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猛士回明-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剑和柳兰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太多的关注,给研究小组提供了方向性的东西之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和探索。
小罗霆出生之后,老太太就在罗剑府里住下了。
小罗霆的名字是史可法起的。为了这个“霆”字,史可法可是给罗剑讲解了半天,不过一通之乎者也的,罗剑也没太听明白,只不过觉得名字还不错,也就同意了。
大都督府喜添人丁,前来祝贺的人当然不少,有了去年扬州的先例,这次大都督府不用再发文专门强调,大家都自觉地没敢送贵重的礼物。
快过年了,事情该忙的都忙得差不多,该安排的事务也安排了下去,罗剑也有空能够多陪陪柳兰了。
“兴华,我怎么觉得你这些天好象心定了不少,是不是啊?”
柳兰裹着厚厚的毯子牵着罗剑的手坐后花园的长凳上,悠悠地问着罗剑。
罗剑没有说话,自从罗霆出生之后,罗剑觉得自己的心态真的有了不少变化,到底是些什么变化,罗剑自己梳理了不少时间,也是这两天才明白过来。
来到这个时代,尽管说着同样的话语,听着熟悉的地名和人名,但罗剑总觉得自己仍是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不知道自己来这儿是为那智能系统或者是它的主人打工,还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打工,尽管他不想这么想,但潜意识里总会有这样的念头冒出来。
小罗霆的出生,让罗剑觉得与这个时代已经血肉相连,再也没法分割开来。
“柳兰,等过完年,咱们回老家去看看?”
罗剑的话让柳兰愣了一下,但柳兰很快反应了过来。
柳兰知道罗剑的老家在徽州,也知道罗剑的祖上并非是徽州人,清朝时才迁徙过来,到底是从河南还是从山东哪个地方过来的,罗剑也说不清楚。
时光荏然,沧海桑田,几百年的时光会让一块土地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谁也说不清楚,但柳兰知道罗剑就是想去找回那片山,那些水,同时也找回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归属感。
“好啊,到时候咱们带霆儿一起去好不好?”(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 故乡的原风景
1648年正月初九,安庆码头已经从过年的氛围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平日的繁忙。
一艘普通的蒸汽商船停泊在码头上,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当从船上走下十几个精壮的汉子时,有人开始觉得坐船的人肯定不简单,因为这十几个汉子明显不象是大户人家的护院,哪有护院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长长的布袋?
一个漂亮得不象话的女孩扶着一位裹得严严实实、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的年轻妇人走下船来,漂亮的女孩开始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
接着又从船舱里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一个二十左右的小伙子陪在旁边,两人出了船舱并没有立即下船,而是站在船头看着整个码头。
“首长,我这第一次到安庆呢,安庆码头弄得还真不错。”
说话的小伙子正是王强,这一群人自不必说就是罗剑一行。
过年前罗剑跟史可法说要回老家去看一看,史可法有些不愿意,年后政府各项事情多于牛毛,罗剑这一走,史可法肩上压力就太大了。
柳兰找到史可法跟他谈了好一阵子,“史大哥,你就让他去找到他想守护的东西吧。”柳兰的这句话打动了史可法,沉思了良久,史可法终于答应了下来。
王强年前就回到了南京,柳兰想在年后把刘为民和他的婚事都给办了。
“是啊,前年打安庆时,这个码头还是破旧不堪呢,安庆这几年的建设还是很不错的。”罗剑接过王强的话说道。
四五个人朝罗剑等人迎了上来,简单打了个招呼,四五个人就引着罗剑等人直接到了码头上的一个院子里。
这几个人是赖福派来打前站的。他们早就以租下了码头上的一个小院,马车和马匹也已经准备好了,在这儿吃过午饭,罗剑一行就准备直接赶往怀宁县,那儿离安庆城并不太远。
尽管罗剑并不想因为私事打扰安庆地方,但一行人的目标的确不小。很快就引起驻军安庆的三师注意。
等李本深派人赶到码头边的小院时,罗剑一行已经出发了。
“一定是大都督亲自来了,我得去见见大都督。”李本深听了部下的描述,反应了过来。
路上行人不少,看他们手里拎着,肩上背着,罗剑知道这是很多百姓还在走亲戚。罗剑勒住了马,看着熟悉的场景,罗剑想起自己小时候过年随着父母走亲戚的情景。
罗剑翻身下了马。将马匹交给了跟上来的赵全,走到了乡亲们中间。
听着熟悉又并不能完全听懂的乡音,罗剑也操起了家乡的土话。
也许是罗剑的口音里夹杂着太多其他地方的口音,乡亲们都好奇又有些抗拒地打量着罗剑,这一行人都是骑着高头大马,坐着漂亮的马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罗剑接过一位大婶怀里抱着的二三岁小孩,“大婶。这是你的孙子吧?长得可真乖。”
杏儿跳下马车,给罗剑递过一包糖来。
罗剑和杏儿的动作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行走的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
罗剑一路跟乡亲们拉着家常,细细问着现在日子过得如何,能不能吃得饱,熟悉的乡音让罗剑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兴华,你小时候也是这么走亲戚的吧?”柳兰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脑袋问道。
“是啊,年年都要这么走呢!”罗剑感叹着。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路上的行人纷纷让到了路边,赵全和护卫们顿时紧张起来,十几个护卫拍马拦在了路中间,背后的布袋也挪到了胸前。
十几匹飞奔而来的战马在离得很远就停了下来,马上的人翻身下来朝罗剑一行赶了过来。
赵全已经认出赶过来的正是李本深等人。跑到罗剑耳边嘀咕了几句,罗剑把王强喊过来交待了一番,又转头同乡亲们继续聊起天来。
王强上前拦住了李本深等人,跟李本深说了几句,李本深等人朝罗剑站立的方向敬了个礼,又翻身上马朝安庆方向返回了。
“你是城里的大官来微服私访的吧?”一个中年百姓犹疑地看着罗剑问道,刚才发生的一幕让大伙越发觉得罗剑这群人不简单。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大官,我就是在政府上班的。”罗剑笑着说道。
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罗剑把抱着的小孩还给了大婶,同大部分乡亲们拱手告别,一行人又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路有些窄了,车伕下来牵着马小心地走着,好在赖福让人找来的这辆马车并不宽大,否则这条路上已经没法行走了。
罗剑也把马交给了护卫,和王强一起步行着。天色已经晚了,前面就一个小镇,罗剑几人在镇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一晚。
客栈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吃过晚饭后,罗剑又找到店老板仔细打听了一会,才知道这个小镇跟自己以前的老家离得已经不远,走小路也就七八里路,大路要绕一大圈,大概有二十几里。
这一晚上罗剑睡得极踏实,小罗霆也极为争气,一晚上竟都没有哭闹,柳兰都觉得有些神奇。
因为有马车,罗剑一群人只得走大路,又走了二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乡上,乡上却并非在罗剑熟悉的地方,老家离这儿还有四五里路,马车已经没法走了,罗剑想让柳兰留在乡上休息,但柳兰却坚持要去看看,罗剑只能随她。
人说近乡情更怯,但这句话并不适合罗剑。这里并没有罗剑熟悉的人,也没有熟悉的路,有的只是不变的山川。看着远处不高的小山,罗剑站在一个山坡上久久地看着。
“兴华,找到熟悉的感觉了吗?”柳兰走过来,轻轻挽住了罗剑的胳膊,王强和抱着罗霆的杏儿也一起走了过来。
“你们看那座山,小时候我不知道爬过多少次,那时上面有侵华日军修建的一个炮楼,后来山下修建一个大水库,有了这个水库老家的人才真正没有饿肚子了。”罗剑指着前面连绵的小山说道。
山还是那些山,水却不是那些水,人也不是那些人。
罗剑并没有到附近的村子里去,只找到依稀是老家的地方,这只是从大概的地形上判断的。
没有熟悉的小松树林,没有熟悉的池塘和小路,更找不到老屋旁边的那颗大枫树,故乡在罗剑的眼里是如此的陌生。
一个人坐在村头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山包上,罗剑有些沮丧,本想回故乡寻找自己的根,却发现自己仍是象浮萍一般。
“兴华,是不是有些失望?”柳兰轻轻地走过来问道。
罗剑没有说话,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兴华,你是不是有些着相了?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父亲在农村的老家并没有深刻的印象,小时候随父亲回去过几次,每次回去都发现老家在变化着,都在一点点的变好,如果现在再让我回去,我肯定也找不到老家了。”
罗剑抬起头想说什么,柳兰上前轻轻捂住了他的嘴,接着说道:
“我们现在要做不就是让这山上不会再有侵华日军的炮楼吗?不就是让这儿的山和水都变得更美吗?不也是让生活在这山山水水的人们生活得更好吗?”
罗剑轻轻扶着柳兰在身边坐了下来,看向柳兰的目光里不仅仅是爱恋,更有一种敬重,他感谢上天把柳兰送到他的身边,如果没有她陪伴着自己,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还真说不清楚。
“兴华,虽然你不是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霆儿也是在南京城里出生的,但是我会告诉霆儿,这儿就是他的故乡,是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这片山水养育了他。”
两个人轻轻地说着话,村庄里跑出十几个小孩,大的十一二岁,小的才三四岁,村子外里来的一群人吸引了他们,全都跑过来看着他们,孩子们身上穿的都是麻布衣服,有的还看得出来是大人穿过的旧衣改小的。
村里小孩子们的到来让罗剑把注意力从山水转到了村子里,村里几乎全是茅草房,这种茅草房以前罗剑还见过,那是他上大学时在路上看到的,但很快就被砖瓦房代替了。
王强从一个护卫背上拿过一个包袱,从包袱里取出了一大袋糖,这是杏儿在南京城里准备的。
“小朋友们,都过来吃糖。”王强笑着朝孩子们招呼道。
高大的王强让孩子们有些害怕,王强蹲下身来,手里抓着一把糖招呼着最小的拖着鼻涕的小男孩。
经不住糖的诱惑,孩子们都跑了过来,王强把糖一一给孩子们分了下去。
“小朋友,你上学没有啊?”王强冲最大的男孩问道。
男孩摇摇头,显然没听懂王强的话。
“小伢子,你上学堂没有?”罗剑走了过来,弯下腰用家乡土话问道。
男孩这次听懂了,看了看罗剑,又摇了摇头。
罗剑有些惊讶,又朝男孩问了问,才知道村里的小孩们大都没有上学,象他这样十一二岁就要帮家里干活,现在家里田地不少,人少了根本忙不过来,以前强调的学龄儿童必须上学的规定在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人管了。
从小孩嘴里问到的情况让罗剑有些生气,又有些失落,原本的一些成就感,被孩子们断断续续的话击得粉碎。
三年的时间,自己和大家一起努力着,奋斗着,到底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如果自己四人真的要回原来的那个时空,这个时代又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故乡的乡亲们还会不会跟现在一样的贫穷和落后?(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全力发展科学技术
没有在安庆停留,罗剑一行从安庆码头直接上船回到了南京。
柳兰一路上都在关注着罗剑,见罗剑在安庆上船时,心情已经开朗起来,心里也暗暗高兴。
柳兰不知道的是,罗剑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把满清赶出中国并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让百姓们生活都好起来,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罗剑给自己订了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以故乡作为参照,孩子们都能上学,乡亲们都能住上砖瓦房。
在这之前,即便是智能系统评定自己几人可以返回原时空,罗剑也决定不回去。
这个想法罗剑没有跟柳兰说,自从结婚之后,两人都在极力回避着回原时空的话题,两人又都明白,总有一天,还得直面这个让两人都无奈之极的问题。
回到南京的罗剑就被老太太好一顿数落,老太太怪他把还没出月子的柳兰带那么远,罗剑被数落得都有些吃不消,还是柳兰把小罗霆塞给了老太太才让老人家消停下来。
罗剑这一趟故乡之行感觉问题极多,最直接的一条就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的问题。
从老家了解到的情况是,每户农民家里田地并不少,平均起来有将近二十五亩以上,这在罗剑那个时空里是不可能的,罗剑记得自已家里小时候只有五六亩水田和一两亩的旱地。
最关键的问题是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并不高产的种子。严重缺乏肥料,加上落后的耕作方式,造成田地里产出极低。尽管田地不少,但极低的产量让农民们并不能摆脱贫穷。
就拿红薯来说,罗剑他们试种时的亩产达几千斤,而在老家了解到的情况是亩产只有四五百斤。
“必须把化肥工业发展起来!”史可法的办公室里,罗剑坚定地说道。
“这就对了!你能作出这个决定,也不枉你跑一趟了!”史可法高兴地说道。
两人商量了一下,立即召开了会议。决定再建两个大型化工厂,对目前的南京政府来说,这个投资可不小。更何况罗剑和史可法都决定头两年只以成本价给农民提供化肥。
尽管这样会使财政有些吃紧,但这个决定没有人反对,就连朱聿键也投了赞成票。
走了不少弯路,虽然还远远谈不上成熟的技术。但化工厂现在生产基本的化肥已经不成问题。决心一下,相关部门立即开始了各项准备。
准备建设化工厂的同时,罗剑决定给各研究所加大投入,争取短时间内能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三年的时间不足以让罗剑知道哪种制度更适合这个时代,罗剑不是政治家,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也只是在很浅的层次上,从小受到的教育也限制了他去做更多的尝试。
罗剑也不想去做这样的尝试,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不能因为自己的尝试再去折腾他们,罗剑只希望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哪怕慢一些。
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发展科技,用技术的进步把社会这个蛋糕尽量做大,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技术突破性发展是完全可能的,最关键的是有理论和方向。几年努力建成的一些基础性工业虽然远远谈不上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的确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靠罗剑和刘为民领进门的一些人现在在科技研究上已经开始分化,这是罗剑和刘为民都是十分乐见的。
宋应星老先生现在迷上了内燃机的研究,尽管石油的开采还远未提上议事日程,但老先生觉得内燃机跟蒸汽机相比有着无比的优势,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内燃机给弄出来,老先生甚至想拆了猛士车的发动机,刘为民没有答应。
方以智在研究所苦学了几个月,现在一头扎进了车间里,整天与陈子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