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月初五从京城出发,沿途经过了山海关、宁远、锦州和广宁等地,大军的行军速度不是很快,越是往北方走,气候越是严寒,夜间的温度时常达到零下几十度,若是夜间行军,不全副武装,根本无法抵御,曾经就有过驻守辽东的明军夜里巡逻被冻掉了耳朵,自己还浑然不知道的情况。

郑勋睿当然不想麾下的军士出现冻伤甚至是冻死的情况,所以大军行军全部都是在白天,行军速度也很正常,夜间一律禁止行军,同时行军的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气候的变化,遇见大雪的气候可以行军,但遇见北风呼啸的气候,一般都是停止行军的。

二十万规模庞大的大军出击,消息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在郑勋睿的内心里面,也想着堂堂正正的灭掉大清国,收回所有属于大明王朝的领地。

郑勋睿本也打算和诸多的军士一道骑马行军,不过他的这个要求,被郑锦宏等人彻底否决,而且郑勋睿也不得不考虑,跟随他一道行军的还有内阁次辅周延儒,内阁大臣杨廷枢、熊文灿以及户部和兵部的一些文官,他这个皇上都骑马了,人家还能够坐在马车里面吗,要求这些文官都骑马跟随大军行动,那也太强人所难了。

抵达西平堡,率领抵达这里的洪欣涛、王小二和吴三桂等人,已经做好了禀报一切情况的准备,王小二依旧重点率领斥候营作战,吴三桂对辽东的情况同样是非常熟悉的。

气候过于的严寒,不过斥候还是侦查到了一些情况。

郑勋睿仔细看着斥候绘制出来的地图。

辽东有三条主要的河流。其一是距离西平堡约五十里地的辽河,接着就是穿过沈阳的浑河,再次就是闯过辽阳城池的太子河,这三条河流在辽东汇集到一起,从娘娘宫这个地方注入大海,这一段被称之为三岔河。

三条河流汇集成为一条河流之前。居中的是浑河,浑河的东面是太子河,西面是辽河。

从战略位置方面来说,辽河是最为重要的,好比是沈阳以及辽阳等地的一道屏障,而且从水量方面来说,辽河也是最大的。

现如今的辽河,绝非几百年之后的辽河,水质清澈。从未出现过污染的情况,不过辽河洪水还是时常会爆发,且辽河以西旱灾严重,此时的人不可能引辽河水去灌溉土地,科技尚未达到那样的水平,一方面是夏季的洪水爆发,一方面是极度的干旱,导致辽河以西人口稀少。距离辽河最近的城堡,也就是西平堡了。

辽河以东的情况好很多。毕竟有浑河和太子河,水量充足,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才会出现那么多大规模的城池和城堡。大清国正是依靠着辽河以东的好一些的自然条件,迅速的发展,将自身的实力从军事上面的强大。转化为民生方面也逐渐有起色。

从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来看,八旗军在辽河以东严阵以待,准备将朝廷大军阻止在辽河以西,至于说辽河以东部署的八旗军究竟有多少,斥候短时间之内是无法侦查到的。辽河的水流湍急,冬天一般都不会结冰,八旗军早就戒备森严,斥候想着渡过辽河去侦查,可能性很小,若是从距离很远的地方渡河侦查,需要不少的时间,这根本来不及。

不过斥候侦查到,辽河以东部署的八旗军队伍庞大,隐隐能够通过高倍望远镜,发现数不清的帐篷和旌旗。

斥候侦查到的这个情况,让郑勋睿的脸上露出冷笑的神情,不仅仅是郑勋睿,郑锦宏等人脸上也出现了颇带鄙夷色彩的笑容。

这样的安排部署就是欲盖弥彰了,兵力的强大不需要展现出来,完全可以在厮杀的时候体现出来,再说了,八旗军紧靠着辽河驻扎,这明显不合适,一旦朝廷大军实施炮击,且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强行渡河,那么八旗军将在瞬间崩溃。

八旗军早就知晓明军火炮的犀利,怎么可能紧靠着辽河驻扎。

辽河的平均宽度大约为五十米左右,最宽的地方也没有超过一百米,如此的距离,八旗军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根本就是守不住的。

辽东之战和丰镇之战,八旗军已经遭受重创,加之大明朝廷这几年对辽东和辽南互市的封锁,大清国已经陷入到内外交困的局面,扩充八旗军是不大可能的,能够保住现有的军队人数,就非常不错了,八旗军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保护,沈阳、辽阳、鞍山和海州等地,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倾尽全力来守卫辽河。

一个词形容八旗军在辽河的作为,虚张声势。

郑勋睿不知道辽河对岸的八旗军主帅是谁,但他可以断定,这个主帅没有什么特别强的能力,绝不是大清国的那几个亲王。

既然不是大清国的亲王亲自领兵作战,那么河对岸的八旗军,就不大可能是满八旗。

不是满八旗,战斗力就不会特别的强悍。

如此的战机,郑勋睿怎么能够失去。

徐佛家进入到屋内,手里拿着文书。

徐佛家是调查署中唯一跟随行军的女性,也是调查署的负责人。

当然大军之中还有女兵营,主要负责照顾和诊疗战斗厮杀之中的伤员。

从徐佛家的脸上看,这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情报。

郑勋睿拿着情报,粗粗看了一下,脸上精锐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这让周延儒和郑锦宏等人感觉到奇怪了,难道说调查署侦查到了什么重要的情报吗,皇上的脸上很少会出现如此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郑勋睿才放下文书,缓缓开口了。

“大清国新上任的皇帝,有了年号了,年号为顺治。。。”

听见皇上的话语,周延儒微微摇头,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大清国的这个顺治年号,怕是一年时间都难以维持,不,臣以为半年时间都不能给维持。”

郑勋睿轻轻点头,不再说话。

历史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有些时候还是遵循以前的轨道缓缓前进,按说顺治这个年号,早在几年之前就应该要出现了,而且这个年号,在历史上还是有着不小影响的,正是顺治年间,大清国彻底统一了中原,彻底推翻了大明王朝,南明小朝廷也是在顺治年间灭亡的。

郑勋睿本来以为,他会和皇太极有面对面较量的机会,遗憾的是皇太极终于还是故去了,两人没有了巅峰对决的机会,而继承皇位的依旧是年岁尚小的福临,豪格与多尔衮都没有机会能够成为大清国第二任的皇帝。

福临继承皇位之后,马上就有了顺治这个年号,可此一时彼一时,穿越的郑勋睿,已经颠覆了历史,顺治这个年号,注定是短命的,至于说顺治之后的年号,不可能继续出现,更不可能在历史上出现了。

周延儒的话语,提醒了郑勋睿,现在已经不是回味和沉浸在过去的历史之中,而是要继续开创历史,所以他很快集中了精神。

“斥候侦查到辽河对岸有八旗军的旌旗和帐篷,且帐篷数量众多,充分显示八旗军兵力的强大,不过这样的安排,太过于拙劣了,朕不知道指挥作战的八旗军统帅是谁,但这个统帅必定没有多大的指挥能力,朕不说此人是饭桶,但也是笨蛋。”

“若是实力真的强盛,何须要摆出如此的架势,陈兵辽河岸边,万一对手攻上岸了,该如何的应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退也不是,进也不是,难不成这位八旗军的主帅真的想着学习当初的韩信,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吗。”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屋里的众人都笑了。

“今日和明日,大军做好准备,后日开始进攻,大军务必一举渡过辽河,全歼驻扎在河边的八旗军,斥候今日和明日,继续侦查,争取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情报。”

“进攻以火炮为主,给朕炸光八旗军的帐篷和旌旗,朕倒要看看,究竟是八旗军的帐篷和旌旗厉害,还是朕的火炮厉害。”

“帆船也必须做好准备,火炮进攻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渡河,最先渡河的军队,抢占滩头,不管遇见多么强大的攻击,都要牢牢守住,为后面大军的渡河争取时间。”

“洪欣涛,此番渡河的战斗,由你负责指挥,朕给你五万将士,在一天的时间之内,全部渡过辽河,王小二和吴三桂两人协助洪欣涛指挥作战。”

“所有的二十万大军,从战斗开始的那一天,五天时间之内,全部渡过辽河。”

“郑锦宏,给驻守辽南的马祥麟下达命令,准备进攻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同时给水师丁宝坤下达命令,战船朝着连云岛、娘娘宫的方向攻击前进。”

“朕倒是要看看,大清国这些亲王,如何分兵应对。”

。。。

郑勋睿部署完毕,一拳打在了斥候画出的地图上面,而拳头的位置,正是大清国的都城沈阳。

第九百八十章战辽河(2)

阿达礼认为自身的部署是很不错的,他麾下汉八旗的主力,距离辽河东岸五里地,紧靠着辽河的岸边,则是部署了大量的旌旗和帐篷,以震慑对岸的明军,当然阿达礼尚未看见明军的影子,如今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派遣斥候到河对岸去侦查,那肯定是有去无回。

不过阿达礼的内心,不是特别的紧张,因为睿亲王多尔衮曾经亲口告诉他,明军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没有哪个主帅会选择进攻,多半都是做做样子,等到气候转暖的时候开始进攻。

阿达礼刚开始不明白多尔衮的意思,既然明军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进攻,那就没有将八万余的汉八旗军士放置在辽河以东,毕竟大军的消耗实实在在,而且明知明军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进攻,如此的安排部署,岂不是显得多余。

不过抵达阵地之后,阿达礼很快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毕竟他也经过了权力的博弈,也被看押在宗人府接近两年的时间,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多尔衮刚刚获得执掌大清国的权力,此时此刻传来明军将要进攻的消息,多尔衮是绝对不敢怠慢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派遣大军在辽河岸边摆出决战的架势,无非是消耗一些粮草,这表现出来多尔衮誓死捍卫大清国的决心,也让诸多的满人权贵更加的支持多尔衮。

阿达礼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不是特别的紧张了,他认为多尔衮的分析一定是正确的,不会出现任何的偏差,现在的气候的确是特别的严寒,夜间的温度依旧在零下十度以下。这种严寒的气候必定会阻止明军进攻的脚步。

尽管如此,阿达礼每日里还是派遣大量的军士,沿着辽河的岸边侦查,且侦查的范围很大,上下延续了接近五十里的范围,这也是预防明军的斥候从其他地方渡河侦查。

自从大军在辽河岸边驻扎开始。阿达礼每两天给多尔衮写一封信函,详细禀报情形,他已经将多尔衮视为大清国实际的皇上了。

阿达礼从宗人府里面出来,甚至没有去拜见爷爷代善,在宗人府的时候,他对代善大义灭亲之举是咬牙切齿的,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代善这个爷爷,这个时候的阿达礼,忘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代善的伤害。忘记了自己是凭什么被敕封为郡王的。

与阿达礼不同的是,硕脱从宗人府出来之后,倒是马上去拜见父亲代善。

恐怕硕脱的选择,不符合多尔衮的心意,所以就算是离开了宗人府,就算是回到了府邸,但多尔衮没有安排硕脱做任何的事情,要知道硕脱之所以进入宗人府。接受惩戒,就是因为狂热的支持代善。

人就是这样奇怪。有些人遭受沉重的打击,能够想清楚很多的事情,而有些人就算是遭受打击了,依旧会坚持之前的选择,硕脱和阿达礼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硕脱去拜见了代善,导致阿达礼对硕脱有着很大的意见。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阿达礼试图劝说硕脱摆脱家族,归顺多尔衮,硕脱讥讽阿达礼忘记了家族。成为了他人的工具,两人话不投机,自此基本断绝了往来。

临时搭建的中军帐。

阿达礼的身边站着祖大寿、巴彦和佟图赖,李国翰和金砺两人则是站在对面。

更多的从满八旗正白旗和镶白旗抽调的军官军士,散落在中军帐的四周。

这些人就是汉八旗的主要军官了,其中的巴彦、佟图赖、李国翰和金砺等人,都是汉八旗的旗主,汉八旗原来的四位旗主祖泽润、石廷柱、刘之源和吴守进,在辽东之战中阵亡,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当时完全掌控汉八旗的皇太极,并没有任命新的旗主。

不过真正掌控权力的,是阿达礼和满八旗的军官军士。

斥候脸色苍白的跪在地上,阿达礼的神色则是阴晴不定。

斥候禀报的消息,出乎了阿达礼的预料,河对岸已经有了动静,可以隐约的看见明军的火炮正在集结,整齐的陈列在岸边,好像是要展开进攻了,而且河对岸已经看见十余艘的帆船,这些帆船是专门用来运输进攻军士的。

难道明军真的准备发动进攻了,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明军难道不害怕出现恶劣的天气,导致进攻受挫吗。

阿达礼想到更多的是多尔衮的分析,他是完全相信多尔衮的预判的。

因为这个原因,阿达礼毫不留情的训斥了斥候,让斥候连续去侦查了好几次,一直到斥候明确了情报,他才罢休。

阿达礼需要知道,对岸的明军究竟是摆出进攻的架势,还是真的就准备进攻了。

按说这是很简单的判断,除开阿达礼,祖大寿等人都认为明军的确是要展开总攻了,八旗军应该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可是阿达礼还是在犹豫之中。

阿达礼的态度,让祖大寿等人着急,可是他们不敢过分的进言,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会惹怒阿达礼,要知道人家阿达礼的手中有着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直接斩杀祖大寿等人。

巴彦和佟图赖两人要好一些,毕竟他们有着满人的身份,阿达礼对他们要客气很多。

汉人在大清国的地位已经非常低下,受到牵连的也有汉八旗,就算是这一次的征伐,汉八旗的军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决定权,甚至旗主也不例外,那些抽调过来的满八旗军的军官和军士,才是真正能够做出决定之人。

沉默了好一会,阿达礼挥手让跪在地上的斥候退出中军帐。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征询意见。

“奇怪啊,气候如此的严寒,难道明军真的是准备发动进攻了,我不相信,我看此事迅速禀报睿亲王殿下。。。”

巴彦有些忍不住了,等到阿达礼说完之后,紧跟着开口了。

“大帅,军情紧急,若是等到睿亲王殿下做出决定,对岸的明军真正展开进攻了,则结局难以收拾,属下的建议是,一方面展开防御部署,一方面禀报睿亲王殿下。。。”

阿达礼微微点头,毕竟他这个主帅,也知道目前的情况之下,需要做出防御部署了。

“那好,本帅做出如下的安排。。。”

八万余的汉八旗军士,被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分,前军三万人,其余则是中军,巴彦和佟图赖负责指挥三万前军,在辽河岸边迎战,阿达礼则率领其余军士在如今的营地迎战,近十天的时间,汉八旗的军士已经在营地的四周构筑了防御工事,足以抵御明军的进攻。

包括祖大寿等人,都是留在中军的,阿达礼根本不相信汉人,战斗厮杀真正来临的时候,他是不会赋予汉人真正指挥权的,哪怕是旗主也不例外。

阿达礼这样的安排,已经深深刺伤了祖大寿、李国翰和金砺等人,只不过阿达礼丝毫不在乎,他认定祖大寿等人只有默默的忍受。

满八旗正白旗和镶白旗的部分军官和军士,同样分为了两个部分,绝大部分都留在了中军,少部分跟随前军。

阿达礼安排完毕,没有要求军士马上行动,其实他还在犹豫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