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官人-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到了秦少游这里,则是实实在在的洽商了。
虽然大家已经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梁宇眼下已经没有了任何出路,等到他们的奏疏到了长安,等到这里的消息传到了韦后耳朵里,那么接下来,他们必须面对韦家疯狂的报复,除非……他们得到了秦少游的支持,大家各取所需、抱团取暖,方才能够化险为夷。
梁宇对此不敢怠慢,许多事他心知肚明,眼下的自家,还有魏定芳和王方翼这些人,其实都没有筹码,一丁点都没有,所以他也无从拒绝秦少游的所谓正事。
“不知殿下要谈什么?”梁宇始终的脸上带笑,既然没有选择,那就恭顺一些,也未尝不可。
秦少游对他的态度是很满意的,不过他是在预料之中,他只是笑了笑,随即道:“你是朔方镇都督,这朔方有多少户人口,有多少钱粮。”
这是要摸清楚底细了。
梁宇道:“朔方有户十三万,辖五州三十余县,因地处偏僻,钱粮的收益大抵不在农田,而在于过往的关卡收益,如今府库之中,有钱三十九万贯,有粮九万石,殿下,若是朔方单独一镇来说,是难以维持的,不过朝廷此前,也会拨发出一些钱粮救济一些,勉强也过得去。下官在朔方,征募了两万朔方军,却是比不得昭义、神威镇,毕竟那儿是苦寒之地,所以寒酸了一些,殿下见笑了。”
这些数据,其实秦少游是大致有底的。朱楼可不是省油的灯,早就将各镇的底细摸的差不多了,之所以他明知故问,某种程度也是试探,想看看这个梁宇是不是藏了私,或者是有什么隐瞒自己。
当然,这种小心思秦少游自是不会抖落出来,朔方镇……咳咳……还真是和朱楼那边给的消息一样,真够寒酸的。
五个州,才十三余万户。顶多也就五十万人口,这一州之地,就相当于一个弘农郡了,弘农郡的户籍,有近四十多万户,偏偏人家可是六个州啊,土地和下辖的县是弘农郡的三倍。
不过毕竟是边镇之地,倒也情有可原。
某种程度,这朔方和昭义府、神策府相比。简直是乞丐中的乞丐,连神威镇都可以碾压掉他。自然,当真说这三十余县只有五十万不到的人口,秦少游是一点儿也不信的。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在户人口确实不多。这一方面是官府组织能力较为低下的原因,再者就是这个时代豪族和世家遍地,这些高门大族,几乎垄断了地方上许多的权利。许多人不能承受朝廷的摊派和徭役以及赋税,大多都愿意投靠大族为奴为仆,虽然成了奴人。看上去不是很好听,而且还需供养那些高门,可是细细算下来,总比被官府随意摊派和收税的好。
毕竟对于高门来说,这些人是自己的奴婢,少不得要给他口饭吃,既然你肯为我家种地,你的每一分气力都是我家的财产,总不能教你饿死。可是对于官府则是不然,地方官吏不但要完成朝廷所加派的赋税指标,自己也要中饱私囊,这一来二去,表面上税赋不高,实则却是剥皮敲鼓。
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就陷入了某种恶循环之中,高门因为有特权,所以即便是交税,那也不过是意思意思而已,而大量的人口隐匿在高门那儿,使得在户的人口锐减,在户的人口越少,朝廷却需要运转,所需的钱粮却是一分都不能减,于是地方官吏就更加卖力的将一切转嫁到了在户的百姓身上,在户的百姓不堪忍受,更多人托庇于高门,寻得高门的庇护,成为他们的奴人。
几乎各道、各州、各县,这样的事早就屡见不鲜,高门的繁荣昌盛,自然而然也就源于此,因为大量人口为了躲避官府,纷纷转投到了他们的门下,他们的土地便疯狂的增长,他们的奴仆越来越多,于是终于成为了一个个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
朔方这样的边镇,只怕隐匿人口的事更加严重。
所以某种程度,秦少游也知道暂时自己无法追究,因为眼下也没有追究的必要,他现在只需要知道,朔方镇现在很穷就可以了。
只是这逃户的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如若不然,则会引起国家兴亡的一个怪圈——国穷民富。
这里的国是朝廷,而所谓的‘民’,却绝非是寻常百姓,而是那些豪族和高门的民,一旦如此,则朝廷难以为继,而地方的豪民却是不断壮大,任何一丁点的动乱,都足以葬送掉一个王朝,因为对于豪民来说,他们的利益是建立在宗族之上,而非朝廷和国家,因此他们不必为这个国家的利益来负责,即便天下亡了,也不过是大隋换成了大唐,姓杨的天子换成了姓李的天子而已,他们的富贵根基不会动摇,当然,若是不幸遇到了五胡乱华,那么他们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彻底被人一锅端。
秦少游颌首点头,道:“嗯,你说的有理,只不过……梁都督,这关卡的税赋,依着本王看,实在是多此一举,朔方在津要之地上,固然可以坐地收钱,不过若如此,商贾只怕却不肯往朔方出关了,本王倒是有一个主意,却是不知梁都督以为如何?”
一听到秦少游不肯让朔方镇坐地收钱,梁宇倒是紧张起来,朔方和其他地方不同,这儿靠着长城,是最重要的出关要道,而且那儿土地贫瘠,人口又少,想要维持他这个朔方镇,难道靠种地?若是少了这么一大块的财源,朔方镇往后当真要吃灰了。
只是秦少游若是当真提出来,他竟是发现自己无法拒绝,因为此时形势比人强,他只得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道:“还请殿下指教。”
秦少游慢悠悠的道:“往后呢,朔方裁撤沿途所有的关卡,索性就让那些行走于朔方的商贾畅通无阻吧,自然,在地商户若是开工坊和做门脸的买卖,朔方镇依然可以收取一些税赋的……”
说到这里,梁宇心沉了下去,你们河南府没有沿途的关卡税赋,这是因为河南府本身就有无数的工坊和商铺啊,这些税赋却是不少,足以维持河南府的收支,可是朔方镇既不生产,又没有足够的商铺,大多都是走货的客商途经此地,这若是不抽税,难道吃西北风吗?
却听秦少游道:“至于你们钱粮的不足,由神策府供养就是。”
说到这里,梁宇陡然明白了。
秦少游取消掉朔方镇征税的权利,如此一来,能够促进商贸的往来,而商贸的往来增加,就使河南府的商贸更加发达,更多的工坊将拔地而起,而这些工坊,却为神策府创造了收益,与此同时,朔方镇的钱粮收支,却由神策府来拨给。
这是什么?
梁宇又不是傻子,这等于是将朔方镇的税拱手让给了秦少游,秦少游则扮演了朝廷的角色,拨出钱粮来供养朔方府,这岂不是变相的让河南府成了朔方新的朝廷,这世上的事,永远离不开钱粮,而一旦朔方不得不指望河南府每年拨付的钱粮时,朔方与河南府下属的弘农郡又有什么区别?
原先朝廷给予了梁宇特权,可是秦少游却是通过免除关税,将这个特权收到了河南府,表面上说是秦少游供养了朔方镇,而同时却也是在方方面面,控制住了朔方。
梁宇对此倒是有几分抵触。
做土皇帝毕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谁也不希望自己头上有个天皇老子,可是秦少游这个要求,他却不得不考虑,因为若是不听从秦少游的话,他就是想做天皇老子的儿子也不得,失去了神策军的庇护,梁宇连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深吸一口气,短暂的犹豫之后,道:“下官愿听任殿下的安排。”
没有法子啊,他倒是想反抗,甚至想翻脸,直接指出,这样的做法,就形同于将朔方置于神策府地全权统治了,被人包养之后,就意味着只要人家断了奶,随时可让你饿死,而你若想不饿死,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他言听计从,朔方镇相当于成了秦少游的属地,朔方的官吏等同于成了秦少游的属官,朔方军,也等同于成了秦少游的兵马。
而自己……不过是秦少游的代理人罢了,可是……梁宇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副甘之如饴的样子,表示愿意接受秦少游的安排。
…………………………………………………………………………………………………………………………………………………………………………………………………………………………………………………………………………
第二章送到。
(未完待续。)
五百六十四章:诸侯之主
梁宇的心里,或许会有所不忿,只是他无路可走,一个落水的人,任何一根稻草,也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而秦少游恰恰是他最后一棵稻草。
秦少游见梁宇心悦诚服的样子,心里也想笑,他当然清楚梁宇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是利用钱粮的手段控制住朔方,紧接着,在拿出了钱粮之后,理应就是以帮助操练朔方军的理由,派出自己的武官去接掌朔方的军务,而后则是开始给朔方各种施政的指导意见,当然,修建朔方与洛阳的运河也是当务之急,等到运河开通,朔方一切都靠着神策府来供养,他们的军马经由神策府来操练,他们的所有施政,都需经过神策府批准的时候,这朔方,就彻底与河南府没有什么区别了。
现在梁宇肯低头,那么接下来,神威镇、振武镇都将乖乖就范,至于这昭义府,自然也不能例外,自此之后,自己如虎添翼。
原先朝廷弄出来的一个个诸侯,却被河南府利用钱粮的手段勒住了他们的脖子,最后又重新归于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只不过这一次,中央并非是朝廷,而是河南府罢了。
梁宇毕竟是个表率,他的臣服,对于秦少游帮助极大,秦少游自然不能怠慢了他,便笑吟吟的道:“梁都督放心,上皇恩威并施,似梁都督这样的忠臣,自然不会亏待的。”
虽然只是一句客套的话,却是传递了某个信号,虽然这一次让你吃了亏,可是以后,却是会有补偿,至于如何补偿,现在说不准,虽然只是一句空头的承诺。却总算让梁宇踏实了一些。
接下来的洽商,就轻松和平和了许多,二人的关系,也亲昵了不少。
梁宇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其实在来之前,他就想到朔方不得不对这秦少游马首是瞻,所以也有心理准备,虽然结果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这秦少游压根不想让他成为附庸,压根就是想彻底控制住朔方军,使他心里有些失望。值得安慰的是,至少他的性命可以保全,自己这个都督,总算还在身上。
梁宇看天色不早,自然是告辞回卫州城去,秦少游一直将他送他辕门,远远看到他和亲卫入了城,这才吁了口气,大功告成。
梁宇就是榜样。接下来神策府将拟定出一个控制五镇的章程出来,这五镇的户册,多的有七八十万之多,少的也有十几万。辖制了四十余州,总户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则达到了五百万之多,不可谓不算是一份大礼。
河南府。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后花园,再不是一个拘泥于东都的势力了。
更何况经过了此战之后,天下三十余镇诸侯。谁还敢把事情做的太绝,神策府的商行,照旧可以无往而不利。
固然有人想刁难神策府,至多也就是做一些小动作罢了,秦少游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次。
“真不容易啊。”秦少游心里幽幽叹了口气,心里却又不禁想笑,若是韦氏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她此刻会是什么心情呢?一定极不好受吧。
要怪,就怪韦弘敏吧,怪只怪韦弘敏不自量力,他若是乖一些,或者是性子缓一些,也不可能闹到这不可收拾的地步。
秦少游有些乏了,打了个哈哈,回了大营,歇息不提。
……………………………………………………………………………………………………………………………………………………………………………………………………………………………………………………………………………………………………………………………………………………
次日一大清早。
四镇都督便带着人马又抵达了神策军大营,恭迎武则天入城。
武则天的銮驾在无数官军的拱卫之下,进入卫州,卫州城内的昭义府已是张灯结彩,这里早没有了杀戮的痕迹,在经过几个大都督的帮助下,已经弄成了一个简单的行营,倒是有了一些模样。
城内的乱象也已经渐渐稳定下来,神策军入城的时候,也无人敢阻拦。
一切……都是风平浪静,而对于王方翼和魏定芳等人来说,他们显然遇到了一个踟蹰不决的问题。
昨夜梁宇入城,大致讲了一些与武则天和秦少游会面的情况。
梁宇既然已经彻底的依附了神策军,那么自己应当如何呢?是效仿梁宇一样,任由秦少游摆布吗?
其实魏定芳的振武军和梁宇的朔方军差不多,都在边镇地带,地处苦寒,所以他似乎可选的选项不多,连梁宇都已经俯首称臣了,自己又凭什么抵制呢?
而王方翼不同,王方翼的神威军在山东,这本来是朝廷有意为之,便是想借助王方翼来钳制河南府,因此他的封地人口不少,且土地都很肥沃,足以自给自足。所以从这一点上,他是极不甘心被控制和摆布的,只不过王方翼当初是攻杀武则天的始作俑者,那韦弘敏又是他亲手格杀,此时若是抵触,会不会被孤立起来,甚至直接……
有些事,后果不堪设想啊。
正因为如此,大家虽然都不情愿,却都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如此一来,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变得可笑了,他们是主动去寻秦少游,愿意受秦少游控制呢,还是等秦少游提出了要求再做考虑呢?
主动一些自是极好的,反正自己的控制权眼看就要保不住了,与其被动,给人一个不好的印象,倒还不如索性主动一些。
想了想,王方翼最先动身,决心去拜访秦少游。
这一路上,他早想好了各种的措辞,心不在焉的到乐秦少游的行辕,通报之后,便进入了行辕之中,等到了正堂,便见秦少游正在案牍上奋笔疾书,秦少游抬了抬眉,道:“噢,是王都督到了。”
……………………………………………………………………………………………………………………………………………………
第一章送到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五章:图穷匕见
王方翼见秦少游颇为热情,倒是也有些受宠若惊。
事实上因为他和武则天的嫌隙,此番臣服,他心里是最没底的。
武则天还没有见他,态度到底如何,他现在七上八下,也是说不准。不过秦少游和武则天关系匪浅,春暖鸭先知,这秦少游必定是摸清了武则天的心思,假若武则天对自己起心动念了什么,秦少游估计也没什么客套的必要。
毕竟现在王方翼的性命,就掌握在了人家手里。
他忙是道:“下官见过殿下。”
“你来的正好,本王正是要事和你谈。”秦少游开门见山,没有太多的客套。
这让王方翼有些忐忑了,虽然他也是和秦少游谈正事的,可是很明显,人家谈的这个正事,未必就是自己的正事,这秦少游,到底还想要什么?
秦少游道:“听说,你的长子,王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