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官人-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这个世上,再没有比这样临阵宣言更让人激动了。

    建功立业,大家不懂啊。

    可是大家只晓得,杀了贼就有钱,就有媳妇,单凭这个……就足够了。

    一声呼啸,无数人响应,长刀扬起,战马奔腾。

    一个个歇斯底里的声音回荡:“破贼!”

    孟津滩上,一场杀戮已拉开了帷幕。

    …………………………………………………………………………………………………………………………………………………………………………………………………………………………

    孟津距离洛阳并不远,那如雷般的响动自然传进了洛阳,许多人看到孟西的半空时不时有‘闪电’将那儿照得骤亮。

    京中禁军大为恐慌,更加严正以待。

    片刻之后,一个消息开始传开。

    贼军大败,孟西团结营破贼,上万贼军灰飞烟灭,死伤不计其数。

    荒谬!

    崔詧很关注这个战局,作为崔家的家主,当朝的宰相,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场叛乱随时随地都可能改变崔家的命运。

    所以……他必须随时得到最准确的消息,一旦双方的力量失去平衡,那么……就是崔家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实。

    这个消息,起先据说是金吾卫的斥候带回来的,而后是在东门流传,随即便在城中流传开来。

    崔詧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是可笑。

    他的回答只是两个字,荒谬,何止是荒谬,简直是荒谬透顶。

    倒不是他对秦少游有什么偏见,只是他活了一大把的年纪,大唐建国到现在,将星如云是没有错,可是敌我如此悬殊,还说什么上万贼军灰飞烟灭,这不是荒谬又是什么?

    崔詧坐定,在草庐之中,他披着那件太宗皇帝钦赐的道服,好整以暇地吃着茶。

    茶是公主茶,天下的茶,再没有和公主茶相比得了,崔詧乐在其中,其实他并不太把战事放在心上。

    崔家这数百年来,历经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再到大隋、大唐,乃至于现在的武周,依旧能够屹立不倒,这只是因为,即便李冲得了天下,崔家依旧还是崔家,无非是在这熊熊大火之中,能够谋取到多少好处的问题而已。

    只是……崔家能从中牟取多少好处呢……这才是崔詧所要思虑的问题。

    “崔公。”草庐外,有人低声道。

    崔詧只是咳嗽一声,示意自己在听。

    外间的人又道:“圣人召见。”

    崔詧皱眉,忍不住道:“圣人起驾回宫了?”

    “是,一个时辰前已匆匆回宫,下了旨意,召见朝中诸公议事。”

    崔詧眼眸一闪,一时猜测不出武则天到底有什么心思。

    他沉吟片刻,才道:“准备车驾吧。”

    ………………………………………………………………………………………………………………………………………………………………

    崔詧抵达宣政殿的时候,这里已是来了许多人,他依然是跪坐在左边上首的位置上,一脸风淡云轻。

    高高在上的武则天见了他来,朝他抿嘴一笑,道:“崔卿来了,那么其余迟来的人也就不必等了。”

    “方才……”武则天左右四顾,而后道:“又送来一封捷报,只是这捷报有些草率,只说孟西一役,团结营大获全胜,诸卿,莫非……这是天佑我大周吗?”

    听了这话,宣政殿里陷入了沉默。

    是不是天佑大周,他们不知道,不过这事儿有些不太靠谱。

    坐在这里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怎会不晓得许多捷报里,总有太多太多的水份,造假是习以为常的事,甚至可能,连宫中也参与了造假,为的无非就是让大家对武家抱有信心罢了。

    见无人应答,武则天的目光落在崔詧的身上,道:“崔卿以为呢?”

    崔詧想了想,捋须道:“圣人,臣……未亲眼所见,不敢深信。”

    这句话带着含蓄,实则却暗藏着机锋,意思就是,圣人没有亲见,怎么敢拿这样可笑的东西认真地摆在这里来讨论。

    武则天倒是没有发怒,事实上,当这份奏疏传来,她也有些疑惑,此前以两百之众一举击溃五百贼军倒也罢了。而现在……可是五百贼军的二十倍,这……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

    可是她心里却隐隐期盼有这样的奇迹,虽然已经命人前去打探虚实,却还是按耐不住的把大家叫来,希望有人能给出一点信心。

    而崔詧的话,代表的却是很多人的意见。

    可笑,荒谬,这种东西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武则天陷入沉思。

    良久,她苦苦一笑,道:“崔卿所言甚是……”

    虽是被崔詧顶了一下,只是武则天显得有些心神恍惚。

    这一次晋州贼军的叛乱实在是给她太多的心有余悸,此战决定的,乃是武氏一门的命运,委实大意不得。

    于是殿中变得鸦雀无声。

    武则天不开口。

    而大臣们也乐得清闲,大家各有心事,也各自暗藏着自己的算计。

    ………………………………………………………………………………………………………………………………………………………………

    好吧,请容许老虎继续求点票儿吧,实在是惨淡得伤人心呀!(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秦都尉入宫

    武则天的心情竟是有点怅然若失。

    捷报她是信的,可是又有些不信。

    她信秦少游的人品,而且这家伙实在没有虚报功绩的必要。只是这个功绩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大臣的态度倒并非是针对任何人,乃至于崔詧语言上的不敬,本质上也无可指责,现在大敌当前,去相信这种子虚乌有的消息,也确实可能闹出笑话来。

    于是武则天只得跪坐直了身子,却是默然无言。

    就这么在沉默之中,崔詧见圣人如此,又觉得自己方才的话过重了一些,便不由道:“圣人,贼军不过癣疥之患,迟早荡平,圣人不必忧心。”

    武则天只是微微一笑,不予置否。

    崔詧又道:“只是秦少游此前就有捷报,说是破贼五百,为此,圣人曾加封他为都尉,本来这个捷报半信半疑,可是现在,他又如法炮制,如今说得更是骇人,竟是破贼万余,圣人……臣忧虑的是,假若这两个捷报都是子虚乌有,那么………圣人此前所颁的恩旨岂不为天下人所笑?”

    武则天眼眸一凝,禁不住道:“崔卿到底要说什么?”

    崔詧摇头道:“臣没有刁难秦少游的意思,只是今时今日,朝廷与琅琊王拉锯的乃是人心,臣只担心秦少游的捷报非但没有稳住洛阳人心,反而徒增朝廷笑柄,到了那时,岂不是反为心怀不轨的贼人所利用?依臣之见……”

    他正待侃侃而谈,可是这时,外头有宦官进来道:“禀圣人,秦少游已入洛阳,携太平公主入宫觐见。”

    秦少游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武则天愣了一下。

    又听李令月安全回来。武则天不由喜出望外,她忙是道:“有请。”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低声道:“这秦都尉,莫不是仓皇逃回了洛阳?”

    这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也是不小,至少大家都听见了。

    不少人禁不住忍俊不禁。

    其实这很容易就能理解大家的心态。

    一方面,他们是万万不相信所谓的捷报的,既然这个捷报是子虚乌有,秦少游这个时候带着人回了洛阳,理由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贼势太大,自知在城外是死路一条,最后厚着脸皮跑了回来。

    那位秦都尉,大家是素有耳闻的,向来都是嚣张无比,而这个时候仓皇而逃,大家想到这厮夹着尾巴的样子,自然不免会心笑了。

    崔詧绷着老脸,也差点失态。

    过不多时。便见有人入殿。

    来人面目俊秀,一身戎装,满是疲倦,浑身上下。清晰可见有血迹斑斑。

    他抬腿入殿,单膝拜倒,道:“臣秦少游见过圣人。”

    武则天见了她,方才还被崔詧说动。觉得秦少游这一次吹牛有些过了,还真有可能为人所笑,可是见他一身疲态。又见李令月也尾随入殿,反而没有责怪的意思了,忙道:“秦卿辛苦了。”

    秦少游道:“臣不敢当。”

    武则天淡淡道:“城外贼势如何?”

    秦少游惊讶地道:“陛下,臣不是已送了捷报吗?何故又问起?”

    “……”

    这一下子,武则天不知该怎么答了。

    满朝文武,顿时也是默然无言。

    这家伙……脸皮似乎挺厚的,圣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既往不咎,绝口不提捷报的事,给你留点面子,也不想治你的罪,结果你倒是自己提出来了。

    其实大家看秦少游这落魄的样子,心里也不愿过于苛责这个家伙,人家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年轻人嘛,吹嘘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好歹人家是在城外拼过命的,这时代,大家对武人都比较宽容,多少也都欣赏那些肯效命在疆场的将士。

    结果……

    却听秦少游接着道:“既然陛下问起,臣也不得不答了。今日清晨拂晓,贼军大举渡河,臣率两百义士与之对峙,他们渡河仓促,并没有战马,是以臣之团结营,倒也大胆在数百步内观测贼情。此后臣见贼军露出破绽,正是破贼的大好时机,于是臣先让贼军制造混乱,再领两百精兵,趁其大乱,杀入贼阵,贼军大乱,相互践踏者不计其数,溺水者更是无以数计。臣幸不辱命,破了晋州之贼,这其中,臣自然不敢居功,此战上赖圣人庇佑,下靠将士用命,至于臣,不过是举手之劳。”

    满殿哗然……

    这个家伙,居然说得有鼻子有眼,这……大捷到底是真是假?

    武则天满是疑惑,不由道:“那么贼首杨绍福现在何处?”

    “就在这里。”秦少游说罢,将身后的包袱直接掷地,这包袱滚开,顿时露出一个人头来。

    杨绍福曾是晋州折冲都尉,官职不大不小,认识他的人虽是不多,却也有几个,甚至连武则天也对他有着几分的印象。

    现在看着这干瘪的人头,再与印象中的杨绍福一对比,不是他是谁?

    “这真是杨绍福……”

    “杨绍福伏诛……”

    “如此说来,那么晋州贼军也都已灰飞烟灭了!”

    满殿皆惊……

    即便是崔詧这样老神在在的人物,此刻也不由伸长了脖子,露出了诧异之色。

    以二百民团,而剿灭巨万贼军,这……这真是不可思议,无法想象。

    可是……现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秦少游继续道:“此战,臣与众将士杀贼六七百之众,贼军伤亡更多达三千余,除两千余人趁乱夺船渡河,其余尽成为阶下囚,贼首杨绍福已然授首,至于其部诸将,或杀或降者,有七十人之多。臣还截获了不少杨绍福与山东贼军私通的书信,以及粮草、马料、银钱若干,得马五百余匹,船一百艘,随军妇人六十,铠九十七副,刀枪剑戟无以数计。”

    “至于臣之部众,战死者有二十余人,伤者亦有十数人之多,恳请圣人,无论如何予以抚恤,以安军心。”

    “……”

    殿中依旧是沉默无言。

    一时之间,这个消息实在令人太难消化了。

    即便是武则天,此刻也是露出不可思议之色,显然眼前发生的事,已经不能再用震撼来形容了。

    而所有的文武,此刻却都看向武则天。

    良久,武则天猛地拍案,高声道:“好,朕有此肱骨之臣,又有如此忠义之将士,何愁不能江山永固,何惧一群宵小蟊贼,此战打出来的,乃是我大周的国威,贼酋杨绍福,亦是百战将军,据闻骁勇无比,其贼军,亦都是敢战之士,可是这又如何?朕区区一个团结营,便可使他们灰飞烟灭,秦少游,你是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啊。”

    武则天显得有些激动。

    她已经很少如此激动了。

    这样的捷报,不啻是给了她一颗定心丸,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那李冲已经无关痛痒了。

    当然,真正让武则天喜出望外的是,这一支不起眼的团结营是秦少游练出来的,这意味着什么?

    南衙禁军十二卫,有精兵十万,战力不容小嘘,可是一旦发生叛乱,武则天不敢用,为何?因为这十二卫脱胎于李唐,与李唐的瓜葛实在太深,乃至于盘根错节,武则天既不能铲除,可也不敢放心使用。

    天下第一军的飞骑,人数不过千人,可是往往能以一当十,勇不可当,可是李冲叛乱,武则天照旧不敢将他们方出城去,为何?因为这支号称天下无敌的元从禁军,其根本就来自于当年唐高祖皇帝李渊在太原起兵的骨干,他们与李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瓜葛,本质上,他们曾经就是为了效命李家而存在,现在虽然‘效忠’武周,只是这里头又有多少是真心实意?

    至于各地的府兵,无非就是墙头草而已,他们大多受各地的折冲都尉辖制,事实上,就是一个个州里的地方军马,朝廷强力的时候,他们就效忠于朝廷,而一旦时局不稳,又有几人忠心?假若这些当真忠心,当年武则天代唐时,为何各州都是作声不得。

    武则天登基,弊病实在太多,在人才方面,绝大多数人才都被世家垄断,而在军中,面对的又是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军门体系,这些军门来自于唐初时的各个山头,派系林立,各个都暗藏鬼胎。

    当年武则天创立团结营的初衷,就是想要借用团结营来制衡这些军中的派系,从无到有,建立一支‘武家’的武装。

    只是真要从无到有,哪有这样容易,团结营本质上,在所有人的眼里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现在……不同了。

    当孟西团结营以区区两百人大破晋州贼军,这个秦少游出身草莽,却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这个人,还有他的团结营,从来没有受过李家的一丁点恩惠,他们今日的一切都来自于武周,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何等的幸事!

    …………………………………………………………………………

    继续求点票!老虎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也很需要大家的继续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最厚道的天子

    这是一场旷古未有的大捷。

    虽然贼军不过万余,可是这支贼军打着李唐的旗号,给予洛阳城里的武氏的打击却是极大。

    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若不是今日覆没,甚至可能动摇到武则天的统治基础。

    武则天目光幽幽地看着秦少游,这个家伙……带给自己的惊喜实在太大,以至于现在的武则天依旧还处在亢奋状态,一时回不过神来。

    老半天,武则天四顾左右,道:“杨绍福谋反,已经伏诛,可是朝廷要面对的,还有山东之贼,诸卿以为如何平叛为好?”

    武则天并没有把注意力转到秦少游的身上,而开始‘关心’起山东的局势。

    这显然是别有几分深意的。

    若说在此前,武则天一句如之奈何,这殿中的许多人,只怕多半都要陷入沉默,因为李唐和武周的较量,对他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