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系江山-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鼎鼎的德械师。另外德国还曾经在青岛建立一所理工科大学,这在列强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英美等国的教会学堂都是教授文科一类的,能够开设医学法律之类的,就算是综合性大学了。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英美等盎格鲁撒克逊人做的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太多了,他们非常忌讳后起国家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因此千方百计的限制,这一点在后世更加变本加厉。
至于德国人道德负担并不沉重,故此可以提供更多的好东西。特别是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失去了胶州湾,反倒是消除中德之间合作的最后障碍。
“德国人战败之后,并不甘心,这次塞克特主动提出要和我们搞技术交流,其实说白了就是玩得一手借尸还魂,把一些军工产业转移到奉天,利用东三省的土地,保留新技术。验证新武器,同时也要获取中国的物资供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甚至重整军备。”
“拙言一针见血啊,德国人肯定是在打着这个如意算盘,只是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张廷兰哈哈大笑道:“德国想要利用我们,同样我们也可以学习德国的技术,甚至直接挖掘德国的人才,这是双赢的合作。不过在合作的时候。必须把眼睛擦亮了,要从德国人身上学到真本事,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和德国相隔半个世界,不接壤,又没有了殖民利益的纠葛,是最理想的合作对象,在历史上德国甚至向苏联输出了大量的技术。包括潜艇、飞机、坦克等等。苏联正是靠着这些技术,才快速完成工业化,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体系,最后甚至乱拳打死老师傅,让人不免十分感慨。
如果中国能从德国搞到技术援助,把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对抗小日本就不会那么凄惨,不得不说当时中国当政者短视到了极点。
现在奉军基本上取得了独立地位,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加上远在东亚,和德国没有什么厉害冲突,具备了获得德国技术的一切条件。
“我看和德国的合作可以分成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技术设备交流。要从德国获得急需的各种机器技术,把东三省的产业完善起来,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是资本交流,可以允许德国商人到东北投资实业,开发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到德国投资,收购一些有前途的中小企业;第三个层面就是人员交流,德国可以把他们的军人。技术工人派过来,实验新武器,学习新战法,检验新的工艺,我们也要向德国大量派遣留学生,最好把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入奉天,为我们培养充足的工人。”
德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能够屡败屡起,始终是欧洲大陆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和他们的发达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后世中国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差的,考不上大学的才会去技校学习。
而德国同龄人之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才会进入大学,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则是参加职业教育,被培养成了技术工人,正是有了庞大的技工队伍,高超的职业素质,才支撑起德国的制造业基础。
张廷兰也亲身经历过,一方面大学生过剩,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工厂急需技术工人,其实说白了就是人才培养错位了。从大学走出来的本科生除了公务人员,律师,记者,医生,高级管理之外,理工科的人才也都是应该从事研究一类的行业,基本上是高端型人才。
结果大量并不适合的人涌入进去,除了拉低大学教育的水平之外,就只能造成严重的失业。
培养人才一直是张廷兰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清末到民国以来,中国教育整体就走错了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不干实事的大师学者,真正能干点实事的,几乎没有。
当然社会也需要一些学者,可是如果没有坚实的底层人才作为支持,这些高端人才根本干不了什么实事,结果他们也变得油滑了,成了靠着卖弄风骚的文贼,非但没有积极的作用,往往还会因为他们的胡搅蛮缠,把好事也给搞坏了。
张廷兰提出要引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产业工人,也得到了杨宇霆等人的支持。
“拙言,你提出的这三点就作为我们和德国人谈判的原则,尽快把具体项目确定下来,越早落实,对我们提升实力就越有好处。”
“嗯,就让顾维钧亲自跑一趟德国吧,我们展示出足够的诚意,一定要争取达成合作协议。”
和德国合作不是一件小事情,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张廷兰又把顾维钧和王永江等人都请了过来,大家又仔细商讨一番。
“拙言,我们还可以把合作细化一些,比如弄矿产品的出口就可以单独作为一项,东三省连年丰收,仓库里面屯着大量的粮食,索性就向德国出口,用来换取机器设备。”王永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顾维钧笑着说道:“王省长的想法太好了,德国战后粮食严重不足,加上马克贬值,无法进口足够的粮食,老百姓怨声载道,如果奉天方面能提供一批优惠粮食,一定能够获得德国的友谊。”
“嗯,顾部长,你去德国访问的时候。就可以承诺提供五万吨的免费粮食,二十万吨低价粮食给德国。”
奉天上下商量妥当之后,顾维钧就动身前往德国,这一次虽然只是秘密的外交行动,但是双方达成了火种计划,开启了中德将近二十年的军事技术交流的大门,彻底让中国步入了工业时代。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让二十年后的战争更加的凶残骇人。
和德国搭上线之后,张廷兰的心情也十分不错,他现在的主要的心思就放在了关内的上面,再和吴佩孚谈成了军火交换协议,为东三省的商品打开关内的大门。奉军就能拥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也就能够放心北上,和俄国人较量一番了。
就在张廷兰踌躇满志的时候,突然冯永双和常荫槐联袂找了过来,两大情报头子一起出动,这绝对不是小事情。
“大帅,高尔察克最精锐的几个师被俄国红军歼灭。损失了几万部下之后,高尔察克已经无法在乌拉尔地区立足,他正准备率领部下向东撤退。”
张廷兰一听这个消息,眉头也皱了起来,高尔察克这个家伙简直就是饭桶,自己已经向俄国输血了,同时又给他一个假公主,让他号令各方。没想到高尔察克支撑的时间,竟然和历史上差不多,简直是岂有此理!
其实这也是张廷兰冤枉了高尔察克,其实高尔察克的溃败,张廷兰也负有责任,他鼓动伊万诺夫在远东和日本人作战,结果西伯利亚大铁路陷入停顿。日本人也无暇支持高尔察克。
虽然有了一个公主号令天下,但是也加深了多数党对他的忌惮,结果红军集中力量,将高尔察克击败了。迫使他不得不向着远东逃窜。
“不要管他怎么失败了,我们的计划现在就立刻执行,高尔察克携带的黄金,还有追随他们的各行业的人才,必须都弄到我们的手上,现在就去安排。”
“是!”常荫槐和冯永双齐声答应,他们早就针对高尔察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出了情况之后,立刻启动就可以了。
这两位情报头子走了之后,张廷兰急忙又把手下的军政大员都找了过来,向大家介绍了情况。
“我本以为高尔察克还能支撑几个月,哪知道这么快就失败了,奉军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北线,全军立刻就要北上。”
说到这里,张廷兰看了看王永江,然后说道:“岷源先生,奉天的政务就要全部交给你了,另外和吴佩孚之间的谈判也要你全权负责。”
“拙言,你放心吧,后方的事情绝对不会出问题,我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前线的供应。”
张廷兰将王永江和朱庆澜留住了奉天,这两位一文一武,再加上老爹张作相坐镇,东三省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
另外又任命了孙安虎出任蒙疆军区司令,负责守卫热河、察哈尔、绥远、外蒙等地,这些地区刚刚恢复,必须可靠的人员镇守,跟随张氏父子多年的孙安虎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其他人就都要跟着张廷兰北上。
这次奉军也的确拿出了最精锐的力量,其中完成整编的边防军第一第二第三步兵师全都出征,第一炮兵师,第二骑兵旅,两个独立炮兵大队,战车大队,空军部队,特战部队全都调动了北线,总兵力超过了七万人,全都是奉军当中的精华。
另外还动用了二十万的民夫,帮着奉军搬运战争物资,修筑道路。吉奉铁路和中东路全都忙碌了起来,每天对开三十几列的火车,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被送到了中俄的边境地区,尤其是海兰泡等地。
经过奉军差不多两年的经营,这里已经变得铁桶一般,牢不可破,李景林亲自监工,动用了大批俄国劳工,在黑龙江沿线一百公里左右的沿岸上,修筑了四座大型的炮台,建立起三个飞机场。
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外围,修筑了密集的防御工事群,建立起密如罗网一般的碉堡工事,地下坑道,甚至挖掘了大量的防空洞,把能想到的方面,都做到了。这样浩大的工程也消耗了大量的俄国人生命,集中营差不多每天都有死人运出了,负责管理集中营的李景林也得到了血腥魔鬼的称号。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奉军在远东终于有了最坚固的支撑点,李景林功不可没。张廷兰赶到了海兰泡之后,就对李景林的工作大为赞赏。
“大帅,这两年光看着俄国人和日本人你来我往,弟兄们早都手痒了,而且大家伙都知道,这脚下的土地原来是咱们的,看着两个强盗在咱们的土地上打打闹闹,心里头挺不舒服的!”
“嗯,眼下奉军已经准备差不多了,我们也要足够的力量,不用在忍了,我们也要出面出击,将这些土地都拿回来!”张廷兰说着猛地一敲桌子,上面的茶壶茶碗不住地乱晃。
第五二十章美国人要跑了
入冬以来,远东地区连续几场暴雪,地面的积雪至少有半米厚,山区甚至能够得到一米以上,温度也降到了零下三四十度,凛冽的西北风刮到了脸上,就好像刀子一样。在户外站岗的哨兵一两个小时必须换一班,不然就有被冻僵的可能。如此恶劣的条件,对士兵的身体绝对是巨大的考验,别说打仗,就连生存都是一个大麻烦。
“拙言,海兰泡都是如此寒冷,要是再往北,只怕情况会更糟糕,想在远东这个鬼地方作战,真有些麻烦。”
“再麻烦也要撑住,谁叫这块土地战略位置重要,地下更有着数之不尽的矿藏,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拿回来。”
外东北的资源价值究竟有大多,在后世也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俄国人从这块土地上光是黄金就弄到了两千吨,是著名的沙皇金库的四倍之多。面对这样一块肥的流油的土地,眼下又是近百年少有的机会,张廷兰哪里会放弃啊!
“让士兵们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另外在后勤补给这一块也要跟上,这么多人马,御寒的物资和燃料绝对要保证供应,必须控制好非战斗减员,在远东作战,其实打得就是后勤啊!”
张廷兰并非说说而已,他非常清楚在冰天雪地之中作战的难度,在大军到来之前,就陆续有大批的防寒衣物送了过来。张廷兰,杨宇霆等人都分头检查了这些东西,确保质量过关,然后才能发放给士兵。
处理了眼前的公务之后,张廷兰和侍卫长沈华又到了仓库区视察,踏着厚厚的积雪,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今天正好又新到了一批物资,负责军需的人员正在验收,看到大帅亲自过来。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敬礼问好。
张廷兰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次都带来什么东西过来?”
“大帅,这次送来的主要是军靴,棉服,还有睡袋。”军需官笑着介绍道:“大帅请看,这批军靴的质量非常不错,用的都是上好的羊皮。里外两层,中间还裹着一层的棉花,不管多冷,都不会冻伤脚。”
张廷兰随手拿起了一双军靴,在手里头掂量一下,的确十分有分量。
“沈华。你穿一下试试效果!”
“是!”沈华快速的将原来的靴子脱掉,换成了新的军靴,在地上走了两圈之后,沈华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笑着说道:“大帅,这靴子做的的确不错,厚厚的羊毛都贴在脚上。有了两层皮子之后,不只能够防风,还能防水,就算是大半夜在外面站岗,也不用担心脚被冻伤了。船上之后,都舍不得拖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重了,走起来会有了费力。”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冰天雪地里头,保暖还是放在第一位的!”
说着张廷兰又到了一旁的箱子边,拿起来一件厚厚的军大衣,为了适应雪地作战,军大衣在外面特意罩上了一层白布,能够最大限度的与环境融为一体。披在了身上,沉甸甸的。遮风挡寒,十分舒服。
正在张廷兰检查的时候,后续又有不少的马车赶了过来,这些马车都是专门运输军需的。在所有马车的最前面,有一辆暗红色的特制马车,车厢上罩着厚厚的帘子,两匹健壮的骡子拉车,到了这里之后,帘子撩了起来,探出一个火红的身影,熟练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这是一位身着火狐狸皮大衣的女子,她身材高挑,在雪地之中,一身的火红分外的眨眼,雍容华贵,让人简直不敢直视。
一看这个打扮,张廷兰就认了出来,来的正是乔岚芸,他急忙走了几步,迎了过来,一伸手就拉住了乔岚芸的胳膊,笑着说道:“芸姐是想我了不成,怎么大驾光临,亲自送东西过来了。”
“还不是怕你这个没良心的冻死了!”乔岚芸低声在张廷兰的耳边说道,寒风吹过了脸颊,白皙的皮肤瞬间染成了一丝红润,像是苹果熟透了一般,娇羞可人,如果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张廷兰甚至想直接抱在怀里,好生亲近一番。
张廷兰并不是道学先生,对于主动投怀送抱的美人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尤其是乔岚芸商业天赋惊人,是很好的贤内助。在和周芯瑶成婚之后,张廷兰就把这朵花给摘了下来,只不过两个人并没有公开而已。
乔岚芸这两年帮着张廷兰打理了不少的事务,尤其是张廷兰频频领兵打仗,对于奉天实业团基本上就是甩手掌柜的,一切全都靠乔岚芸的细心维持。另外为了保证大军顺利作战,乔岚芸专门组建了后援商团,同奉军的军需部达成了合作协议。
由后援商团供应各种军需物资,他们按照军队的要求,进行招标采购,同时也可以按照军队的需要,订制特别的装备,这两年奉军各处作战,后援商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供应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物资。
陆陆续续的二百多辆的马车进入了仓库的大院之中,乔岚云笑着向张廷兰介绍:“拙言,这次运过来的是最新式的睡袋,我们仿照欧美多款睡袋进行研究,最后才定型生产出来的,保温性能非常好,能够抵御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天气,在野外行军打仗,士兵们也就不用受冻了。”
“好,的确不错!”张廷兰看后,也是赞不绝口:“芸姐,这次送来了多少,能保证供应么?”
乔岚芸微微的摇了摇头,有些歉意的说道:“这是第一批,只有三千个,后续还有不少,但是现在运力十分紧张,后方有大量的物资运不上来。”
在规划修建吉奉铁路的时候,张廷兰就有意修建哈尔滨到海兰泡的铁路,在黑龙江上修建大桥,彻底把海兰泡和本土联系到一起,不再是一块飞地,如果铁路能够修成,势必极大的改善后勤的状况,保证充足的供应。
只是眼下还在铺设路基,没有完工,从哈尔滨到海兰泡之间,主要还是使用马车运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