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官人-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少游摇摇头,却还是禁不住道:“我的人缘。应当不坏吧,平时做人也没什么挑剔的地方呀……除了精打细算一些,抢了一门亲,和人斗过几次嘴。弄死了几个嚣张跋扈的家伙之外……”
………………………………………………………………………………………………………………………………………………………………………………………………………………………………………………………………………………………………………………………………………………
十一月初一。
天气已经渐渐冷下来,宫殿上的琉璃瓦,每到清晨拂晓时,便似镀了一层冰。檐下则是一溜溜冰凌,啪嗒啪嗒的落着水。
这个时候,一队队宦官。总是要端着银盆,四处去接这‘天水’,据说这样的水,煮开了用来洗浴,有养身的功效,而当今天子,是最在乎自己的身子骨的,为了养护,可谓费尽了心机。
今日宫中格外的热闹,每到初一的时候,原本是在宣政殿的议事则是要搬到万象深宫,今日是大议。
所以凡是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管你是做什么的,有没有参议的资格,今日都得入宫。
数百名大臣此时已聚集于宣武门,随着宫门大开,旋即鱼贯入宫,入万象深宫,分两班站立,等候天子亲临。
武则天的心情其实是很不好的。
因而她故意来迟了一些,朝中虽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有一样事,却是牵动了她的心。
本来是她让狄仁杰去查实那秦少游与张易之的一桩公案,可是谁晓得,这位狄公,居然至今还没有回应。
按照武则天的设想,这是一件小事,让狄仁杰出马,无非是显露自己的公允罢了,也省的有人借这件事来做文章,也就是三两日的功夫,事情也就可以解决,狄仁杰呢,轻而易举的把事情办妥,那两个在县衙里的人,自然也就随便损失点皮毛,至于文武百官,谁敢说自己偏袒,这可是狄仁杰审的,就算是有什么偏颇之处,那也是狄仁杰的错,可问题在于,狄仁杰以清直而闻名天下,他会有错吗?
可问题就在于,虽然是打好了这么个如意算盘,偏生狄仁杰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将近过了一个月,秋去冬来,这案子还是没有定夺,问题是这两个人,还关在县衙呢?
只是武则天又不能去过问,一旦过问,就显不出自己的公允了,她得憋着,毕竟只是一个小案子,皇帝陛下哪有亲自询问的道理?
可是这一憋,就是足足一个月,换谁都要内伤啊。
武则天不禁恼怒了,她甚至有些责怪狄仁杰的意思,这样的小事你都办不好,做什么吃的。
偏偏狄公似乎人品好、声誉高,而这脸皮嘛竟也厚的可以,他居然去三省赴任了,绝口不提那县衙里两个人,他不提,武则天又不能问,最受伤的就是秦都尉和张易之了。
武则天岂能不恼火。
这样一件小事都办不好,非要悬而不决,让自己平添忧心,狄仁杰实在太教人失望了。
于是她拉着脸跪坐于金殿之上,手搭在御案上,沉默不语。
这个时候,理应是宰相主持朝议了,可是跪坐在上首的人还未开口,却有人站出来,道:“臣有事要奏。”
众人看过去,奏事的人居然是张昌宗,武则天心里明白,自家的兄弟还在县里关押,兄弟情深,张昌宗急了。
这样的心情,武则天是很能理解的,她抿了抿朱唇,道:“张卿所言何事?”
张昌宗慷慨激昂道:“凤阁侍郎狄仁杰,奉旨查如春酒楼一事,可是为何已过去月余,却至今没有动静?这只是一件小事,难道以宰辅之尊,亲自视事,也是这般敷衍吗?”
张昌宗直接把矛头指向狄仁杰。
不过殿中的大臣居然没有哗然,大家只是沉默,显然,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狄仁杰坐在几个宰辅之下,闻言不为所动,于是长身而起,慢悠悠的道:“臣奉旨查办,只是有些地方,尚未厘清,因而不敢贸然决断。”
张昌宗冷冷一笑:“狄公若是迟而不决,总这样拖延下去可是不好,臣恳请陛下,诏秦少游与张易之二人,殿中对峙,今日总要说个明白。”
这张昌宗的小算盘,所有的人,都已经布置好了,这殿中数百的大臣,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摩拳擦掌,这个时候他要的,就是将秦少游和张易之叫到这殿中来,到了那时候,众臣就有了借口,这如排山倒海的弹劾就要发动,无数人言之凿凿,已是搜罗了秦少游数十上百条罪证,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万千人响应,即便圣人对秦少游有姑息之心,秦少游也必死无疑。
这叫抛砖引玉、引蛇出洞,表面上看,是对狄仁杰发难,实则却是为接下来的最后一击进行铺垫。
不过对于武则天来说,她只当张昌宗无外是担心那个兄弟,想要把事情早点来个了断,这狄仁杰到了现在,还在说案情有不明之处,真不知是干什么吃的,张昌宗的心思,武则天也是感同身受,况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张昌宗要求御前审问,武则天岂有不允之理,只不过这个案子,是交给狄仁杰的,此时少不得要问一问狄仁杰的态度:“狄卿以为如何?”
狄仁杰道:“臣无德无能,才使此案拖延至今,张中郎所言不错,不妨当庭审议,以安众心。”
武则天便道:“既如此,那么就准了,传旨,速命敕使,至洛阳县衙,提秦少游、张易之入宫。”
一声召令,便有黄门火速抵达洛阳县,那柳元芳已是入宫廷议去了,所以在这里当值的,只是县蔚,县蔚不敢怠慢,忙是押解秦少游和张易之二人至宣武门,在这里,早有一批禁卫等候多时,该做的样子,自然是要做的,众禁卫押解秦少游和张易之入万象神宫。
这一路上,秦少游的心情倒是平静的很,他步履轻快,不过也是知道,今日……是真正摊牌的时候了,案情折腾了这么久,也该有个结果。
………………………………………………………………………………………………………………………………………………………………………………………………………………
第一章送到,恳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你死我活
进了万象深宫,秦少游看到了许多人,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
只不过许多人看他的眼神,带着那么一丁点的不同。
这是猫戏老鼠的感觉吗?
那么谁是猫,谁又是老鼠?
呼……秦少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他眼眸一抬,看到了高高在上的武则天。
女皇陛下依旧是那样的端庄、得体,她的目光沉着,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感情波动,她如雄踞在殿上的母狮子,不怒自威。秦少游躬身作揖:“罪臣驸马都尉秦少游,见过陛下。”
他的话音落下,一旁随来的张易之亦是道:“臣张易之,见过陛下。”
秦少游自称罪臣,而张易之只是称臣,这里头的玄妙,倒是被细心人看出了些许的端倪。
不过张易之在进殿之后,信心确实开始充足起来,因为在进殿时,他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张昌宗,而张昌宗则给他回以一个自信满满的眼神。
这个眼神,张易之再熟悉不过,他已知道,他们张家已是胜券在握了。
武则天看着二人,显然这个时候,武则天并不知道接下来即将要面临的暴风骤雨,不过该作的样子,她却还是要作的,于是冷哼一声:“二卿可知罪吗?”
张易之和秦少游都默然无言。武则天旋即道:“狄卿,你来审吧。”
狄仁杰面无表情,却还是站出班来,正待要说话。
可是这时候,已经有人等不及了。
张昌宗站了出来……
今日……就是算总账的时候,张昌宗当然没有兴趣,再将这大好的光阴,虚度在这冗长的问审之中,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审。
他要的,无外乎是当着秦少游的面,细数他的罪行,要的是文武百官如潮水一样,将秦少游踩死在这里。要的是即便是陛下心有袒护之心,这秦少游今日也该死无葬身之地。
他信心十足的站出来,先与几个李氏的宗族交换了一个表情,大家的眼神交汇的过程中,各自流露出几分意味深长。
他眼角的余光,也落在了武三思和武承嗣身上。他看到两个人已经跃跃欲试,似乎胸腹之间,开始隐含着杀机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他就是东风。
他俊朗的面容一抬,直视着武则天,朗声道:“臣……张昌宗……有事要奏!”
这一句话,仿佛是总共的号角,嘹亮又带着肃杀!
武则天愕然,不由看向张昌宗。道:“张卿又有什么话?”
张昌宗二话不说,直接拜倒在地,正色道:“臣张昌宗,蒙受陛下厚爱。享国之荣华,无以为报,因而臣为了朝廷,为了陛下。即便粉身碎骨,亦是难报万一。”
“因而臣听说了诸多坊间流言,身为中郎。岂有不奏之理,臣听说,驸马都尉秦少游,外表忠厚,内心却殊为险恶,去岁,他在自己的封地,四处推行茶桑,以至忠厚百姓,不思中粮,反而人人效仿,大量土地,尽都种植此等无用之物,以至河南府的粮产,年年递减,这粮田,乃是朝廷命脉,关系国计民生,一旦粮产减少,若遇荒年,岂非要天下大乱不可?秦少游自称饱读诗书,岂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可是他一意孤行,照旧如此,以至天怒人怨、人神共愤,以他一己之私,而毁百年社稷……”
“臣还听说,在他的封地之内,此人独断专行,更可恶的是,此人既为团结营都尉,却公私不分,将这团结营上下的封地,俱都据为己有,此人欲壑难填,竟是将这团结营视为自家的私产,陛下……这样的人,就在天子脚下练兵,一旦图谋不轨,岂不是养虎为患?”
“此人私德败坏,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他声音高亢,洋洋数千言下来,不知列数了秦少游多少罪状,可是张昌宗还嫌意犹未尽,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因而他只得住口,最后沉痛的道:“此等大奸大恶之人,居然能沐猴而冠,竟成朝廷栋梁,迟早要为祸社稷,请陛下以苍生为念,惩治此人,以儆效尤,还天下一个清平。”
……………………………………………………………………………………………………………………………………………………………………………………………………………………………………………………………………………………………………………………
武则天震惊了。
她万万想不到,原本是打算息事宁人,谁晓得张昌宗居然玩了这么一手。
本来一件小公案,如今被在张昌宗一番慷慨激昂的弹劾,立即变得更为复杂起来。
武则天少不得心里嗔怪张昌宗有些不太晓事,说好了息事宁人,可是你为了自家的兄弟,却又惹出了祸端,实在是岂有此理。
而张昌宗,却是无所畏惧,他心里自知,陛下是离开他不得的,既然离不开,那么自己弹劾秦少游何罪之有。
况且,有一句话叫做法不责众,待会儿,等到大家墙倒众人推的时候,难道只怪自己一人?
张昌宗的嘴角,已经微微勾起,接下来,就看他们了。
武则天错愕之后,已有了几分怒意,她看了一眼张易之,自然晓得这是张家兄弟搞的鬼,再看秦少游,秦少游却并非是诚惶诚恐之色,只是脸色平静,一副任君处置的样子。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正待把这件事压下去。
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张家兄弟还是秦少游,都是她的人,他们打生打死,对武则天都没有好处,可是不待他开口。
竟已经有人站了出来,站出来的乃是武三思,武三思沉声道:“陛下,臣也有事要奏。”
武三思……
武则天的眼眸里露出几分震惊,一个张昌宗其实并不算什么,虽然这个家伙在自己面前得宠,可他毕竟只是个宠臣而已,现在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小小的郎中,武则天看得起他,他才是个大人物,武则天让他住口,他就什么都不是。
可是张昌宗站出来,武三思居然在此刻也站了出来,这可就不太简单了,因为武三思乃是梁王,又是礼部尚书,所代表的,更是整个武家,自己这个娘家里,既有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金吾卫的将军,飞骑军的副将,有十几个郡王,有无数个地方刺史。
武三思来凑什么热闹,他难道也和秦少游有仇吗?
武则天按捺住了火气,她……在忍。
因为武三思既然有事要奏,在这个场合,自己就没有让他住嘴的道理。
武则天突然感觉到,朝中出了一件大事,可是偏偏,这个大事,居然自己被隐瞒了,她拉下脸来,一字一句道:“梁王要奏何事?”
武三思抬眸,眼中带着毅然决然,他朗声道:“臣要弹劾……”
张昌宗的嘴角,已经浮出一丝狞笑,果然来了,接下来……秦少游已是必死无疑。
“郎中张昌宗与少卿张易之!”
什么……
张昌宗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弹劾的难道不是秦少游吗?为何是自己,为何是六郎……这武三思,难道已经疯了?
张昌宗脸色骤变,他顿时感到手足无措起来,因为事情太过突然,完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之外。
此前……不是已经都说好了的吗?
不是说好了,整死了秦少游,自此之后,大家从此一起携手,不是说好了,武家的人全力支持自家兄弟吗?
可是这武三思,居然矛头对向了自己,居然……
张昌宗心乱如麻,因为这是万万没有预料到的,难道武家的人,再不需要自己在圣人面前说他们的好话。
难道武家之人,愿意承担得罪自己的代价?
张昌宗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差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而武则天也满是诧异,李家的人弹劾张家兄弟倒也罢了,你武三思乃是朕的侄子,你来凑个什么热闹,难道你要宣扬家丑是吗?
武则天这时候心境又是不同,她不想张家兄弟针对秦少游,可是并不代表,她容许武三思去针对张家兄弟。
为了让武三思住嘴,于是她冷哼一声,道:“你们要闹到什么时候,你们要做什么?”
本来这个时候,按照武三思的为人,陛下一发怒,他就应当适可而止,立即住嘴了。
可是今日武三思居然中了邪一样,他依旧目光坚定的看向武则天,一字一句的道:“臣深受陛下信重,而如今,朝中出了奸党,臣岂可默然无言?此乃臣之职责所在,绝非胡闹,臣恳请圣人,听臣一言,若臣有一句虚妄之词,宁愿死罪!”
……………………………………………………………………………………………………………………………………………………………………………………………………………………………………
每一次都叫不到月票啊,感觉好无力,还是希望大家努力支持一下,其实老虎很努力的,这种努力,并不是说更新字数的多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