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假慈禧-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晚吉安堂凶多吉少。宋世荣想到这里,不由暗暗捏了一把汗。

第41章

那三个人立在房上,已观看宋世荣、马贵、贺永恒、杜心武作战多时,就像看热闹一般袖手旁观。

宋世荣想探探房上三位壮士的虚实,手一扬,一个乾坤圈飞了出去。这乾坤圈大小约半尺,厚度如一枚钱币,圈里外全部开刃。宋世荣的乾坤圈一发,劲力强厚,呼呼生风。只见房上中间那位壮士不慌不忙,伸出手掌,轻轻一旋,便把乾坤圈削到一边。

宋世荣见了,暗暗吃惊,心想:这壮士功夫不可小瞧,如若没有功力,我这乾坤圈一抛,会齐齐削掉三个人的脑袋,没想到他却轻轻削到一边,真是神奇。

房上中间那个壮士用洪钟般的声音问:“车毅斋在哪里?”

宋世荣回答:“远游去了。”

“不对,他就在这里!”壮士坚定地说,好像没有人能说服他。

“请问你是何人?”宋世荣问。

此时,马贵也停止了进攻,望着房上出现的三个人。

贺永恒和杜心武也收了势,望着房上。

“我是张策。”房上那汉子平静地说。

“噢,原来是通臂门到了!”宋世荣惊喜地说。

张策责问道:“比武为何还不开始?害得我们等了多时。”

宋世荣支吾道:“车老先生……不知到哪里去了?郭云深……至今未到……”

“不对!”张策纠正道,“车毅斋就在家中,郭云深也已到了太谷!”

却说尹福去追乔摘星,翻过院墙,拐进小巷,追来追去,追到一座妓楼前,乔摘星一闪就没影了。

尹福想:乔摘星可能一直藏身这座妓楼里,他见楼内烛火辉煌,门口有个牌子,上写“沉香楼”三个字,两旁有一对联,写道:“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门口高挑一个大红灯笼,金黄穗子飘来荡去。

尹福正在门口徘徊,这时,两个恶奴拥着鸨娘走了出来。鸨娘道:“你这个瘦老头,不进来热闹热闹吗?”

尹福心里涌起一股厌恶,抽身走开。他悄悄绕到妓楼后面,正见乔摘星往墙外爬,尹福一把揪住乔摘星,喝道:“我看你往哪里逃?”

乔摘星一见是尹福,慌得浑身哆嗦,叫道:“尹爷,对不住了。”

尹福一把拽下乔摘星,问道:“皇上的玉玺呢?”

乔摘星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用右手乱晃,他右手上包着一块白布,血渗出来。

尹福摸他怀里,没有那个小盒子。

“那小盒子呢?”尹福着急地问。

“丢了……”乔摘星回答,两只贼眼仍在打着转。

“玉玺和香汗巾呢?”尹福又急急地问,汗珠子淌了下来。

“汗巾让我揩腚了,玉玺刚才丢了……”乔摘星说着,身子一歪,没了气息。

尹福大惊,急忙仔细端详,只见乔摘星手上全是鲜血,后背中了一枚铁鸳鸯,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

尹福抬头一看,妓楼的二层楼有个窗户开了,可是没有人迹。

一定是有人暗杀了乔摘星。尹福想到这里,放下乔摘星,跃过高墙,顺着一棵枣树,攀到二楼那个窗前,原来是走廊,但听一个个屋内传出淫声浪语,走廊上空无一人。尹福不好一屋屋搜查,只好扫兴而归。

尹福回到教堂的铁栅前,忽见教堂的小洋楼内烛火昏暗,他以为马贵已回到教堂,心中感到一阵安慰。

尹福轻轻攀过铁栅,穿过硕大的梧桐叶,忽见洋楼窗前晃动着一个西洋女人的身影,飞飘飘的长发,雍容潇洒的拖地西裙,袅娜的身材,多么熟悉的身影。

是黛娜,那个瓦德西统帅派来的女杀手,那个狡黠的洋女人。

尹福的心跳着,血液沸腾着,他恨透了这个女人,他要杀掉她。

黛娜好像喝着什么,有些如饥似渴的样子。

尹福迅疾来到窗前,黛娜不见了,—忽儿,烛也息了。

尹福冲进门,大声喝道:“你这个洋女人,我看你往哪里逃?”

没有任何动静,尹福闻到一股浓烈的烟草味。

教堂洋楼的后窗敞开着,尹福来到窗口,溶溶月下,树影婆娑,没有人迹。

尹福设法点燃了蜡烛,他发现地上有烟灰,面包被人吃了一些。他打开浴室门,看到池内湿漉漉的,有女人使用的胭脂味。

尹福又查看了附近几个房间,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的迹象。

门“哐啷”一声开了,马贵闯了进来。

马贵的突然出现,把尹福吓了一跳,他迅速抽出判官笔,当定睛看清是马贵,才长嘘了一口气。

“师父,发生了什么事?你脸色不好。”马贵关切地问。

“真是见鬼了!”尹福放松地坐到沙发上,他把见到黛娜的情形叙了一遍。

“这个黛娜是什么人?”马贵问。

“她是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助手,瓦德西派来刺杀皇族的杀手,一路上一直跟着我们,在沂州附近,我们抓到了她,可是后来让她溜了。”

“这个黛娜来太谷干什么?”

尹福双目炯炯,紧锁着眉头,说:“我也在想,她远离皇家行列,跑到太谷来做什么?这里面定有文章。”

“你没有看错吗?”马贵问。

“我虽然已有六十岁,但眼不瞎不花,耳不聋不斜,没有错,肯定是黛娜。”尹福充满了自信,肯定地说。

马贵把方才在吉安堂发生的激战叙了一回。

尹福吃惊地说:“这个张策也到了太谷,各门派的人几乎都齐了。他和他的两个徒弟一路上跟踪我们,后来在恒山脚下一家酒楼上,险遭一个叫岚松的女贼暗算,喝了蒙汗药,人事不省,以后再没有见到他。”

马贵问:“各个屋你都看了吗?”

尹福回答:“看过了,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现象。”

马贵不放心,自己到各个房间巡看。

尹福肚子有些饿了,于是抓起一片面包嚼着。

“师父,你快来看!”西边传出马贵的叫声。

尹福赶紧来到马贵发出声音的房间,这是主教的卧房。马贵举着一根蜡烛,凝神望着主教的油画像。高台上,一盆素雅的兰草,一盆秀气的文竹;五斗橱的顶板上摆了座维纳斯的石膏像,一张大的沙发床,床头柜的花瓶里插着几株野玫瑰。有一个立地的古瓶,足有三尺高,斜插着几尺高的孔雀尾翎。床旁有一个大理石面的小方桌,方桌上有厚厚一撂《圣经》。窗前半挂着绛红色锦缎帐子,墙是淡淡的黄褐色,稍微带点粉红色。床罩绿得刺眼。中央有个铺着桃心形座垫的大安乐椅,白得能照出人影。

主教的油画像足有四尺高,他的头发十分显眼,带着火红的颜色。狭长的颊须像火红的羊毛似的,在耳边卷作一团。他苍老然而有力的眼睛,泛出蓝幽幽的光泽,高挺的鹰钩鼻子,纤细而白皙,鹳骨又高又宽。穿着火红的袍子,胸前挂着一个银镀的十字架。

“马贵,你发现了什么?”尹福来到马贵面前。

“师父,你仔细看。”马贵举着昏暗的蜡烛,俯下身,用手指着紫色的地毯。

尹福仔细一看,油画前的地毯上有一串串湿迹。

“这是泪水。”马贵肯定地说。

这么说,黛娜刚才曾来到主教像前,她流了泪,莫非她与主教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尹福暗暗寻思。

“这个主教叫什么名字?”尹福仔细端详着主教的画像,问马贵。

“布朗,美国人。”马贵回答。

尹福在京城见过许多洋人,他们在参拜皇帝时,有的拘谨,有的傲慢,有的谄笑,有的典雅,但是尹福还没有见过类似画上这个洋人的模样,他的脸上充满了征服欲,布满了杀机,是如此狰狞、凶恶、不可一世!

“他怎么没有被义和团杀死?”尹福松了一口气,气浪吹得蜡烛晃动着。

“义和团没有找到他,他逃走了,这只老狐狸……”马贵的话语中有几分遗憾。

师徒二人重又回到客厅的沙发上,尹福对马贵讲了沉香楼发生的事情。马贵说:“乔摘星很明显是妓楼上的人杀的,玉玺或许就在那人手中,他是杀人灭口。白日不便行动,明晚我再去探吉安堂,你去沉香楼打听玉玺的下落。”

尹福忽然道:“马贵,你听,地下好像有嚓嚓的声音。”

马贵仔细一听,说:“好像不在咱们待的地方的地下,好像在远处。”

尹福伏在地毯上,把耳朵贴在地上,仔细谛听,然后爬起身来,说道:“不是这地下,离咱们这里好像有一段距离。”

“不会是谁家挖菜窖吧?”尹福像是问马贵,又像是自言自语。

“师父,时候不早了,咱们先睡觉吧,一切明天再说了。”马贵说着滚到沙发上,一会儿便轻轻打起鼾声。

尹福将两个短沙发并到一起,也蜷曲着睡着了。(人)

第二天,太阳照得窗帘刺眼,师徒二人才醒来。

尹福与马贵吃过饭,尹福在屋里待不住,还是想到街上转转,马贵见劝不住他,只好陪他来到街上。

尹福与马贵正在街上走着,尹福觉得有人扯他的衣角。回头一看,正是那家客店的店主。店主嚷道:“客官,你刚住了一天,怎么连招呼也不打,就一拍屁股走了,快拿一天的店钱来!”

尹福连忙赔着笑,说:“对不住,对不住,只因一时追人,忘记了。”说着朝怀里一摸,身上已无分文,银两不知何时遗落。

尹福有些不好意思,对店主说:“银两嘛,到时一定还你,我忘记带了。”

马贵见师父犯难,赶忙去摸兜内,原来他也没有带银子。

就在此时,尹福猛觉背后风响,顺手一接,是枚铜钱;又听风响,再一接,又是一枚铜钱,一连接了一大捧,尹福感到纳闷,抬头一看,是旁边一家酒楼上扔下来的。

“你这手里不是有钱吗?”店主睁大了眼睛问。

“这,这不是我的呀!”尹福不知所措地说。

“不是你的,怎么会在你的手里,快还我钱吧。”店主的眼里露出贪婪的目光。

尹福把手里的一半铜钱塞到店主的手里,然后对马贵说:“走,我请你喝酒,这些钱足够了。”

二人进了路旁那家酒楼,店主把他们带到二楼。二楼非常清静,只有五六个人,尹福和马贵在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店主端来两瓶汾酒,一盘牛肉,一盘阳春豆,两个人喝起来。

尹福是个细心人,他一边喝一边在寻找方才掷铜钱的人。他们的左面是两个中年汉子,已经喝得醉乏,后面有一个老妇,一边饮酒,一边自言自语。前头有两个和尚,一老一少,不喝酒也不吃肉,桌上摆着五盘花生米,花生米皮散了一桌一地,可能是借这个地方叙话。

二楼西北角有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穿—件土黄布主腰,套一件青娥噔绸马褂子,褡包系在马褂子上头,挽着粗壮的辫子,背上斜背一口宝剑。

尹福见这后生背影熟悉,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第42章

马贵见尹福心不在焉的样子,问道:“师父,你心里有事?”

尹福呷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

马贵笑道:“太谷人心肠好,生活富足,看到您老手头缺钱,还不争先给你钱,谁叫你长了这副菩萨模样!”

尹福道:“我这弱不禁风的样子,还菩萨样呢!菩萨都是又白又胖,满面红光的,可我面有菜色,你这鬼小子也来取笑我。”

一忽儿,西北角的那个后生徐徐站起来,背朝着尹福飘然下楼。

尹福想看他的正脸,总是看不到。马贵埋怨道:“师父,你看那个人干什么,莫非认识?”

尹福紧走几步,想抢到那后生的前面看个究竟,可是那后生也紧走几步,出了酒楼。

马贵赶上前,一把拽住尹福:“师父,别撒癔症了,快喝酒去吧。”说着,又拉尹福回到座位上。

酒过三巡,尹福慨然叹道:“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是黄金时期,真是不易啊!”

马贵道:“武术的繁荣跟朝廷的欣赏分不开,自大清以来,没有一个皇帝不喜欢武术。大清自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以来,帝位几传,几乎个个弓马娴熟。大清开国皇帝太宗皇太极,臂力过人,步骑射,矢不虚发。他用的大弓,矢长四尺余,一般人拉不开,而皇太极拉射自如。天聪六年五月,清兵在征伐林丹汗时缺粮,射猎求存,皇太极连续发矢,射杀了五十八只黄羊。”

尹福道:“我听说康熙八岁即位,除习弓马以外,十六岁便在宫中与众贵族子弟演练名为‘布库戏’的摔跤格斗,技压群臣。康熙二十二年,他在草丛中一箭射死猛虎,又在马上连发三箭,箭箭射过峰顶,其山便称为‘三箭山’。晚年他对众臣和侍卫说:‘朕自幼至老,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只,熊两头,豹二十五只,猞猁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二头,杀鹿数百,曾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雍正皇帝少年时期便嗜酒善剑,与当时著名剑侠多有交往。乾隆皇帝性喜射箭,十二岁时曾在木兰秋猎,一箭射死大熊。他在北京大西门前比射,九矢九中。围猎时,乾隆左右开弓,野猪、獐、狡兔等无不应弦而毙。乾隆为纠正当时日渐奢侈骄逸的世风,要求大臣不忘先祖,精习骑射。骑射之时,射中者有奖,不中者严加斥责,甚至科举的乡试会试,也要考生先试弓马,合格者方许入闱。”

马贵兴致勃勃接着说:“我听说道光皇帝八岁时曾跟随祖父乾隆去校场射箭,用小弓箭一发中的,再射再中。乾隆十分惊喜,谕令再射一矢,果又中的,由此获得乾隆帝的最高奖赏黄马褂。乾隆曾有诗称赞道光少年神射‘老我策聪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可见道光射箭本领之高,不在武林名手之下。顺治、咸丰皇帝皆善渔猎围射,同治皇帝性喜摔跤,而且身手不凡。当今光绪皇帝在师父的指导下,不也精通八卦掌吗?”

尹福连忙用手去掩马贵的口,小声说:“不可泄漏天机。”

这时,窗外街上有辆马车急驰而过,车夫驾车,神色慌张。马车上有六个麻袋,尹福定睛一看,麻袋内似有什么东西动弹。

“马贵,快瞧!”尹福指着窗外的马车。

马贵也看到了马车和车上的麻袋。

尹福说:“马贵,走,跟着看看。”

二人迅速下了楼,尾随着马车,七拐八拐,来到沉香楼的后门。

车夫打了一声响亮的唿哨。

门“吱扭”一声开了。鸨娘笑嘻嘻闪出来。

“哟,鲜货到了,弟兄们,快帮着抬!”几个恶奴出来,把六个麻袋扛了进去。

车夫赶着马车走远了。

尹福和马贵攀上墙头一看,鸨娘正指挥恶奴们解麻袋口。

一个个麻袋打开了,拽出六个泪痕满面的少女,她们的手脚被绳子绑着,嘴里塞着汗巾,汗湿了衣裳。

“哟,这一个个都挺水灵,个个都是摇钱树。姑娘们,到老娘这儿来没有你们的亏吃!”鸨娘笑得弯了腰。

恶奴们解开了少女的绳索,一个少女哭着跑向后门,一个恶奴冲上前,给了她几个耳光,打得她鼻青眼肿。

“我要我娘……”少女掩着脸,哭道。

“这里不但有你娘,还有你爹呢!”话音未落,楼里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双目失明,一副凶恶的样子。

尹福一看,吃了一惊,原来是燕山大盗黑旋风。

黑旋风骂道:“你们这些臭婊子,老子花了银两买了你们,叫你们到这里好吃好喝好玩好乐,你们哭哭咧咧干什么?哭丧哪!”

那几个少女见他这副凶恶的样子,一齐哭开了,哭声凄切、悲凉。

“我叫你们嚎!”黑旋风咆哮着,旋风般在几个少女面前一转,那几个少女的上衣呼呼而落,光袒了上身。

六个少女惊得挤作一团,谁也不敢哭了。

黑转风又旋风般的转了一圈,那六个少女竟不能动了。

鸨娘笑道:“黑爷,好功法!”

黑旋风朝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