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官对匪的震慑,这是官对民的威压!
随着伍立群走进会议厅。所有人都躬身行礼,还发出了一阵‘叮当叮当’的腰刀碰撞的声音。这就是伍立群这些年头里笼络到的全部人马了。
他们此刻还不是大秦的兵。大同站也没能力为所有人全都准备秦军军服。可他们这群首领能够特殊对待,今天会议厅里他们就会接到各自的告身,以及属于他们的军官服!
一个小时过后。所有的人再度汇聚一堂,颜色已经全变了。一系的军绿,他们从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了一支军伍。虽然那些个军官依旧还坐没坐样,站没站样。伍立群这种只是在出发之前被集中训练了一阵。眼下军事技能可能仅仅限于会站军姿的家伙,都比他们更像军人。更衬军装。但是那些马绺子头领自己可不这么认为,打今儿之后自己就是官儿了,就是新朝朝廷的人了。这一身儿衣裳就是那‘朝服’!这群穷人家出身,马匪行干活的官爷们,真真是喜欢死这身军绿军装,真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能穿着。
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他们都出人头地了,他们当上了官儿,就是光宗耀祖,光大门楣了。
不过义勇军跟秦军的最大不同处,就是编制和建制。
蓟州的义勇军,方大猷掌控能力强,就能按照秦军的建制编制大队。这里,伍立群对低下各部的掌控力较弱,那就各部维持原样不同。只从中选出四个有威望、名头高的人,建立了他下面的二级指挥单位。但也只限制于松散的‘指挥权’!伍立群自己依靠大同站自身的实力,加上三股态度最好的马绺子,形成了自己的直属力量。
然后以此来催动余下二十股马绺子的行动!
……
成都,四川总督衙门。
四川总督吴棠和成都将军魁玉正并肩站在书房后壁上悬挂的巨幅地图前面,各自拿个放大镜在细细的看。这是一幅四川省的地图。
自从当初石达开兵进成都失败后,十多年了,成都再一次陷入了兵锋威胁之中。而现任的四川总督吴棠和成都将军魁玉,比之当年的骆秉章和崇厚来,形式可要恶劣的太多太多了。
秦军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这西南之地,屯驻重庆的湘淮军与秦军勾勾搭搭,眨眼就可能反戈一击。而吴棠与魁玉所能依靠的大清朝,现在还是那样的风雨飘摇。
两人如今能够依靠的只有手中的川军和成都的八旗新军。
但川军已经被汉中的秦军多次击败,提督唐友耕几乎丧失了信心。八旗新军则满打满算不足一万人,依靠这点力量来抵抗刘卓北上的大军,太螳臂当车了。
云南东部、北部和贵州全省已经被秦军平定,刘卓所部秦军加上贵州归降的起义军,总数超过了七万人。而云南西南部的太平军,根本动弹也没见动弹。
连刘卓都不清楚石达开跟刘暹倒地有了什么样的联系。他只知道刘暹已经向石达开那里派出过两次特使了,而石达开更向刘暹派出了五次特使。
但两军具体的达成了什么协定,他丝毫不知道。刘暹也没命令他对石达开输入军火弹药和粮米物资。
反正刘暹要他放心大胆的杀去四川,如今已经到了要解决西南问题的时候了。
因为英国人现在于阿富汗的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希尔。阿里已经死去。其子耶古卜继承阿富汗王位,与英国人签订了《甘达马克条约》,阿富汗从‘国际公法’上讲已经沦为英国的附属国。
刘暹很怕英国人再对西藏动手,造成既定事实。那样要迫使英国退出西藏,除了打仗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了。刘暹可不愿意看到时局走到那一步。他现在就要解决掉四川的问题,然后组建高原兵团,派出一千人左右的部队入藏。
于是,吴棠和魁玉也就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五万秦军杀奔而来,这根本不是川中清军可以抵抗的。
两人目光都集中在了资州一线,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清军诸军名号,就收缩在资州州城、明心寺、官斗山、水晶山和沱江右岸的苏家弯等处,勉强摆出一个防守的态势。
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秦军自从进入四川以来,其左路纵队连续占领叙州、自流井、南溪、江安一带;右路纵队拿下了怀仁、泸州、富顺,两军于隆昌会师,进逼资州。
这一战如果不能阻挡秦军北上,怕要不了旬日,秦军就可以杀到成都城下了。
吴棠和魁玉都清楚,现如今是枪炮的天下。往昔可以持为屏障的城墙、险要,现在根本挡不住秦军的大炮。
如果事情不济,成都不足为凭,吴棠会怎么做且不说,魁玉是已经准备带着成都旗人跑路了。
停驻泸州的刘卓,这个时候正在斟酌的用词酝酿着发给刘暹的电文。
接下的资州一战将是四川之战的重中之重。他准备把云贵,主要是贵州的义军都给消耗掉。这些人虽然经过了精简,却还有两万余众,占据了此次北上四川之军的一半。
虽然他们全都被秦军收拢,可是部队的性质没有大的改变。主要是秦军对于贵州的义军一直都是笑脸,不想事情要完了的时候,突然变恶脸。这些义军在地方上都有不小的根基和基础,为了来日尽可能好的管理贵州,刘暹暂时没动这些人。
但刘卓不会傻到以为刘暹就一直会忍下去。自己要早点为皇上处理好这件事,也当是为皇上分忧解难了。
所以这一回资州之战,刘卓并没真心做战前计划,因为他的‘计划’只有一个——猛烈进攻,死拼硬磕。
两万多人拼光了干净!
就算朝廷要为此付出相当一批抚恤,对于大秦也没啥子。
刘皇帝财大气粗着呢!
第五百零二章大出血的朝鲜
“下国小臣闵台镐、金弘集、安骥泳,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通州衙门花厅,刘暹见到了朝鲜来的正副使和书状官。在朝鲜长久以来的入华使团当中,这三位被称之为“正官”,又称“三使”。其他成员则有写字官、医员、随行军官等组成,地位就根本不能与上三者相比了。
三个人的名字刘暹全没啥子印象,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三个人在原时空的朝鲜历史上都是很有地位的存在。
闵台镐、金弘集在原时空历史上都是‘事大党’,即是亲近中国的亲清派,现在当然就是亲秦派。
这两个人里,闵台镐是一看就知道是闵妃一党,外交部报来的资料中也证实了刘暹的猜测——他是闵妃的堂兄。是朝鲜闵系的头面人物。
而金弘集则是金永爵的儿子,其父官至开城府留守,并与朴珪寿一起担任少年时期高宗的经筵讲官,是李熙老师的儿子。李熙对金弘集很是看重,同时金弘集与身为亲中派的大院君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金弘集最终拿下了此次出使中国的副使之职。
最后的安骥泳则纯粹是大院君的人。曾任巡抚营从事官,随梁宪洙上抗击法国入侵。是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的忠实支持者。
华夏是朝鲜千年的宗主国。刘暹也是朝鲜的皇帝,满清已经被朝鲜弃之如履了。闵台镐、金弘集和安骥泳三人对着刘暹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并没有过错。
“起来吧。”刘暹挥手。闵台镐、金弘集、安骥泳三人再谢拜,然后才起。
作为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藩国。朝鲜的士大夫远比满清的还要顽固彻底。当然,这也是因为朝鲜至今还没受到深刻的教训。
三人当中的闵台镐和金弘集都属于政治上的稳健开化派。而安骥泳则是纯粹的政治保守派,敌视一切的西方外来文化。这些人为基础建立了五百年的朝鲜李朝。礼教远比明清时候的中国更为严谨死板。
刘暹都已经让臣下非大朝仪无需行叩拜之礼了,朝鲜使臣连个起身,都要先谢恩。
“神京克服在即,朕没能顾得上尔等。但是天津开阜多年,虽然横生了不少污秽、腥膻,但好的一面总是有的。尔等三人皆国之大臣,多走走,多看看,吸之善良纳为己用。当为朝鲜振兴之用,弥补有益。”
闵台镐、金弘集是倾向于改革的,刘暹这番话听了当然是心里贴慰的很。安骥泳呢?虽然是绝对的保守派,但也听得出来,刘暹话语中释放的善意,一样是感恩。
闵台镐上前一步再拜,然后道了一番感恩戴德之言,表了朝鲜小国之赤诚心意。再正式递交了礼单。
朝鲜一国为了卖好华夏,为了消除华夏可能存在的对自身之意见。可是大出血了一会的。朝鲜国内能与中国往来的货物,最可靠的就是山参。但是进攻不可能只有山参的。
满初时候规定,朝鲜进贡贡品为: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豹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鼠)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各样花席四十领,白绵布二百匹,各色绵绸二千匹,各色细麻布四百匹,各色细布万匹,布千四百疋,米万包。
随后,随着满清在中国站稳脚跟,朝鲜的贡品已经大大被减少。到雍正时期,原本规定中额数不变的仅有一项:鹿皮百张。额数增加的也仅有一项:大小纸二千五百卷增加到五千卷。高丽纸的质地是很不错的。坚韧、光洁,受墨微渗有韵,宜书宜画,且有镜面及发笺等多类品种。《纸墨笔砚笺》称:“高丽纸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很受中原文人墨客之喜爱。
其余八项均都大幅度减少:水獭皮四百张减为百张;腰刀二十六口减为十口;五爪龙席四张减半;各样花席四十张减半;各色布万二千疋减为三千二百疋;各色绵绸二千匹减为四百疋;米万包减为四十石。
总价值几乎不足初期的十分之一。
现在是朝鲜第一次对大秦朝贡,东西比满清规定的多得多,他们可不敢照着二百年前的旧例来。
首先添美女一十二人,然后老山参千斤。是的,千斤。
这可没一点噱头。
满清与朝鲜二百多年交往,除去边市贸易的牛、马、盐、铁之外,朝鲜最重要的就是对清朝的人参贸易。这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因为每包人参为10斤,朝鲜允许到中国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而那个使团人数常年就没低于200人过。
所以这个数目虽然让刘暹本人也很吃惊,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真货。
貂皮500张、水獭皮500张、青黍,也就是青鼠,松鼠的一种,皮货1000张、鹿皮1000张、豹皮500张、虎皮20张;
海参、鲍鱼等海产干货,各五十担;
金1000两;银10000两;腰刀一百口,顺刀一百口。朝鲜刀的精品质量不错。虽然,这标准对应的是二百多年前。
纸类10000卷;
五爪龙席,各样花席,白绵布,各色绵绸,各色细麻布,各色细布等等,纺织类的全都是翻倍,甚至更多。
上等的精米十万包,并且朝鲜还准备了二十万担粮食运去了辽南,以支援登陆此地的秦军大部队。
再有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贡品单上全都是以百担做计量单位的。
这绝对是朝鲜的大出血。统计一下,贡品总价值以朝鲜价位计算。接近五十万两。
“李王有心了。”
刘暹很满意,语气都比刚才更加的亲缓柔和。朝鲜三个使臣心里也振奋的很。朝鲜不怕付出的东西多,只怕刘暹不高兴。刘暹高兴了。那此间物品再翻上一倍又如何?!!
“朝鲜自秦汉而到今,两千年藩属,为我华夏心腹。你国赤诚之心,朕感有身受。此间是朝鲜入朝头始,贡品丰盛维系下国之心,朕就受用了。但及来年,毋须如此奢费。中华文德礼仪之地,藩属之臣,在心不在贡物。
此朕金口玉言。尔等回转国内,须与李王分说。”
刘暹现在看起来一派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于内心里,他何尝没想过一口吞吃了朝鲜?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吞并土地最后的机会了。等到再过一二十年,民、族这玩意兴盛流传起来,再想吞并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就难了。
只是朝鲜两千年来大多时候是独立自主的,吸纳接受了儒家文化以后,朝鲜本身已经形成了自我独立的意识。强硬的将他吞并下去并非上策,就跟眼下的越南一样,刘暹要以一种国家、民间经济、政治、生活上的全方位的优秀和领先。吸引朝鲜、越南之人拜求着向往中国国籍。再提倡华夏文化圈消除贸易壁垒,完全贸易自由和彼此间开放,拿捏住各国的经济命脉,统一钱币。先形成一个‘欧盟’,再成为一个‘联邦’,然后是一家人。
这就是刘暹对将来吞吃周边国家的一个思路。但事情、时局究竟会怎样得发展。发展到哪一步,也不是他能够确定的。还是要一步步的走下去!
朝鲜使臣下去了。刘暹也要制定出一份回礼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
可刘暹也是头一次遇到这事儿。他让侍从去找一份清朝时候,清廷对朝鲜的回礼物品表单来。递到他手中的是满清鼎盛时期。乾隆年间清朝对朝鲜的回赐:
印诰:玉钮金印、诰命;
御书:御笔福字、寿字、扁额等;
书籍:御制诗、《仿宋板五经》等;
笔墨纸砚:宋澄泥仿唐石渠砚、端砚、梅花玉版笺、仿澄心堂纸、宣纸、花笺、福字花笺、花绢、徽墨、湖笔等;
裘皮:黑狐皮裘、黑貂皮、貂皮等;
锦缎布匹:大蟒缎、小蟒缎、织金缎、八丝缎、红羽缎、石青缎、龙缎、采缎、大缎、妆缎、锦缎、倭缎、闪缎、素缎、帽缎、彭缎、青缎、漳绒、宁绸、宫绸、春绸、江绸、线绸、纺丝、纱等;
金银玉器珠宝:金元宝、银元宝、金钱、银钱、金铃、银铃、玉如意、玉香炉,玉笔洗,珊瑚珠等;
装饰器具:玉器、瓷器、玻璃器、洋瓷法琅器、雕漆器等;
马具军器:一等鞍马、二等鞍马、弓箭撒袋、玲珑案辔等;
日用品:荷包、十锦扇等。
刘暹看的是满头黑线。要他回赐这些东西,搞的太出他的承受底线了。
“命令,回朝鲜单发步枪三千杆,子弹一百万发;手枪一百支,子弹一万发;重机枪十挺,子弹十万发;54炮十门,75炮十门,炮弹各配一百发。另外选军中精干三十人,给朝鲜做教官。”
这才是刘暹的风格。
而且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想要朝鲜能像‘民投’那样加入中国,必须在朝鲜朝野上下心中经营起中国良好的形象。
也只有此,才能瓦解朝鲜心中的警惕之心。
刘暹可不认为朝鲜乖乖的对自己进贡了,朝鲜这个国家就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的匍匐在自己脚下了。就是那阮朝,不也是在阮福时贬夺武仲平兵权之时,刘暹不置一词,并无进行任何的干涉插手,这才是真正的信任了刘暹。
朝鲜人肯定也是如此。惧怕崇敬之中,带着暗中的警惕!
第五百零三章天津新见闻
就在刘暹于通州接见三位朝鲜使臣的时候,一艘从日本长崎过来的客轮在天津港口缓缓靠岸。四十二岁的前满清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漫步走下船来,早已经在码头等候的黄遵宪快步迎了上去。
“子峨兄,一路辛苦!”
黄遵宪小何如璋十岁,三年前何如璋首任驻日本公使的时候,黄遵宪为是时使馆参赞。后者在当时还仅仅是一举人功名,并且是排名在一百多名后的举人功名。之所以能成为使馆参赞,离不开何如璋的力荐。
而黄遵宪之后两年在日本的优异表现,也是他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大秦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最大的原因。可以说,何如璋对黄遵宪恩深似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