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绝色贤妻-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仲倒是提前上门来推荐个人,是个半大的小子,比方安和还有林靖遥大个三四岁的样子,身世很可怜,小的时候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方仲是瞧着这孩子长大的,知根知底才过来找的林芸希,林芸希二话没说就让那小子过来,瞧着是个老实的便应了,然后便让他随着老大爷学学怎么伺弄兔子。
地还没有解冻方宜春就急吼吼的过来商定鱼塘的事情,许是兜里有了银子底气就足了,这家伙和村里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在正月的时候南下买回来不少藕和菱白以及水芹种子,准备今天大干一场,当然,他们在买种的时候虽然听了好几遍要怎么种植,但是毕竟对这东西一无所知,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发虚,过来找林芸希把关。
幽州之地多苦寒,蔬菜水果比中原和江南少,方宜春弄回来的这些东西放在这里算是比较稀奇的,如果这里的人喜欢上吃这些水生的菜以后定然错不了,林芸希以前也想过这些,不过精力有限只得作罢,现在方宜春肯冒险去做她自然做技术支持,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东西全都告诉了方宜春,这家伙跟打了鸡血似的,从方家出来以后便开始热火朝天的挖起了池塘。
冬天的时候下了很多场雪的缘故,土地解冻比往年都要晚一些,雪化土软过后林芸希便提醒种枸杞的人家松土施肥,枸杞这东西极其的顽强,只要不死稍微上点心便能长的很好,大家种这个都是冲着卖果子挣钱去的,伺候起来格外的卖力。
经过俩月的锻炼方子浩身板比以前结实了不少,性子也沉稳了不少,方岁寒回来便教给他们三个拳法,方子浩是晚学的也是最刻苦的,心情沉淀下来以后他倒是没有像之前那样渴望要回张家的学堂,自从他得知他三叔已经官居四品以后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就好像是看到了希望和奋斗的目标,如果他肯非常努力的话,那么也许不用靠着某些虚名也能闯出一些名堂,怀着这份激动他开始拼命的努力,每天除了读书便是练功,看的方元武是又欣慰又是心疼。
其实方元武心里都快急死了,方子浩已经回家快俩月了,身上和脸上的伤也完全褪去了,但是这俩月也不见方岁寒有什么动静,难不成以后方子浩都要这样?这也太耽误学业了,身体强壮是好事,但是你练的再厉害科考的时候可不考这个啊。他着急但是又不敢催方岁寒,每次方岁寒回来他都跑过去,然后用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瞅着方岁寒,他不说方岁寒也不开口,只把方元武给急的犹如百爪挠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
当小草从地底下钻出来,柳树开始抽枝,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方家村开始忙乎起来,林芸希从方家村和牛家村找了三十多个人平地加修渠,这样的大手笔惹的两个村子很是轰动了一阵,不过在得知了方岁寒的身份之后全都消声了,剩下的全是不解,这四品大官的夫人不去住干净明亮的大宅子竟然还留下来种地可真是够奇怪的了,纳闷归纳闷,给的工钱优渥大家便牟足了劲干活,希望主家看在眼里以后有什么活计再找。
其实方岁寒官坐的不大不小不过银子上面确实不怎么阔绰,当然,这是跟林芸希比,他上任以后那些俸禄加上冰敬和碳敬给方妙弄的嫁妆,而办满月酒的时候因为他平时的作风那些人送的都是些中规中矩的玩意,没人敢给钱,所以他兜里那些铜板都已经见底了,当然没法跟一直有银子进账的林芸希相比,不过外人可不这么认为,估计就算是方苏寒亲口说也不见得有人会相信。
1第165章
就在忙活着春耕的时候,京城那边传来两个爆炸消息,一个是原本正值壮年的当今圣上突然病重,另外一个牵动着方家人心的就是卧床的皇帝发布了诏书,恢复元礼的宣王身份然后立宣王的长子元柏为太子。
这两个消息振动朝野,各种猜疑和谣言也如潮水一般涌出来,不过这种疯狂的势头在有几个散播谣言的人被抓起来再也没有回来之后便平息了不少,不过暗潮汹涌的却让人更加的不安。
知道这个消息的林芸希并没有感觉到高兴而是十分的震惊,凡是反常必有妖,虽然皇帝没有子嗣,但是他还剩下好几个哥哥,听方岁寒说那几个亲王可是有不少儿子,没道理会把太子之位传给元柏,尤其他之前还治过元礼的罪,这事实在是有些不寻常。
听到这个消息的方岁寒跟林芸希商量一下第二天便去了京城,留在家中的林芸希不安的等待着京城的消息,小家伙可能是知道他娘心情不怎么好,每天都乖乖的,就是不困也到时辰便躺在床上,大眼睛却围着林芸希转个不停,看的林芸希觉得十分的好笑,心里的焦躁也因为小家伙去了大半。
方岁寒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带回来的消息便是元柏已经正式册立为太子,至于原因很隐晦,可能是当今圣上身体抱恙不能诞下龙子,原因很含糊但是没人敢追问,事关龙颜可非同小可,一般的男人被人说绝后都抬不起头,何况是当今皇上,所以砍了四五个冒死觐见的官员后,朝廷上下都接受了这个事实。
林芸希还有有些放心不下,不过半个月以后元柏便来到了方家,这次的阵仗可真是不小,前呼后拥完全是标准的太子出行的仪仗。
元柏跟离开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穿的是私服,形态和动作也没有半点的生疏,跟方家人跟平常那样拉起家常,生性不怎么热情的他对刚出世的小弟弟倒是亲络的很,抱着的时候露出了浅浅的笑容,小家伙在他身上撒了尿更是笑不可支。
他刚被立太子事情还有很多,这次过来主要是报个平安,在方家吃顿饭便离开了,走之前留下很多皇帝的赏赐,因为救了当朝太子的命,在此之前皇帝就这事已经召见过方岁寒,得了这赏赐林芸希倒也没感觉多意外。
元柏来的突然走的也极快,在临走之前还特意见了张阔,昔日可以随便揉捏的弟子转眼就成了太子,张阔没有太多的拘谨还是那副嬉笑的样子,不过元柏走了以后他就笑不出来了,林芸希还纳闷呢,不过几天后张阔接到圣旨不但官复原职还荣升为少傅让他领旨进宫教太子功课,林芸希就知道他为啥苦哈哈的了,生性散漫的他可能最怕的是呆在那种地方了吧。
张阔再不拘礼也不敢违抗圣旨,赶紧跟里正说给村子找个夫子,然后叮嘱了几个小徒弟便去了张家,在张大学士那又“聆听”了半天师父的各种教诲然后踏上了返京的路,他走不久方岁寒检查了方子浩的功夫以后便放他回学堂,方元武的心还没彻底放下就有提了起来,方子浩第二天便带着个熊猫眼回来了,听着他兴奋的绘声绘色的给方安和还有林靖遥说跟那个学堂里欺负他的大个子打了一架他虽然受伤了不过那人伤的也不轻,方元武险些晕厥过去,从那以后便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家里闯进一群人来绑了他和方子浩,就这样度日如年了好几天以后什么都没有发生,想到方岁寒现在的地位以及他们方家背后的太子殿下方元武才慢慢的安心,之后方子浩经常带着各种伤回来倒也没有太大惊小怪,当然也是因为方子浩身上的伤越来越轻,后来方子浩有时候回来后面会跟着个公子哥,听说那小子就是之前打伤他的人,不过那个时候已经忙起来,方元武每天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也没有心思想俩孩子曾经的恩怨了。
这个年纪的小子正是气性不定的时候,受不了半点的无视,这小公子因为家世显赫从小过的都是众心捧月的日子,初到陌生的地方方子浩本来心里就有些自卑,加上确实不如其他子弟那样懂的人情世故,所以就造成了他忽视学堂里的一霸这个假象,然后就有了后来的欺负事件,不过后来因为张阔一闹他也吃了他爹一顿竹板炒肉,挨了揍的他憋足了劲要再收拾方子浩,不过等了俩月都没见方子浩回去,还以为他怂了呢,等的他都快把这事给忘记了,没想到方子浩又回去了,俩人毫无疑问就干了一架,这次他可没占着什么便宜,俩人彼此都不服气对方,后来便各种掐架,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因为好奇方子浩几个月之内竟然会了这么好的拳脚功夫便喊着叫方子浩教给他,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家请不起武师,而是他性子急容易闯祸,再学了那更是祸事升级,所以他只能央求方子浩,俩人打着打着就成了朋友。
渠到底在春种的时候没有修好,兵乱马乱的插完秧方安和还有林靖遥以及方子浩便迎来了童生考试,通过了童生考试才有资格考秀才,虽然不是什么正统的科举考试,不过三个小子都严阵以待,每天都挑灯夜战,连带着家里的气氛也很严肃,张氏比他们三个还紧张,地都顾不上了要过来亲自伺候吃喝,林芸希知道他爹一辈子都是老童生这事给她哥和她嫂子很大的压力,要是过来放心就过来吧,没想到张氏来了以后就开始失眠,怎么累都睡不着,怎么开解都不行,好在童生考试很快就到来了,三个小子都没有惊险的通过了,张氏大哭了一场后便睡了过去。
童生考试之后便要开始准备三年之后的科考,张阔心虽然大的没边还是惦记着这几个弟子的,特意写信让方安和和林靖遥以及村里另外三个考上童生的孩子去张家继续读书,因为方子浩已经是在那里扎根,所以几个小伙伴过去很快就适应了,当然,如果那些同龄的同窗不天天的打听元柏太子的事情的话就更好了。
种水稻的时候林芸希又做了两件轰动的事情,一件是水刚化开的四月初便插秧种稻子,而且还划出三十亩水地准备种两季稻,第二件是教人在水稻里养鱼。
种地的人都知道西北四季分明,很难像江南那样一年收两次,在幽州种两次只会落到稻秧还没成熟就被冻死颗粒无收的后果,这样做无疑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但浪费这一年的光景还会耽误这三十亩地的收成,就因为这个有不少人都来找林芸希,劝说她不要胡来,所有人都承认林芸希确实很聪明,每个点子都是打破大家常规想法又有奇效的,但是再厉害也没法改变这里的气候和种植条件,江南还开着花的时候幽州都开始刮白毛风了,这能比吗?而且天还没有暖和过来就把稻子秧插下去恐怕很难成活。
大家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苦口婆心的劝林芸希不要冒险,这样折腾下去别说两季可能连一季都收不到,瞧着家里快被踏平的门槛,林芸希很是无奈,只得跟他们解释她并不是异想天开,影响水稻最重要的是温度、光照和水,水稻的生长周期是四个月左右,而幽州能符合这些条件的月份大约七个半月,在早稻收割前就把晚稻的稻秧养好时间上是可以行的通的,不过她的什么温度和光照其他人听着实在玄乎,只是瞧见林芸希那笃定的态度才将信将疑。
相比双季稻,水稻里养鱼的质疑声要小很多,因为林芸希特意说了等到稻子的秸秆长的粗壮了再把鱼放进去,那样的话鱼便咬不动稻子也祸害不了稻子,鱼能吃对水稻有害的害虫还能清楚稻田里的野草以及松土,能让稻子长的更好,讲出来以后大家都明白确实是这个理,不过谁之前也没有想过要这么做,也不能怪大家种地不动脑子,每家每户就那么点地,一家老少都指望着,哪敢冒一点风险啊,现在也就是林芸希说的,换个旁人出这个主意铁定得被人用吐沫星子给淹了。
即便理解了稻田养鱼的方法,不过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并没有做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看看今年效果怎么样,如果真的像林芸希说的那么好明天再做也不迟,再胆子稍微大点的决定拿出一亩半亩的试一下,当然他们能这样做全是因为相信林芸希,相信林芸希能像带着方宜春那样带着他们做成了这事,还有准备家里的稻田都养鱼的,这样做的也不少,俱是一副决然的模样,搞的林芸希反而十分的紧张,这要是有什么事她岂不是成了罪魁祸首,所以她想给大家讲了可能出现的后果,让他们先心里有个准备,不过除了田埂漏水鱼跑光了她还真想不出别的……
第166章 大1结局
等到方家开始插秧的时候十里八乡有不少过来看热闹,比正常早种半个月而且一种就是三十亩,实在很难不令人瞩目。这种事情被围观林芸希还有些不太自在,毕竟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实在有些多,不管是羡慕的还是猜疑的都让人没法呆的舒服,所以她简单了交代了两句便回家了,她回去以后,稻田那边便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等忙起来就没有人再关注这事,林芸希又继续种蘑菇和青菜,去年种的满山的各种果树也蹭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那三十亩的水稻在牛家村和方家村的注视下茁壮的活过早春然后在七月中旬的时候到了收割的季节,然后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河边三片田十分的醒目,一片已经枯黄成熟一片还是青绿的秧苗,还有一片处于半成熟的样子,为了不耽误晚稻的种植,林芸希提前雇好了人,一天之内就把将三十亩的稻子全都给收了然后当天平整地以后又把秧苗给全插好。
林芸希这边忙着从土里刨银子,方岁寒那边也没闲着,半年之内端了好几个窝令当地衙门头疼的山贼,一个职责是巡查督视的宣抚使却跟山匪水匪卯上这也是几朝几代以来的头一遭奇趣,不过因此受惠的百姓却是给方岁寒送了绰号——宣抚使将军,在百姓声望颇高,期间皇帝也赏赐过几次,不过多半是因为方岁寒跟太子元柏的特殊关系,因为这半年以来皇帝的病越来越厉害,时常就不能上朝,朝廷上下这时候已经没有精力再纠结这太子之位到底合不合祖宗的规矩都对元柏变的恭恭敬敬的,毕竟上面那位要是有了什么不测这位还未及弱冠的小太子可一转身就登基,这个时候还跳脚闹的以后可就得被狠狠的打脸,虽然还没有摸透这位小太子的脾气秉性,不过现在这位坐在龙椅上的可不是什么善于听取谏言的主,现在还是缩着头等着看吧。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小家伙方默涵像是稻秧一样蹭蹭的长的越来越高,破坏力更是惊人,稍不注意不定就把哪里弄成战场,一般人根本看不过来,不过小家伙还是挺怕他娘的,林芸希若是脸拉下来,保准就老实的去报他娘的大腿了,天气渐凉,村里迎来秋收,今年的秋收格外的热闹,家家户户在放稻田的水都拿着网兜,将一尾尾肥美的鲤鱼、草鱼、青鱼等等抓到水桶里,然后再由专门的人拉到县城的各个酒楼饭馆里去,去年因为林芸希在冬天还提供了新鲜的蔬菜和蘑菇,醉仙楼很是名声大噪了一把,不过县城里其他酒楼动作也很快,打听到方家村和林芸希便主动上门要求合作,醉仙楼自然不想让别人占了这便宜,不过也不能惹了众怒,最后还是醉仙楼占了这大头,其他几个平分四成,这样一折腾菜价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这里面也带了方宜春,林芸希又扩大了后山的种菜规模,所以她开口,村里的这些鱼就有了销路,不过稻田里的鱼又大又肥,产量比所有人预计的都多不少,有一部分直接运到了几个临近的县城,平均下来每家在稻田里养鱼的都赚了大约七八两的样子,秋收的方家村随处都可以听到舒畅的笑声,确实就如林芸希所说,这稻子不但没有欠收还增产了不少,把一担担沉甸甸的稻子割下来,这半年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当然,大家心里有多高兴就对林芸希有多感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