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定了,这也让士大夫和读书人感受到了皇上的能力。
商贾是更不用说的,大明朝廷彻底放开了商贸交易,几乎没有了任何的限制,且商贾能够赚钱,最为主要的还是老百姓能够有能力购买货物,随着地方上的稳定,老百姓逐渐能够购买一些货物了。这也让商贾能够真正赚钱,当然。商贾主要还是面对官府的,毕竟消费的主体依旧是官府和军队。
正是因为大明各地的稳定,让皇上的威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一些士大夫和读书人,认为朝廷需要彻底剿灭后金鞑子,收复沈阳等地,创建大明王朝最大的辉煌。包括朝中的部分官吏也是这样的认识。
紫禁城,乾清宫。
内阁首辅徐望华正在禀报朝中的诸多事宜。
御案上面放着调查署送来的情报,主要还是有关沈阳方面的情报。
自缢身亡的洪承畴,临死之前的书信,的确起到了作用。调查署秘密派遣到沈阳的人,联系到了洪承畴举荐的人员,这些人员全部都是汉人,一部分还在大清国的朝廷之中为官,他们不遗余力的为大明朝廷提供情报,沈阳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悉数都是仔细禀报的,这就让调查署能够时时刻刻都收集到有用的情报。
大清国的郡王阿达礼、贝勒硕托遭遇惩戒的事情,郑勋睿已经从调查署获取到了情报,此事内阁也知晓了,内阁部分人认为大清国已经陷入到不稳定的态势之中,此时大明朝廷不仅仅是要封锁辽东,禁止与后金的互市,同时要派遣驻扎在辽东的将士,朝着辽河开进,让皇太极和八旗军时刻都处于焦虑之中。
京城的民意也是如此,士大夫、读书人和老百姓,都希望朝廷能够出兵,最好是能够一鼓作气拿下沈阳,彻底剿灭八旗军。
今日的商议,主要就是讨论此事。
徐望华禀报完毕之后,郑勋睿缓缓开口。
“因为议和的事宜,大清国的满人权贵不满意了,不过他们的怒气不可能朝着皇太极发泄,也无法直接对准礼亲王代善,故而就只能够对准汉人了,朕历来看不起满人的这些做法,此事也给诸位一个提醒,我大汉民族只有怀柔天下、兼济天下,才能够真正的统领天下,若是唯我独尊,同样会引发诸多的麻烦。”
“话题说远了,今日主要是商议如何对付大清国的事宜。”
郑勋睿一口一个大清国,这要是放在以往,内阁肯定是不同意的,不过现如今众人都无所谓了,自身强大之后,心胸也能够开阔很多了。
“民意不可违,北直隶的老百姓深受后金鞑子的肆掠,恨透了他们,朝廷大军在辽东获得了胜利,老百姓比朝中的文武大臣还要高兴,他们希望朝廷大军趁胜追击,彻底剿灭八旗军,灭掉大清国,老百姓有这样的想法和意愿,这是好事情。”
“不过诸位身处的高度不一样了,若是也有着百姓那样的想法,朕就要批评了,对付大清国的办法和策略,朝廷早就确定下来了,不会动摇。”
“有人认为,朝廷大军此刻应该朝着辽河前进,压迫八旗军,让皇太极坐卧不安。”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建议是很不错的,双管齐下,一方面禁绝与大清国的互市,一方面用军队压迫他们,效果一定是很不错的。”
“不过朕可不是这样看的,不要小看了皇太极,更不要小看了满人的斗志,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满人就从黑山白水之间崛起,创建了大清国,他们骁勇善战,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而且他们有着不一般的韧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开创出来了一片天地。”
“如此情况之下,朝廷大军朝着辽河的方向开进,势必让皇太极破釜沉舟,也可能让满人空前的团结起来,想方设法的摆脱困境,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想着让大清国内乱,那就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了。”
“所以朝廷还是采取封锁为主的办法,大军暂时不要朝着辽河的方向开进,守住宁远和西平堡等城池足矣,不要让八旗军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之下,满人内部的矛盾才有可能充分的暴露出来。”
“大清国失去了辽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大都处于贫寒之地,粮食产量不足,自身更是没有什么产出,以前大清国能够维系,主要还是依靠四处的劫掠,现如今他们没有这样的胆量,甚至不敢渡过辽河。”
“如此情况之下,朝廷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彻底封锁大清国,朕料定,最多一年的时间,大清国将难以为继,没有了粮食,不管八旗军多么的骁勇,都是无力施展的,若是走投无路的八旗军,想着渡过辽河劫掠,来多少朝廷大军剿灭多少。”
“温水煮青蛙的事宜,朕已经说过了,现如今朝廷对待大清国,就是这个办法,让他们不知不觉的衰落下去,机会一旦成熟,朝廷大军则倾力进攻,一鼓作气剿灭八旗军,灭掉大清国。”
“朝廷大军招募已经进入尾声,招募军士的训练务必抓紧,朕以为,朝廷大军保持四十万人的规模足矣,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不要扩充军队人数,朝廷的负担已经很重,若是军队人数过多,朝廷怕是难以承担。”
“海外贸易和商贸事宜,是下一阶段朝廷最为重要的事宜,必须要抓紧,不能够有丝毫的放松,这关乎到朝廷的赋税,今年以及明年,工部要完成大运河整治事宜,各地的官府要开始道路沟渠等的整修事宜。”
。。。
牵涉到关键的事情,郑勋睿几乎都是一锤定音,他需要树立起来这样的形象,他需要巩固皇权,集权和强权是如今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乾清宫的商议,与之前已经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皇太极郑瀚宇也参与其中了,尽管说郑瀚宇虚岁不过十四岁,可已经没有谁将其看作是小孩子。
让郑勋睿略微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郑瀚宇一直都是生活在富贵之中,没有遭受什么坎坷,所以他需要言传身教,让郑瀚宇看清楚如何的处理朝政,如何的抓住重点,将来郑瀚宇继位之后,才能够很好的署理朝政。
这关乎到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兴旺下去,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几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王朝的兴盛持续的时间很短,可衰落下去倒是很快的事情,几百年之后的事情,郑勋睿想不到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不过他可以努力,不仅仅是从制度上面努力,更是要从继承人的方面努力,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执行的。
第九百三十四章太子的游历
散朝之后,乾清宫里面仅仅留下了郑勋睿和郑瀚宇。
看着少年老成的郑瀚宇,郑勋睿有着很多的感慨,应该说郑瀚宇没有快乐的童年,自小郑勋睿对郑瀚宇的要求就是很严格的,包括文曼珊,对郑瀚宇的要求同样严格,相比较来说,郑瀚宇的那么多妹妹,就要舒服很多,都有着快乐的童年,甚至都可以在郑瀚宇的面前撒娇。
郑勋睿家中的氛围一直都是很好的,这得益于郑勋睿的带头,尽管说有其七个老婆,但郑勋睿对每一个老婆都是很不错的,而且由于郑勋睿提前的预见,让诸多的老婆都出去做事情,家中仅仅留下一人管理,这也少了家中女人之间的争斗,至于说进入京城,成为皇帝之后,郑勋睿依旧让徐佛家、卞玉京、杨爱珍、冬梅等人出去做事情,大明皇家银行成立之后,身为皇后的文曼珊也开始正式管辖银行的事宜。
郑勋睿的女人的确是不多,作为皇上,他反对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做法,皇上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说后宫的女人太多了,必定出现诸多的宫斗,皇上顾不到那么多,所以尽管以内阁首辅徐望华为首的文武大臣,都在劝他需要迎娶嫔妃,可郑勋睿都是拒绝。
有意思的是,郑勋睿仅仅就是郑瀚宇这一个儿子,皇位的继承方面,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郑瀚宇的品行的确是不错的,身边没有太监宫女,就算是进入到皇宫之中,郑勋睿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太监不准参与到郑瀚宇的生活之中,很多的事情。郑瀚宇能够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去做。
文曼珊完全赞同郑勋睿的意见,这也是因为文曼珊长时间的在外面做事情,知道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很多时候从小开始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瀚宇,我领兵在外作战的这段时间,你在京城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回来之后,徐望华说了很多,不过你不要由此就自得。”
“你没有遭受多少的磨砺,难以知道民间的疾苦,这是我最为担心的事情,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你是清楚的,我也相信,有朝一日你登基之后。能够很好的署理朝政,但有一点,仅仅是很好的署理朝政还是不够的,你需要在很多关键的事情上面做出决断。”
“皇帝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民生、军事、商贸、农业等等,这世界上没有全才,可皇帝偏偏什么事情都要管,牵涉到重大的事情。都需要做出决断。”
“这段时间,你一直都在参加早朝。也看见我是怎么做出决断的,今后你也要这样做。”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郑瀚宇的脸上露出一丝畏惧的神情。
这个神情被郑勋睿看到了,他没有斥责郑瀚宇,因为他是穿越之人,两世为人清楚很多的事情。也能够从容不迫的做出判断,可郑瀚宇就不一样了,不到十四岁的年纪,想到需要在所有重大的事情上面做出决断,肯定是有些畏惧的。
“我打算让你到外面去游历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郑勋睿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忍的神情,郑瀚宇毕竟不到十四岁,这样的年纪,放在几百年之后,还依偎在父母的身边,一切都是父母帮着做的,可郑瀚宇就需要出去游历了。
“科举考试,凡是考中秀才的读书人,都是需要出去游历的,可不要小看这种游历,可以让人开阔眼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人生下来不是万能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出身在皇家,身为皇太子,就比其他的人聪慧,这都是别人瞎说的,你同样需要学习,需要在外面去了解民间的疾苦,将来你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天下。”
“我让你出去游历,主要是让你侧重三个方面,其一是了解大明江山,大明江山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如此大好的江山,若是不能够很好的治理,那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其二是让你了解民间的疾苦,老百姓生活不容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自小就是锦衣玉食,根本不知道老百姓的辛劳,此番出去游历,一定要真切的知道百姓的疾苦,其三就是体察省府州县如何的署理政务,这一点至关重要,你只有知道了巡抚、知府、知州和知县是如何署理地方事物的,你才能够知道如何管理江山,各级的官吏也就无法糊弄你。”
“你的年纪不大,尚不到十四岁,本应该是好好读书的时间,可我认为,你不要一味的死读书,书本上的知识,需要结合实际,历史上很多的圣贤,他们说出来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话语和道理,可这些道理并非是万古真理,时代在变化,很多的事情在变化,自然某些道理也要跟随变化,你只有出去游历了,知道实际情况了,才能够真正体味这其中的道理。”
“春节之后,你就出去游历,我会安排好一切的,你的身份特殊,我不多说你也是知道的,所以在游历的过程之中,需要多多照顾他人的感受,不要一切都以自身的感受出发。”
“我希望你此番的游历,能够真正的明白很多的事理,我更希望你在游历的过程之中,能够发现人才,能够为朝廷举荐栋梁之材。”
。。。
文曼珊在乾宁宫等候郑勋睿。
郑勋睿要求郑瀚宇出去游历的事情,文曼珊已经知道了,她于心不忍,毕竟郑瀚宇不过十三岁的年纪,尚未满十四岁,再说出去游历,面临的危险太多了。
郑勋睿来到乾宁宫的时候,文曼珊行礼之后,马上开口了。
“臣妾听闻皇上准备让太子出去游历。”
“确有此事,你是太子的母亲,这件事情我也准备和你说说的。”
“臣妾不反对太子出去游历,可太子的年纪尚小,等几年的时间出去,也是可以的。”
郑勋睿看了看文曼珊,微微叹了一口气。
自古以来,很多的皇帝都是出自于深宫之中,而这些皇帝,真正能够名垂青史的太少了,郑瀚宇年纪的确不大,等几年的时间出去游历,也未尝不可,可郑勋睿知道,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大明各地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郑瀚宇这个时候出去游历,能够真真切切的看到这些变化,能够知道这变化背后的内涵。
“皇后,朕也知道,太子这个时候出去游历,年纪小了一些,可皇后要知道,太子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将来是要治理天下的,若是不知道民间之疾苦,不知道省府州县各级官府是如何做事情的,不知道商贸之中的奥妙,不知道军队之强悍,将来如何的做出决断。”
文曼珊的脸色依旧没有缓和,显然对于郑勋睿的大话不是很满意。
郑勋睿有些无奈,只好实话实说了。
“如今正是大明各地巨变的时刻,太子这个时候下去游历,可以看见诸多的变化,更是可以感受到百姓对稳定生活的渴望,太子能够看见百姓是如何贫苦的,也能够看见百姓生活好起来之后,是如何的高兴,若是等几年的时间,百姓的生活都稳定下来了,太子看见的全部都是祥和富庶的情形,那样的游历能够有多大的作用。”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文曼珊撅着嘴开口了。
“皇上的担忧,臣妾是知道的,可皇上将天下治理好了,太子只要守成就很好了。”
郑勋睿忍不住苦笑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皇后,朕是不相信什么皇上可以活上万万年的,朕也不敢企盼将天下都治理的异常的富庶,大明天下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形都是不一样的,朕觉得,能够让大明百姓吃饱饭穿暖一点就很不错了,何况朕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北边的大清国和草原,朕以为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彻底稳定下来,还有海外的贸易,朝廷不可能局限在陆地,维持海外的商贸,就需要出去,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
“就按照皇后所言,守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若是对什么事情都不了解,如何的守成,太子既然出身在皇家了,那就必须要承受一般人所不能够承受的苦痛。”
文曼珊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也知道郑勋睿是下定决心了。
“皇上,臣妾担心太子的安全。。。”
“这一点朕会安排好的,太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再说朕也计划了,太子游历首先从南方开始,接下来才是北方,南方的局势稳定很多,太子的身边,朕会安排好所有的人员,再说朕设立了七大军区,到时候每一个军区都会接到朕的密旨,护卫太子的安全,是他们最为主要的职责,朕在太子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太子的安危,关乎我大明江山之未来,皇后认为朕敢小视吗。”
郑勋睿如此说,文曼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年一直都在洪门钱庄做事情,现如今更是负责大明皇家银行,让她的眼界开阔了很多,皇上安排专人保护太子的安全,她这个皇后,同样要做出相应的安排,保护太子的安全。
第九百三十五章规矩是人定的
太子郑瀚宇准备在春节之后出去游历的事情,在内阁引发了很大的震荡,反对的意见居多,这倒是郑勋睿没有想到的。
反对最为厉害的是文震亨。
皇家的事情,文武大臣不应该多干涉,包括内阁都是不能够随便干涉的,不过郑瀚宇已经被册立为太子,其身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