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家军肯定是要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去的,这一点郑家军的将士都是很清楚的,只不过参与的程度不好说,朝廷之中的纷争,除非是郑家军副总兵以上的军官才可能知晓,也是因为如此,不少的将士对于不能够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表现出来了不服气,流寇最为惧怕的就是郑家军。

郑家军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内心都是清楚的,那就是郑家军从规范建制的那一天开始,完全脱离了皇上和朝廷的掌控,开始独自行使职能了。

培训结束之后,郑家军开始了建制的调整,这对于诸多的将士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不过各级的军官就需要规范了。

从十月开始,一直到十一月底,郑家军建制的调整全面完成。

建制调整完成之后,郑家军内部的文书来往也进行了规范,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的文书正式开始推行,文书上面由郑勋睿和郑锦宏两人签署名字,这样的文书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都是无条件的执行,当然文书也就是针对三军的副总兵和参将,身为总兵的郑锦宏,一般情况之下不会单独下达命令,绝大部分的命令都是以三总部为准。

第六百八十九章焦灼(1)

厮杀足足持续了十天的时间,张献忠麾下的水师依旧在顽强的抵抗。

孙传庭要求左良玉五天时间打败流寇的水师,保证大军能够在十二月初开始进攻襄阳府城,可惜孙传庭过于的轻敌了,一直到真正的厮杀开始,孙传庭才发现流寇的战斗力是强悍的,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至于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孙传庭和左良玉都没有深入的思考其中的原因。

左良玉毕竟是湖广总兵,好歹也是一名军人,一旦投入到战斗之中,他那种强悍的不服输的本性就彻底爆发出来了,十六日开始的第一次进攻,左良玉就投入了全力,面对流寇水师展开了数次的冲杀,双方在江面上厮杀,隆隆的炮声、密集的枪声,以及军士的呐喊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战斗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左良玉甚至准备亲自上阵。

不过勇气不能够代表胜利,持续大半天的进攻,最终的结果是流寇的水师稍微占据了优势,眼看着不能够取胜的情况之下,左良玉只能够命令暂时撤军,这一次的战斗,左良玉损失了几十艘的战船,督战的孙传庭也是无话可说,毕竟左良玉已经倾尽全力了。

十一月二十日,第二次的进攻开始,休整了三天的军士,再次面对流寇水师发动了进攻,不过这一次的进攻,军士的士气方面远不如三天之前了,双方在厮杀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火炮和火器,军士之间倒是没有过多的交手,这一次的战斗,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双方都有了一些损失之后,很快撤兵。

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三次的战斗打响,依旧没有能够彻底打败流寇的水师。

江面上的战斗,不同于陆地上面的战斗,可以采取的战术不是太多。特别是在不是很宽阔的江面上,双方的一举一动都看的清清楚楚,想要实施偷袭等诸多的战术,可能性不是很大,加上冬季的江面上,水面是平静的,水流缓慢,双方战船的进攻速度,更多的还是依靠军士的耐力。

孙传庭和左良玉都认识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拼命抵抗的流寇,战斗力很是强悍,虽说三次的战斗过去,流寇水师的战船损失也是很大的,但人家依旧能够坚持,每一次战斗的时候,气势都是雄厚的。

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

长时间的拖延下去。对大军是非常不利的,十二万的大军。每日里消耗的粮草是巨大的,大军本身携带的粮草,最多能够维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再多了大军无法携带,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军的行程,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军的粮草,还能够维持一个多月的时间,接下来就要依靠从湖广的武昌府等地运送粮草了。

运送粮草可不简单,维持十二万大军,每天至少需要六百石粮食。每月就是一万八千石的粮食,足足三百多万斤的粮食,这需要大量的马车才能够运送过来的。

残酷的现实,终于迫使孙传庭改变主意了,他感觉到不能够仅仅依靠左良玉的进攻来打败流寇的水师,必须要水路两路进攻,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彻底打败流寇的水师,尽管说这样的战术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攻打襄阳府城的战斗。

陈新甲也着急了,一直镇守在外围的陈新甲,不知道襄阳府城的战斗情况,得知到了十一月底,大军依旧没有开始对襄阳府城的进攻,很是气愤,期间甚至抽出时间来,专门来到了孙传庭的中军帐督战。

襄阳府城,知府衙门。

诸多的谋士兴高采烈,不断的吹嘘水师的战斗力,张献忠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就在谋士还在高兴的时候,张献忠突然开口说话了。

“命令水师,全部撤离到府城之内。”

这句话让厢房里面彻底的安静下来了。

众人经过了短暂的惊愕,一名谋士很快开口了。

“大王,水师三次击败了朝廷的官军,士气正旺,这个时候撤离,怕是影响士气。”

张献忠的鼻子里面哼了一下,有些不屑的开口了。

“三次的战斗过去,水师的损失巨大,两百多艘的战船,损失超过一半了,官军进攻了十来天,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你们以为官军会和我们耗着吗,他们很快就要开始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汉江的水面不是特别的宽阔,一旦官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水师就难以阻挡,这个时候让水师撤离到府城之内,是为了能够保全实力,更好的守住城池。”

张献忠难得做出这么多的解释。

张献忠说完之后,另外的一名谋士马上开口了。

“大王说的是啊,与其眼看着水师遭受损失,还不如保全实力,驻守府城,义军最终的目的,是守住城池。。。”

张献忠脸上露出了一丝讥笑的神情,他是越来越看不惯这些谋士了,每日里就是靠着耍嘴皮子过日子,人云亦云,好似墙头草一般,刚才他还以为会有谋士坚持意见,要求水师继续战斗,且说出来令人服气的理由,谁知道马上就有人附和他的观点了。

张献忠当然没有想过自身的原因,他的暴躁脾气、动不动就杀人的举措,怕是诸葛亮重生,也不会提出来太多的意见。

诸多的谋士离开厢房之后,一名黑衣人进入了厢房。

张献忠看都没有看黑衣人,直接开口了。

“官军正在进攻府城,城内可有什么异常情况。”

“禀报大帅,这几天的时间,有一些读书人在悄悄的聚会,不知道商议一些什么事情,属下曾经派遣人混入其中,不过看见有陌生人,这些读书人就开始吟诗作画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说,这让属下更加的怀疑。”

张献忠的脸上露出了冷酷的神情。

“那你们认为这些读书人在干什么。”

“属下认为这些读书人是想着暗中勾结官军,一旦官军开始进攻府城,他们必定会有所动作的。”

“既然你们都认为有此等可能了,那还犹豫什么,等着官军攻城的时候他们来造反吗。”

黑衣人连忙抱拳行礼,转身离开了。

大战来临,保持内部的绝对稳定,那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张献忠是武夫出身,没有多少的文化,本来对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好感,他占领了襄阳和郧阳等地之后,派遣的知府、知州和知县等官吏,也不是主要看学问的多少,这个时候下面侦查到府城内有读书人异动,那当然是要立即镇压的。

焚书坑儒这样的事情,在张献忠看来就不是什么事情,一帮读书人瞎嚷嚷,就是该杀,至于说杀了读书人之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不需要考虑。

襄阳城内三十多名读书人被抓起来,押解到闹市区斩杀。

斩杀这些读书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读书人聚众准备造反。

这个理由非常的牵强,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造反,要说聚会到一起,发发牢骚是有可能的,甚至说出来一些大不敬的话语,但罪不至死啊,再说朝廷大军已经开始了襄阳府城的进攻,这个时候襄阳府城之内已经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张献忠在这个时候举起屠刀,面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下手,实在是下策。

三十多名读书人被押解到闹市口的时候,已经站立不稳,他们的嘴被封起来,根本不能够开口说话,身体被五花大绑,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

三十多个人头被砍掉,血腥的场景让很多人都出现了干呕的情况,监斩的军士强迫众人观看,不准扭头和低头,否则以同谋罪惩处。这些军士是想着以这样血腥的场景,震慑府城内所有的老百姓,让他人不敢有非分之想。

这样的做法,效果肯定是有的,能够震慑绝大部分的人,但是张献忠可能没有想到,这种残酷和暴虐的手段,也会激发一小部分的怒气和骨气,让这些本不想关心多少事情的人站出来开始反抗了。

三十多名读书人被斩杀之后,更加令人难以忍受的命令来了。

三十多个读书人的人头,全部都悬挂在闹市口,尸体不准收敛,让这些头颅和尸首在闹市区展示,以警告更多准备图谋不轨的人。

老百姓都知道入土为安,何况被斩杀的都是读书人,其中不少人还有着生员的功名,在城内都是倍受尊重的,却不料暴尸闹市口,这是对读书人极大的侮辱。

当天夜里,就有四名读书人的头颅和尸首消失了。

翌日,张献忠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暴跳如雷,准备展开更大规模的搜查和屠杀,诸多的谋士这个时候极力的劝阻,却惹发张献忠更大的怒气。

收敛尸首的人,很快被查找出来,这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于是又一轮的屠杀开始,收敛尸首的人同样在闹市口被杀。

一股悲愤的情绪在府城蔓延,被斩杀的人没有谁来收敛尸首了,但每天都有人默默看着这些头颅和尸首,眼睛里面迸射出来凄冷和憎恨的眼神。

这一切,张献忠不知道,也不关心,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应对官军的进攻方面去了。

第六百九十章焦灼(2)

流寇水师的突然撤离,让孙传庭喜出望外,尽管说流寇撤离到襄阳府城之后,意味着进攻府城的难度增加,不过只要能够尽快的展开对府城的进攻,其余的暂时不用考虑。

孙传庭与陈新甲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在十二月初一展开对襄阳府城的进攻。

流寇的水师已经展现出来不一般的战斗力,也让孙传庭知道了,接下来攻打襄阳府城,难度会特别的大,想着短时间之内拿下襄阳府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而在商量具体战术的时候,孙传庭倾向于四面合围,围困城内的流寇,同时采取小规模的骚扰式的攻城战术,让城内的流寇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流寇出现难以支撑的情况,再来展开大规模的攻打城池的战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大军粮草的充足。

孙传庭给出的攻打襄阳府城的战斗时间为两个月左右,既在崇祯十四年的二月之前,争取能够拿下襄阳府城。

应该说孙传庭的这个作战计划,是充分考虑到流寇的战斗力,也考虑到攻打襄阳府城的艰辛,可惜孙传庭的作战计划,遭遇到陈新甲的否定。

从九月份开始的战斗,需要持续到来年的二月,还不知道能不能拿下襄阳府城,这不是陈新甲能够忍受的,再说十几万的大军围困襄阳府城,谁知道固守新野和信阳的贺人龙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谁知道郧阳的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是不是会驰援襄阳府城,若是大军不能够很快的拿下襄阳府城,一旦城内的流寇得到了外部的增援,甚至是遭遇到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联合。那么战斗的结局就不好说了。

在陈新甲的内心,对于流寇的战斗力还是小视的,他不认为流寇战斗力强悍。

陈新甲与孙传庭之间的理念不一样,所要采取的战斗模式自然是不一样的。

这一次孙传庭没有退缩,他很清楚贸然展开强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大军的损失一定是惨重的,这种惨重的损失,对于大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

陈新甲和孙传庭两人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以至于影响到了准备好的十二月初一的进攻。

陈新甲一意孤行,坚持自身的意见,他认为孙传庭胆小怯战,先前攻打流寇的水师,就持续了十多天的时间,若不是流寇的水师主动撤入到城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被打败,这充分说明了孙传庭指挥作战的时候,畏首畏尾,没有能够拿出来全部的力量。

陈新甲坚持对襄阳府城展开总攻,孙传庭坚决不同意,其余人没有表现出来态度。

一气之下的陈新甲,给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写去了信函,孙传庭不甘示弱。也给杨嗣昌写去了信函,两人分别说明了原因。

一直到十二月中旬。兵部的敕书到了,其意见是支持陈新甲。

也就是说,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必须是速战速决,必须是大规模的进攻。

敕书罕见的训斥了五省总督孙传庭,认为孙传庭的确是怯战。

这让陈新甲和孙传庭都明白了。所谓兵部的敕书,其实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没有下圣旨,可能是考虑到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正在进行之中。

兵部的敕书训斥孙传庭,这是很少见的情况。也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偏偏发生了,可见皇上对于已经开始的剿灭流寇的战斗,是很不满意的,其实贺人龙固守新野和信阳,暂时没有针对李自成展开总攻,这已经透露出来陈新甲和孙传庭的作战意图,那就是重点是针对张献忠、防止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联合,这样的作战意图,皇上不可能不清楚,但木已成舟,皇上不好怎么反对,只能够是默认,如今孙传庭准备稳扎稳打,皇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出气的地方,怕是大发雷霆的,可以想象朝中大臣是劝慰过的,要不然孙传庭还有可能遭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

事情到了这一步,陈新甲和孙传庭都是没有想到的。

孙传庭很快改变了自身的态度,他已经知道不能够坚持稳扎稳打的意见了,要不然皇上就真的会责怪了,所以他开始和陈新甲商议,究竟该如何展开进攻。

中军帐,一场重要的讨论展开。

“本官建议从陆路和水路两个方向展开进攻,陆路进攻以南门为主,水路进攻以西门为主,两个方向展开进攻,流寇不好防御,陆路和水路的进攻相互配合,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襄阳府城。。。”

陈新甲对着地图说出了他的计划,这也是他早就思索好的作战计划。

孙传庭一直都有些沉默,突然改变作战计划,且皇上已经有些不满意了,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接受和消化,从目前的情形来说,孙传庭还找不到最好的进攻办法,也就是说攻打襄阳府城的战斗,注定是异常血战,或者说是一场持久战,短时间想着拿下襄阳府城,几乎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

大军的粮草已经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陈新甲和孙传庭已经给湖广巡抚方孔炤写去了信函,要求方孔炤开始陆续的运送粮草,保证大军的供给,陕西与四川的方向,陈新甲也写去了信函,要求陕西迅速文震亨以及四川总兵秦良玉,无比想办法拖延住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率领的流寇,至于说贺人龙,肩负的职责就更加的重要了,必须要守住新野和信阳两座城池,防止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联合。

该做的全部都做了,接下来就看孙传庭麾下大军的战斗力如何了。

看见孙传庭没有开口,陈新甲再次开口。

“本官也清楚,此次的战斗一定是残酷的,襄阳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