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承光和高适领命而去后,杨晞率杨东和杨正等几名亲兵登上了城门楼,眺望起汉潼关城方向起来。自从他在朝堂上请命出征,并得皇帝及父亲杨国忠同意,终于率军日夜兼程赶至潼关,干脆利落杀了火拔归仁后,杨晞发现杨东和杨正这几个府中比较有地位的亲兵家将头目对他的态度已经与前些日子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杨东这个魏国公府的护院头目,还是杨正这个他的贴身跟班,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从他们的眼睛中,杨晞感觉到了一份打心底的尊重,甚至敬仰、敬佩,这和他刚苏醒,甚至得母亲应允到酒楼喝了一次闷酒时候他们待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再没有任何的阳奉阴违了!
他相信,自此以后无论他现在命令他们做什么,他们肯定不敢搪塞和违抗,只能乖乖领命而去。
“杨东,杨正,要是一会叛军杀上城头,你们跟着本公子,上城头杀敌,决不能让叛军攻破潼关城!”杨晞以略点冷又充满威严的语气命令道。
“是,四公子!”杨晞无形中表露出来的气场让杨东和杨正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机械应命。
不过杨东到底经历事儿多,一直跟着杨国忠做事,见惯了大场面,既然危急时候也知道自己身负的使命,杨晞的气势虽然让他感觉到压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四公子,临行前老爷可是一再吩咐,要小的们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你的安全,小的也恳请四公子,千万别亲自上阵冲杀,要是潼关有失,小的会率领弟兄们第一时间护着公子离开潼关的!老爷肯定会安排人在半途接应,四公子你千万别在这里硬撑,更不能亲自上城头拼杀!”
听杨东如此劝,杨晞马上侧转脸,恶狠狠地瞪了杨东一眼,在杨东再一阵寒意上来之时,才说道:“杨东,你要记住,你是本公子的亲兵头领,任何时候都要听从本公子的吩咐!本公子已经在陛下和父亲那里明了誓,一定要率军守住潼关城的!你们要记住,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要是潼关城破了,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活着离开这里,本公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死战殉国!”
杨东心里生出遍体的寒意,全是因为杨晞所说的话,还有他那带着杀气的眼神所致,什么话也不敢说了,只能应诺!
对杨东的表现杨晞挺是满意,不过他也不解前几天自己的威吓杨东等人为何就不听,难道那时候他就没有表现出这种气势吗?哦!可能那时候他没杀过人,气场不足,家将们继续把他当作混吃混喝的杨家四公子看待,而今日,他是主镇潼关的最高军士将领,还杀了一名郡王,这才折服了手下!
这是大好事!
气势足了,杨晞好战的性格马上起来,他甚至有点期待叛军快点抵达,他率军好好地与叛军打了一仗!苏醒过后的前几天,他在府上进行恢复性的训练,包括射击之术及刀枪术,并不是说准备亲自上阵杀敌,只是想在必要时候展露一下。危难将近,越加激发他的斗志。他知道,关键时候主将身先士卒的表现,所起的作用有时候是无法估量的,他一定会上城头亲自杀敌的!
就在杨晞不语地看着远方出神,并想着事儿的时候,离潼关城东面几里远的方向,突然传来了喊杀声,甚至箭矢破空的声音都隐约可闻,人喊马嘶声随之传来,还有不时发出的惨叫!
“潼关的血战开始了!”杨晞喃喃地说道,他当然知道,这是他预先派出去设伏的李福德部与叛军遭遇上,并发生战斗了!
第二十四章 怎么回事?
() (十二点过后还有一更,周一有四更,继续冲击新书榜中,求书友们推荐、收藏、点击、打赏的支持!)
-----------------
杨晞所料不假,快速突进的叛军先锋人马,遭遇到了刚刚选拔好伏击点潜伏下来的李福德部。
奉了杨晞令,快速率军出城的李福德,在得到庞忠的指点后,在汉潼关城外五里的地方设了伏,只是还没将全部人马隐藏好,哨探就传来了叛军前锋人马抵近的消息,李福德只能马上下达了准备迎敌的命令。
李福德是从蜀地来的,挺有作战经验的一员将领,他是因杨国忠的举荐才到京中任职,可以说对杨国忠感恩戴德,此次奉杨国忠的令跟着杨晞来到潼关前线救援,虽然杨晞布置给他率军设伏的任务后,心里有抵触情结,但在杨晞的威严喝令下,也只得领命出城。
不过在出城,寻到合适地点设伏后,他原本起伏的心绪完全没有了,全身心投入到战斗状态中去。
这个地方的地形非常适合小规模人马的伏击,因为通往潼关方向的道路都很狭窄,很多地方只能容一辆大车或者两匹马并排经过,而且一侧是山一侧是河,无法展开大队人马,在这种地方战斗,给予叛军一个迎头痛击,并保证已方安全撤离,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晨光中,李福德见叛军没一点防备,而是大大咧咧放马过来,甚至连哨探都没派出来,攻击肯定得手的信念占据了他的全身,在叛军刚刚过去百骑人马后,他马上下令shè击。
原本官道上不时有溃兵成群结队地逃过,但潜伏的李福德所部丝毫不理会。
叛军大队人马近了,溃兵也不见了,这正是战斗的好机会。
叛军前哨人马进入伏击圈了,李福德果断地命令开始攻击!
五百名军士马上从潜伏的山岩上站出来,拉满的弓随之嗡嗡作响,箭如雨下般往叛军阵中shè去,无数的叛军在惨叫声中中箭倒地,不少的马匹也被箭矢shè中,山径小道上顿时大乱,侥幸没被shè中的那些叛军骑兵,能作的只有赶紧调转马头,往来时方向逃跑,或者找地方躲避。
叛军后面的人马并不知道前方发生了突发情况,依然继续前行,逃跑的骑兵与前行的人员相互撞在了一起,越加的混乱,人喊马嘶声响彻这片山谷地,并传出去很远,有不少叛军军士被同伴的马撞倒,或者撞下崖沟、河岸,甚至被踩死。
看到叛军前锋陷入混乱中,李福德大喜,令军士们继续shè击的同时还大声喝喊。随着李福德部的喝喊,越来越多的箭矢往叛军头上shè去,而喝喊杀敌的声音在山头的反shè下起了回响,再加上叛军自己大乱,人喊马嘶声非常响亮,谁也听不出喝喊杀敌的人有多少,更不知道有多少官军在此设伏。
设伏地段的叛军已经基本被shè杀完毕,李福德果断地命令军士,上马追击。
军士们马上从潜伏的崖后跳了出来,跨上隐藏在崖边另一侧一块空地上的马儿,在李福德的率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追击了过去。
这个设伏地是庞忠为李福德选定的,不过也就适合几百兵马藏身,不但不容易被对手发现,更容易追击或者逃跑;要是过千人马,想在这个地段设伏又不被对手发现,并能从容撤退或者快速追击的话,那就不太容易了。这应该是也叛军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中伏的主要原因吧!
胜利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在率军出潼关城设伏的时候,李福德心里还满是忐忑,深怕这一战有去无回,他麾下的军士也是如此。但伏击轻松得手,叛军前锋马上溃败,他没一点犹豫就下达了追击的命令。没有什么迟疑,更没有怯意,甚至他自己都忘记了,他手下只有五百军士,而不是五千。
当然李福德不知道,他和麾下军士一阵乱箭狠shè,无意中击毙了叛军前锋军中领队的那名中郎将,导致叛军前哨人马无人指挥,不然也不会这么大乱。
遭遇伏击,被乱箭shè杀了几百骑的叛军前哨人马迅速溃败后,与自己的后续人马搅在了一起,原本就很混乱了,在听到官军追击的喊杀声及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时候,越加的慌乱。听到喊杀声的军士被溃败军士的慌乱感染后,不由的拔转马头往回逃,整个行进队列已经彻底混乱,即使那些将领们大声喝喊,也不能制止!而这时唐军所shè的箭矢又“嗡嗡”地飞来,不停地落在一片混乱的叛军军士阵中。虽然箭矢的密度没有刚才那样密集,但还是引起了叛军阵列更加的混乱。
李福德率军伏击的这块地方可以说是这一段路中最险要的地段,前后地势都稍为平坦,大队人马行进不会显得那么拥挤,但前进和逃跑的军士混杂在了一起,叛军阵列中要怎么混乱就怎么混乱了!而这时候李福德已经率人马杀到面前,无数的战刀在刚刚露出的晨曦中闪着寒光,散发着杀气。
“杀!”持续不断的喊杀声响了起来。
李福德所领这部人马并未经历过灵宝之战的惨败,再加上平时训练有素,对叛军并没多少畏惧,加之刚刚收获的伏击成果,让他们所有人都充满了斗志,在许多军士手起刀落中,不少跑的慢的叛军军士被斩杀在马下,更有一些叛军军士被吓了扔了武器,下马跪地投降。
如此冲杀了两番,看到叛军阵型更加混乱,也没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道路被叛军军士堵塞,不可能再进行快速冲击后,李福德果断地命令麾下军士撤退。
在继续响起的喊杀声中,李福德和他麾下的五百jīng骑再斩杀了多名叛军军士后,最终扬长而去。
-----------
统帅叛军前锋军人马的正是在灵宝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崔乾佑。
灵宝之战大获全胜,他的荣光无限,不但得到了安庆绪的当面嘉奖,连在洛阳的安禄山在收到军报后也马上传来嘉奖的命令,被提升了好几级官爵,踌躇满志的他想着要是能趁官军兵败,潼关守军尽覆之际,趁机攻占潼关的话,那安禄山会对他进一步嘉奖,甚至封王都不一定。
也就稍作停歇,打扫了战场后,马上挥师向潼关进发。
据他所探,逃回潼关的官军最多只有五千到八千人,加上留守潼关的人马,有一万人已经是极限。虽然此前几个月一直攻潼关城不克,连潼关城的前哨城隘汉潼关城都没攻下,但这并不妨害崔乾佑在做着轻松攻占潼关后,再得安禄山奖赏,随后挥师向长安挺进,第一个攻占dì dū的梦。
他知道,官军已经完全溃败,哥舒翰即使能侥幸逃回潼关,也成了惊弓之鸟,只凭潼关城的那些残兵败将,怎么可能守住潼关?
据前哨打探的情报,唐军溃退回潼关城后,马上下领紧闭潼关四门,连那些后续溃逃回来的军士也不顾,甚至连防守的前哨汉潼关城也放弃了。这更让崔乾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甚至相信,只要他指挥的大军行至潼关城下,开始攻城后,潼关城头守军全马上溃败,甚至开城门投降的可能。
正在他骑着马,一边暇想联翩的时候,却听前方传来喝喊声,还有惨叫声,一下子惊醒过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怎么回事?”崔乾佑勒停了坐骑,大声地问身边的亲兵道。
“副帅,小的不知道,马上派人去探!”亲兵头目战战兢兢地禀报。
不过就在亲兵头目派手下人前去打探的时候,前方传来了越加响亮的惨叫声、人喊及马嘶的声音,还有喊杀声。“不好,中伏击了!”这是崔乾佑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但又很不可置信,此时的官军怎么可能还有力量派兵在沿途设伏?歌舒翰还有这等布置?
不过久经战事的他还是马上下达了命令,令全军将士,做好迎战的准备。就在麾下各将指挥各自人马,散开队形准备战斗的时候,前锋人马已经有人飞奔着回来报告情况了。
“报告副帅,我军前锋遭遇唐军的伏击,死伤惨重,唐军正追击而来!”
“什么?唐军真的在此设伏,还敢追击过来!”崔乾佑被惊的目瞪口呆,仿佛是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一样完全不能相信。
接着他派去打探情况的亲兵也回来报告了,说前锋军死伤四百多人,军士争相逃跑,前面的队列已经大乱,唐军伏击人马已经追杀过来,有更多的军士被唐军斩杀于马下,指挥前哨人马行进的中郎将被shè杀,无人指挥的前哨人马一片混乱。不过队列大乱也阻止了唐军的追击,冲杀了一阵,没办法掠阵的官军已经撤离,往潼关方向快速撤回!
听了军士的报告后,崔乾佑拧紧了眉毛。虽然他不相信唐军还有这个实力在沿途设伏,但事情却真实地发生了,而且前哨人马死伤挺多的,队列混乱,根本没办法行进了,他也马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防御,防备官军更大规模的掠阵或者袭击。
“是何人所领的人马?”崔乾佑在下达了命令后,闷声问回来报告的军士道。
“回副帅!唐军打着‘杨’字的旗号,而且他们作战勇猛,丝毫不像是从灵宝溃败下来的唐军!”
“‘杨’字旗号,作战很勇猛,进退有序!”崔乾佑的眉毛拧的更紧了,这会是何人指挥人马?
大唐朝常中著名的杨姓人物只有一个杨国忠,但杨国忠不可能到潼关来领军的,而此前所探,潼关诸将中并没有一个姓杨的,这会是谁呢?遭遇如此突发情况,又遇到不解之难题,崔乾佑不敢再继续冒进了,令大军原地休整,并马上派人将此情况传后面的安庆绪。
安庆绪是指挥攻击潼关的元帅,而崔乾佑因功被封为副元帅,遇到此等大事,崔乾佑当然要报告一下。
;
第二十五章 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
(今天四更!新的一周开始,继续冲新书榜,求书友们手中推荐票,求收藏、打赏!-_-)
“报告杨兵马使,李将军突袭得手,斩杀叛军约五百骑,已方仅损失两骑,李将军正率部往后一个伏击点撤退,叛军暂时停止了前进!”
一名军士飞快地将最新的军报报告给了杨晞。|看|书|吧|
“本将知道了!”杨晞淡淡地应了声,即挥手令禀报的那名军士退下,继续抬头望着潼关东南面,也就是刚刚发生伏击战的那个方向。
布置完任务的李承光和高适也经城门楼上,陪杨晞站着。他们是来向杨晞报告他们的最新布置的,也就在他们报告完毕,想进一步请示的时候,军士匆忙上来报告李福德伏击得手,并在冲杀两轮后安全后撤,及叛军暂时停止了前进的消息。
这消息让李承光和高适都非常惊喜,但他们却在杨晞脸上没看到任何表情的变化,忍不住的惊讶。
最终还是李承光小心地问道:“杨兵马使,为何听到这个消息,你一点都不高兴?难道是李将军没完全你布置的任务吗?”
“我当然高兴!”杨晞并未转头,而是目光依然看着前方,口气如刚才那样平淡地说道:“李将军此战指挥的好,不但痛击了叛军前锋人马,引起了叛军的惊慌,还保证了已方人员安全的撤离。只是五百骑的战果不可能最终影响战事的结果,除非比例放大数倍!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李将军立下了大功,本将会将此事上报朝廷,请求朝廷的奖赏的!只不过大将刚刚开始,潼关城最考验人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朝廷后续的缓兵也不可能马上就到,我们继续取得了再次的胜利,也不能得意忘形!除非让叛军在潼关城下响了大亏,让其损失惨重后撤离,那时才是我们可以庆功的时候!”
听杨晞如此说,李承光和高适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位新上任的兵马使考虑长远,没将这次小胜当一回事,此等胸襟,确实不像是个少年人!
杨晞略略回头瞄了眼神情各异的李承光还有高适后,再道:“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