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急‘色’的神态自然惹得糜缳嗔怒不已,不过,‘女’为悦己者容,如痴如醉的李贤还是满足了糜缳的“虚荣心”。

接下来,李贤又在昌平附近待了三日,终于等到了孔融收兵的军令。

陶谦与孔融缔结盟约之后,双方人马相约共收刀兵,互不再犯。

如今,退兵的时限已到,孔融自然不想食言而‘肥’。

其实,按照孔融的意思,是想与陶谦守望互助,共御曹‘操’的,只不过,一心守成的陶谦不想招惹曹‘操’,才拒绝了孔融的好意。

对此,李贤嗤之以鼻,他记得很清楚,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死在了徐州郡,而曹‘操’打着为父寻仇的旗号杀入徐州,若不是陈登与吕布在后方给了曹‘操’一刀,这徐州说不定就换了主人,也绝不会有刘备什么事儿!

相反,历史上,孔融是败在了袁绍手中,与曹‘操’干系不大。

不过,如今李贤穿越而来,又在乐安国内与曹‘操’结下了大仇,只怕,历史已经有了改变。

睚眦必报的曹‘操’肯定会先于袁绍攻打北海国!

至于何时曹军抵达,想必就在袁术兵败之后,曹‘操’绝不会等待太久。

袁术何时兵败?李贤记得大概就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

用不了多久,自立为帝的袁术就会落得一个兵败病亡的下场。

也就是说,李贤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到时候,大举入侵的曹军肯定来势汹汹。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曹军,按照孔融的意思,东莱军与北海军分别驻扎在北海国的西、北两座城池:剧县、朱虚。

从平昌到剧县还有两百多里的路程,大军整顿一番便出发了。

与太史慈分道扬镳之际,太史慈拍着李贤的肩膀,道:“维中,以后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我太史慈有一口气在,绝不负你”。

有这一句话,比得了几千兵马还要过瘾,李贤大喜,他也笑道:“这话我也同样送给你,你我兄弟之间荣辱与共!”

“荣辱与共!”

到了这种时候,无论是太史慈还是李贤都已经站稳了脚跟,他们不怕孔融秋后算账,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

只要孔融没有发疯,他就不敢自毁长城。

过往的经验说明,北海国离不开李贤的东莱军,也离不开太史慈的北海军。

这两股人马,缺少谁都不行。

两军分离之后,一万三千名东莱军卒踏在黄褐‘色’的土地上,气势骇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徐和麾下的军卒也渐渐适应了东莱军的军纪氛围,小的习惯秉‘性’虽然一时难以改进,可大的恶‘性’却已经完全杜绝了。

沿途间,行军赶路的时间最是无聊,可军卒们却毫无怨言。

在闲暇的时间,李贤已经兑现了诺言,论功行赏,每一名军卒都得到了与其匹配的犒赏。

此时,老卒身上都是沉甸甸的,装满了钱财。

这等情景看得新卒眼热不已,他们不禁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东莱军军纪颇佳,士卒手中又有银钱,所以他们从不做些强买强卖的事情。

一来二去,东莱军秋毫无犯的说法也就传扬开来。

此番,从平昌城开赴剧县,沿途间的乡民百姓俱是夹道欢迎。

李贤及其麾下的东莱军在等闲百姓心中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常胜军。

管亥麾下黄巾号称十万,兵围都昌,最后还不是被李贤一击破之?

卞喜、卞南两兄弟阵斩兖州刺史刘岱,何等的猖狂?到头来还是双双惨死在李贤手中。

曹‘操’麾下大将太史慈,杀的刘备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如此英雄,却也败在了李贤手中。

陶谦次子陶应,原本想趁着李贤不在是时候敲个竹杠,哪曾想又被东莱军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上述这几场战事,彻底扭转了北海国内无强军的观点。

无论郡国内外,提起李贤,提起李贤的东莱军所有人都会赞一声“‘精’兵强将”。

百姓拥戴的场景李贤早已经习以为常,可初次见到的糜缳却显得十分惊异。

在徐州郡内,平民百姓对官军可是畏之如虎的,像这等拥戴欢呼的情景绝不会出现!

这李贤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尽收民心!

糜缳不禁琢磨着,如果孔融看到了这一幕,会不会生出别样的想法。

沿途间,不断地有能人异士试图加入军中。

跟着李都尉就有可能升官发财,这样的美事,谁不想试试?

李贤不想打击乡民参军的积极‘性’,只要能够通过遴选,便一概收取。

就这么行进间,等到东莱军抵达剧县的时候,一万三千人的兵马又多出了六百人。

多出来的这些人马全都是半途间加入的,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看家本领。

或是‘精’于‘射’术,或者气力惊人,总之,个个实力不凡。

都尉与长史截然不同,李贤身兼长史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前来投靠,可现在,高升做了都尉,投奔李贤的人群便趋之如骛,数不胜数,这就是权力地位带来的好处。

。。。

第二百二十四章徐和归心

剧县,一万多名东莱军卒兵分四营在城外驻扎下来。

徐和的兵马最多,足足有七千人,他们俱是黄巾老卒,单兵厮杀经验丰富,可战阵配合却较为生疏。之前,大军忙着奔‘波’、厮杀,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可现在,大军驻扎在剧县,摆明了是要长期驻守,这样的情况下,徐和觉得有必要恳请李贤派人过来协助训练。

击溃徐州军的时候,徐和的兵马自始至终都待在城内,没有参与战事,可立在城上,李贤麾下军马的犀利程度还是让人大开眼界。

攻时猛若闪电,守时稳若泰山,进可攻退可守,徐和扪心自问,即便他麾下的兵卒数量要超过李贤三营人马的总和,可真要是上阵厮杀,他不如李贤!

大胜徐州军,战后论功行赏,李贤并没有厚此薄彼,即便徐和麾下军卒未能上阵厮杀,可每人还是得到了一百枚铜钱的赏赐。

明明什么事情没有做,却依旧得到了价值不菲的赏钱,这让徐和麾下的兵卒颇为感动。

过往的日子里,大家过惯了强取豪夺的日子,像今日这般无功受禄的情形却是第一次遇到过。

当然了,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北海相孔融亲笔书写的犒赏文书中,徐和榜上有名,成了货真价实的大汉将官。

原本浮萍一般没有根基,没有归属感的徐和终于稳下心来,尤其是在见识到了李贤的实力之后,再也没有人提出要拔‘腿’走人的事情。

介亭募兵的情景众人虽然没有人亲眼目睹,可从新卒口中还是能够听出个十之八九。

七中一的比率呀,东莱军遴选兵员如此之难,只有脑子被驴踢到的人才会在这时候离开军中。

之前,大家伙儿迫于无奈,落草为寇,那也是为了能够潇洒快活,现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谁还愿意继续做那无本的买卖?且不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便是终日里老鼠一般逃窜不已就让人烦透了。

跟在徐和麾下,虽然与李贤的嫡系泾渭分明,可大家拿的俸禄都是一样的。

李贤也曾许诺过,上阵杀敌,不分军营,有功便赏,绝不会克扣半分。

李贤的信誉众人还是信的过的。

当然了,东莱军是凭借军牌发放月俸的,军牌的等级越高,军卒可以领到的钱粮就越多。

徐和麾下的军卒对军牌眼热不已,他们找到徐和,吵着也想要那个挂在腰间的牌牌。

徐和知道,一旦挂上这牌子,日后再想摘下来可就难了!

这军牌可不简简单单是身份的象征,它更是李贤收拢人心的手段,只要军卒被军牌代表的犒赏制度吸引,以后徐和再想拉拢兵马单干的话,只怕就难于上青天了。

怎么办?是主动接受,还是像以前那般谨守本分,与其他兵马井水不犯河水?

徐和也明白,如果他再这么封闭下去,受到大军排挤这是早晚的事情,而他麾下的军卒想必也会怨气冲天。

日后其他各营人马再立战功的话,徐和难道还要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那样的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战后再次论功行赏,徐和麾下肯定会闹出事端。

与其等到麾下部众离心离德,倒不如识趣点,趁早向李贤‘交’心!

徐和也是个人物,下了决心之后,他当即带着整理出的兵员名册快步来到李贤府外。

如今李贤官居高位,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住的的简单了。

为此,剧县县令特意使人腾出一家大宅院,充当李贤的都尉府。

其实,按照县令的本意是打算为李贤新建府邸的,却被李贤耗费过大为由拒绝了。

眼下,徐和打马来到都尉府前,‘门’口,四名卫卒持枪而立。

徐和知道规矩,他不敢托大,翻身下马之后,抱拳笑道:“我是徐和,有要事要与都尉相商,劳烦兄弟为我通禀一声”。

为首一名军卒识得徐和,之前没打招呼不过是为了避嫌罢了,眼下,瞧见徐和如此识趣,他便笑道:“徐将军客气了,我家都尉早就吩咐过了,如果你要入府,直接进去就可以了,无须通禀”。

嗯?竟然还有这种说法,不得不说,李贤此番安排再次把准了徐和的脉搏。

像徐和这等枭雄人物,唯一能够束缚他们的便是一个“义”字,如今李贤待徐和宽厚至极,徐和自然不好意思再生出别样的心思。

念头千转,在‘门’口徘徊了一阵子,徐和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迈步入府。

府里还有军卒在轮值,得知徐和的意图之后,当下便有军卒在头前开路,将其引导李贤书房。

甫一见面,李贤便笑道:“定毅有事?”

定毅是徐和的字号,听到李贤招呼之后,他抱拳行礼,道:“见过都尉”。

“免礼,这里没有外人,不用这么见外”

“礼不可废”

“坐吧,怎么?可是军中短缺了粮秣?”

“周校尉的辎重营尽忠职守,粮秣从未短缺过”

“冬日渐临,可是缺了衣物御寒?”

徐和坐直了身体,道:“军卒人人都有衣物御寒,末将并不是为此事而来”。

李贤故作不解,“喔?那你所为何事?”

“这是末将麾下军卒名册,请都尉过目”

军卒的名册等同于国家的舆图一般,‘交’出名册,就等于彻底放弃了军权。

徐和如此作为可以说冒了极大的风险,若是李贤心狠手辣,他只要略施小计便可以派人将徐和取而代之!

有名册在手,军卒想逃都没地儿逃!

七千名兵卒的名册就在徐和手中,李贤却没有着急接过来,而是问道:“定毅这是何意?当日你归顺之时我曾允诺过,你部兵马由你统领,我不动分毫”。

提到这个,徐和更是涨红了脸,道:“末将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训练兵马实在不是自己所长,我想恳请都尉派人训练军卒”。

“这个简单的很,待会儿我让徐盛调派些人手过去就是了”

徐和面‘露’喜‘色’,道:“那便谢过都尉了”。

“自家兄弟,说什么谢?”

“这名册还请都尉收下”

“嗯?我李贤说话算话,不会动你军权的”

“都尉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俱为国兵,我徐和既然归顺了朝廷,自然不能贪恋权位,‘交’出这名册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明心迹,日后若是我徐和做错了事,都尉尽管派人将我拿下!”

李贤笑骂道:“好你个徐和徐定毅,你这是‘激’将法吗?”

徐和连连摇头,道:“天地可鉴,末将绝无此意”。

李贤这才接过名册,道:“也罢,这名册我收下了,不过,你部兵马依旧由你统领,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

“那便好”

“末将还有一事相求!”

“喔,尽管道来”

“末将恳请都尉下令,为我军中士卒刻制军牌”

李贤闻言过后连连拍了脑‘门’,嘴里道:“啊呀呀,你瞧瞧我这脑袋,竟把这茬给忘的一干二净,好,过会儿我便吩咐下去,让匠工营赶工,为军卒们定制军牌”。

徐和松了口气,道:“谢都尉”。

“都说了无需客气,正巧你来了,我也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徐和打起‘精’神,道:“都尉尽管吩咐”。

“曹军势大,国相防患于未然,准许我部兵马扩招至一万六千人,扩招之后,这么多的人马全部驻扎在剧县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我打算分而化之,每营人马驻守一城,既可以仿佛流寇,又可以节省粮秣消耗,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徐和先是被一万六千人的数字吓了一跳,如此以来,自家人马可就再不占优势了。

传闻都说孔融对李贤多有防备,如今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一万六千名东莱军,一旦形成战力完全可以攻下都昌城了!

接着,徐和又觉得莫名的兴奋,李贤实力越强,那便意味着他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未及弱冠的李贤已经是都尉了,日后,谁知道他的极限是在哪里?

好不容易收敛思绪,徐和应道:“末将并无异议,都尉直接告诉我部人马驻扎在哪里便是了”。

李贤笑道:“好吧,剧县往南有座营陵城,那里距离齐国不过三十里,我想派你去驻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末将得令!只是兵卒训练一事……”

“放心,我会让徐盛他们调派人手的”

“那末将便告辞了”

“且慢,你先别急着走,我把周仓他们唤过来,一起商议一件事情”

“喏!”

“移防一事也不着急,三五日之后再行动身也不迟”

“喏!”

话音刚落,李贤便将周仓、徐盛等人唤入营中。

按照孔融的意思,东莱军还可以扩军两千人。

两千兵马分配到三营当中,每营不过七百人,根据李贤如今的声望,募齐兵员也就是一两日的事情,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新卒过多,兵卒数量增长过快带来的实力下降的问题。

原本一营兵马不过一千五百人,如今,一旦募齐兵员,每营人马都将突破三千人。

相较于从前,数量足足膨胀了一倍。

新卒过多,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入伍时间尚短,身上还沾染了很多坏的习惯,一旦不能及时将其纠正,万一坏的风气在军营中弥漫开来,那可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

第二百二十五章约法四章

麾下军将到齐之后,李贤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营中新卒过多,如何确保战力,你们有什么好法子吗?”

徐和刚刚加入这个核心团体,自然不愿意锋芒毕‘露’,而胡庸一贯的大大咧咧,指望他冲锋陷阵还可以,想要他出谋划策,那比杀了他还要难。

周仓没有太多顾虑,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法子也有,无非是严明军纪,以老带新罢了”。

确实没什么新意,不过也算是个办法,对此,李贤不置可否,又向徐盛问道:“文向,你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我认为应该把新卒拆散,不能让他们抱团,更不能让他们结党营‘私’”

这法子较为繁琐,不过确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扼制新卒的影响力。

只是,这样以来,李贤之前煞费苦心征召的介亭兵卒岂不是与其他新卒并无不同了?

最终,还是徐庶明白李贤的心思,他说道:“文向将军所言有理,不过,对新卒却也不能以偏概全,依我看,介亭招募的军卒完全可以让信赖,他们应该不会惹事的”。

徐庶这么一提醒,徐盛当即额头生汗,之前他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

介亭兵卒可是李贤的乡兵!

倘若李贤不重视,又怎么会特意去介亭一趟?

按理说,一千五百名军卒压根不值得堂堂郡国长史走一遭的,可李贤非但这么做了,而且还很满意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