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谈笑之间破大案-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不住地点头,接着是大口喝水、大口吸烟,就连一向只是象征性地抽上一两口的李小光,也一口接一口地吞吐着青烟。在开口之前,他们需要镇定一下情绪。
王熙荣让他们自由发言。
李晓光主述,孙志强补充,点点滴滴地述说了事发前前后后的过程。
第58章 第三起凶案(三)
更新时间2013…1…29 10:41:44 字数:2807
警方根据李晓光和孙志强的证词,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时间序列:
十一时三十八分,李小光单独巡逻,未发现女厕所内外有任何异常;
十一时四十分,孙志强回到执勤岗位上,孙、李二人在煤渣路与纵二路相交处交谈,没有发现厕所方向有任何异常响动,也没有看到有女职工去厕所;
十一时四十五分,李小光离开执勤岗位,孙志强单独巡逻,不能清楚地说明巡逻情况,也无法确定是否有女职工去到厕所,但肯定自己没有去女厕所西面巡逻;
十二时十二分,李小光返回执勤岗位,孙、李二人沿厕所四周巡逻;
十二时十三分,发现被害人。
这两个人一心想戴罪立功,丝毫也没有撒谎的企图,民警们只考虑他们对情况判断的准确与否。他们认为,李晓光处事谨慎且心细如发,这个时间序列基本上是准确的。
根据这个时间序列判断,凶案最有可能发生在十一时四十五分至十二时十三分之间,这也是职工们上厕所频率最高的时段。虽然孙志强一直沿着巡逻路线往返不止,但他实际上处于醉酒状态,只是机械地来回走着,压根儿谈不上是在巡逻,不仅忘了要到女厕所及其附近巡逻,也无法说出那个时段是否看见有人去厕所,更不用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因此,即使那时有人去了厕所,他也未必意识到。
民警们根据前两起案子所获得的资讯认为,凶手很可能在作案前至少十分钟以上便潜入了案发地点附近守候,并一直在观察民兵们的活动情况,甚至很可能听到了孙、李二人的争执(如果凶手仍然把那片荒草地作为隐蔽场所的话),以他的冷静和狡猾,不大可能会把一个神智不太清醒的民兵放在眼里的。
王熙荣通过警用对讲机告诉负责在宿舍区搜索嫌疑人的洪建阳,让他把重点放在上白班或常白班的、当天夜里十二点钟以后,尤其是十二点十分以后回到宿舍、且没有不在场证明的人身上。
当晚,警方逮捕了十六名嫌疑人。
王熙荣让梅申等人给李晓光和孙志强二人取了鞋印,以便跟犯罪现场的物证痕迹区分开来。
钟翰翔雷霆震怒,他简直无法坐在办公桌旁考虑生产大计。
他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镇静,时不时跳起来对着空气怒吼:“简直是把清钢厂当屠宰场了,扔下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是两死一伤了!混蛋,没有人性的混蛋!”
不一会儿,他又跳了起来,背着双手在办公室里陀罗般打转转,嘴里嘀咕着:“为什么是清钢厂?为什么?三线建设项目又不止我们一个,重型机床厂、发电厂、纺织厂,难道不都是重要物质?可为什么偏偏是我们?”
坐下还没五分钟他又抓起电话大吼着找何达安。何达安这时候当然不可能安坐在办公室里,他便气急败坏地让人去把他找来。
他瞪着何达安,语气不祥道:“这七十来号警察,一百多天的时间,怎么就对付不了一个凶手呢?凶手再猖狂他也是个人吧?”好像何达安应该为警方至今未能破案负责。
何达安盯着桌面,避开他虎视眈眈的目光。“是啊,确实令人着急啊!”
“那你对迟迟破不了案,有什么想法吗?”钟翰翔不依不饶。
“这个,我也一直在思考,不知道对不对……”
“少罗嗦!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别跟我耍什么外交辞令!”
“这个,我一直在想,警方的工作不能说不到位,可是虽然锁定了几个嫌疑人,但最终都被释放了;鞋印和自行车轮胎印本来是十分有力的证据,可是却没有因此跟任何嫌疑人联系上。会不会是侦查方向有问题?也许凶手并不是我们厂的职工……”
“有根据吗?”
“没有。”
钟翰翔搓着下巴望着何达安,“没有根据……不过这也是一种可能性吧?我喜欢这种可能性。嗯,我确实喜欢,因为我不相信自己的员工中会有连环杀手。”
他这样说着,脸上的阴霾似乎也渐渐消退了,至少看上去比先前要多了点阳光。
“对了,被害人是谁搞清楚了吗?”
“她叫黄萍,焦化厂的女工,现年二十三岁,招工三年多了,平常表现挺好的。”
“他娘的,又一条年轻的无辜生命!”
另一位震怒不已的人是王怀书。他猛击桌面吼道:“凶手这是在向警方示威、挑衅,‘看吧,这是我的战果,你们能把我怎样?’我们必须采取威慑措施,加大案件侦破力度!”
他抓起电话向市公安局请求增援。当天下午,来自全市公安系统各个分局、派出所的三十位全副武装的民警便出现在专案组大本营,向王怀书报到,专案组的警力增加到了一百零三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相比之下,王熙荣倒显得淡定平和,甚至还有点高兴。尽管尸检结果还没出来,但是凭他的经验,他认为这起案子与发生在清钢厂内的前两起案子,均属于同一个凶手所为。
对于警方而言,侦破系列案件的好处就在于,每出现一名新的被害人,就好像时间被重新调整了一次,使得警方又获得了一次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的机会,对凶手的认识程度也就增加了一分。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王熙荣与他的手下便出现在了犯罪现场。
厚重的露水打湿了树木的枝条,压弯了草叶,也使得清钢厂看上去更加的灰蒙蒙。在青灰色的晨曦中,白灰勾画的被害人身体倒卧轮廓显得格外刺眼。
前些天的连绵阴雨让大地饱吸了水分,变得柔软可塑,使得犯罪痕迹无所遁形。
首先映入民警们眼帘的,是女厕所外侧的煤渣路上的两条刮擦带,从女厕所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厕所背面。在它们的一侧和边缘部位,有两溜清晰的鞋印,鞋尖背向厕所,与高鹏手中的李晓光跟孙志强的鞋印一致。这两溜鞋印显然是他们两最后一次巡逻时留下的。
在刮擦带的另一侧,也就是靠近厕所的那一侧还有一溜鞋印,其中一些鞋尖朝向厕所入口,另一些背向入口,后者覆盖了前者,因而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全都是深深印在王熙荣等人脑海里的、不明人物的四十二码翻毛皮鞋的鞋底印痕。
在痕迹带中,也有不少花纹图案相同的鞋底印痕。
有些印痕很清晰,也比较小,而且完全没有被其他痕迹所覆盖或刮擦,表明它们是在刮擦痕迹出现之后才印上去的,它们与李晓光和孙志强的鞋印一致,那些是李晓光返回巡逻岗位后,两人一块儿巡逻时留下的。
那些较模糊,且遭到覆盖、刮擦的印痕,有大有小,其中大小与靠近厕所那一侧的那组四十二码鞋印一致的印痕,其鞋尖全都朝向厕所入口,显然是不名嫌疑人留下的;较小的那些印痕,则既有朝向厕所的,也有背向厕所的,全都与李晓光的鞋印一致,显然是他独自巡逻时留下的。
梅申跟高鹏两人把不明人物的鞋印一一标示出来,不同朝向的鞋印做上不同的标记,准备测量它们的步距。
王熙荣带着其余的民警步入女厕所。厕所内一目了然,没有任何搏斗、厮打的痕迹。
“这里不是案发现场,被害人不是在这里遇袭的。”王熙荣指出道。
步距测量结果出来了。背向厕所的步距在75。3至76。1公分之间,朝向厕所的步距在一百二十一至一百二十四公分之间。
梅申用手指弹着笔记本道:“如果那些四十二码鞋印是凶手留下的话……”
“废话,当然是凶手留下的!昨晚我们始终走在煤渣路的外侧,那上面的痕迹没有一点是我们留下的。”李立华不客气地打断他,他最烦梅申这种咬文嚼字、貌似科学、全面的德性。
梅申不理他继续说道:“如果背向厕所的这组鞋印是在走动情况下留下的话,根据步距推算,凶手的身高应该在一米八十二至一米八十四公分之间。朝向厕所入口的鞋印步距要大得多,应该是跑动中留下的。”
王熙荣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59章 第三起凶案(四)
更新时间2013…2…1 5:10:32 字数:2923
“为什么没有被害人的脚印?”宋晓军盯着地面,满腹疑惑道。
“因为她是被凶手拖着的,那两条刮擦痕迹就是她的脚后跟在地面拖拽出来的。”王熙荣指着女厕所入口处,“凶手很可能是在那里首次袭击了被害人,然后用胳膊勒着她的脖子把她拖到了厕所背面。”
“凶手为什么不像前几次那样,在厕所里袭击被害人呢?那样风险不是要小得多吗?”吴立中问道。
李立华推测道:“也许他没看见被害人进入厕所,或者当时男厕所里有人……”
王熙荣激动地打断了他。“对,很可能就是因为当时男厕所里有人,凶手不敢贸然进入女厕所作案!当他看到那名男职工离开后,便快速冲向女厕所,这些步距较大的鞋印,正是他冲向女厕所时留下的。而恰好这时被害人正要离开厕所,于是凶手就在厕所门口袭击了她……一定要找到那名男职工!”
他抓起对讲机大声呼叫洪建阳,让他协助查找案发当晚到过发生凶案的厕所的男职工。
厕所西侧的墙脚有许多白灰,像是被什么人或者什么扁平的物体碰擦掉的。
“凶手的衣服上很可能留下了白灰。”李立华提醒道。
“那也可能是被害人身体碰擦掉的。”梅申照例与他唱反调。
“不可能!凶手的脚印一直都出现在被害人后跟拖拽痕迹的里侧!”李立华反驳道。
王熙荣向梅申点了点下巴。“记着向法医室核实死者身上有没有白灰。”
在厕所背面的墙上,一片暗红色的血迹赫然映入眼帘,高度大约一百五十四、五公分。
“连绵的阴雨直到昨天清晨才停止,而这片血迹没有遭到雨水的侵袭,因此肯定是昨天清晨雨停之后留下的。”王熙荣凝视这那片血迹道。
血迹下方的地面上有两组鞋印,一组是警方十分熟悉的四十二码鞋印,鞋尖朝向墙壁;另一组鞋印花纹相同,但比较小,鞋尖背向墙壁,很可能是被害人留下的。
李立华指着墙上的血迹道:“看样子凶手在这里把被害人摁在墙上,使劲儿把她的脑袋往墙上撞,结果在墙上留下了那摊血迹。真是个凶残的家伙!”
“这些血迹当然主要是被害人留下的,但是,有没有可能也有凶手留下的呢?”梅申再次显示了他的细心。
王熙荣沉吟道:“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这里的墙面很粗糙,凶手揪着被害人的头往墙上撞的时候,有可能在墙上弄伤了自己的手……”
“要是他手上有伤,那就应该是在指关节处。”高鹏插嘴道。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最有可能在哪个部位采集到他的血样呢?”梅申的手对着墙上的那片血污比划着。
宋晓军手中握着一把树枝,那是用来在发现物证痕迹的部位做标记的。他从中抽出一支最长的,神气活现地对着那面墙指指点点。“我看凶手的血迹最有可能出现在这片血迹中心向外延伸的两侧……”
王熙荣打断了他。“我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在这片血迹中心线之下十公分左右的地方……”
“为什么?”
“为什么?”
……
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梅申对于自己的问题引发了众人的热议,好不得意。
王熙荣边清理着自己的思路边解释道:“据我判断,凶手在首次袭击了被害人之后,立刻用胳膊勒住了她的脖子,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她发声。他在杀害被害人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始终勒住或者掐着她的脖子,即使当他把被害人往墙上撞击的时候。毫无疑问,那片血污的中心与被害人后脑勺最突出的部位相对应。那么,凶手掐着被害人脖子的手,就应该位于其下方大约十公分的水平线上,那是后脑勺与脖子之间的大致距离。”
王熙荣的分析入情入理,说得众人心服口服,就连一向爱挑剔的梅申也频频点头。
梅申拿起放大镜在墙面上细细寻找,果然在王熙荣所指部位附近,观察到了几丝淡棕色的污渍,他兴奋地对王熙荣竖起了大拇指。
“高鹏,拍照。”梅申吩咐过后,又习惯性地补充道,“不过嘛,是不是血迹,还要经过分析测定才能最终确定。”
高鹏拍摄了广角、中程和特写三种类型的照片,宋晓军则在一旁忙着作记录。他们忙完之后,梅申上前取血样。因为疑似凶手的血迹数量很少,他小心翼翼地把那个部位的一片墙皮割了下来。
民警们的目光被死者倒卧处泥地上的四个坑吸引住了。
“那些坑是怎么回事儿?”王志强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梅申沉吟道:“被害人脚下的两个坑呈现长条形,比较深,估计是她在挣扎过程用脚后跟弄出来的。臀部两侧的那两个坑近乎圆形,比较小也比较浅,这个……如果是被害人的胳膊肘压出来的,似乎位置太靠下了……”
王熙荣给出了他的见解。“那是凶手的膝盖压出来的,是他跪在被害人身旁折磨她时形成的。显然,凶手先是把被害人摁在墙上撞击她的头部,接着又把她摁倒在那里折磨她,直至死亡……但被害人非常顽强,尽管已经被凶手在墙上撞得满头鲜血,却仍然拼命挣扎抵抗。”
“这样一来,凶手裤子的膝盖处肯定沾满了泥土。头儿,要提醒洪建阳他们吗?”吴立中请示道。
王熙荣点了下头。“立刻通知他们。”
“可凶手为什么不直接在墙角那儿就把她弄死,却要换个地方再来杀害她呢?那不是多此一举吗?那样不是增加了作案的风险吗?”李立华不解道。
“我看凶手可能精神不大正常,至少是个虐待狂!”宋晓军把手中的树枝挥舞得呼呼作响,愤然道。
“从凶手的作案手法来看,他既冷静又狡猾,并且有相当的反侦察能力,绝对不会是个精神病患者。至于说虐待狂嘛,这个我倒是有同感。”王熙荣道。
警方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他们辛辛苦苦逮到的凶手却是个精神病患者,最终他(或者她)不是被处于极刑或关进监狱,而是呆在了精神病院。虽然同样失去了自由,但他(或者她)却由于所谓的无行为能力而不必承担法律责任,让人感觉象是白忙乎了一场。
“对了,死者嘴里的那团草又是怎么一回事?”吴立中问道。
“应该是凶手用来阻止她发声的措施。”李立华解释道。
“可她不是一直被凶手掐着脖子发不了声吗?”梅申质疑道。
王熙荣分析道:“被害人的脸部满是鲜血,并且肿胀的难以辨认,显然是遭到了凶手的猛烈击打,就像前两起案子的被害人的遭遇一样。在击打被害人时,凶手的手很可能没有继续掐着她的脖子。为了阻止她喊叫,所以随手拔起一把野草塞住她的嘴巴。”他指着尸体轮廓线附近的一小堆松土说,“喏,你们看,那个松软的土堆想必就是凶手拔起野草的地方。”
“按你的推理,被害人应该是仰卧姿势。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