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本色-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着再去镇上的时候,应该又是赶集的日子,这次一定让路大娘和柳婶帮忙挑几只小鸡。毕竟这村里离镇上远了些。路又崎岖不平,要是从镇上买鸡蛋回来,她很怀疑到家的时候,一个完整的鸡蛋都不会剩。

虽说水塘边建了马圈和菜园,但还是留出了两条路,可以通到水塘边,杨桃想着,也要养两只鸭子和鹅。鸭蛋腌着吃,比鸡蛋要好,而鹅蛋的蛋清跟透明似的。煮着吃或打荷包蛋,都比鸡蛋漂亮,能引起人的食欲。

柳橙见杨桃很文静地坐在那里,带着小玉和水香风一般地跑了一圈,就也找了块石头坐下,学着杨桃的样子,用手托着腮。小玉和水香立刻也变成了复写纸,动作都跟杨桃一模一样。

杨桃轻轻地笑了一下,又想到那天遇到风筝时也是这样的情形,不禁下意识地又看了看天空。可惜天上除了几片白白的薄薄的云,什么也没有!

其实这小溪边的野菜并不多,要往旁边走走才行,只是杨桃习惯了在小溪边坐一会儿,哪怕什么都不想。

本来路大娘和柳婶,是不吃野菜的,去年小玉和二丫头挖回的车前草和婆婆丁之类的,都让她们喂了鸭子和鹅,但见杨桃对这些东西这么喜欢,又想起那些猪下水都那么香,不禁也动了尝尝的念头。

要是一年前,杨桃肯定会大谈特谈各种野菜的营养价值和好处,但自从被风筝发现了端倪之后,杨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只告诉大家什么菜怎么做好吃,至于有什么作用,反倒不去提了。

“大娘,婶婶,这个蒲公英,也叫婆婆丁,既可以蘸酱吃,也可以用水焯一下,放上点儿盐、蒜、辣椒和香油凉拌,或是炒肉,或是做汤,都可以的……”因柳橙和小玉跟杨桃说路大娘也想试试做点儿野菜吃,回来后,杨桃先跟小玉来到了路大娘家。

正跟路大娘一边择着婆婆丁,一边说着话,想着一会儿再去柳婶家,却不料刚刚跑回家去的柳橙又跑了回来。

“大娘,大娘,俺二婶婶和二叔打起来啦,俺娘拉不开,让俺快来叫你,再多叫几个人快去。”

“这又是咋了?”路大娘听说是柳婶叫,倒不含糊,连忙站起身来。

杨桃也拿起自己的小篮子,跟路大娘向村里去。因杨桃和柳橙家都在村子的最里面,路大娘倒没说什么,只是小玉也要跟着,路大娘却没让。

“小玉,你哥哥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在家等着他,别跟娘去,小心碰到你!就是你桃子姐姐和橙子姐姐,也让她们先回家,不让看热闹。”路大娘一边往外走着,一边说。

小玉的小嘴儿嘟嘟着,却还是很乖地点了点头。

杨桃本想去看下热闹,但想着是柳二家的和柳二叔吵架,小孩子最好别跟着参合,否则等这事儿过去了,柳二叔会不好意思,因此在路过柳二家的时候,本不想理,却听到柳二家的正在那里哭号。

“凭什么那老婆子能带着那小丫头片子去住那么些时候,俺想用用就不成,俺又不是赖着不走,不过是想多养些小鸡,等盖学堂的时候,俺自会还回去……”

杨桃瞬间明白,这柳二家的,是看她和奶奶在那闲置的小院子中住了两个月,觉得心理不平衡,又在打那里的主意,估计是想让柳二叔去跟村长说说,柳二叔不肯去,才跟柳二叔打了起来。

“桃子,没你的事儿,快先回家吧!”路大娘唯恐柳二家的再说出不好听的话来,忙让杨桃先走。

杨桃点点头,只要柳二家的不是专门来找她或是奶奶的晦气,她才懒得理她!而且从刚才的话里,也知道这柳二家的顾忌着还要做布贴画,没敢骂难听的。

路大娘又悄声跟柳橙说了些什么,柳橙点点头,撒腿就跑。

杨桃知道,路大娘估计又是让二丫头去找村长等老人们了,毕竟这涉及到村里的事儿,再说柳二家的那人撒起泼来,不多找几个人也是拉不住的。

到了晚上,路大娘和柳婶就带着柳橙和小玉来寻奶奶说话儿,几个孩子在院子里面玩儿,奶奶和路大娘、柳婶则在屋子里说着什么。

杨桃一边跟柳橙、小玉玩着踢沙包,一边从屋子里有一下没一下传出的说话声中,也大致了解,果然跟她想的一样,那柳二家的,因见她和奶奶都能到那里去住上一段时间,又想打那小院子的主意。

不过这一次她依然是白闹了,村子莫老爷子已经跟几个老爷子商定,即便学堂暂时不翻盖,以后大家也都到那个小院子里去学东西听故事,就不必再跑到她们家来了。

这倒也好!本来那小院子就在村子中间的位置,村里所有的孩子,到那里都不算太远,不像到她家里来,有的还要走很远的路。

本来只有二丫头等几个人的时候,用的都是她家里的小凳子,但自从上回忙麦收,几乎村里所有的孩子都来她家里听故事,小凳子不够,大家都是从自己家拿来,再拿回去,一直延续至今。

因此,只要把她家里给孩子们准备的写字用的两张长几搬过去就行了,那本就是这次杨桃特别让木匠师傅多做的,放在家里用处也不大。

到了第二天,莫爷爷就找了两个年轻的后生,到杨桃家里来搬长几。

“撇娃奶奶,这个让孩子们暂且用着,等咱们学堂建起来,就给你拿回来。”莫爷爷客气地说。

“嗨!还说什么拿不拿回来的,就给孩子们用着吧!咱们这些娃儿也不容易。等盖了新学堂,还是从镇上请个先生,正儿八经地教教大家,说不定也出息个一个两个的。”奶奶笑呵呵地说。

“出不出息的倒没什么,你也是经过的,俺觉得倒不如在这村里过活更好,只是让孩子们多懂点儿道理倒是真的。”莫爷爷叹息着。

这样的观念,杨桃貌似听路大娘也说起过一回。其实奶奶虽然那么说,心里也一定是厌倦了那浮华却不安稳的富贵生活。

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是最多的,也最难以磨灭。

“爷爷,咱们什么时候盖新学堂啊!”杨桃仰着小脸儿问。

她这是故意在假装天真,其实她很清楚村子里一直没张罗盖学堂的事儿儿,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因为马上就要割麦子了,二是男人们的菜园子还没有收入,总不能盖个新学堂,也都用女人们赚的钱,那可真是明着打村里男人们的脸了。

“等过了秋就盖。”莫爷爷的回答,又跟杨桃想的一模一样。

而且杨桃知道,恐怕过了秋,村里不只是会盖学堂,还有很多人家,都会盖新宅子。所以,割完麦子到秋收的这一段日子,得抓紧时间赚钱了!

ps:谢谢逝去一独舞的香囊和评价票票,谢谢干羽干语的平安符。风下午逛街去了,因此第二更晚了点儿,嘿嘿!

 139。路大黑的情绪

搬到新家之后,杨桃又到尚宝楼送了一次图纸,依然是卿苍派那位“张大哥”到村里来接的她,打得也依然是卿苍的母亲要见他们的旗号。

为了将戏码演足,杨桃还特别找了路大黑,让他跟她一起去。

风筝不在,路大黑似乎对陪杨桃演戏很不感兴趣,却又禁不住杨桃左一句“大黑哥哥”右一句“大黑哥哥”的软语央求,只好瞪着眼睛,万分不情愿地答应了杨桃。

马车上的路大黑一言不发,一直沉着脸,也不知道在生什么气。杨桃既懒得理他,也懒得跟他一般见识,这青春期的小孩子是最难弄的,杨桃就曾经很庆幸,她学的是幼师,而不是教初中生。

这位“张大哥”的车赶得很平稳也很快,直接将马车停到了尚宝楼门前。

“大黑哥哥,你跟张大哥在这里等等,我一会儿就出来。”杨桃无视路大黑一直黑着的脸,甜甜地说道。

路大黑将脸扭到一边,不答应也不反对。

杨桃笑了笑,却忍不住想,这孩子这是在跟谁闹别扭呢?看来回去的时候,她得开导他一下。下了车,杨桃又跟“张大哥”客气了两句,径直进了尚宝楼。

杨桃并没有问张大哥,卿苍哥哥在哪儿。自从帮她找了木匠之后,卿苍就很少出现在村里,杨桃猜他可能是又回家或到别处的分号去了。少东家总是会很忙的,这个可以理解。

伙计见是杨桃来了,很客气很热情地将她带到三楼,果然没有卿苍,只有掌柜的一个人,见到杨桃,掌柜的只是大概看了看。就将图纸收下,又将上次图纸的余款付给了她。

“掌柜的,卿苍哥哥没有告诉你,将上次他帮我找木匠和买木料什么的银子扣出来?”杨桃看了看手中的银票,似乎卿苍并没有扣她银子,连忙问。

她一向喜欢账目清楚,不喜欢在银钱这类事儿上欠别人的。借的就是借的!当然别人如果一开始就说白送。又没有让她觉出其目的不纯的话,那她也可以不客气地照单全收。

“少东家说了,但他说等他回来的时候,亲自跟你算。”掌柜的笑呵呵的。十分温和。“我估计等他再回来,也就三两个月的时间,小姑娘你别着急。”

她当然不急!反正是她欠他的银子,既然他都不着急,她又急什么呢?早晚还他就是了!

杨桃想着,脆生生地跟掌柜的告辞。

“那您先忙着,我就不多打扰了。”

“好好,小姑娘慢走。”掌柜的说着,亲自将杨桃送到楼梯口。又叫伙计将她送出去。

拿到银票的杨桃心情大好。出了门,见路大黑正百无聊赖地蹲在马车旁边,也不跟张大哥说话,不禁摇头。但想着她还要到点墨斋一趟,只能先不问他究竟怎么了。而是就对张大哥甜甜一笑。

“张大哥,麻烦你再带我们去点墨斋一趟。”

“好啊!”张大哥很温和地答应着。

杨桃又想起刚才的掌柜的,要说这卿苍的手下,还都跟卿苍如出一辙,都属于那种比较温和的人,话语多少倒在其次,关键是让人觉得舒服。

“你还没完了,你以为人家卿苍哥哥家里就没事儿吗?俺看咱们还是赶紧回去的好,反正过两天你们就来交绣活了,到时候再去点墨斋还不是一样!”路大黑忽然开口,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用脚踢着马车的轱辘。

杨桃瞪了路大黑一眼,这小子到底是哪儿不顺心,怎么今天这么别扭?昨天答应她一起来的时候,虽然也不十分情愿,但也没像今天这个模样啊!

“大黑哥哥,等交绣活的时候,我和路大娘柳婶还要买好多东西,还要帮咱们村里人要捎带的东西,也很累的。”杨桃本着不跟小孩子一般见识的原则,好言好语地说。

绿水村虽说有了自己的马车,但那马车也主要是拉人用的,而且也是那种不太大的,而且会赶车的人少,又要忙菜园的事儿,也是基本没有大事,不到镇上来,因此大家想买的东西,除非那特别重要的,其他都是由路大娘和柳婶给带回去。

杨桃想着,马虽然不用买了,他们还应该再买辆车才行,到时候专门拉货用。但她也只是想想,并没有说,她相信到了时候,自然会有人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用不着她提前提醒,操那么多的心。

“哼!”路大黑听了杨桃的话,倒是没有再反驳什么,只是不情不愿地又上了车。

杨桃在心里叹息了一下,还是决定先不理他,干正事儿要紧,他有什么不顺心的,等回村的路上再说。

那点墨斋的掌柜的看杨桃这次是一个人来的,有点儿奇怪,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很自然地给她算了银子,又将别人要写的字告诉她,然后再让她随便写两幅留下,也很快就完成了。

杨桃从点墨斋出来,见路大黑正站在马车跟前踢啊踢的,从外表到内心都十分不自在的样子,当着张大哥的面,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先上了马车再说。

“桃子,风筝哥送你的手链呢?你怎么没戴?”马车刚刚走起来,杨桃正想着怎么跟路大黑开口,路大黑却已经侧目看着杨桃的手腕。

“你不是也没戴吗?”杨桃笑眯眯地看着路大黑,这小子该不会是因为这个在生气吧?

“我的跟你的又不一样,不过是个小玩意,我早就摆在家里了,逸凡知道!”路大黑气哼哼地说。“你就那么相信那个姓卿的?万一他是坏人呢?万一他打什么鬼主意,到时候连个救你的人都没有!”

路大黑的声音不大,但依然气呼呼的,倒让杨桃忽然感动了。原来他这一路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是因为她没戴风筝送的手链啊!看来他还挺关心她的,很有点儿小哥哥的样子了。

搬进新家后,她将银票什么的都装进了她镜台上的小匣子里,她屋子的里间别说是裴逸凡,就是奶奶也很少进去,因此非常的安全。

画花样儿、绣花和画底图赚的钱,她还是交给奶奶,奶奶也不全收,只是将整锭的银子,或是银票收起来,也是什么时候要用就交给她,奶奶根本就没花钱的地方。至于那些零散的铜板或是小碎银子,奶奶则让她自己留着,想怎么用怎么用,她也是单独放在一个小匣子里。

卿苍送她的那个小盒子,她也打开看了,原来是一款她设计的小别针,都是用珍珠串在一起的,是树叶的形状,并不值什么钱,也不算很特别的礼物,她又没有戴这个的爱好,而且也暂时不想很奢侈地收集首饰,就也一并放在小匣子里。

而风筝第一次离开弥镇的时候,让路大黑带给她点心的那个食盒,她还是用来装那些碎纸啊碎布之类的,就放在外间对着门口的高桌子下面,用的时候就拎到桌子上,也很方便。

但那个手链,她却并没有放到镜台那里,而是依然在风筝第二次走的时候留给她的点心的那食盒里放着,就摆在床头。

那是离她最近的地方,她却从来都没有拿出来看过一次。

杨桃并不想分析自己的心理,更不想给路大黑解释她不戴那手链的原因,因为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没事儿的,卿苍哥哥是好人。”杨桃只好故作轻松地说。

“哼!”路大黑又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俺看你天天卿苍哥哥、卿苍哥哥的,早就把风筝哥给忘了!你当他是好人,俺看他可不像个好人!”

说完这话之后,路大黑赌气地闭上眼睛,再也不看杨桃,也不再吭声。

杨桃有些好气,又有些好笑,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叹,原来这路大黑不是关心她,至少不只是关心她,而更多的是在为风筝鸣不平呢!连带着似乎对在盖新房子期间帮了她很多忙的卿苍也看不顺眼了。

要说也是,从前虽说路大黑也多次被卿苍的母亲,那位所谓的“夫人”请到家里做客,但那大多是风筝打着这个名头干的,而今真的换了卿苍自己来打这个旗号,反倒像是卿苍抢了风筝的借口。

杨桃非常理解路大黑,毕竟路大黑跟她还不一样。她不过是在用得着风筝的时候,才跟风筝做出很亲近的样子,又讨好又拍马屁的,而路大黑则一直跟着风筝学武功,当然感情会比她跟风筝更深厚。

因此看她这么快就“移情别恋”了,路大黑心里不舒服,闹闹情绪也是人之常情。

她也不过是想找个人在关键的时候帮帮忙而已,并没有那么多其他的想法。想是这路大黑自己情窦初开了,就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而忽略了她还只是个九岁的小女孩儿,应该根本不会想那么多。

这要是换了其他小孩子,估计早就跟路大黑吵起来了,为了卿苍是不是好人的问题。也许会说什么卿苍哥哥帮了那么多,当然是好人之类的话。

但她毕竟不是真的九岁,就没必要跟路大黑争执了,倒是想着让路大黑的情绪发泄一下也好。杨桃知道,这段时间,路大黑其实也是很想念风筝的。

ps:谢谢毒你万遍和菜菜的平安符。

 140。其乐融融

马车在村口停下来的时候,天还很亮,张大哥待杨桃和路大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