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天读懂金融学-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赌场,把买股票等同于赌博行为,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考入宾州大学沃顿学院。他未放弃球童的工作,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沃顿商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象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的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他是一个奇迹”

1969年,林奇已经毕了业,他来到富达,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员。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些工作开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最前线,他除了走访公司,收集情报,从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注意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实践相对应,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

8年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当时的麦哲论基金规模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但对于林奇这个初学者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还特别重视从同行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有比较成功的投资家们都有松散或正式的联盟,大家可以通过联盟交换思想获得教益。这些处于投资领域顶尖级的人物,能够提供比经纪人更丰富的信息源。这才是林奇“金点子”的最好来源。

林奇还创造了常识投资法。他认为普通投资人一样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而他自己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会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他特别留意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的购物习惯,当他发现一个即将走俏的商品便组织麦哲伦当即买下该公司的股票。

可是,股票市场涨幅不定,之所以人们将它看成是赌场,就注定了有输有赢,林奇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

1977年,他刚掌管麦哲伦基金不久,就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的股票。而当他向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技术分析家咨询华纳公司股票的走势时,这位专家却告诉林奇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当时林奇并不相信。6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2美元,林奇开始有些担忧,但经过调查,发现华纳公司运行良好,于是林奇选择继续持股待涨。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这时,林奇开始对股市行情分析专家的建议做出反应,认为38美元肯定是超值的顶峰,于是将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然而,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了180美元以上。即使后来在股市暴跌中也维持了不错水准。

对此,林奇懊悔不已,他开始再也不相信这些高谈阔论的股市评论专家了。林奇十分欣赏沃伦·巴菲特的观点:“对我来说,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其存在,那也只是让某些人出丑的地方。”他开始不再相信专家、理论、数学分析。

经过了涨落、失败的林奇更加成熟了,与别人注重进出场的时机不同,他觉得何时买进、何时抛出没有什么用处,只有投资人在正确的时机选对好的股票,即使是市场行情不好,也要耐心等待,然后在走势翻多的时候,才能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投机。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他最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另一类股票是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就靠着这种有名的投资方式,林奇成为华尔街股市的超级大赢家。在他所投资的领域中,包括克莱斯勒汽车、联邦快递等等。彼得·林奇都能在对的地方找到他在市场里的最爱,他对营运地点就在他周遭的公司,特别有偏好。

Tips:林奇选股品味:1。傻名字2。乏味3。令人厌烦4。有庇护的独立子公司5。乏人关注的潜力股6。充满谣言的公司7。大家不想关注的行业8。增长处于零的行业9。具保护壁垒的企业10。消耗性大的消费品11。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12。连其雇员也购买的股票13。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1。当炒股2。其龙头企业二世3。不务正业的公司4。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5。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6。名字古怪的公司。

◆功成身退

1990年,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已经13年了,就在这短短的13年,彼得·林奇悄无声息的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经理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对于很多人而言,彼得·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都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1991年,就在他最颠峰的时刻,林奇却选择退休,离开共同基金的圈子。彼得·林奇非常理智地发表了自己的离去演说:“这是我希望能够避免的结局……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长的真快,一周一个样。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她们向我自我介绍,我才能认出她们来……我为孩子们做了成长记录簿,结果积了一大堆有纪念意义的记录,却没时间剪贴。”

这就是彼得·林奇离开的理由,没有一点的做作和矫情。和其他伟大的投资人和交易商一样,彼得·林奇带着赚来的钱,干干脆脆的离了场。

现在,这个曾经的“股市传奇”就像任何一个平常的父亲一样,在家教导自己的小女儿,同时他也没有闲着,正积极地投入波士顿地区的天主教学校体制,到处募集资金,让清寒子弟也能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

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

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在他的《战胜华尔街》中第一次被提出。这一理论是多年来林奇在家里举办鸡尾酒会,听离他最近的10个人谈论股票时总结出来的。

“在市场经过一段时间下跌之后,没有人期盼它能再次上涨时,人们都不谈论股市了。如果这时有人过来问我该怎样谋生,我会回答‘试试买点基金’。他们听完后会很有礼貌地点点头就走了。即使不走,他们也会很快把话题转到即将进行的大选,或者天气情况之类,很快他们就会同旁边的一位牙医谈起有关治疗牙斑问题。”

当10个人宁愿与牙医谈论有关治疗牙斑的问题,而不愿意与一位基金经理谈论股市的时候,在林奇看来,股市极有可能出现转机了。

当股市已经开始反弹上涨15%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注意。林奇依然会告诉大家去买点基金。但新到的客人只会在去和牙医谈话之前,在林奇的身边多逗留一点时间,只是为了和他谈论一下股市有多大风险。这时人们谈得更多的依然是治疗牙斑而不是股市。

“到了第三个阶段,股市已经上升了30%,一大群兴致勃勃的人整晚都围在我身边,而忽视了牙医的存在。许多热情的客人把我叫到一边问我该买哪只股票,甚至牙医也这样问我。酒会上的每个人都把钱投在了某一只股票上,并且他们都在谈论股市的走势。”

“第四个阶段,所有客人都簇拥在我周围,但这一次是他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甚至是牙医也会给我推荐三五只股票。当然这些股票仍在上涨。但当邻居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并希望我听从他们意见的时候,征兆已经很明确——股市已经达到高点并且是到了该下跌的时候了。”林奇说。

鸡尾酒理论的误读

股市愈波动,市面上流传的故事就愈有趣,近期的中国股市开始流行三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故事一,一个英国基金经理在上海地摊上买DVD时,摊主告诉他应该买某只股票,被基金经理戏称为“肯尼迪时刻”再现。故事二,一个证券营业部门口卖报的老太根据“报纸不好卖就买股票、报纸卖得好就卖股票”经验屡次得手,可是从去年开始她的这个绝招失灵了;故事三,一个内地券商高管在香港公干,交易所门口的擦鞋匠建议他买某只股票,他根据经验立即在圣诞节左右清了仓,可是他这次踏了个空。

这三个故事无一例外都是围绕“擦鞋匠理论”而展开情节的,即当华尔街上的擦鞋匠都开始炒股票时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据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就是在听完一个擦鞋匠对股市侃侃而谈后抛光股票,从而躲过1929年的那场股灾。其实类似的说法在中国也是屡见不鲜,例如“连卖菜的老太都炒股了,股市就危险了”的说法早已成为现实中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的“经验之谈”。

而那些无论是从擦鞋匠还是卖菜老太的入市行为中来判断趋势的投资者,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人们因为股市赚钱效应而不断进入股市,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而股市出现实质性逆转是一个瞬间,仅从一个瞬间的历史截图去研判趋势、总结规律是荒唐的,这正如地震前动物会出现不吃食物和不归家等异常现象,但是仅根据家里的猫狗不吃食或者好几天没回家走失了,就能得出将要地震的结论吗?可见,如果作为结果出现后的现象之一描述,“擦鞋匠理论”是值得重视的,若把它看作一种存在必然关联的因果判断,“擦鞋匠理论”自然跳不出“有数千次失败而只有最后一次成功”的尴尬。

实际上,对于这种现象探究最详尽的莫过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不过最关键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不提的是,林奇经常提醒人们对“鸡尾酒会理论”不要盲目迷信,因为这不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可见,以上这些理论和故事中唯一蕴藏不变的股市真谛是:股市中那些经常和群体心理相悖的人,有时更容易摸准市场的脉搏。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当整个市场都在嘲笑擦鞋匠和卖菜老太时,很可能就是擦鞋匠和卖菜老太们的行为获得市场奖赏的时候。对于这种现象,从毛泽东思想的角度来进行纠正就是要“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用《老子·道德经》来解释则是“道可道,非常道”,而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顺势而为,逆向思维”。

第四节 我中签了——打新股

在股民中间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打新股永远不亏的!我国A股市场历来逢新必炒成风。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投资新股就能赚钱吗

新股真的能赚钱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解答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逢新必炒,这是A股多年来的规律。据统计,近80%的个股在上市首日涨幅超过了100%,涨幅达500%的股票也不是个例,如拓邦电子、宏大经编;涨幅低的也不下30%。在这种现象面前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股价如此飞涨呢?回答是利益驱动。在这样飞涨的股价下,散户赚钱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市场化定价机制使新股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首日买入新股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尽管光大证券8月18日上市首日的涨幅不到30%,创下2009年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新低,但上市第二日即封在跌停价,而且当日最高价只有26。94元,低于18日上市首日的最低价27。29元,这意味着上市首日买入者全部亏损,如果“不幸”买在上市首日的最高点30。88元,短短两天时间,亏损幅度已达20。1%;即使以上市首日最低价买入,亏损也达9。64%。

因上市首日买入新股而可能造成亏损的不仅限于光大证券的投资者,自IPO重启以来,桂林三金、家润多、四川成渝、久其软件、神开股份、中国建筑等新股上市后,均呈现上市之后单边下跌的走势,只有万马电缆的最新价格还在首日收盘价之上,该股19日收盘为26。15元,7月10日上市首日收盘价格为25。93元。

从投资者炒新损失来看,来自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的分析报告显示,于上市首日买入桂林三金的个人投资者人数为26510人,两周(10个交易日)之后,有82。4%的投资者亏损,整体亏损6480万元;首日买入家润多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25437人,两周之后有99。5%的投资者亏损,整体亏损1。26亿元。

按投资者类型进行细化分析,在参与桂林三金和家润多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中,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占比分别达71。83%和62。69%,亏损账户占比分别达81。83%和99。86%,合计亏损分别为2743万元和4790万元。可见,参与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主要是中小投资者,该类投资者的亏损金额最多,亏损账户比例高。

业内人士分析,针对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风险,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都做了充分提示。之所以还会有众多投资者蜂拥炒新,主要是“新股不败”的错误观点仍被某些投资者所津津乐道,一些投资者寄望于上市首日新股的股价能进一步上涨,从而在高位买入也能获利。

但理性分析可以知道,新股上市首日的高换手率会导致其当日可流通筹码极为有限,少量买盘即会迅速拉高股价,早盘买入新股的投资者因T+1限制而无法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