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猛士回明-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能至扬州军于死地,因此当前第一要务乃是继续扩充骑兵,几位蒙古王爷要回草原再次征集战马,组建骑兵,待他日与扬州军决战时方可一鼓而下。”多尔衮对几个蒙古王爷吩咐道。
几个蒙古王爷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见多尔衮又沉下脸来,不敢拒绝,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随后多尔衮又交待对待汉人一定要采取和缓的政策,万不可再逼死汉人,倘若再发现有此事出现,必严惩不贷,已经明白过来了的一众满臣应声不迭。
跟满人和蒙古交待完之后,多尔衮马不停蹄又召集一帮汉臣商议。
这次商议的主题是一些政策的调整,重点是尽快重开科举,读书人的心必须尽快抓住。
多尔衮也想学着扬州一般轻徭薄赋,但却遭到了几乎所有汉臣的一致摇头否决。
这点倒不是这些汉臣们顾惜汉人,而是满清目前根本不具备轻徭薄赋的基础。
低赋税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统治者主观上有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愿望,而满清目前占领的地区连统治都还未稳固,与南明朝廷尤其与扬州军随时可能战火再起,军队的数量就决定了赋税不可能轻了。
另外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满人占领的地区,已经圈占了大量的土地,而这些满人为了掠取更多的利益,采用“投充”的方式逼迫大量农民把农田挂其名下,而这些满人是不用交纳赋税的。
仅靠现在占领区收取赋税已经有些入不敷出,更何况再减免赋税,真要那样,恐怕满清朝廷的正常运转都维持不了。
听到汉臣们这么一分析,多尔衮觉得自己被逼到了一个死胡同。
如果逼着满人贵族们放弃既得利益,肯定会让这些满人极为不满,没有这些满人贵族的支持,自己这个大清摄政王存在的基础都没有了。
倘若还是这样重税重赋,统治区的不稳定将是眼见的。
无奈之极的多尔衮挥手让众臣们退了出去,把范文程留了下来。
刚才众汉臣纷纷发言,而范文程却一言未发,多尔衮知道他有话要说。
“摄政王不必忧虑,臣以为我大清目前遇到的困难并不是象大家说的那么严重。”范文程的话让多尔衮精神一振。
“请范爱卿快快说来。”
“臣以为我大清目前最大的敌人乃是扬州军,大清目前不能用军事手段解决扬州军,臣以为与其背靠南明朝廷,且得到南明朝廷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范文程不紧不慢地说着,听得多尔衮若有所思。
“那么要解决扬州军的问题,臣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拉拢南明朝廷中与扬州军不对付的一干大臣,逐步使扬州与南明朝廷离心离德,最终让扬州得不到南明朝廷的支持;二是我大清得尽快解决大顺军和大西军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难度不大,和谈中已经与南明朝廷达成协议,南明朝廷不会干预大清剿灭大顺军和大西军。”
范文程略略停顿了一下,多尔衮赶紧让太监端上水来,让范文程先喝口水再慢慢说。
范文程感激地看了一眼多尔衮,接着说道:“我大清在剿灭这两股力量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扩大着地盘,我们可借机在两湖一带集结重兵,则可将两广一鼓而下,如此南明朝廷和扬州军所辖地域已经极小,其一隅之地何能对抗我大清全国之力?”
听了范文程所说,多尔衮略略觉得开解了一些,但其对扬州军的忧惧却仍是未去。
第二天,多尔衮收到了洪承畴从湖北写来的长长的奏折,这才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因为洪承畴奏折里所写比范文程说的更有操作性,且所需的时间还要少得多。
ps:大章献上,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推荐票、收藏可不要吝啬哦!
第一百五十二章 轩然大波
罗剑赶回扬州时,才知道到各个方向调研的人员已经陆续赶了回来,有几份调研报告已经交到了大都督府。
罗剑一上午哪儿都没去,就在书房里仔细研读这几份调研报告。
回来的人员大多是扬州附近的,从调研报告的数据来看,情况的确不错,这些地区基本没有受到战乱的冲击,普通百姓家庭年收入也能达到二十两银子上下,在这个年代里,维持基本的生活问题不太大。
扬州附近诸多工厂的建立,对拉动当地的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工厂里大量工人每日消耗的蔬菜等副食就不在少数,这让附近的农民基本没有了农闲时间,有的农民甚至将农田都用来种植蔬菜,这些菜农属于农民中最先“富”起来的一批。
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罗剑并不内行,只能仔细回忆着以前自己老家农村里的情形,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罗剑又打开电脑认真地查起资料来。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直到吃午饭时,罗剑还在想着这个问题。
“罗大哥,你在想什么呢?心不在焉的?”柳兰在旁边问道。
“我在想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问题。”罗剑说道。
“罗大哥,我没在农村生活过,但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农民都是最苦的,只有象西欧一些国家,工业高度发达,城镇化水平极高,农民占有大量的土地,并且采用机械化耕作时,这种状况才有根本性的改变,现在的农民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吧?”柳兰说道。
“对呀!我发现我考虑问题还是没有把角色转换过来,在现在很多地方还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时候,想着去如何提高收入,确实太过超前了啊。”听了柳兰的话,罗剑一下反应了过来,自己这是钻了牛角尖了。
“罗大哥,我觉得目前做好两点就行,一是让农民真正地拥有土地,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积极性,二是鼓励农民多搞农副业生产。其他就是我们的事了,如何提高生产技术,引进新的农作物等等,还有刘为民那儿,如果能把化肥给鼓捣出来,以现在的人口基数,吃饭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听着柳兰的话,罗剑有些吃惊地看着她,这姑娘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却并不是那种“两手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对这些问题竟然也有自己的认识。
“罗大哥,你怎么这么看着我?你以为我以前就是个娇小姐啊?告诉你,我可不是那种人,大二的时候我和同学曾经到农村支过教的,时间虽不长,只有三个月,但我有眼睛,有耳朵,可以看,可以听啊。”柳兰皱着鼻子说道。
吃过午饭,罗剑就赶到史可法府上,刚刚坐下,史可法就皱着眉头说道:“长平公主派人来了,询问咱们寻找永王之事进行得如何了?兴华,你看怎么办?”
罗剑一听,脑袋又大了,这事早就安排了下去,不可能专门安排人到满清统治区去大张旗鼓地找人,那不是救人,是害人,只能安排商队的人根据永王的相貌和年龄按照罗剑提供的大致方向在寻找,二个多月过去了,一直也都没有动静。
“公主说她要到扬州来,兴华你怎么看?”史可法接着说道。
“我觉得公主能到扬州来,这是好事啊,对扩大我们扬州的影响是有利的。”罗剑思考了一会说道。
“要是公主找你要人,你怎么说?”
“实话告诉她就是了,如果公主明白事理,也会知道这找人就如同大海里捞针一样,可不件容易的事。”
史可法听了点头称是。
罗剑把昨天到瓜州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大家晚上讨论的情况给史可法作了详细的解说,听得史可法连连点头。
“兴华,工业发展这块我不大懂,你就得多操心了。”史可法说道。
“宪之兄,我以前也不是干这个的,我也不太懂,咱们都摸着石头过河吧。”罗剑笑着说道。
“兴华你起码是见多识广,我可是连见都没见过的。”史可法也是笑着说道。
“那倒也是,今天过来找宪之兄,我想咱们是不是把十天后将要召开的大会调子给定下来?”罗剑说道。
“定什么调子?我没太懂你的意思?”史可法疑惑地问道。
“就是咱们扬州今后的发展以什么为标准,只有这个问题明确了,各级官员做事才有方向。”罗剑简明地说道。
“我认为扬州今后的发展必须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否切实得到了提高为标准,宪之兄,你以为如何?围绕这个大的前提,咱们再进行细化思考。”见史可法在思考中,罗剑接着说道。
“那有些地方现在的百姓的生活水平本来就不一样,如何进行比较?”史可法问道。
“咱们看的是提高了多少,比如说淮安百姓,我们对一百户进行抽样调查,看大家明年的全年收入比今年提高了多少百分比,这样地区差异就会小很多。”罗剑解释道。
“那样岂不是又要增加很多官员,百姓的负担还不是加重了?”史可法还是有些不理解。
“宪之兄,随着以后工商业的发展,咱们现在的官员和机构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象现在这种几十人就管理一个县,在未来是不可想象的,必要的机构增设是必不可少的。况且以后社会的发展也完全能够养活这些官员。”
“当然,咱们也必须对增设的机构进行充分的论证,确有必要的才增加,不是为了让人当官而去人为地设置一些机构,这种事咱们不能干。”罗剑接着说道。
“兴华,你看得远,你的有些思路我还是跟不上啊,我还得多看看书才行。”史可法感叹地说道。
“宪之兄,说句实在话,论见识的广度,这个时代的人除了八股文章和诗词我不如他们,其他方面还真的很少有人能超过我们几个,但是我们最大的不足在于对这个时代了解得并不透彻,大家的思维方式也颇有不同,所以我希望宪之兄,咱们都把我们的长处发挥出来,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宪之兄,你认为呢?”罗剑真诚地说道。
听了罗剑的话,史可法也是严肃地点了点头。
随后的几天里,罗剑又多次找到史可法商量,为即将召开的会议作着准备。
然而随后扬州的整个官场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起因是罗剑的一个提议,罗剑提议各级官员必须将自家的财产定期公开,这个做法的作用大家自是不言而明。
史可法当时对罗剑的这个提议也是诧异之极,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家财不可外露”,罗剑的这个提议当真是让时人难以理解。
就连柳兰都觉得罗剑的这个提议不是时候,但罗剑却依然坚持,现在摊子铺得小,官员数量不多,尚能把决定作下去,倘若以后摊子大了,再要下这样的决心,其阻力之大,其实行之难度将可想而知。
“兴华,你这么做恐怕要赶走扬州不少官员啊!”史可法担心地说道,他现在每天都躲进大都督府里,他的府里每天找来官员络绎不绝,实在应付得头疼。
“宪之兄,咱们缺做学问的学者,缺搞技术的人才,缺能打仗的将军,唯独不缺当官的人啊。”罗剑说道。
“宪之兄,现在官员的薪水太低,这是事实,咱们必须逐步提高官员的待遇,让其收入足够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但仅仅这样并不能阻止有些官员贪腐,咱们必须从制度上堵死他们贪腐的大门。”
听到罗剑这句话,史可法陷入沉思之中。
“宪之兄,我们不指望每个官员都是圣人,都能做到为了大家的利益去牺牲自己,那么我们就用制度让他们尽可能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就够了。”罗剑接着说道。
“兴华,你看现在的官员,哪个出门不是骑马坐轿,前呼后拥的,又有几个不是三妻四妾啊,这样一来,你给再多的薪水也不够他们花呀。”史可法摇了摇头说道。
“只要他的银子来路正,我们不管他怎么花,如果这些银子都贪腐来的,那坚决不行。”罗剑听到这个问题,也是头疼,只是在嘴里强硬地说道。
“唉,兴华,要纠正这些官场风气,绝非一日之功啊。”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
“咱们就从自身做起,你我都没有问题,几个府的主官问题也不大,咱们由上至下的抓,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罗剑坚决地说道。
“兴华,等袁继咸和路振飞他们过来了,咱们再具体商议如何?”史可法摇了摇头说道。
“行吧,宪之兄,我说句心里话,这一条必须要实行下去,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罗剑说道。
过了几天,派往各地调研的人全部回到扬州,不几日,袁继咸和路振飞也到了。
调研的结果让罗剑感到非常难受,安庆府稍好,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估计有十两银子左右,淮安和凤阳两府就非常糟糕,平均只有五两多一点。
不过调研的结果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大家关注的还是官员的财产公开到底能否进行下去。
现在扬州城里流行着一些新词,象“审计”、“公示”、“督察”之类的词儿,经常都能在市民们的聊天里听到。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正义与良知
扬州城里流行的这些新词儿是从一份类似邸报被命名为《扬州半月刊》的报纸上最先出现的。
以前的邸报只有官员才能看到,而《半月刊》却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只要你花上几文钱就能买到。
柳兰准备办报纸已经很长时间了,前面因为战事吃紧,多次被拖了下来,这次柳兰觉得无论如何必须要弄出来了。
大都督府最近已经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罗剑也成了众人谈论的焦点,起因还是官员的财产公示。
尽管她觉得有些操之过急,没有从舆论上作好充分的宣传就开始准备实行,阻力之大可想而之。
但柳兰理解罗剑的想法,现在阻力虽大,但扬州军几场连续大胜让罗剑在扬州的声望已经达到顶峰,倘若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能施行,那么以后再要施行基本就没有可能性了。
让罗剑和史可法都没想到的是,袁继咸和路振飞对这个约束官员的措施都是极为赞成,老袁甚至在谈话的过程中,起身向罗剑躬身施礼,说此法一出,虽不至断绝贪腐,起码可以让贪腐行为减少八成。
减少八成的说法罗剑觉得有些夸张,这只是防止官员贪腐的举措之一,在目前各种登记统计制度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官员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
路振飞建议在扬州也成立一个都察院,对官员进行监督,倘若都察院觉得官员的日常开销超出了他的收入,就可对其进行审查。
罗剑觉得都察院与京城的都察院名称重复,且职能划分并不明确,倘若都察院的这些官员又变成了大明时的言官,反倒让人头疼不已。
柳兰提议说就叫“廉政公署”,专门负责纠察官员的经济问题,这样一来,职能就十分明确了。
扬州的几个高层把调子确定以后,这官员财产公示的事情就算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如何实行倒让几人头疼起来。
仍是柳兰提议,必须先从思想和舆论上把大家的认识基本统一起来,只要广大百姓支持这个事,这事就好办。
此时要把一件事情广而告之,除了派官差张贴布告,几无他法,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刊行势在必行。
调研回来的顾炎武和黄宗羲都少了一份书生意气,多了一份带着忧虑的厚重。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