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暹并不知道,日本虽在这次战争中一败涂地,但是日本士兵用自己的血性赢得了英法美俄等国的‘赞赏’。就在日本正式承认战败到现在短短九天的时间里,伊藤博文代表日本政府已经先后跟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借款协定。
英国的一百万英镑,合三百三十三万两白银;美国的三百万美金,合二百万两白银;法国的三千万法郎,合四百万两白银;俄国的二百万金卢布,合一百万两银子;
超过一千万两的标准库平银,比日本全年的国税收入都要高。赔偿大清和琉球各五十万两白银,日本政府表示没压力;再恭送走刘暹,日本政府也表示没压力。伊藤博文此刻是手中有钱心里不慌,只求尽快的送刘暹走人!
“伊藤,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大清国内的情况你肯定也知道,我刘暹自己的军队要自己养。所以,没一百万两银子做开路费,我是不会走人的。
另外,据我所知,那库页岛的南半部是你日本掌握的。是不是?”
摊开桌上的一幅地图,刘暹指着库页岛的位置对伊藤博文说道。这块地盘就是要回来了,刘暹也不可能实际掌控住的,可这总归是中国的地盘啊。
“阁下想要桦太?”伊藤博文腾一下站起来了。
“桦太?不,那是库页岛!”
第三百二十八章赚了个盆满瓢溢
库页岛的名称来自于满语,俄文音译为caxaлn?h(萨哈林),皆是满语“黑”的意思。日本称库页岛为“北虾夷地”或“桦太”,其中“桦太”的名称则源自“karput”的对应的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因其处于黑龙江口的位置,故汉语名为“黑龙屿”。
刘暹不会拿着黑龙屿来称呼库页岛,以此来显示自己对满清的反抗,自以为是‘拨乱反正’。那样真的太肤浅太肤浅。
“不错,我就是要库页岛。你们日本还掌控着库页岛南端的一截,给我,这是我撤军东京的第二个条件,也是最后的一个条件。我可以允许你们继续在那里生活开拓、居住生存,但是主权,一定要属于我中国。”
中国是最早知道库页岛的国家。
汉唐的历史太远,元朝,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曾命征东招讨使塔匣刺讨伐库页岛上的骨嵬部,也就是现在的阿伊努族。虽多次征讨未能成功,可是至大元年,蒙古帝国的3000大军终于攻占了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元朝贡。
再加上明朝征服苦兀,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建立了永宁寺,树立《敕修永宁寺碑记》和《重建永宁寺碑记》两块石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最最重要的是,刘暹根深蒂固的就认为那地方是中国的。现在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他愿意放过才见鬼呢。
伊藤博文脸色很难看,但面对刘暹他也说不出库页岛就是日本的土地。那地方日本人虽然很早就有涉及。现在南库页岛(日本称为桦太)更一定程度上掌握在日本的手中,四年前日本为了跟俄国对抗,从“北海道开拓使”中还分离出了“桦太开拓使”,由久春古丹开设,这个桦太开拓使足足存在了一年多时间。但日本真的说不出那地方就是他的固有领土的话来。连北海道也才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才被日本正式纳为领土,说库页岛是日本的国土,就太开玩笑了。
而且现在日本在库页岛上的势头已经被俄国人给用绝对实力打压下去了。原时空在一年后的西历1875年,日本与沙俄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
现在刘暹正好能从中截一下!他相信,对于日本鸡肋一样的库页岛南端主权,日本一定不会舍不得的。
“阁下,这种条件不是伊藤可以允否的。请等待天皇陛下的裁决。”
伊藤博文感觉自己满是伤口的心又被刘暹狠狠地扎了一刀。如此的耻辱,对于贯彻武士道于一生的日本人来说,真不如立刻死去。但是不看到日本强大起来的那一日,伊藤博文又如何舍得去死?
“诸君。铭记着今日之耻辱。今后奋起的道路上,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仇敌。他会像夜中的灯塔一样明亮,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六月十二日,秦军启程离开东京湾。码头上。维新三杰之二——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以降,足足二十多名原时空历史上日本大名鼎鼎的豪杰,每个人都用着喷火一样的目光看着缓缓驶去的联合舰队身影。更是在看那个以一人之力,压下了整个日本的人的身影。
“知耻而后勇!诸君请多多努力——”
“嗨!”
……
大海之上。刘暹立在甲板上,正在看着渐渐被摔在身后的东京湾。“这绝不是中国舰队。中**队,最后一次踏上东京!”
日本答应一百万两银子答应的太爽快了,爽快的让刘暹简直以为那是一万两银子。伊藤博文目光中显露的神光,也半点没有软弱的样子。
刘暹这些日子里也一直盯着英法美俄等各国的公使馆,日本跟这些国家往来甚是密切。刘暹已经怀疑,这时的日本是不是已然拿到各国的‘支援’了!
反正看小鬼子的反应,那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等人直到今个队伍要离开了,才正式的露了一次面,尿性应该很足的。他们是不会就此驯服的。将来还有的斗!
振威号和平海号在舰队出了东京湾的时候,独自编队离开了舰群,他们将北上库页岛,在库页岛南,重新立起中国的主权碑。虽然老毛子一定会蹦跶起来,北京方面会不会再次跪了,刘暹一点把握都没有。可立碑还是要立的。
真再给满清给买了,刘暹也认了。将来自己一起从俄国人手里讨回来,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此次攻日之战,除了干掉了日本老一批名人,干掉了上万日本兵,拆掉了横须贺的造船厂,继而又拆掉了东京炮兵工厂,这可是日本最大的陆军武器生产工厂。从建厂到原时空的二战后,日本陆军的绝大多数武器【国产】都是由它提供的。
刘暹自家的兵工厂规模虽然不错,但是有了东京炮兵工厂的机械设备,几乎也就能把各类产量翻上一倍。
只这两座工厂给刘暹带来的利益,就不是单单的金钱可以衡量的。而更别说大批枪支、火炮以及那几艘轮船的缴获,后者秦楚两家对半分,秦军的后勤部账面上就直接增添了几艘轮船的记载。
而一连拿下横滨和东京两座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二,只从市政厅和银行里收没的金银就也超过了六百万两银子,并且从天皇的皇宫中也收到了六十七万两的白银。
要说,刘暹把日本政府的家底给一毛不剩的全抄了,那是不可能的。日本国库里不可能只有三万两不到的黄金,肯定是在沦陷之前将大批的黄金给运出去了。
可纵然是如此,此一战里秦军也赚的盆满瓢溢。
刘暹动员部队总共的开销是多少?
枪支弹药、医疗运输费,总共加到一块不到一百万两银子。而收益呢?现银就有近八百万两。
第三百二十九章大久保的‘特别费’
大久保利通才四十五岁,正值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两个月前,他还是日本政坛的第一人,虽然岩仓具视才是太政大臣,而他只是一个内务省卿。但是由他担任内务卿的内务省,将劝业、警保、户籍、驿递(即邮政)、土木、地理六个部门,和测量司的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的手里。所管辖的范围涉及到“殖产兴业”的各个方面。他创建了明治维新政府的行政组织,即包括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文部、教部、工部、司法、宫内十个省的中央官僚机构。并以此形成了以大久保利通领导的内务省为中心,同大隈重信控制的大藏省、伊藤博文的工部省在日本形成了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
明治维新后三杰第一人,在西乡隆盛退出政府后,名至实归。
这次日本战败,责任划归并没太多的载在他身上,他手中的权力,他在明治政府大臣心中的地位,并无改变,甚至是更高了。因为这场大败无比真实的鉴证了急征派的不可取,日本依旧弱小,还没有跟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较劲的能量。
可是大久保利通本人似乎并不这么想,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精神状态也不佳的令人担忧。俊挺的身板塌了下来,每日就是昏沉沉的或睡或醒。但是只要一旦醒来,他就一个人坐在那里想着什么。
病中地他,更加沉默。却也似一头受伤的猛兽,更加危险。
门轻轻推开。一个随员在门口恭谨地九十度鞠躬:“阁下,高桥先生到了。”
大久保利通坐在塌塌米上。屋子里就看见他眸子一闪,一股冰寒的令人心颤的神光从他眼睛中直射出来。
“高桥君。快进来!”
门口身影一闪,却是一个一身中国人打扮,穿着棉布袍褂,外面套着绸面皮坎肩儿。瞧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家道殷实的商人一样的中国人,背后更还垂着一条大辫子。看见大久保利通这个样子,他眼神闪动,也给吓了一大跳。完全没有想到日本政界的第一人,现在是这样的模样。
“阁下……”
“高桥君,我筹集了大约二百万日元的特别费【此时1日元大概等同一鹰洋】。我全部交给你。你拿到清国去。全都花掉!清国的御史言官,清国在陕西和两广的官员将领,各种各样能在明里暗里给刘暹下绊子找麻烦的中国官员,你都要想办法联络,想办法收买!我只有一个要求,让他们所有的矛头,对准刘暹和他的秦军!
而另一面就是去吹捧刘暹和他的秦军,将他们塑造成天下第一强军,塑造成清国唯一能够打仗的军队。塑造成清国的大英雄,大豪杰……”这一招叫捧杀!
“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并非一年一时就可以完成的。今后的特别费,只会更多,绝不会比现在少!!”
中国人一样的高桥神色不动。微微弯腰,仍然是一副中国人的样子。他很清楚大久保利通的算盘是什么。微微想了一下,苦笑道:“阁下。难度很大。皇国只是刚刚进入中国,并没有经营出深厚的根基。也没有网织出庞大的关系网。而刘暹此人现在在清国的声望如日中天。想对他进行攻击,清国官员就算拿了钱。也不会干事情的。至于捧杀……,会更有效果!但是清国的统治者不是白痴,自毁长城的事情……”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长时间的任务。而且我要的是任何一点都不可以放过,我要的是凝聚全部的力量。…………在清国地关系,我的一些朋友也可以协助你,洋人朋友也有!除掉刘暹和他的秦军集团,这件事上我们跟英法美俄等所有洋人都有共同的利益。这点你用不着担心。
至于对刘暹的攻击有没有作用,清朝的皇帝和太后会不会自毁长城……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只要我们去努力,总可以起到作用的。
别忘了,刘暹是汉人,清国的统治者是满洲人。刘暹最大的敌人不是我们,而是清国内部那些警惕汉族力量崛起的满洲官员。你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找到他们,激发他们。
一个汉人的英雄比一个汉人的庸碌官员,对满洲人的威胁更大。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满洲人在中国的统治已经动摇了。他们的警惕心和怀疑心会更大!”
“高桥君,如果能办成这件事,纵然你始终隐藏在暗处,你也将会在皇国崛起的历史上留下最灿烂的一笔。你将是皇国的功臣,因为你的努力,为皇国的崛起扫除了最大最重的一块绊脚石!”
“嗨!”高桥肃然鞠上了一躬,再也看不出半点中国味。重重一点头,转身大步离开,只留下榻榻米上大久保利通单薄的身影。
高桥走后,大久保利通沉默了片刻,扬起的脸上露出了笑:“人生在世,得一如此对手,幸甚,幸甚!刘君,你我之间的胜败,还远不到盖棺定论啊。您,现在只是占据了一次先手……”
……
轮船上的刘暹一人待在房间里,翻看着各部送交上来的作战总结。此战秦军的表现是令刘暹很满意的。老兵不说,新兵的表现也能碾压日军。
虽然战场上的新兵多数显得呆板,各类战术的灵活应用上要生疏一些。最显著的就是三角战阵的补替方面,以及在跟日军近距离肉搏的时候,在用手枪和用刺刀的把握时机上,要比老兵弱的多。
但是战斗力上能够压过此刻的日军,刘暹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作战方式的超前,军事思想的超前,让秦军的战斗力很有保障!
刘暹翻看作战总结的着眼点,更多是放在火力、武器配备上。不少大队一级的军官表示,火力不够。在应对日军密集冲锋的时候,大队一级的火力颇感吃力。建议在大队一级建制中设置火力中队,配备两挺重机枪,和四到八门臼炮,就像海军陆战部队一样。在中队一级建制中加强某一小队火力,至少配备一挺重机枪,一定数量的连发枪,再有两门臼炮,形成一个强火力小队。
刘暹拿支石墨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那就是在算按照如此配置,整个秦军还需要多少挺重机枪和多少门日后要正式换装的迫击炮,才能配置齐全。结果,发现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的配置,在二战时候也能跟小鬼子正面一拼了吧?放到现在这个时代,简直是超级别火力。而且按照这种配置整编部队后,每个大队的人数将会扩大到六百五十人到七百人。
再有一个方面就是卫生员,每个中队一名卫生员,显然不够。在激烈的战场上根本就顾不过来。秦军攻日之战就绝对属于‘激烈战斗’,战场上就频频发生伤病员无法及时送到大后方,和伤员送到医护营却没有空闲的军医,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刘暹手中完全没有多余的卫生员,就现在一个中队配一个的配置,整个秦军还没铺开一遍呢。像一些军官提议的,一个中队至少设两名卫生员,大队级的卫生队人员扩充到十五人以上,两到三名医术可靠的军医,完全是天方夜谭。
“何其之难啊。”叹息着刘暹把目光看向了最后一个问题——后勤辎重运输。
跟打法国人时有些不一样,刘暹打日本的时候,弹药消耗,尤其是炮弹消耗,超出预计不少。
秦军是以三十发炮弹作为一个后勤运输方面最基础的单位——基数的。也就是普遍状况下,一场战斗一门炮在三十发数量中,就可以结束了。但对日之战的情况来看,这个数字更应该提升到五十发。
手榴弹是五枚一个基数,一般一名士兵也顶多携带五枚,再多就有些累赘了。可这一战里,五枚手榴弹根本不顶用。一些要点的攻防战中,就是十枚也不够士兵们扔的。
手枪子弹是五十发一个基数,这个倒没破表。还可以继续保持下去。而手榴弹因为个人携带能力有限,五枚一个基数,刘暹想改掉它也没法改。
最后就是步枪子弹。一样的五十发一个基数,跟炮弹、手榴弹一样的不够用。“至少要一百发!连发枪还要更一步的提高到一百五十发。”
这些都是大麻烦啊。还不算重机枪呢,后者刘暹定的是一千发一个基数。
近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后勤运输不足,枪炮没了子弹,德军也会被清军虐成狗。而弹药基数,就是军事后勤运输当中最基本的一个因素。秦军施行已经有些个年头了,现在一改变,就是整个后勤部的大麻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