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可怕的现象大全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都欣喜异常:终于又见到陆地了。

◆谁能想到,在这块冰封雪盖的地方竟然隐藏着一处神奇的世外桃源。

看到这片陆地,亚森想起了远古的一个传说,说在北极的某处地方有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亚森不禁联想到,这片陆地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于是,父子两人登上了这片陆地,发现那里住着的都是一些巨人,他们的身高几乎高达四米,岛上的动植物也都像是巨人一样,比如说一粒葡萄可以和一个苹果一样大。

一年之后,这对父子终于回到了家乡,他们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但是根本没有人相信,大家都认为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会有这样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飘在头顶上的大海。为了寻找“知音”,亚森父子前往美国,找到了住在洛杉矶的乔治·埃马森先生,听完他们的叙述之后,埃马森才写出了这部名为“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的手稿。只不过,没有人能确定这到底是个白日梦话还是真实存在过的神奇之旅。

神奇的不冻海域

这份手稿中记载的内容到底有多大的真实性?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无法回答。不过越来越多的探险者们认为,这个飘在头顶上的大海,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著名的挪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就是这一论证的支持者。他从1893年6月开始,在北冰洋的浮冰上生活了一年半,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他看到了很多别人没有见识过的奇异现象,他宣称,在北冰洋底下,似乎存在着一个由海水形成的巨大空洞。其中,在北冰洋的冰海中有一片“开水”,“这是一片在黑沉沉的广阔冰海上的不反射天空光线的不冻海域”。

无独有偶,美国的极地探险家霍尔曾经三次闯入北极进行探险,他提到,当他带领探险队正在沿着冰山前进时,突然发现,在距离他们约七千米的地方出现了一片不冻海域,这片海域从南到北占据了两座冰山之间的整个海峡,场景极为壮观。

1906年,极地研究家威廉·里德根据这些前辈们的描述,踏上了北极之旅,想去亲自感受一下这片不冻海域。根据他的叙述,人们可以隐约看到,当他接近这片传说中的海域时,发现周围突然涌出团团浓雾,而不冻海域就在这片浓雾的笼罩之下。他大胆地推测,这些浓雾是由于地球内部流出的暖空气造成的,按照他的这一推测,那么在北极圈的某个地区,就应该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能够通过地热加温,并且使热空气泄露而出。这一推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至于它是否是真实的,根本就无从查证了。或许,随着探险家们的日益开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终会解开这一谜团。

石棺中竟然流出清泉

大约30年前,英国《泰晤士报》曾悬赏数百万英镑求解石棺之谜,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里的石棺,就说的是法国南部的一座教堂里停放着的一具奇特的石棺,当地的村民们偶然发现石棺里能流出水来,吃惊之余的当地人用这水竟然还能治病。这“奇迹之水”来自哪里,它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呢?

能治病救人的生命活水

根据当地人的宣称,这里的“奇迹之水”具有神奇的作用,能够治病救人。当地人相信,这水对于治疗湿疹、慢性胃病以及肝病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甚至有一位警官宣称,仅仅是触碰了一下这水,他的感冒就不治而愈了,疗效可谓是神奇。当然,这样的治疗不能排除有心理作用的因素。

但是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这样说,还情有可原,但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那就不是巧合了,就证明这水的确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且,当地人还表示,这“奇迹之水”装进密封的瓶子里后常年都不会发臭变浑浊,而如果不密封,放进没有盖子的容器里,它也不会蒸发。这的确是非常奇特。想象一下,在庄严神圣的教堂里,虔诚的教徒排着整齐的队伍瞻仰着这具奇迹之棺,期望能够汲取一点“奇迹之水”来治病,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奇迹之水”缘何来

那么,这“奇迹之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为所致还是自然的恩赐?

要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就要追溯一下石棺的来源了。这具石棺的主人是阿普顿和歇诺两位修道士,他们二人去世之后,遗骨被装进了石棺中,在封棺的时候,教民们又突发奇想,在棺盖上装了一根铜管。

几年之后,奇迹出现了。突然有一天,有清泉从石棺内开始向外滴出。人们清楚地记得,当时封棺的时候,石棺内并没有什么水,那怎么会突然冒出水来呢?这一最早的记载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清泉从来没有停息过,总是在不停地滴着水。

为了揭开这一谜题,人们尝试着连续两个星期用塑料布包裹着石棺,阻隔雨水和其他的外来水源进入棺中,但是没有任何影响,清泉还是照常地一滴一滴地掉落下来,并没有发生中断。后来,人们整个将石棺悬吊起来,试图找出它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暗藏着的沟、管或者是夹板之类的东西?但是毫无所获。

当然,有一些科学家曾经认为,会不会是受到湿气的影响所致?但是每天400多千克的出水量,这对于湿气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而放置石棺的教堂位于法国最干燥的比利牛斯山脉,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湿度。

1961年,曾经有两位法国工程师认为,这个水是因为石棺放置得较低,从地下流进去的,于是他们尝试着将石棺垫高,但是发现泉水依然还是会不停地流出来。

排除了这些因素,有人认为这纯粹就是教堂的神职人员自己搞的鬼,是他们将水放进了石棺里,但是这一质疑很明显是站不住脚的。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每天400千克的水,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做到,所能坚持下来的。

到此,研究似乎走进了死胡同。为此,除了《泰晤士报》进行悬赏征集答案外,有瑞士学者也曾悬赏数百万英镑,希望能与人破解这一谜题,而教堂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早就准备了1000块金币作为对解出谜题者的奖赏。但直到今天,这1000块金币仍然安然存放在教堂里,没有人能够领走它们。或许根本就没有道理而言,这只是两位修道士留给世人的美好礼物。

会自己走路的石头

你见过会自己“走路”的石头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国家公园“跑道盆地”中就有这样奇特的石头。它们的外形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质地也看不出什么差别,更没有长什么奇怪的“腿”,可是这种平凡的石头居然会自行移动。在没有人或动物进行推动的情况下,这些数百千克的石头居然可以移动数百米远。这种奇特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河床上的奇怪印迹

“跑道盆地”是一座干湖,这个地方在雨水多的季节会稍微有一些积水,但在降水少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一副干枯的样子,极度缺水,河床龟裂成无数裂块。就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土壤上,会走路的奇石出现了。

这个河床上的石头都会自行走动起来,有的远一些,有的近一些,在它们身后留下一串串的印迹。这些印迹的滑行深度并不深,只是有一道道的沟槽,但是很明显能看出,它们确实移动过。这些移动的印迹是十分凌乱的,没有特别的规律,有的是直直向前的,有的会拐几个弯,最奇特的是,其中有一些石头的移动印迹居然是平行的,令人觉得十分诡异。

无法解释的石头跑道

非常明显,这些石头并不是人或者动物推动的,因为在河床上并没有发现类似的足迹。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事情呢?诸多的地质学家们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大家说不清楚这到底是风的作用、冰的作用,还是因为有外来生物的参与?想一想,在龟裂成一片片的河床上,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好像是在上帝之手的操控下,慢慢地自行挪动着,一切都是那么诡异,人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1989年开始,英国著名科学家夏普就对这一奇特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这里的石头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首先,他要验证这些石头真的自行移动过,到底移动了多远,于是,他对这些石头进行了跟踪观测。具体地说,就是他将河床上的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并标出了每一块石头的准确位置,有规律地进行定期测量,结果发现那些石头几乎全部改变了位置,有些石头甚至还改变了方向。这其中,有一块石头最为奇特,它竟然能够连续爬行几段山坡,“走”了64米。

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石头会自己走路的事实,在这一有力的证据面前,没有人敢说石头走路是无稽之谈,但是同时,对于石头为什么会自行移动的研究,却越来越困难了。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强风和沙漠表面下的冰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在石头移动的印迹下面约3厘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坚硬的土壤层,而在石头移动方向的前方则堆积起了几厘米厚的土壤,这都表明在石头移动的时候,土壤是十分松散的,所以才有了堆积的可能,但是这一解释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这种说法的随机性太强了,根本就无从解释为什么大小不一的石头会同时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如果是由于风的作用,风向是一定的,为什么移动的方向会截然不同呢?很明显,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质疑,上述解释就是站不住脚的。当然,物理学家也对上述的解释提出了怀疑。因为根据力学的计算,要想使这些石头移动,就最少需要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风速,否则的话,风力的作用根本就不足以推动这些石头。事实上,在死亡谷大篮子火山口也存在着40千米长的“石头跑道”,那里风力极大,这些跑道的成因可以用强劲风来解释,但是在跑道盆地内,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这里的风尽管也不小,但还远远达不到将石头吹动的强度。

就这样,研究结果一项项地被提出,又一项项地被质疑、被推翻,所以直到目前,跑道盆地中石头自己走路的现象仍是一个谜团,科学家们无法确切地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一奇特的现象,他们只能勉勉强强地说——当处于泥浆和暴风中,这些石头也同时在移动,但这也还不能算是原因,还有待于更深的研究。

会产蛋的石崖

小时候,大家可能都干过这样的趣事:看到母鸡生蛋,于是自己也想去试着孵蛋,但肯定不会成功,因为人没有这个功能,但是你是否知道,石头也会产蛋。这近乎于是天方夜谭,但是就在中国的贵州省境内,却有着这样神秘的石头。从被发现至今,这座石崖已经产下了很多枚石蛋,并且最大的一枚居然需要八个年轻人同时用力才能抬得起来。这真是一件稀奇的事,岩石难道会生育?

姑鲁寨居然有一宝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姑鲁寨是一个普通的水族村寨,它和别的水族寨子差不多,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个寨子里的家家户户都收藏着从产蛋崖生出来的石蛋,它们可谓是一宝。

产蛋崖就位于姑鲁寨背面的登赶山上,这座山长得就非常奇特,满山都是绿树绿草,唯独在山腰的地方裸露出了一块崖壁,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之类的任何覆盖。就是这块崖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自动产下一些与恐龙蛋极为相似的石蛋,因此当地人把它叫做“产蛋崖”。

凑近观察,就会发现,这块崖壁长得极有特色。它长20多米,高6米,表面凹凸不平,非常不工整,同时又横亘着几块巨大而尖利的岩石,看起来非常险峻。就在那些相对凹进去的崖壁上,石蛋们在悄悄孕育着。有刚刚露头的,有已经长了不小的,还有即将成熟落下来的,形态各异。据当地一些年长的老人介绍,同一个凹进去的石窝每隔30年就会产出一枚石蛋,这个孕育期还是非常长的。

◆神奇的产蛋崖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参观,当地有关部门已经把它开发成一处旅游景点。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千百年来,这块石崖就在不停地生下这些神秘的石蛋,从1999到2009年这10年时间里,就一共产生了5枚石蛋,而当地姑鲁寨村民手中大约保存有100多颗石蛋,目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都是风化搞的鬼

产蛋崖的故事,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他们相继来到这里,希望能够观赏这一奇景,并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一谜团。

最近,贵州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总工王尚彦博士来到了此处,终于揭开了产蛋崖的秘密。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王尚彦发现,这些石蛋的结构比较均一,大约形成于距今5亿年的寒武纪时代,这就证明,这些石蛋并不是人们猜测的什么恐龙蛋化石,而就是单纯的石头。那这些石头又从何处来呢?这就要追溯当地的历史了。

在5亿年前,贵州三都并不是现在这种高崖耸立的样子,那时,这一带还是一片深海,在海中,有一些碳酸钙分子游离于软泥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结核,并且慢慢形成一枚枚的石蛋。后来,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海洋没有了,变成了山脉,于是,那些石蛋就开始暴露于地表。由于构成山脉的泥岩和结核形成的石蛋的风化速度不同,于是出现了令人称奇的“产蛋”现象。泥岩构成的岩壁风化速度要快,而石蛋则要慢一些,当泥岩层慢慢地受风化剥落之后,隐藏在内部的坚硬的石蛋就慢慢地孕育而出了。至于30年的产蛋周期,也正是泥岩和石蛋的风化速度所差的时间。

在科学的解释下,一切都清楚了,原来这些石蛋并不是什么神佛赐予的神秘礼物,而是自然发展的客观结果,在巍巍的陡崖上,科学再一次发挥了它的神奇作用。

那些怪异的彩虹

大家都看到过彩虹,雨后初晴,五光十色,令人心旷神怡,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其他令人惊奇的彩虹,火彩虹和月虹就是其中两种。火彩虹可不是你想象中的普通的彩虹,它并不是真正的彩虹,也与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看起来比较像在天空中自发燃烧的彩虹一样,才有了这个名字,而月虹也就是在月光下出现的彩虹。这两种现象都可以算是自然的奇迹了。

火彩虹,邪恶精灵在搞怪

火彩虹,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其实它真正的名字是环地平弧,是一种发生在大气层罕见的自然现象。它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一般都发生在高空位置。据说,要出现这一奇观,需要满足下面的三个条件:1。高空中卷云层所在的高度至少要有6000米或以上;

2。卷云层里的冰晶数量要足够;3。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太阳照射卷云层的角度正好要为58度。

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之下,火彩虹的形成就非常困难了。首先,卷云是一种很薄很稀,像凌乱的头发一样的云团,这种巨大的云团只会发生在数千米的高空,在这个高度上,空中的水分已经非常少了,这也是云层稀薄的原因,要想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卷云层,那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点,光线照射也是十分重要的。卷云层是六角形的冰晶,它必须是横向排列的,这样,太阳才能从冰晶的一个侧面照射进去,经过折射从水平的底面发射出来,而且这些冰晶必须是平衡的,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的光束,否则的话,被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就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另外,照射角度也是可遇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