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水冲势虽猛,可是说不定还有幸存的兄弟,你得把他们救出来”。
“大兄!”
“你的任务更为重要,快去吧,耽搁不得,曹丕随时可能出城!”
尹礼一阵犹豫,“大兄,据说太史慈的人马很快就要到了,要是曹丕让你攻打青州军,那该如何是好?”
臧霸确实担心这一点,假意归降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了,若是死于自己人之手,只怕做鬼都不甘心!
“老三,你是怎么想的?”
“曹丕阴险,大兄一定要记住,如果他让你出兵征讨青州,一定要犹豫一番,不可过分热衷,当然了,也不能无动于衷”
“这是为何?”
“曹丕有可能只是在试探你”
臧霸锊须颌首,“好,我记下了”。
“大兄,咱们这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呀”
“嗯?太史慈不是已经来了吗?”
“陈留城外已是一片沼泽,大军无法展开,只怕太史慈救出溃军之后就要离开了”
没有援军,仅靠开阳军自己的实力显然难以翻出什么风浪。
臧霸阴沉着脸,“这么说来,我叛徒的名头要顶上一段时间了?”
尹礼微微颌首。
臧霸破口大骂:“真他娘的可恨”。
“大兄还要小心一些,非是心腹嫡系,这诈降的消息还是不要泄露的好”
“我明白,人多口杂”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老三,你走吧,再耽搁下去,万一撞见曹丕可就不好了”
“大兄,几位兄弟,你们多多保重”
“老三你也要保重!”
第七百二十四章疑惑
陈留城外,开阳军分道扬镳。
尹礼离去之前,带走了不愿意归顺曹丕的军卒。
三千五百名军卒,足足有一千五百人离去,也就是说,愿意跟随臧霸的只有两千人。
臧霸心情极差,他没想到自己的个人魅力竟然还比不上李贤。
要知道,残存下来的四千人马可是臧霸的嫡系,是随着他南征北战数年之久的老卒!
若是新卒也就罢了,臧霸不会责怪他们,可是,他们是老卒!
臧霸在开阳听调不听宣的时候,这些军卒就是臧霸的属下。
大水来临之前,臧霸特意提醒的也是这些人。
本以为四千人当中,顶多有几百人会随着尹礼离开,现在看来,臧霸高估了自己。
不过,这样也好,即便开阳军在陈留发生意外,尹礼也可以确保开阳军传承不灭!
诈降这条路非走不可,臧霸收敛心思,环顾左右,道:“走吧”。
“喏!”
旗手拔旗,军将传令,军卒动身。
两千名开阳军在臧霸的统领下往陈留而去。
途中,孙观闷闷不乐,似乎藏着心事。
吴敦素与孙观‘交’好,他知道对方可是惹祸的祖宗,当下,急忙叮嘱道:“仲台,切记,待会儿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多言,而且,绝不能向任何人言明真相,否则的话,大兄必有‘性’命之忧!”
孙观很是不耐,“我知道了,我当个哑巴总没错吧!”
吴敦不置可否,“入城之后,曹丕定会种种试探,仲台,你可莫要‘露’了马脚呀”。
“我知道了,无论去哪里,我都带上你,这总成了吧?”
吴敦拍了拍脑‘门’,觉得头痛至极。
诈降曹军,这可是关乎数千人生死的大事,带上孙观,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行了约莫有四五里路,高大的陈留城进入眼帘。
臧霸深吸一口气,道:“入城之后,听我号令行事,如果我死了,听老二的,若是老二不在了,听老四的,明白吗?”
孙观咧嘴一笑,道:“大兄,要是我不在了呢?”
“滚犊子!要是我们兄弟都不在了,开阳军也就没有负担了,他们如何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兄弟再也管不着了”
孙观摇了摇头,“那可不成,我手下的这帮‘混’账向来没有主意,我得好好活着,好好地踢他们的屁股”。
众人一阵大笑,倒是驱散了几分抑郁。
这时候,城头的曹军似乎有所察觉,他们敲响了示警的铜钟。
敌袭!
曹丕、钟繇第一时间出现在城头。
“这是开阳军的旗帜?臧霸要干什么?”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
曹丕觉得钟繇有些紧张过度:“不过是两千人马而已,他们没有粮草、军械,能奈我何!”
钟繇并未反驳,他知道,曹丕心思‘阴’沉,如果解释太多,极有可能触怒与他。
正所谓言多必失,钟繇何必自讨苦吃?
没过多久,开阳军便来到陈留城下。
臧霸抬起头,大声喝问:“曹匚在!”
曹丕犹豫一番,要不要应答呢?
钟繇急忙劝阻:“大公子,小心为妙呀,开阳军伤亡惨重,臧霸应该退避三舍才对,他出现在这里,太过反常了”。
曹丕正‘色’道,“无妨,军卒们都在看着我,如果我避而不答,大家还以为我怕了臧霸呢!”
钟繇颇为无奈,只好闭口不言。
“我在这里,你要如何?”曹丕探出身来,大声应答。
“曹丕,我只问一句,你之前的承诺还算数吗?”
曹丕不解,“什么承诺?”
臧霸摇了摇头,“看来你已经不记得了,好了,就此别过”。
曹丕‘摸’不着头脑,“且慢!”
“如何?”
曹丕绞尽脑汁,忽而,灵机一动,道:“你愿降我?”
“那要看你是否说话算话”
曹丕大喜过望,道:“那是自然,我曹丕言出必践”。
“如果你反悔怎么办?”
曹丕有些迟疑:“这……”
钟繇急忙提醒,“大公子,小心这是臧霸的诈降之计呀”。
曹丕打了个‘激’灵,他瞬间改口,道:“你要怎样?”
臧霸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是落魄十足地说道:“我只希望,如果我死了,你能够好生对待我手下的这两千兄弟”。
曹丕松了口气,“这是自然,只要归顺兖州,便是我兖州儿郎,我自然一视同仁”。
臧霸叹了口气,道:“我愿降”。
曹丕心中一动,“开‘门’!”
“大公子!”
“不必担心,难道你没看见吗?臧霸的军卒已经连武器都拿不稳了”
“可是……”
“如果我连开‘门’纳降的胆子都没有,开阳军会怎么看,天下人又会怎么看?”
钟繇再度无言以对。
“吱嘎嘎”,城‘门’迟缓地打开了。
在水中浸泡了几个时辰,城‘门’显得很是笨重。
这时候冲入城中,不知道有几成胜算?
孙观眸中寒光闪烁,大有冲上前去夺取城‘门’的迹象。
吴敦急忙低声叮嘱:“不要冲动,我们的命可都在你手里”。
孙观还待多言,却见臧霸回首看了他一眼。
只是这一眼,孙观便触电一般紧紧地闭紧了嘴巴,一言不发。
其实,尹礼离去之前,曾经建议孙观同行,是孙观自己死皮赖脸非要留下,后来,臧霸无奈,这才应允下来。
不过,孙观再三表示,绝不会耽误大事,一切以大局为先。
眼下,臧霸暮然回首,孙观当即想起了自己的承诺。
闭嘴,闭嘴,闭嘴!
孙观不断催眠自己,竭力控制住好战的。
城头,曹丕目不转睛,一直盯着臧霸一行的一举一动,倘若他们当中有一人流‘露’出异常,城‘门’会再度关闭,而且,城头的弓手会毫不留情地‘射’杀他们!
目前看来,开阳军将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可疑的地方。
“先生,你觉得臧霸是真降还是假降?”
“下官不敢妄言,不过,我觉得开阳军入城之后必须隔离起来,不能让他们与外人接触”
曹丕深以为然,“多谢先生指点,我明白了,臧霸可以利用,但必须确保他们消息闭塞,无法里应外合”。
“正是这个道理!”
曹丕重重颌首,“传令下去,开阳军入城之后先行驻扎在驿馆外,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喏!”
第七百二十五章赈灾
开阳军顺利入城,他们在曹军的监视下径自开赴到驿馆,那里有一处开阔地,足够大军驻扎。
将人马安置妥当之后,臧霸便拜访了曹丕,再次表达投顺之意。
曹丕忙着收拾残局,一时之间顾不上开阳军,只是让他们暂且休整一番,听候差遣。
臧霸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混入城中,不过,看到陈留百姓的惨状,他也就明悟了。
一场大水,倒霉的不只是徐州军,城中百姓同样受灾严重。
街道、店面、住宅,俱是一片狼藉,百姓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大水来的太过突然,百姓们只顾着逃命,米粟、家财全都浸泡在水中,损失严重。
正因为如此,河水退去之后,曹军才没有出城搜剿残敌,而是闭门不出,救治百姓。
陈留毕竟是曹操的起家之地,如果曹丕只顾着战功,忽略了救助百姓,那么,曹氏在陈留的威望必将一落千丈,这一点是曹丕无法接受的。
城外,徐州军近乎全灭,短时间之内,外城再无威胁,考虑到这一点,曹丕留下六千人守城,又用一千人监视开阳军,剩下来的万余人马全部用来善后。
城中粮秣足够,用来赈济百姓绰绰有余。
曹丕一声令下,库房当即调出五万石粮秣,这是库存粮秣的十分之一。
有了这些粮秣,足够百姓过活了。
衙役、军卒敲锣打鼓,大声宣扬发放粮秣一事。
听说有粮秣可以领用,百姓感恩戴德,连连叩首。
曹丕趁热打铁,又宣布免税两年。
闻听这一点,百姓更是感动。
一时之间,城中俱是赞颂曹氏之言。
臧霸冷笑不已,百姓都是愚昧的,他们完全被曹丕玩弄于鼓掌之间。
民心呀,民心向着曹氏。
这样以来,开阳军必须从长计议,否则的话,一旦暴露行迹,马上就是千夫所指……
陈留城百废待兴,城外,黄河夺济水河道,流入巨野泽(梁山泊)。
济阴、山阳、东平、鲁国,四郡十多万百姓深受其害,流民与日俱增。
如今,曹操在兖州只剩下陈留一郡之地,其余郡县俱为李贤所有。
也就是说,李贤要为曹操承担决堤放水的恶果。
赈灾是一个难题,同样是一个机会,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收拢民心!
兖州百姓多灾多难,先有黄巾之乱,接着又有吕布之变,好不容易过上几年稳妥的日子,曹操又与李贤征战不休。
为了筹集军粮,曹操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兖州重归天子治下,又遭遇了水灾,百姓们完全崩溃了。
下邳,大将军府,李贤已经下达了全力赈灾的军令。
青州、冀州囤积了不少粮秣,这一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不过,李贤自然不会让百姓吃白食,借着这次机会,他决定以工代赈,修缮官道、疏浚河道。
田地尽毁,百姓一年的辛苦俱被大水冲走,以工代赈,既可以解决百姓的口粮,又可以妥善安置无业者,省的他们闹出祸患。
兖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时,胡庸的背矛军与太史慈的先锋军汇合一处。
两军合计三万人,这三万兵马俱是能征敢战之士,而且又是生力军。
若非李贤军令,胡庸早已经领军冲到陈留城下了,又哪会待在这里,缓缓退军?
太史慈考虑的更为深远,眼下敌情不明,贸然出击极为不利。
再者,张辽、高顺已经到了五里之外,并州军、陷阵营落得如此惨状,于情于理,太史慈都必须了解详情。
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水灾绝非人力可挡。
为了以示尊重,太史慈、胡庸亲自出营相迎。
隔着老远,张辽、高顺便看到辕门外的太史慈一行。
遭遇惨败,却有如此待遇,即便高顺心性沉稳,却也有些心潮起伏。
“都尉!”
异地再会,张辽面目憔悴,再也不复意气风发之态。
太史慈颇为感慨,他搀起张辽,道:“文远,入账详谈吧”。
“喏!”
入了营帐,太史慈屏退左右,帐内只剩下高顺、胡庸。
“文远,这里没有外人,臧霸臧宣高呢?”
张辽咬牙切齿,狠声道:“臧霸怕的降了曹丕!”
“什么?”胡庸一惊而起,他勃然大怒,“啊呀呀,他竟敢如此!”
太史慈却皱起眉头,道:“文远何出此言?”
张辽将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尤其谈到私纵曹休以及曹彰出城一事,“都尉,曹休、曹彰二人必是决堤放水一人,若非臧霸应允,二曹如何逃脱?”
太史慈虽然觉得张辽有些武断,可是,他也明白,开阳军治军极严,如果没有内应,曹休绝难逃出,只是,内奸是不是臧霸,这个不能确定。
当然,在张辽面前,太史慈不好直言疑惑,否则的话,多半会引起张辽的猜忌,让他误以为自己站在臧霸那一边。
有道是旁观者清,太史慈未曾遭遇水灾,思路不受情感影响,他又问道:“这么说来,沿途间,你们没有遇到一个开阳军卒?”
张辽微微颌首,“不错”。
陷阵营只剩下一群残兵,如何敢滞留陈留?
在张辽想来,臧霸已经有了异心,再不离开,只是羊入虎口。
太史慈没有再问,只是说道:“曹丕真是好狠的心,一场大水,受灾者何止十万之众!文远、伯平,不瞒你们,大将军已经下令,让我们即可归返”。
“陈留呢?”
兖州受灾眼中,大将军的意思是赈灾为先。
“可是,曹丕放水,陈留同样遭了水灾,此时攻城,必可事半功倍呀”
“曹丕颠倒黑白,不是说我们才是决堤之人吗?如果我们现在攻城,岂不是坐实了谣言?”
张辽只觉得憋屈至极。
高顺微微颌首,道:“都尉说的没错,百姓是无辜的,赈灾最要紧,而且,陈留城外俱是淤泥,不利大军进拨”。
张辽看了高顺一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张辽谨遵大将军之令”。
骂骂咧咧的胡庸听到李贤的军令之后也不敢放肆,表示唯太史慈马首是瞻。
第七百二十六章闻讯
三万大军无功而返,太史慈也好,胡庸也罢,心中都有些不爽。
可是,不爽又能怎样?
并州军、陷阵营近乎全军覆没,臧霸的开阳军又立场不定,这时候盲目攻城显然太过危险。
徐州军实力过硬,完全没有必要急于求成,只要稳扎稳打,曹‘操’绝不是对手,而且,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摸’不清状况之前,大军先行退却,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大队人马循着来路返程,所有人都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头。
剿灭袁氏余孽之后,背矛军、先锋军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谁曾想,竟被曹丕的一场大水冲没了!
此番回城,再度开拨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战功!没有厮杀就没有战功。
相较于以往,李贤治下,军卒的月俸虽然及时,却比不得战功的赏赐,大家伙儿平日里买卖训练,为的还不是战场上多杀几个贼人,立功受赏吗?
眼下,完全没了机会,军卒们多有不爽。
军卒不爽,军将亦然。
胡庸心‘乱’如麻,他心急火燎地从冀州而来,本想刷刷战绩,捞捞功勋,谁曾想,却连一颗人头都没捞到,这是流年不利吗?
相对于胡庸,太史慈就显得镇定多了,冀州无战事,而兖州曹‘操’是李贤的心腹之患,只要兖州有敌,便一定离不开先锋军。
太史慈有信心,陈留城,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这一日,大军已经行了两个时辰,忽而,巡弋的游骑来报:都尉,后头遇到了开阳军的兵马。
太史慈‘精’神一振,“他们在哪里?臧霸呢?”
“都尉稍等,我这便将他引来”
“快去,快去”
听说有了开阳军的消息,张辽、高顺、胡庸全都围涌而来。
游骑去而复还,很快便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