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8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朝鲜国官场而言,三司一院的成立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政坛上失去了像议政府领议政那样享有绝对权力的高官权贵,使得三司一院的长官能够相互制约,无疑是有利于朝鲜政局的发展,避免了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形。
虽然李云天已经把推荐李璆继承朝鲜王王位的奏章报给了正统帝,但由于路途遥远正统帝的回复还没有到来,因此李云天主持了这次朝鲜国三司一院的成立仪式,亲自给三司一院的长官颁发了委任书和官印。
其实,即便正统帝的回复到了,李云天也会把它扣下来,因为这场三司一院的成立仪式必须由他来主持,他要告诉三司一院的长官他们的官职是大明授予的。
李璆漫无表情地坐在贵宾的座位上,由于三司一院是朝鲜国的衙门故而理应由他来主持这个成立仪式,不过既然正统帝任命他为朝鲜王的圣旨还没到,那么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云天反客为主来主持大局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司一院的成立是汉城官场的一件大事,但金宗瑞依旧没有参加,而是继续以身体抱恙为由在家休养,他在三司一院中没有任何官职故而才不去凑这个热闹,难道要让他前去当众受到羞辱?
虽然金宗瑞以养病为由待在家里,但对汉城官场上的时局却知之甚详,尤其是对朝鲜都司的事情大力关注。
朝鲜都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朝鲜国内的军队进行改革,该裁减的裁减,该撤销的撤销,朝鲜国将仿效大明辽东军区那样成立精锐的作战部队,兵贵精而不再多。
当然了,要想实施这项军事改革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以朝鲜国薄弱的财政根本无法实施这一点,不过这不要紧,李云天已经表示大明会负担相应的军需,进而解决了朝鲜都司的后顾之忧。
在金宗瑞看来,虽然这场朝鲜国的军事改革从长远来看是一件大好事,大大增强了朝鲜国的军事实力,但他总觉得李云天没那么好心,此举并不想看起来那样简单。
而且,这场军事改革将裁减朝鲜国大量的军队,如何协调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没有他参与的话崔闰德很难把那些朝鲜军队的将领摆平,单单东北六镇就够崔闰德喝上一壶的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云天提出的对朝鲜国君军队的改革对朝鲜国的未来大有裨益,是一件值得金宗瑞肯定的大好事。
作为朝鲜****界威名赫赫的统兵官,金宗瑞自然想要参与到这场意义深远的军事改革中,可惜的是他被李云天所恶唯有赋闲在家,眼睁睁地看着崔闰德着手操办这件事情。
不是金宗瑞自傲,崔闰德无论是资历声望还是办事能力都不如他,因此他才是朝鲜都司最合适的都指挥使的人选,这使得他心中感到异常失落。
实际上,当金宗瑞决定从东北六镇回来时就已经做好了被李云天修理的准备,决定抗争到底,即便是用自己的性命也要令朝鲜国官场上的那些官员对不怀好意的大明警醒。
可惜事实出乎了金宗瑞的预料,李云天竟然对他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把他晾在一边不管不顾,这种头上悬着一把随时都可能落下的长剑的滋味使得他非常难受,等到李云天对撤销议政府组建三司一院的时候他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
作为一名手握重兵的统兵官,没有什么比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更令他感到落寞和孤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崔闰德意气风发地整编朝鲜国各地的军队,而这本应该是他的职责。
对于这次朝鲜都司对军队的整编一事,金宗瑞的老部下们纷纷登门拜访,请示金宗瑞他们该如何去做,很显然这次崔闰德绝对会保留他的嫡系部队“西北四郡”,那么对“西北四郡”威胁最大的“东北六镇”就成为了裁减的重点。
毕竟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的存在是朝鲜王为了防备大明以及女真人等少数民族而设立的,如今李云天加强了对朝鲜国的掌控,朝鲜国北方自然不需要再保留如此多的军队,因此裁减是必然的趋势。
不仅如此,金宗瑞一系的将领也在这次朝鲜军队的整编中受到了打压,崔闰德肯定要趁机扶持自己的部将掌控整编后新军的军权,这使得那些将领苦不堪言。
换句话来说,虽然李云天打算推李璆继任朝鲜王的王位,但这并不是说朝鲜国的政局会变得安稳下来。
恰恰相反,随着三司一府的成立,李云天成功地在朝鲜国官场上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争斗,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以及夺取更多的利益,各方势力在不断地试探与交手中逐渐妥协,进而达成一致意见。
因此,对于历朝历代的明君来说从来也不怕朝廷里的党争,党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故而如何利用党争来掌控局势就是君王首先面对的问题。
金宗瑞麾下部将的到访使得他原本就泛起了丝丝涟漪的心境开始泛起团团浪花,他不知道李云天会把他晾到何时,但很显然他已经坐不住了,因为李云天正逐步把他从朝鲜国政坛消除,恐怕再过个一两年别人就会遗忘他的存在。
可金宗瑞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李云天摆明了不搭理他,而且他又在朝鲜都司没有职务,就算是想要介入这次的朝鲜**队整编都没有理由和借口。
至于让金宗瑞给李云天低头,金宗瑞还真的做不出这种丢人的事情来,他始终认为李云天是个对朝鲜国不怀好意的奸贼,他如果屈服了的话那么就没人阻止李云天对朝鲜国的险恶用心。
就在三司一院成立后没多久,正统帝任命临瀛大君李璆为新任朝鲜王的圣旨抵达了汉城,李璆心中大喜,沐浴更衣、焚香摆案,跪接了由一名宦官送来的圣旨,然后立刻准备继位的事宜。
正统帝不仅给李璆带来了让其继位的圣旨,而且也给李云天传来了新的旨意,让其督导朝鲜国三司一院的设立,使得朝鲜国国政能够正常运作。
如此一来,李云天就名正言顺地主导了朝鲜国三司一院的运作,拥有了任命三司一院高级官员的权力。
李璆作为新晋朝鲜王根基不稳哪里敢有半句牢骚,心中期盼着李云天早点儿离开,这样他就能对三司一院的事务进行干预,否则李云天犹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在去年李云天刚到朝鲜国的时候,汉城的人都把未来朝鲜王的人选放在了世子李珦和首阳大君李瑈的身上,谁也无法想到临瀛大君竟然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
李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大赦天下,其中就包括被判处死刑的首阳大君李瑈,两人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李璆不忍心看着李瑈丢了性命。
为此,李璆以新任朝鲜王的名义派出使团出使大明的时候特意上了一道请求宽赦李瑈的奏章,李瑈的死刑是正统帝所核准的故而也只有正统帝能饶他不死。
正如崔礼对崔夫人所说的那样,李云天并不想要了李瑈的性命,反正李瑈已经完了没必要把事情搞得血淋淋。
因此,正统帝赦免李瑈死刑的诏令在李瑈被押到刑场准备行刑时及时赶到,使得李瑈体验了在鬼门关走上一遭,李云天相信这种生死之间的感觉李瑈终生难忘。
很显然,世上没有如此多巧合的事情,是李云天故意把正统帝的赦免诏令压下,直到临刑前才拿出来宣读救下了已经面若死灰的李瑈。
李璆继位后在景福宫设宴宴请汉城的文武重臣,李云天自然成为了最为尊贵的客人,坐在了上首处的座位,李璆屈于下首处的位子。
自从朝鲜王被弑杀后景福宫就一直空着,李瑈虽然得到了汉城但却不敢住进去以免授人以柄,所以这次酒宴使得冷清已久的景福宫重新热闹了起来,宣告着新主人的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汉城所有文武重臣都在受邀请的行列,金宗瑞就没有接到李璆的邀请。
按理说,金宗瑞作为朝鲜**方重臣理应参加这次李璆的设宴,不过在与李稷商议后李璆放弃了邀请金宗瑞的打算,以免届时给李云天心里添堵,与金宗瑞相比自然李云天更加重要。
而且,金宗瑞到来后他的座位也不好排,如果议政府还没有撤销的时候,有着议政府右赞成身份的金宗瑞自然要排在崔闰德等人的前面。
可如今议政府已经被撤销,金宗瑞自然没了右赞成的头衔,唯一的官职是统辖东北六镇的咸镜道兵马节度使,这只是一个地方性质的官职,在汉城的中央衙门里已经没有了职务。
因此,如果要排座次的话金宗瑞肯定要排在现在担任朝鲜都司都指挥使的崔闰德后面。
不仅如此,除了崔闰德外,朝鲜都司的几位高官虽然资历和声望比不上金宗瑞,但由于在朝鲜都司中有重要职务,故而也应该排在金宗瑞的前面,这样一来无疑会使得金宗瑞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还不如不来的好。
第1342章闭门羹
景福宫里举行盛大喜庆的酒宴时,金宗瑞独自在家里喝着闷酒,今天整个汉城数他最为失意,竟然缺席了汉城如此隆重的一场盛宴,被排挤在了汉城权力核心之外,其心中的苦闷和失落无人能知。
事到如今,金宗瑞不得不承认李云天的老道,李云天并没有明着对他进行打压,而是径直将他一脚踹进了“冷宫”,让他眼睁睁地看着汉城官场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无能为力,这对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进取心的他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煎熬和折磨。
金宗瑞相信,随着李云天对他的冷处理,用不了多久汉城官场上就再也听不见他的名字,而且他的那些手下也会被崔闰德打压殆尽。
可如果让他向李云天低头又心有不甘,这样一来他前面所做的努力可就白费了,他实在不想看见李云天得意洋洋的样子。
想到这里,金宗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把酒杯里的酒水一饮而尽,虽然他喝的是汉城市面上最好的白酒但尝上去却有些苦涩。
“老爷,朴行首来了,现在正在客厅等候。”忽然,管家急匆匆走进了房间,躬身在金宗瑞的身旁说道。
“哦?”正在倒酒的金宗瑞闻言怔了一下,连忙放下手里的酒壶快步向客厅奔去,管家口中的“朴行首”自然指的就是朴高德,他可是等了朴高德很长时间,如今朴高德忽然出现他自然急着去见他。
“朴先生,你可算是来了,怎么那边还没有动静?”
客厅里,朴高德正背着双手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金宗瑞见到他后有些焦急地说道,要知道他手里可是拿着价值两万五千两的地契,在没有卖出那些土地前那些地契就等于是一张张没用的废纸。
朴高德闻言瞅了一眼客厅里的下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金宗瑞知道仁川港的事情事关机密不方便泄露出去,于是向管家摆了摆手,管家就带着屋子里的下人离开了,走的时候特意关上了房门,防止两人交谈的内容被第三个人知道。
“金大人,大事不好了,在下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大明,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由于朝臣的反对皇帝陛下已经暂停向朝鲜开放商贸一事,至于何时恢复还不知道。”
等房门关上后,朴高德一脸急切地向金宗瑞说道,“金大人,如果你手里的地契能出手的话尽量出手,那件事情看来没个三年五载不会有消息。”
“怎么会这样?”金宗瑞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到现在这一步,这岂不是意味着那些地契要砸在手里了,他可是知道市面上没有对仁川土地的需求。
“大明朝堂之上的高层对是否向朝鲜开放商贸持不同的态度,有的大臣认为咱们朝鲜是大明的近邻以及东方的门户,因此大力进行扶持,可有的大臣认为咱们朝鲜只是大明藩属国之一,大明太祖皇帝已经定下了朝贡贸易,不应该违反祖制。”
朴高德闻言不由得一声苦笑,一五一十地向金宗瑞解释道,“金大人,大明皇帝太过年轻,亲政数日尚浅,故而不得不压下向咱们朝鲜开通商贸的念头。”
“可恶!”金宗瑞这下听明白了,不由得一拳砸在了手心里,看来正统帝因为受到了朝中重臣的反对而放弃了向朝鲜国开放商贸的决定,这对他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金大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也没有预料到,从长远来看仁川港就是一个未开采的金矿,迟早会因为与大明之间的商贸而成为朝鲜最繁华的码头。”
朴高德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向金宗瑞说道,“如果实在不好出手的话就留着,以后地价总会涨起来的,就当是留给子孙的一份财富也好。”
“金大人,李先生家财万贯,并看不上那两万五千两银子,因此大人尽管放心,李先生不会因为那些银子与大人把关系闹僵。”说着,朴高德安慰金宗瑞道,他知道金宗瑞是在担心无法在期限内偿还买地的钱。
“李先生对此事是什么态度?”朴高德的话一下子说到了金宗瑞的心坎上,金宗瑞皱了皱眉头后不无着急地问道。
“李先生去了南方忙生意上的事情,在下这次并没有见到李先生。”朴高德闻言摇了摇头,这使得金宗瑞不由得面露失望的神色,两万五千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万一那个李先生届时向他逼债,那么他可就陷入了一个大麻烦里。
“金大人勿需担心,只要大人稳居朝堂之上那么李先生自然不会在意那些银子,说不准届时还会将其送给大人当个人情。”朴高德清楚金宗瑞的担心,于是不动声色地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来。
很显然,李先生当时之所以选择与金宗瑞合作,就是看中了金宗瑞在朝鲜国的权势,如果金宗瑞一直身居高位的话那么李先生肯定不会催着他要钱的,而且很可能把那笔钱送给金宗瑞,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金宗瑞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岂会不清楚朴高德话里的意思,李先生之所以会大方地把两万五千两银子借给他,正是看中了他手里的权力,一旦他失去权力的话那么双方也就没有了合作的基础,李先生肯定不愿意那些钱打了水漂的,在换合作伙伴的同时肯定会让他还钱。
其实,金宗瑞也想把这笔钱还回去,因为朝鲜都司成立后会对朝鲜的军队仿照大明辽东的部队进行改革,届时东北六镇肯定会被整编,他也会失去对其的控制权,那么再要如此多的钱毫无意义。
可惜的是现在仁川港的那些地契砸在了他的手里,市场上供大于求,有价无市,这使得他现在感到异常的苦恼和担忧。
“大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现在忠王爷已经占据了上风大人何必要跟他斗到底呢?届时吃亏的还是大人。”
见金宗瑞的眉头紧紧皱着,朴高德不由得开口开导他道,“在下听闻忠王爷是一个爱才之人,忠王爷这么长时间没有动大人,不正是希望大人能主动服个软,届时大人一定会受到重用,总比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要强上许多吧!”
听了朴高德话后,金宗瑞的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这些日子来他可是度日如年,眼睁地看着自己被排挤在朝鲜国的权力核心之外,心中颇为不甘。
正如朴高德所言的那样,与其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不如主动找李云天服个软,重回朝鲜国的权力核心,要不然他只能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当一个没用的闲人。
况且,金宗瑞这样做并不是单单为了自己,他要为那些跟着他的将领们以及东北六镇考虑,如果不能重新回到朝鲜国权力核心中去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再者说他也很想加入到这次的朝鲜**队改革中,这可是朝鲜**界的一件大事。
朴高德见金宗瑞的态度有所松动,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今天之所以会出现就是给失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