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屠户家的小娘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氏私心里倒不想让丈夫奔波,她只想守着铺子好生过,只是见得胡厚福兴致颇高,便不曾驳了他的回,等到她娘亲上门来瞧,便跟自家娘亲讲起此事,倒被她娘给骂了一通。
“如今你家妹婿在百夷做着官,姑爷正是借着这个才多跑几趟,一则亲戚亲戚,走着走着就越来越亲密,太长时间不见面自然就疏远了,女婿肯多跑,将来有门得力的亲戚,你肚里若是个哥儿,等落了地将来读书科考,还怕无人扶持?二则男儿志在四方,别瞧女婿是个杀猪的,可也不能说就没大志,保不齐将来还能给你家里置办下一份大的家业。你一个妇道人家,男人能干,亲戚有靠,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尽想着两口子关上门来过日子?”
魏氏被自家娘亲给骂了一通,改日便吐了口,要胡厚福放心去外面,“娘亲说了,等我快临盆了,她必定来亲自守着,你只管去跑生意便好。”
胡厚福怕她一个人在家寂寞,如今又怀着身子,便寻了外面人牙子来,买了个十二岁的小丫头放在她身边侍候。那小丫头还有个守寡的娘,被婆家欺负的无立足之地,娘俩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胡厚福索性将这小丫头的娘也一起买了来,做些粗使的活儿,顺便管了家里人的饭食。
有了这娘两个,又有岳母孙氏时不时前来陪伴两日,胡厚福揣好了银钱,又往南华县赶了过去。
胡娇还不知道很快就又要与自家老哥见面了,她最近日子过的还是很滋润。许清嘉不肯深管她,只要她开心,说起来几乎是对她千依百顺。后面县学里的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之下,也是淘的不成样子,令先生很是头疼。
可是若是惩治了这帮孩子们,岂不是要带头先惩治县令夫人?
教启蒙的老先生十分为难,特意请了她去,很是委婉表达了“在夫人的带领下这帮孩子们都淘的不成样子了,字也不安心识书也不好生背……”,最后只差摊手问她:夫人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
胡娇倒是只顾着自己痛快了,况且办县学的宗旨是让夷汉孩子能够和谐相处,打小相处起来的情份更不容易在长大之后为了莫名的歧视而对立起来。她原来还只觉得在共同的游戏玩乐之下加强孩子们的感情,现在看来耽误了孩子们的功课,老先生愤怒了。
于是……孩子们的玩乐时间被减了一半,回到了课堂。
对此,县学的一帮孩子们顿觉幸福感直降,各个跟进了重刑监牢的犯人一般,看到她都露出求救的眼神。
胡娇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抵挡不住,索性给这帮玩心奇重的孩子们立了规矩,若是功课好了,自有奖励,比如重新开发个新游戏,或者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
有了她的督促,县学里的老先生发现,最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很多,都空前的认真了起来,除了他布置的大字,回头自己还要加写,背起课文来也认真许多,真是成也县令夫人,败也县令夫人。
他终于有了觉悟:想要降服这帮孩子们,戒尺加罚抄书罚背书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管用了。
老先生忧郁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方针还及不上县令夫人的游戏奖励机制。
可惜他一把年纪须发皆白,真要这把老骨头陪着孩子们亲近,也觉得吃不消,最后只能默默的退居二线,只做些文字教学工作,将课外活动的时间全交给了县令夫人去处理。
胡娇考虑到这帮孩子们的体能,恐怕将来走科举仕途的并不多,反倒是体能十分重要,无论如何,长大成人之后,这帮孩子们总要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担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索性将自己从前上过的体能课拿来给孩子们上,只是训练强度减半。
夷人孩子与本地孩子从小都是在野地里山里跑的,有采摘野菜菌子的,也有家里父亲专事打猎的,比如尼南除了打短工,还要时不时进山打猎 ,就显得体能尤为重要了。
也不知是这帮孩子们跟她处出了感情,还是别的原因,无论是胡娇带着他们做游戏,还是训练体能,都玩的十分尽兴。本来胡娇是认真给他们上体能课,结果这帮熊孩子都当这是新开发出来的游戏,各个玩的兴致勃勃。
最后还是许清嘉心里担忧的不成,勒令胡娇减少运动量。胡娇总觉得自己现在是带着一支小兵在开展训练,顽心起来还训练这帮孩子们叠被子搞内务,连宿舍卫生都焕然一新,瞬间减少了园子里两名婆子一半的劳动量,婆子们乐的不行。
许清嘉如今在南华县站稳了脚根,平日出个布告,下面的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无不紧跟县令大人的步伐,坚决彻底的执行,偏偏到了老婆这里,什么命令都要大打折扣,只得在晚间入睡之时,揽着她亲了又亲,哄了又哄,又摸着她柔软温暖的肚子无限忧心:“阿娇啊,你每日这般皮下去,若是怀上了孩儿,我恐怕都要愁的睡不着了,哪怕在前衙办公,还怕你在后院爬树上房呢。我可是听说妇人怀着孩子,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当了娘可不能不禁心啊!”
胡娇在他的怀里仰头去瞧,见县令大人愁的都快成个小老头了,一双眉毛都快拧在一处了,不知道的还当他忧国忧民呢?满脸愁绪。
她在他怀里笑的跟只虾米似的踡缩了起来,脑袋在他光裸的胸膛之上蹭了又蹭,最后笑着应了下来:“许大哥,你真是想的有点多了。”前几日她才欢送走了姨妈,哪有这么快?
许清嘉翻个身,将怀里的人儿压在身下:“既然不快,那为夫就再努力努力!”
时近初冬,高娘子再来,便带了别人的请托来。本地士绅以及官吏家眷想要拜访县令夫人,托她牵线。
自上次高娘子从县衙回去之后,见到主院里跪着高正跟前得意人儿,传话的丫头将原委讲明,她便明白自己这件事情赌对了。自此便越发往县衙跑的勤了,没想到高正往她房里跑的也勤了。
高娘子时常一个人在想,她往县令夫人这里跑的勤奋,丈夫就往她房里跑的勤,当县令夫人与她的房事挂上钩以后,这事多少显得有些令人啼笑皆非。她每每想到这里,都要忍不住偷笑出声。
后来她将此事悄悄讲给胡娇听,胡娇顿时捶榻直乐,还一个劲儿追着她讨要谢礼。
二人的关系倒更密切了,几乎快算得上无话不谈了。
其实本地士绅以及原来衙门里留下来的小吏家眷们里,也确有当初在朱夫人处与胡娇见过面的,更有甚者还有两位甚直还嘲笑过胡娇。没想到许清嘉翻身成了县令老爷,且在南华县这块地皮上干的风声水起,至今过个半月便有府君传令让他前往州府,有事相商,恐怕过个三二年,许县令进上一层楼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这些人便心眼活络了。
朱庭仙的夫人三不五时就要开个小宴,请了各家的太太们联络感情,偏偏这位许夫人整日窝在县学与孩子们玩乐,来往最密切的也只有县尉家眷,这帮太太们想要巴结也寻不到门路,只得托了高娘子做说客。
“上门都是客,想来就来吧。”胡娇一脸贼笑,高娘子看到她这笑,都觉得没憋着好。
“夫人这里连个煮茶的丫环都没有,这帮娘子们来了怎么招待?”
“高姐姐也真是的,你来了我都能招待,难道她们竟然比你还重要了不成?”
高娘子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不然我带几个丫环过来帮忙?”虽然比不得朱夫人当年待客,可终归不能太过寒酸了。
胡娇可没准备跟一帮不熟悉的,并且以前曾经对她怀有敌意的妇人们一起吃饭听戏,以示姐妹情深。
“姐姐过两日只管带了人来,我这里招待不了,不是县学里还有雇来做饭的婆子嘛。”
正好许清嘉最近又被府君召到州府去了,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人了,日子也着实寂寞了些。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高娘子只当县令夫人会在自家客厅里招待这帮妇人;在曾经被嘲笑过的地方坐着让她们行礼;巴结逢迎;想想就莫名有点兴奋。可惜她还是错估了县令夫人的想法。这一位的心思;似乎从来都不在妇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到了约定的日子;她带了那些妇人前来,却有婆子引了她们去县学。县令夫人在县学里招待大家,并且组织了孩子们前来感谢这些妇人。她笑的全无芥蒂,“这些孩子都是托了诸位家里的福;才有机会能在县学读书识字,今日正好是个机会,让这些孩子们亲口向恩人道声谢!”
“不敢不敢;夫人谬赞了……”
“这还是许大人与夫人的功德……”
“……”
县令夫人今日组织了孩子们向妇人们致谢,又组织了这些妇人们参观了孩子们的寝室,课堂,以及食堂,最后还顺便让妇人们品尝了一下县学食堂的饭菜。
“外面都知道县学是县里的士绅官吏们捐款才能办成的,虽然每个月的帐务都在外公布,但具体如何实施的想来诸位也有疑问,今儿既然来了,不如便体验一番县学食堂的伙食,也好让大家有个切身的体会,知道自己家捐出的银子是怎么花出去的。”
其中很有几位富绅家的妇人们面色不好看起来。
她们平日皆是养尊处优,说句不好听的话,便是胡娇这位县令夫人都比不上这些妇人们的生活。她还要凡事亲自操持,哪比得上这些妇人们行动间皆要丫环服侍。
县学的伙食再好,恐怕连她们家里房里的贴身丫环都看不上,可县令夫人却带着大家吃食堂与这些贫家子弟共餐……简直是侮辱。
但是连县令夫人都毫不嫌弃的亲自落座吃饭,哪还有这些妇人们挑剔的余地?
高娘子肚里笑痛,心中暗自猜测县令夫人这是不是光明正大的报复,但看到她诚恳的眼神,还是觉得……夫人心慈,做这事只是从自己的心里出发,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不过这帮太太们恐怕回去后心里不会很痛快。
不管旁人痛快不痛快,县令夫人开动,下面的妇人们哪怕心里不痛快也不得不意思意思的动动筷子。
旁边还有孩子小声嘀咕:“夫人说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现在饿着肚子的人可多可多了。”
听到这话的妇人们忍不住僵了一下,心里开始考虑此行目的是抱着与县令夫人重修旧好的念头来的。若是真惹的她不开心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在看到县令夫人将一碗饵丝吃干净了,高娘子也紧跟领导步伐将碗里的东西吃完,其余本来准备以食物来划分阶级的妇人们也暗中放弃了准备嘲笑县令夫人的念头,很客气的将碗里的饵丝吃完了。
看着她们的表情,胡娇是很想赠送些消化药给她们的,再或者消食茶什么的,总有种这些娇滴滴的娘子们回去之后大约都得消化不良,说不定还会爆出县学食堂食物的卫生问题,一致来声讨她。
到时候那可就成了本县的大闻新了。
不过考虑到已经去了州府的县令大人,胡娇又觉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起来。夫荣妻贵,她是今天才有了深刻的体会的。
有县令大人在她背后,她也没什么好怕的。
吃完了食堂聚餐,她便开始了最后的演说动员,先谢了这些妇人今日前来,又从她们家中慷慨的丈夫夸起,一路夸到了家中的贤内助,面前的诸位,直夸的这些妇人脸色讪讪都有点红了,才开始诉哭。
总之一句话:好心的太太娘子们,冬天马上来了,县学的孩子们还缺冬衣,你们这么善良,一定不忍心看到孩子们挨冻吧?!
高娘子都快笑出声了,她一直以为县令夫人就是傻乎乎的一个丫头,没什么心计手腕呢。
这些夫人们今日前来的任务就是与县令夫人打好关系,反正都是巴结人,送礼给县令夫人最后也不见得能让她记住,反倒是这种捐款的事情,以上次捐款为例,都是拿钱买名声,还能在全县人民面前表现一番,再好不过了。
最后的结果是,县令夫人又募捐到了一笔专给孩子们添冬衣的款项。
她从桌洞里翻出笔墨纸砚,准备记捐款数额。
众人一脸猜到真相的难堪表情:原来县令夫人都准备好了,在这里等着她们啊?!
胡娇记帐的功夫,食堂门口传来几声清脆的巴掌响起,食堂里的妇人们以及胡娇皆扭头去瞧,不知道何时,门口竟然立着好几个人,领头的是名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古铜色的肌肤,狭长的眼神幽深难测,身侧跟着崔泰以及崔五郎,能让崔泰侍立在侧的,恐怕身份低不了。
“没想到许夫人口才如此了得,许大人真是娶了位贤内助啊!”来人双掌相击,走了进来,目光在食堂里巡视一圈,似乎带着王者天生的气场,神情倨傲,想来平日定然是发号施令惯了。
胡娇放下笔,起身迎了上去,轻轻一福,目光便直逼到崔泰脸上去:“崔将军,也不为我介绍介绍吗?免得让小妇人失礼人前!”
崔泰向那男子瞧了一眼,见他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便道:“许夫人,这位是皇长子殿下。原本是路过南华想要在县衙借宿一晚,听得南华县办了县学,来瞧一瞧,没想到撞上了夫人在此接待客人。”
胡娇听得身边的妇人们有隐隐的抽气声,扑通扑通,不用回身也猜得出来,此刻身后必定是跪倒了一大片。万般无奈,她如果不跪,似乎是对皇长子的不敬,只得缓缓跪了下来:“小妇人参见皇长子殿下!”
话还未说完,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很快到了食堂门口,然后便有张风尘仆仆的脸闯了进来:“阿娇,外面停了好几匹马,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把这条巷子……都……都堵上了……”看到跪着的一屋子妇人,特别是跪在地上使劲朝他使眼色的妹妹,胡厚福终于后知后觉得感觉到……似乎县里来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说起来,皇长子出现在这里一点都不奇怪。
自从银矿案之后,许清嘉还特意向胡娇科普过本地的军事力量。
说起来,定边军的最高领导人并非是崔泰,而是崔泰的顶头上司,皇长子武琛。皇长子原本是一个小嫔妃所出,是今上的第一个皇儿,本来也算是备受瞩目的,可是长到七岁之后,皇后娘娘却生下一子,虽然从出生就不够健壮,可是身份贵重,在六岁上便被立为太子。
这下皇长子在宫里的地位就有点尴尬了。
今上子嗣单薄,原本是很看重皇长子的,纵然后来封了太子,可是外界盛传东宫身体赢弱,这两年出生的皇三子皇四子年纪太小,生母身份也很是低微,因此长皇子的未来如何,还真不好说。
南诏原本就是大周与土蕃中间的一道屏障,只是后来南诏被灭,失去了这重屏障,大周便只有自己派将帅镇守百夷之地了。武琛从二十岁就自请来戍边,镇守百夷之地,以防土蕃异动。过个几年回京一趟,也算是另外一种变相的考核,听说他去年已经封了宁王,据说有镇边安宁的意思。
胡娇忙向武琛赔罪:“殿下,这是家兄,无意冲撞殿下,只是市井小民不曾见过这阵仗,望殿下恕罪!”又急忙唤胡厚福:“哥哥快过来见过宁王殿下!”心中暗叹,好好一场捐款,本来还想着从这些妇人身上挖些银子出来,给孩子们一人做套冬衣,倒霉催的遇上了皇长子……看来今日的捐款是要泡汤了!
胡厚福蹭了过来,跪在她旁边,朝着武琛磕了个头,“小……小民参见殿下!”他半生在市井生活,真正接触过的最大的官便是自己的妹婿许清嘉了,可惜太熟,在他身上半边官威没感觉到,所以相处起来很是很愉快的。升斗小民做梦都没想到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