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田美商-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娘教导得好嘛。”李暖笑着道,心里同样感到很满足。
作为一名厨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被人夸奖他做的菜。
“这丫头,嘴巴跟吃了蜜似的。”苏氏笑说着,将相同的剩菜倒在一起,放在桌上,用饭罩子盖住,又将两个桌子上剩下的馒头拣在一个盆里,放进碗柜里。
“刚才大家都把糯米丸子吃完了,反倒剩了不少馒头,本来以为几个工匠能多吃点,结果也就比咱多吃了一个丸子,然后各自就着菜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两碗汤,就说不能再吃了。”蒋氏一边就着锅里的热水洗碗,一边笑着说今天吃饭时的情况。
“虽然一共才用了一斤不到的糯米,但是糯米填肚,加上馅料的油水很足,吃下去就容易饱。”李暖一边洗手,一边笑着解释了一句。
然后李暖擦干手,把石臼里还温暖的药糯米拿出来揉了揉,感觉比刚捣好的时候扎实了不少,应该可以搓药丸了,才满意的笑了笑。
厨房很暖和,加上石臼被李暖放在了石灶旁的石墩上,改了盖子,所以糯米并没有冷。而糯米虽然柔软劲道,但是刚捣好的时候,因为水分特别足,搓出来的药丸放一会就可能会走形,实在是影响美观。
作为商品,其外观和品质是影响商品销量的两大因素,她第一次做药丸,绝对不能做差了,并且以后一定要越做越好,做出自己的品牌荣誉。
没过多久,李文就来厨房说工匠休息好了,刚上工,李暖一手拿着糯米团,一手拿着上午洗净、已经晾干的三张包药渣的帕子,跟苏氏、蒋氏招呼了一声,和李文一起回到了房里。
“大哥,去把手洗干净,来帮我搓药丸,过两天要拿到县里去卖的。”李暖招呼了一句,就上了炕,铺开一张帕子,把糯米团放在上面,又铺开另外两张帕子,才从糯米团上揪下半个指甲盖大的一团,揉搓成豌豆大小的丸子,放在空着的帕子上,然后开始搓第二颗。
帕子被丢在药罐子里熬煮过,又包了一夜的药渣,即便是洗过了,依旧带着药香,用来放药丸正适合。
“好。”李文笑着应了一声,就去洗了手擦干,坐上炕跟李暖一起搓药丸。
他本来想去帮忙挖红苕,但想一想红苕地也就一亩,上午怕就已经挖了大半,剩下的也费不了多少力气,就留了下来。
李文刚搓好一颗,李暖瞧见了,就忍不住道:“大哥,你搓这么大,病人还没把药丸吞下去,就被噎死了。”
“……二妹,这难道不是嚼着吃的?”李文明显愣了下,才不解的问道。
李暖摇头道:“当然不是了,大哥,咱们得为我们的顾客考虑,你想一想,这药这么苦,要不是身体不适,谁愿意去吃啊?所以,能不尝到味道,或者是尝到一点点就吞下去,对病人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药效相同、甚至更好的情况下,你说她们会买苦的,还是不苦的?等以后咱们技术成熟了,我还想在外面刷上一层糖衣呢。”
“也只有你才会想这么多。”李文听罢,有些无奈的笑道。
但他不得不承认,李暖这话说得很对,于是就比照李暖搓出来的药丸大小,将搓好的药丸分成三分重新搓。
一开始,两人还小心翼翼,比照着大小,一颗一颗的搓药丸,熟练之后,干脆一次搓了三四颗,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将一团药糯米都搓成了豌豆大小的药丸。
李暖检查了下开始搓好的药丸,大都开始定型了,发现有走形的,就拿起来纠正成圆形,确定所有药丸基本没什么问题后,才将摆满了三张帕子的药丸移动到窗台边,让它可以快速风干。
两人洗了手,李文就拿出三两银子交给李暖道:“买地用了二百二十两,办红契要二两二钱银子的税钱,我给了掮客七两银,除了那二两二税钱,其余的是给掮客的薪金。”
“嗯,好。”李暖接过银子放回小木匣,拿出中公账本记录了银两的去处,以及最后归还的三两银,让李文签了字,才将账本重新收起来。
045 德之一字
看着时间还早,李文就去后面山沟里,帮苏氏几人挖红苕。
李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思来想去,从草药里找到一种味道甘甜、与药丸药性没有任何冲突的草药,偷偷溜到厨房将石臼抱回了房间,确定石臼干爽的,就把两株草药丢进去,坐在炕上不急不慢的捣着,想着这段时间和家人的相处,嘴角不自觉就扬了起来。
到了半下午,大家就把地里的红苕都挖完了。
山沟后面那亩地算中等,种下红苕之后,李文也没去施过肥,只浇过几次水,就是这样,今年也收获了九百余斤红苕。这个年代没有化肥,也没有转基因红苕苗,一亩地产一千二百斤红苕,就算得上很高的产量了,通常都是一千一百来斤。
苏氏、蒋氏把红苕搬到后面厨房旁边的空房里,然后苏氏背了一大背篓红苕去了罗氏家。
上午的时候,罗氏来过一趟,还是李德告诉罗氏,苏氏会去白驼庙听净莲大师**,苏氏现在正好再去说一说,顺便送几十斤红苕过去,这红苕种是李文找罗氏要的,现在收成了,自然该送些过去。
李文来房里跟李暖说了下情况,就带着李安三个去挑了几个红苕,那去厨房灶头烤着,大概小半个时辰,几人就拿着刚烤熟的、香喷喷的红苕,到屋里来让李暖吃。
“二姐,乐乐给你挑了一个大的,好烫,好烫,二姐,快来吃,趁热吃才好吃。”李乐捧着个大红苕走在最前面,飞快的奔进屋把红苕放在桌上,一边摸着耳朵直呼烫手,一边招呼李暖下炕来吃。
“马上就来吃。”见自家可爱的小妹不顾烫手,给自己送来刚烤熟的红苕,李暖心中满满的都是幸福,应了声就把石臼推倒一旁,下了炕走到八仙桌旁。
随后李文、李安、朱元三人也进了屋,兄弟姐妹五人把房门关了,围在一起吃香喷喷的红苕,大家一边吃,一边说今天收红苕的见闻,李暖就笑着听他们讲,很快就把红苕吃完了。
擦了脸,又洗了手,李暖就道:“趁着天还亮,都去写一会字,今天就写昨天我教那十二个字就好了,写到到工匠下工。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可不能偷懒,等以后你们熟练了,就可以不用天天写了。”
“好!”三个孩子点头应着,各自去拿了自己的木条笔,李文端了半碗水进来,李暖将窗边晾干的帕子递过去,用来擦拭水迹。
三个孩子就脱了鞋上炕,坐在矮脚桌旁沾着水在桌面写字,李文则在旁边稍加指导。
上次李暖和李文去县里卖了老虎,回来的时候有买了几本书,这半个月来,李文有空的时候就会读书、练字,比三个孩子还刻苦,在书法和识文断字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李暖搬过石臼又捣了一会,见里面已经有些粉末,就将窗边的药丸收回来,悉数倒进石臼里,然后伸手搅动。
这个天冷,一百多颗药丸已经变硬定型,除非加热,否则它是不会再走形了,但这毕竟是糯米做的,表面有黏性,放进药粉里搅动,表面就会粘上薄薄的一层,而这药粉味道是甘甜的,相当于是给药丸上了一层“糖衣”,还能防止药丸相互结在一起。
搅拌了一阵,摸着感觉每颗药丸表面都有一层细细的粉末,不粘手了,李暖才想起问李文道:“大哥,咱们家有没有小瓷罐?最少是稍微比茶碗大点的就最好。”
李文正在教乐乐写“德”字,听到这话,就停下来仔细想了想,摇头道:“没那么大个的,小的倒是有好几个,是以前大夫给咱爹看病时留下的药瓶,都是洗干净了的,行不行?”
“那也行,麻烦大哥去帮我拿过来。”李暖点头,等李文下炕穿鞋,就坐到李乐身边,笑着掌着她的手道,“乐乐,来,二姐教你怎么写‘德’字。”
“好诶。”李乐开心的点头,李暖就掌着她的手,带着她一笔一划的写,并道,“乐乐,你看,这个得呢,左边是双人旁,右边从上到下,分别是‘十’、‘四’、‘一’、‘心’,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是什么意思啊二姐?”李乐迷茫的眨了眨眼,不解的问道,李安、朱元也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就是说,做人呢,都有一颗心,这颗心,无论做什么,都要始终如一,这样,才能一谦而四益,这个‘谦’,不仅仅是指谦虚,而是代指一种美好的品质,有了美好的品质,这个人走到天下四方都能得到收获,这样之后,这个人才能称得上十全十美。但光有这些还不行,这个人,还要拥有同伴,否则他即使做得再好,也不会有人鼓励他、喜爱他,那还有什么用呢?你们说是不是?”李暖笑着道。
三个孩子都赞同的点头。
李暖又一边十分缓慢的写,一边讲道:“把双人旁写在‘十’、‘四’、‘一’、‘心’的左边,是提醒我们,无论一个人在做什么的时候,他身边的人都陪伴在他身边,把‘心’写在最下面,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是一切的基础、根基,就像是庄稼地里粮食,如果没有了根,上面长得再好,也会慢慢枯死。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十全十美,就要像是堆宝塔一样,每个人的‘心’,始终如‘一’,才能走遍天下‘四’方都能得到收获,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等李暖讲完,桌子上又写好了两个‘德’字,几个孩子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一个‘德’字,竟然有这么多学问和道理。
李乐连忙又沾了点水,一边小声念叨刚才李暖讲过的话,一边在桌面上写,终于把‘德’字完整的写了下来,虽然字体并不算漂亮,却是她第一次这么清楚的写好这个字,不由得欢呼道:“二姐,乐乐会写了!”
“暖姐姐,你昨天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德’原来是这个意思呢?”朱元不解的问道。
046 客人来了
李暖微笑着道:“如果你们喜欢读书,遇到不懂的,就一定要自己去寻求答案,而不是等别人来告诉你们,因为,如果你们不自己说出来,就没有人知道你们到底懂了什么,不懂什么。现在,你们明白二姐昨天为什么不说了吗?”
“明白了!”三个小家伙点着脑袋,异口同声道。
不一会,李文就把家里的几个小瓷瓶拿来了,惊讶的发现李乐的“德”字写好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仔细听了两句,稍微一想就明白是李暖的功劳了。
“大哥,老宅是不是也种了红苕?二伯和二伯娘前天把老母鸡留在咱家,这两天竟然没来咱家要回去。”李暖一边数着一定数量的药丸撞进药瓶里,一边好奇的问道。
“老宅有二十多亩地,应该种了不少吧。”李文不太确定道。
李暖沉默了一阵,嘀咕道:“希望他们明天不要来才好。”
地契明天就办下来了,李文去请村长和秀才老爷来家里吃饭,自然要说明白他们家买地,请他们过来吃个饭,做个见证,二十亩地可不是小事,到时候肯定会很快就传出去,万一老宅那边听到风声,来闹什么幺蛾子就不美了。
她倒不村长和秀才老爷不来,虽然因为她的原因,他们家在李家村的名声不太好,但在她这件事发生之前,他们家在李家村还是很有人缘的,何况一码归一码,家里买了地,请村长和村里有声望的人来作见证,是约定俗成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就是他们的不是了。
再者说,因为李暖已经“死了”,又经过了一回闹鬼事件,这些天村里谈论话题,已经开始转向了明年开春的童生试,和初夏的院试。
据说村里秀才老爷的长孙很是聪慧,明年一定能通过童生考,然后在院试中考上秀才,村里不少人都张罗着去说亲,要把自家闺女嫁给这个未来的小秀才老爷,说不准以后就当了个官夫人,那可是比什么都长脸面的事。
太阳下山,李文就让工匠都下工了,李暖将五瓶一共一百四十几颗药丸塞好,放在窗台上,去西厢看了下工程进度,然后给云猫喂了食物,又看了看旁边的大水牛,就跟回来的苏氏一起去厨房做晚饭。
缸子里没水了,蒋氏就去村子里离家最近的井边提水,一次性把厨房和几个屋子的水缸都打满了。
整个李家村,一共就三口井,还都是请人来找了泉眼的位置,打了很深之后才见水。
这片地区地干,雨水不怎么多,庄稼地里都是用井水浇灌的,有些人家会在自家的庄稼地地旁边修水塘,下雨的时候能储水,缺水的时候,就不用在庄稼地和村里的井口来回挑水,并且有时候还要排队打水。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饭,天黑之后,就各自洗漱回房睡下了。
李暖比大家都睡得晚些,她仔细记录了每个人今天的酬勤,又算了算先后来家里上工的工匠的工钱,如果加上明天的两个,八个工匠,到十一月初,就得付出二百六十五斗麦子。
家里今天收成八百斤麦子,已经吃了不少了,按斗计算,就剩下八十斗不到,她仔细想了想,如果把麦子给了工匠,自家又要去买麦子或是已经磨好的面粉,实在是有点多此一举,最后决定把工钱全部折算成银钱,也就是三千一百八十文,在中公账本上记下了这笔预付工钱。
第二日大早,李文早早的去了镇上,大上午的时候,就把该请的人都请回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秀才老爷的长孙,只比李文小了几个月,叫魏彦诚,一群人有说有笑的进了院子。
突然看到这么多人来家里,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蒋氏,和坐在旁边和她一边聊天,一边纳鞋底的苏氏都惊呆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请。
“娘,蒋婆婆,我们家在村头买了二十亩地,请郑掮客和村长还有秀才老爷过来吃顿饭,做个见证。”李文笑着解释道。
“买了,买了二十亩地?”苏氏不敢置信的惊呼一声,反应过来有外人在,就没有继续往下问。
“原来李大公子还没把事情给家人说啊。”郑金在旁边看到这情景,就停下和村长、秀才老爷的交谈,走到苏氏身边热情的笑道,“大嫂子,你家好福气啊,你家大公子前段时间托我帮他看田地,说是要买二十亩左右,这不,前天刚有人托我出售二十亩好地,我就立刻告诉了你家大公子,那家人急需要银子,不要别的东西做抵押,我还担心李大公子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银两,没想到他昨天就带了银两来找我,爽快的把地买了,托了李大公子的福,那家卖地的人家还谢我这么快给他们找到了买主呢。”
作为掮客,自然少不了一张会说道的巧嘴,郑金是镇上有名的掮客,还给县里一些大户人家办过事,说出来的话自然差不了。
“真的?”苏氏看向李文。
李文笑着点头,附在苏氏耳旁低声道:“娘,是二妹让我买的,银子也是二妹出的,娘,咱们有什么晚点说,先招呼客人进屋里坐。”
“对,对。”苏氏连忙把手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