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养鸡逗狗-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对正在收拾衣物的明月道:“你不必收拾自己的东西,照旧住在这里便是。”
张铭一直未睡过床,明月即便再蠢,心也凉下了。乍听得这消息,还是愣了片刻,压了满腔的辛酸,点头称是。
这段时日,她一直小意温柔,张铭虽然不太关心这些,但这人天天在跟前晃,他也觉出些不对来,但他自认什么都未作下,因此就装聋作哑,三五不时的还跑寒山寺去听一晚上的老和尚讲经,端的是清心寡欲,一心只想自己千里之外的妻子孩子能健健康康的。
说起来,这还是他头一回和琳娘分别这样久,每每入夜,便时不时的思念,将他整个人都酿的深沉了。 
次日出行,他又登上了船,只带了一个周芹,和一包颇轻的行囊。这回坐的船是建州商船,旧归旧,却平稳的很,他立在甲板上,觉得十分自由,心道,霍兰人不就是荷兰人么,牛皮圈地,火枪火炮,尽管上吧。

☆、第91章 谈判

张铭一到建州,就有人带他换了一叶扁舟,晃晃悠悠的越过海峡到了琉璃岛。
他甚至来不及打量琉璃岛上军营的情况,就进了常春的军帐。
军营中均是长相粗犷皮肤黝黑的男子,他却是天生的白面皮,即便晒了也不黑,又穿了广袖锦袍,斯斯文文的。见他一路畅行无阻的进了常春军营,众人只当是哪来管闲事的官吏,近日谈判胶着,说不准哪日就要重新打起仗来,俱颇不屑。
张铭不清楚这其余人如何看待他,急匆匆的和常春寒暄了一阵,两人就叽叽咕咕说开了。
“你看,这是霍兰人的火铳,精确度高于我军数倍,这是手枪,孙琢缴获的。”
张铭看了眼那火铳,觉得并无特别处,他对手枪更感兴趣些,戴了丝质手套,就将那只精致漂亮的左轮手枪拿了起来。
上面的花纹很有欧洲范儿,被工匠打磨的极为规整,枪托处缝了上等的牛皮,扳机处透出些黄铜的亮色,可见是常用的,张铭不懂这些,但看这只手枪,也大概猜到原先的主人身份不凡。
“这是霍兰人的一位副总督的手枪,当时他未来得及拔枪,被虏获了,那次的战事才停了下来。”
张铭轻声一笑,随即将手枪放回,“这东西容易走火,还是要小心收好。”
“是,他们军中也不过两三只这东西,可见是金贵的。我曾经命人将它拆开看过,弹药都是小铜球,很精细。”常春将手枪连带着托盘锁回原处,叹了口气。
张铭看他面上难得露出些丧气,便笑道:“咱们大周的工匠精于饰物头面,于此道专精的不多也是正常,不过若是下了心思琢磨,也未必不如他们。”
常春点了点头,“信里说的不清楚,眼下若是打持久战,我军必然是胜的,他们不过几千人,但凭了有利地形,火药又凶猛,我军士气不及以往。”
他随后又道,“舰船,你肯定清楚,自然也不及他们。我一贯是主和,但又想谈的体面些。”
张铭听了后,觉得和自己先前的猜测相差无几,思索了片刻就道:“你在信中说他们所求是土地,我看却未必。”
常春疑道:“何以见得?”
“不过数千人,难道还能称霸东海不成,至多占据一个岛,我想也已经十分吃力了,何况火药必然有限,他们既然愿意谈判,谈了这么久都无眉目也不翻脸,大概火药军械也所剩无几了。”
常春原本当局者迷,经他一点,就豁然开朗。
“你的意思是继续打?”
张铭不知从哪变出一把扇子,摇了摇,笑道:“非也。单你手下就有两万兵马驻扎于此,加上成家军,胜之不武,皇上不会高兴的,有损我朝威严。这些霍兰人想寻一个落脚处,自然可以,不过,在琉璃岛上,就坚决不能同意了。”
他看常春仍旧云里雾里,又道:“他们当中既然有总督,想必头上也有陛下,既然奉了皇命千里迢迢的出海到此,自然不愿意空手而归了。”
他顿了顿,“因此——可以同他们作笔交易。”
常春皱眉,“我朝威仪,同此等蛮夷人交易,未免掉价。”
张铭笑道:“我连襟就是商人,只要肯做生意,脾性都不会太差,相反的,一般都极好说话。只消大家均有利可图,场面上绝不会难看。……何况,水寇横行霸道,咱们皇上想要扩军,建起一支不下于霍兰人的海军来,既差钱也差人,不然我也不至于在苏州待不住。”
常春静坐思考了一阵,想通了其中关节,便问:“你怎么猜的这样笃定?”
张铭犹豫了一下,悄声说道:“若无意外,三日之内,皇上就有新旨下来。我也是放手一搏,眼下要紧的是,让我同那位总督见上一面,看看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常春脸上空白了几秒钟,随后叹道:“你先帮着将军舰修一修,过几日再谈判时,你与我同去便是,……若是不成,打也能将他们打回去。”
张铭脸上登时露出个大笑,抬手重重的拍了下常春的肩膀,道:“行!我现在就去修军舰。”
修军舰时,张铭仔细查看了损坏处,龙骨用的是高寒带所产的铁木,虽受了冲击,倒未有缺损,其余都是些小缺漏,就是军中船匠修补不得法,扛不住海浪。
他指点了几处,船匠也不是蠢人,纷纷领悟,重新修补起来。他仔细观察了正在检修的这两艘军舰,确实陈旧了些,双桅杆的设计也有些落后,船头过于尖锐,反而不利于航行。火炮不在他的专业范围,但看那沉重笨拙的样子,也大概知道肯定存在射程近,着力点分散的缺点。
孙琢亦搬了木材一道帮忙,张铭得空就与他说了几句悄悄话。他眼下生的颇英挺,比张铭都高出一公分左右,但也不是沧州男子的粗犷,而是介于少年和男人之间的俊美,就是时不时透出些郁色,令张铭一看到他就想起青青,心里直叹气。
孙琢见到张铭,倒无任何尴尬之色,虽然面上有礼有节,但还是隐隐能觉出亲近之意的。张铭一边教他钉木板,一边心道,算一算,这孩子也就十七岁,已经经历了人生大不顺之一,可他不知如何劝,看孙琢不言不语的,也不好贸贸然挑起话题。
也罢,男人,既然未能顺利成家,立业就是最重要的,孙琢小小年纪就很有主见,大概不会走偏。
面对陈旧的军舰,大处张铭改不了,小处他还是能动一动的。他在船帆上加了点东西,又在船头减了点东西,再试水时,就和以前有了些区别。感受最深的就是掌舵人,觉得轻快了好些。
随后就到了与霍兰总督辛迪斯谈判的日子。张铭随着常春一道进了琉璃岛上的一间空民居。不知道这位总督有什么怪癖,要求谈判前一道用正餐,除了打仗割地,常春一贯好说话,也就同意了。
由于彼此不信任,谈判时的饮食一贯是各自带的,张铭啃了口糙面馍馍,对着对面桌子上的冷牛排吞了吞口水。食不言寝不语是一贯以来的餐桌礼仪,张铭不能向常春诉苦,就喝了一大口茶。
辛迪斯总督是个金发紫眼的中年漂亮男人,如果右眼下面没有刀疤的话。谈判的翻译是他带来的,这翻译之所以懂汉语,据说是因为寰朝时期的寰明帝曾将铁蹄踏至欧洲的缘故,适时有许多欧洲传教士学了汉语,眼下虽已过了数百年,但略通汉语的霍兰人也是有的。
辛迪斯一行人的目的就是踏上这片中原土地看一看,能掳掠些黄金珠宝回去自然更好,所以特地带了位懂汉语的传教士在身边。
那位传教士穿了白袍立在他的身侧,脖子里还挂了个银色十字架,有模有样的。他附耳对辛迪斯说了几句。对方突然朝张铭处看了过来,哈哈笑了一声。
对方的一个侍者端了冷牛排放至了张铭眼前,那位传教士磕磕巴巴的解释道:“总督大人说,牛排,请这位穿蓝色衣服的年轻人吃。”
常春没注意张铭的动静,颇为讶异的看了他一眼。坐在张铭身旁的孙琢则差一点就要拔剑,已经将右手移到了剑鞘处。
主角张铭则大喇喇的接过了盘子和刀叉,道了声:“谢谢。”他回忆了一下西餐礼仪,最后发现只记得左手用叉右手用刀,无奈的叹了口气,割起了牛肉。
放进嘴里嚼了嚼,虽然冷了,毕竟是肉,还是挺不错的,筋多了点,难切,评分:六分。
张铭慢条斯理的吃完了一盘,最后将刀叉成十字架在盘子上。对面突然响起了极为一致的鼓掌声。他茫然的抬头看了看周围,眼睛瞬间成了两道直线。
“呵呵,挺好吃的。”
常春放下了手里的馍馍,说道:“吃完了,谈吧。”
辛迪斯颇欣赏张铭,大概是他穿着广袖锦袍吃起西餐来毫不违和的景象令他大起好感。也顾不上满头冒汗的传教士磕巴的汉语,直接和张铭唠起了家常。
常春等人俱听的云里雾里,张铭面上潇洒,其实肚子里墨水也并不多,还停留在已经忘记了一大半的中学世界史的层面上,不过也够用了。
辛迪斯说起来是个总督,实则是个被国王认可的大海贼,虽然是个没落的贵族之后,但没多少文化,张铭对他的故乡如此了解,虽然有些地方说的并不对,但也已经超乎他的想象。
谈了一个半时辰,张铭得到了两个有用的消息,一是辛迪斯有钱,大概是他抢来的黄金之类,就在船上;二是他想做两国的最高使节,希望大周能广开商埠,最好能设立在琉璃岛,由他督管。
投桃报李,张铭则告诉他,通商可以,要等皇帝批准,开商埠也可以,还是要等批准,总之一切要等批准,如果辛迪斯肯跟着自己去面圣,大概能批准的快一点,当然也有风险,说不准进了燕京,他就要被砍掉脑袋。 
常春等人听了脑门上直冒冷汗,辛迪斯却一直哈哈哈哈的大笑,看起来,真蠢。

☆、第92章 奇葩


那之后隔日,辛迪斯就命人送了一张清单来,上面列了他希望能从内陆买到并带回他本国的东西,不出张铭所料,丝绸、茶叶和瓷器占了首位,其余的还有金银珠宝之类。
负责送信的传教士肖恩非常热情,临走前特地送了张铭一个漂亮的木头十字架,还表达了希望张铭能加入天主教的愿望。
“张大人,你对欧罗巴洲的了解令人惊叹,为什么不加入天主教呢,我们的主是宽容的,伟大的,……”
他话说的不中不洋,甚至还要将自己手里的一本圣经送给张铭。
张铭颇无奈的摇了摇手,“不,我追求的是自由。”他眨了眨眼睛,随后狡黠道:“若是你们跟随我去了京城,两国建立了邦交,兴许能说服我们的皇帝陛下建一座教堂供你传教。”
肖恩听后眼睛闪闪发亮,“真的吗?”随后,他在胸口划了个十字,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了一番。
“你放心,为了传播我们伟大天主的教义,我也会努力说服辛迪斯的。”
日光照射在肖恩身上,张铭只觉得好像在他头顶看到了个光圈。
入夜时,张铭同孙琢睡了一间帐篷。
“姐夫,你怎么知道霍兰人喜欢那些东西。”
张铭用手枕了自己脑袋,躺到铺了毛皮的床榻上,长舒了一口气。
顿了半天,他答了句:“猜的。”
孙琢沉默了数秒,随后脱了软甲,将头发一解,把脑袋浸到了一盆凉水里,胡乱洗了几把,随后抬起头道:“猜的……真准。”
张铭许久未和孙琢有这样的机会聊天,他从常春那听到了个了不得的消息,一心想着要向孙琢求证,这时得了机会,就拍了拍床沿,道:“我这几天听到风声,你要给成将军当上门女婿?”
孙琢原本正在喝水,登时咳嗽了起来。
张铭眉头一挑,“原来真是这样?”
“不是,不是的!”他好不容易咳嗽完,气急败坏的站了起来。
“那是怎么回事儿,你爹娘知道么?怎么半点消息都没有。”张铭神色敛了敛。
孙琢眼睛都发红,怒道:“我不会娶黑炭儿的。总之,没有这样的事。”
张铭沉默了片刻,孙琢看他不接话,又道:“我将事情原委说与你听,再分辩吧。”
听了大半夜的故事,张铭看孙琢脸上俱是沮丧,一时感慨万千。如今青青既然入宫当了女官,自她穿上命妇装的那一刻起,就是皇上的人了,除非年至二十五,轻易出不来。即便孙琢再想娶她,也没有这样的先例,皇宫,并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
张铭甚至想,孙琢不知那位“花木兰”是女身的时候,跟她处的也不错,现在知道了,又是将军的千金,那女子对他死心塌地的,娶了也算皆大欢喜,这孩子犟头犟脑的不愿意,究竟是随了父母中的哪一位呢?
孙琢看姐夫陷入了沉思,鼻子便是一酸,他轻易不哭,因此鼻子虽酸了酸,到底还是没让眼泪落下来。
他有千言万语希望张铭能替自己带给青青,又觉得无从说起。
良久,张铭叹了口气,道:“若是你自己愿意,就等她出宫便是。只是一等十年,这期间说不准你心情就变了,何况即便等了十年她出宫了,兴许她也不愿意嫁你,你娘也未必同意。”
孙琢想了片刻,开口道:“那就请姐夫你替她准备好嫁妆吧。”
张铭噎了噎,无奈道:“睡觉吧。”
又过了数日,张铭接到消息,称皇上又下了旨意,要选拔江南的皇商,拢共三个缺,前提要缴纳五十万两的保证金,税赋却低于其余人,若是这“红顶商人”的帽子一直不摘,大概还是有的赚的。 
许桓及张铭分别装病偷偷写下的那本手册,大概是历经千难万险送到了。江南淮南两道巡抚邹吉突然调回京师任通政左使,现已暂时选了新的任代巡抚。江南官商勾结私贩盐粮之罪,可大可小,只看皇上愿意怎么整治了。
事情虽未按张铭原先预期的那样发展,但仅三位皇商所缴的保证金,就将三百万两的缺填了一半。
估摸着若是能和辛迪斯将生意做起来,大概能从他这里捞到价值二十万两白银的黄金,他的黄金虽来路不正,但却是实打实的就在眼前,还能就地用起来。
张铭已经决定了要先斩后奏,擅自为徐澈添上淑妃娘娘留在自己这里的三十万两,他不禁擦了把冷汗,和先前预计的一样,仍旧只得两百万两。
还不能算成他和许桓的功劳,看来这官儿,是升不成了。
辛迪斯最后下了决断,由他和传教士肖恩一道带了霍兰国王的通关文牒去见大周皇帝,以防万一,他的水军则仍旧驻扎在琉璃岛,由两位副手带领。他们已经在岛上的火山口附近找到了硫磺和硝石,做出新的火药来只是时间问题。
张铭虽想骂辛迪斯老油条,但也佩服这人胆量大,只带了十个侍卫,就敢进内陆见敌国皇帝,也是朵奇葩了。
临行前,常春颇不放心张铭和周芹两人和这一群红毛绿眼睛蛮夷人一道走,还遣人送了一程,这是后话了。 
………………………………………………………………
到了建州港,琉璃岛隶属建州,自有当地的正经官员陪着辛迪斯一行人上京,张铭公务在身,便与他们分道扬镳。船行到苏州港,张铭刚踏下甲板,就见到了穿了常服的许桓,他似见了救星般巴巴的凑了上来,“延铭,事情办的如何?”
张铭若有所思的拍了拍他肩膀,压低声音道:“没问题。”
随后,他又朗声道:“许大人!我这一路有许多新鲜见闻,眼下若是得空,不如就近叙一叙。”
许桓在苏州一个人和江南官商周旋,可谓孤军奋战了许久,端的是风声鹤唳,他官位比张铭高,责任就更大,不得像张铭这样轻易出城去转一圈儿回来,眼下终于得了喘息之机,当然乐意之至。
“邹巡抚、不,邹通政使离任,所以前几日我离了秦园,暂住代巡抚官邸,你那位家眷亦由我带去了。比之先前,好上许多。”
张铭抿了一口清酒,他不好说秦游并不坏,只得笑道:“许大人是皇上特遣的勘查使,自然乐于住哪儿就住哪儿,此地的官员也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