王子有些奇怪地盯着这根黑色的长铁棒子,心里面正奇怪的时候,突然有人一声发喊,然后就见黑铁棒子一头突然冒出浓烟!紧接着就是“轰”的一声巨响,把王子吓得一哆嗦。

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有人叫喊了起来“中了!中了!”这是用蒙古语叫喊的,王子能够听懂,不过还是一头雾水,中了什么?

“斡儿答,你瞧瞧那边。”忽必烈扬起马鞭,遥指着百步开外的一棵大树。树干表皮,赫然被打碎了一块儿,露出了里面白色的木芯。

“不如走近些看吧。”忽必烈说着话就策马向前,斡儿答也连忙策马跟进。

等靠近了那棵中弹的大树,斡儿答才发现,树干不是被打碎了表皮,而是被整个儿打穿了,木屑碎块在大树背后散落了一地。

“如何?”忽必烈笑盈盈地发问,“若是有一万五千支这样的抬铳,我蒙古大军可能扫荡四方?”

“一万五千支……抬铳!?”斡儿答猛吸了口气,扭头看了看那支刚刚完成射击的抬铳。两名汉军士兵,正手脚麻利的在给这支抬铳装填火药和弹丸,准备再次射击。

忽必烈说“一万支”抬铳也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很快就会有了。在掌握了撒马耳干、不花剌、玉龙杰赤这样的西域大城后,忽必烈的蒙古国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工匠,可以大规模打造抬铳了。不过打造抬铳毕竟是个手艺活儿,哪怕有上万名铁匠全力以赴,一万五千支新式抬铳没有个一年多时间还是造不出来的。

不过一旦打造完成,尽数装备忽必烈的汉八旗军,忽必烈军的火力立即就能再上个台阶。

此外,忽必烈还尽数淘汰了骆驼铳——这玩意儿比抬铳强不了太多,价格却昂贵了不少,而且一个人装填弹药又要控制骆驼,实在有点手忙脚乱。

作为骆驼铳的进化版,青铜大铳也已经铸造成功——这是由从中原带来西域,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