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米雍樾靠刂谱牛梢愿哒砦抻切┤兆恿恕�

    杨秀清就知道天王要这么说,他看着对面的韦昌辉,“达开兄弟拿下长沙后,将攻取荆襄,而后南下。东征军将在取得上海后,向浙江、福建发展。你的战略暂时以巩固地域,壮大军队为主,牵制胜保、琦善的兵马。对皖省自卫军要尊重它的相对独立性,要双方积极配合。”

    他又扭头瞅着身边儿的林海丰,“听说上海也是个小天堂,老弟可不要过于沉湎啊。还有,不允许盖王府,天朝可没那么多的钱供大家享乐。不要说哥哥没把丑话放在前面,哪个人胆敢在外面大建府宅,我杨秀清就亲自带人去把它扒了。不信大家就试试看。”

    林海丰呵呵地笑了,看了看韦昌辉,“东王哥哥也太小看小弟和北王兄了。翼王兄连战连捷,可还没有建什么王府呢,更何况小弟们了,一定谨尊王兄的教诲。”

    韦昌辉也笑着,心里却总有种上了当的感觉。



………【第一三三章】………

    韦昌辉随着杨秀清等人先出了天王府,把杨秀清、林海丰和郑南一一送走,转身又回到了天王府的御书房。

    “天王,您该多出去看看啊!”韦昌辉脸上笑眯眯的建议着,心里却发出一声悲鸣。到现在为止,满朝文武要说他最看不起的,大概就是面前这个“至高无上”的天王爷了。不正经的事情,想起一出是一出,该想的事情却什么也不行。

    “现在一切都不错啊,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的。”洪秀全笑着,从女官手里接过一只剥好皮儿的柑橘,不紧不慢地向嘴里放了一瓣儿,冲着女官一摆手,“给北王也剥一个,这种柑橘不错,呵呵,还是达袍派人从湖北送回来的呢,昌袍你也尝尝。”

    “多谢天王,”韦昌辉双手接过柑橘,吃了一瓣儿,现在再好的美味儿在他嘴里也是味同嚼蜡,“恩,真的不错,看来达开兄弟还是没忘了天王啊。”

    洪秀全似乎有些得意,“达袍是好样的,要论起文才武略,算得上是天朝第一人了。他在湖南搞得攻心战就很错嘛。”

    “可是可是小弟总是有些担心,”韦昌辉怕天王把话扯远了,簇着眉头叹了口气,“现在大家都是报喜不报忧,单单一个天京,慢慢变的就背离了天王预想的小天堂的道路。再说,天王不出去看看拥戴您的万民,只怕只怕渐渐万民会忘了天王。”

    洪秀全看了韦昌辉好一会儿,“昌袍,你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哪代帝王会随意出禁城?前几天和海丰兄弟聊起海外的洋夷来,听海丰兄弟讲,就是它们那里的女王、皇帝之类,一样深居简出。尤其是英国的女王,她实行的就是和天朝类似的管理制度,很少参与政事,可女王及王室倍受万民爱戴。再说,昌袍你要记住,没有朕,就不会有太平天国存在。”

    韦昌辉默然了。

    洪秀全随手丢掉刚才忘了吃的剩余柑橘,示意女官重新剥个新鲜的,呵呵笑了笑,“不管怎样,天朝强大了总没坏处。宁王兄弟和宣娇前些日子来探望朕的时候说的好,朕是天朝的象征。”

    “当然,宁王是识大理的人,不爱权、不贪财,专心天朝的建设。”韦昌辉言不由衷地赞美着。

    洪秀全哈哈地笑了起来,“昌袍啊,你知道宁王兄弟那句话,出自哪里吗?”

    “哪里?”韦昌辉有点儿莫名其妙。

    “那是林海丰说的原话。”洪秀全又吃起了柑橘,“你这次去庐州,要学习海丰兄弟训教红军的方法,好好打造一只军队,别的少想。千万记住朕的话,不能出任何大的闪失,授人以柄啊,到时候就是朕也难帮你了。”

    “那是那是,小弟一定为天王鞠躬尽瘁。”韦昌辉连连点着头,随即打了个哈哈,“东王最近脾气是越来越大了,看上去海丰兄弟也很怕东王呢。”

    洪秀全把最后一瓣儿柑橘放进嘴里,从袖筒里抽出个已经很旧的手巾,擦了擦手,“天朝不能没有朕,也不能没有东王,至少现在是这样。”他的话说的很是随意,同时用种奇怪的眼神儿看了看韦昌辉。

    韦昌辉明白了,天王根本不傻。就好比天王什么都讲究,可偏偏舍不得丢掉那个旧手巾一样,是节俭?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好象都不是,只有天王自己知道。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该搞点儿实际的了。不过,一想起要去的是庐州,他的头又疼了起来。

    林海丰被杨秀清召到东王府,先是挨了东王好一通数落。各方面都在拼尽全力做着各种东征前的准备,你林海丰居然不顾大局,胆敢撂挑子,简直是不可理喻。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你林海丰居然还张口要讨什么王娘,更是情理不通。这也就是你林海丰,要是换个别人,非先给你五十军棍,叫你好好清醒清醒。

    林海丰老老实实地接受着东王的训斥,还显出一副很是自责的样子,看得正在杨秀清身边儿帮指导他练字的傅善祥止不住地想笑。唉,东王啊东王,您怎么就老爱上当啊?这个安王殿下,实在是太狡猾了。

    杨秀清一段时间以来,开始抽时间学习起了文化,从林海丰和郑南的身上,他领悟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古人再多的好经验也无法借鉴。数落够了,字也写的差不多了,他感觉最后这张纸上的几个字蛮不错。于是,他放下手里的笔,拿起写好的字幅,仔细又看了看,瞅瞅还在那里坐着的林海丰,“来看看哥哥的字写的如何?”

    哦,骂够了啊。林海丰噌的跳了起来,凑到跟前儿,接过东王手里的字幅,品味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字,好字,呵呵,王兄的字彪悍、帅气,真是绝佳上品。”他其实都是在胡说,他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好字,只是觉得大字写的正正方方就该是好,要么就是像主席的狂草。说到底,就是他景仰的主席的狂草好在哪里,他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傅善祥奇怪地看看安王,要说东王的楷书写的这几个字还有点儿说的过去了,总不象以前那样歪七扭八的,可即便如此,从哪方面也看不出东王字里的彪悍啊?

    “不会是在奉承哥哥吧?”杨秀清甩动着有些酸涨的胳膊,很是得意。

    “没有,绝对没有。”林海丰认真地说着,“王兄的字不知道比小弟的要好上多少倍。”

    “对了,这么长的时间,殿下安王府出来的公文、信函一看就是出自柳湘荷之手,还没见过您的亲笔呢。”傅善祥瞪着大眼睛,看着林海丰。

    “我”林海丰脸都不红一下地哈哈笑到,“那可不是因为我懒,是我写不好啊。”

    “呵呵,看来本王也有比你们这些文人强的时候啊。”杨秀清坐了下来,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他看看林海丰,“海丰老弟,有人说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有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以为哪个更合理?”



………【第一三四章】………

    “王兄可是给小弟出了个大题目啊,”林海丰看着手里的字幅,认真想了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明末学者顾炎武说的是,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见,国是国,天下是天下,国与天下本不是一回事。”

    “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好比汉朝取代暴秦,秦二世昏庸残暴,天下万民苍生不得食,自然有人要取代它。作为一般的百姓来讲,你可以为挣得一食而加入推翻暴秦的行列,当然也可以袖手旁观。换句话说,国家政权的交替,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事情,有德者为之,无德者避让。而天下兴亡,却是不同了。天下兴,则民族兴,天下亡了,整个一个民族就亡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份子,都有振兴民族的权力,同时也有保卫整个民族不亡的义务和责任,谁都不能再袖手旁观。就如同我们现在,整个我们民族的文化、乃至衣冠都被扭曲和改变了,如果有一天,连语言再给你改变了,咱们还是什么?”

    “语言?语言可不好改变。”杨秀清在思索着林海丰的话。

    “不是好不好改变的事情,”林海丰轻轻摇摇头,“满清入关之所以什么都敢改而惟独语言没改,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太贫乏了,上不了台面。也暂时需要用我们自己被歪曲的文化,来迷惑和麻痹我们的思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谁能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

    “真是太可怕了,”傅善祥觉得安王殿下想的就是深远,“幸亏现在有了天王领着兄弟姐妹们建起了天国,否则”她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才好了。

    “不是可怕,是可悲啊!”林海丰慢慢卷起手里的字幅,脸色沉重,“满清统治整个汉民族二百年了,而失去了天下的人们却还沉浸在梦幻中,无耻地颂扬什么康乾盛世,和强汉盛唐比起来,他们能算得上什么?中国毁就毁在那些卑鄙、下流和无耻的败类文人手里了。正是他们帮助了满清,愚弄了广大的百姓。我们的百姓有文化的太少了,太容易被欺骗了。”

    “要不说那些有文化的腐儒们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杨秀清愤愤地说到,“没有他们,清妖也不可能在中原得势。当然,还有海丰兄弟说的那些汉奸们。”

    “呵呵,王兄的打击面可是广了些啊,”林海丰微微一笑,“文化可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分怎么去使用。改造一个社会是离不开文化的。我们要鼓励贤明的文人加入天朝的队伍,壮大我们的力量,发扬广大我们的汉文化,也是我们的新文化。同时也要坚决打击那些文人中的败类,对那些死不改悔的无耻之徒,甚至要从精神和肉体上加以消灭。”

    杨秀清疑惑地看着林海丰,“这么说,反孔也是对的了?”

    “当然对,天朝倡导的男女平等、天下大同本来就是对孔孟旧礼教的抨击。”林海丰笑着,“不过,反并不意味着烧和删改,也不意味着所有孔孟的弟子都是死不改悔之徒。王兄不妨细想,天军中没有以前的孔孟信徒吗?人的思想是可以逐渐转变的。满清尚知道利用咱们的文化来奴役咱们,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文化来打击满清呢?”

    杨秀清点了点头,林海丰说的对,包括天王洪秀全本人在内,天军骨干里的确有不少都是以前的孔孟信徒,而现在却都是坚定的反孔孟份子。

    “反孔孟反的他们提出的糟粕,好的却要继承。”林海丰说到这里忽然呵呵一笑,似乎很随意地接着说到,“说到反孔孟,小弟倒想起一个英国人弥尔顿来了,这个人很有意思。”

    杨秀清喜欢听故事,一听林海丰这么说,马上身子向前探了探,“仔细说说,这个弥尔顿有什么故事?”杨秀清以前没有文化,但是他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他的许多经验,都来自于记忆中的故事。

    “这个弥尔顿好象是个诗人,在英国革命中,他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和人民应当是平等的。人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国王、皇帝推上宝座,只是因为国家必须有一个权力的象征。国王是为人民而活着,而不是人民为国王而活着。弥尔顿还提出,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归于人民,立法机构也须由人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产生。国王、皇帝都必须服从法律的约束,如果他们违法作恶,人民便一样可以依法加以惩罚或废黜。”林海丰看看听的入神的傅善祥,又看看杨秀清,“相比起孔孟提出的三纲五常,还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之类,弥尔顿可以说是他们的死敌了。英国革命后的制度,完全不同于满清。在英国,国王是要接受法律的监督的,而满清不是,咸丰是皇上,大清国就是他的家,国法是他定下的家法,只对奴才,不对自己。甚至咸丰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变成是法律。”林海丰拿出咸丰作引子,却没有说天王洪秀全。

    “这个英国人倒蛮有意思的。”杨秀清念叨着。

    “是啊,”林海丰点了下头,“还有一个德国学者说的话更有意思。”

    “哦,说的什么?”杨秀清现在开始感觉洋夷可不只是单单会贩卖鸦片,他们也会革命。

    “他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想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林海丰呵呵笑着,“王兄、善祥,你们说,外国人是不是很现实。自己不动手,什么好东西也到不了手里。”

    “如果更多的人都能了解一些自己以外的事情,也许天朝会发展的还快。”傅善祥感慨地说着。

    林海丰笑了,他看看杨秀清,“善祥就是聪明啊。其实,善祥应该抽时间办个报纸,可以几天出一期,把天朝的大好形势告诉人们,宣扬那些为了天朝英勇献身和努力工作的各行业优秀人物,宣传天朝的政策。这对鼓励人们献身天朝的热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纸,什么是报纸?”等听完林海丰详细地介绍了报纸的刊发和益处之后,杨秀清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他看着傅善祥,笑到,“那善祥就也办个报纸,这洋人的上帝都给学来了,报纸也要学来啊。我看,就叫大天京报,气派!”

    “哈哈,王兄啊,强大不要老挂在面子上呀。真正强大的时候,咱们就是不说什么,别人心里也会明白的。”林海丰笑着。

    “呵呵,以善祥看还是叫新天京报好些,两位殿下以为如何?”傅善祥看着东王和安王,问到。

    “新天京报,”杨秀清品了品,点点头,“不错,还是善祥聪明。就这样定下了,人员、刊发就都由你来负责了。”

    “善祥可没有做过呢,”傅善祥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海丰,“那安王殿下要帮助善祥啊。”

    一个板没拍,报纸马上就要诞生了。“当然帮忙,东王兄的事情,谁敢说不帮啊?”林海丰笑了,“没做过不怕,万事总要有个开头,如果不是天王和东王领着大家闹团营,不是还没有咱们的太平天国吗?”

    “北王要离开天京了,他兼任的财政部大臣一职要换个人,我考虑叫赖文光接替。”杨秀清看着林海丰,“赖文光这个人很仔细,在天京安抚使任上也表现很得力。不过,空缺的安抚使也是个关键的位置,还要能和宣娇妹子搭配好,老弟想想谁来担当合适?”杨秀清之所以把对林海丰来说还不是很熟悉的人事安排提出来,就是想叫林海丰离开天京前,安排个自己喜欢的人留在天京。

    “小弟有个建议。”林海丰想了想,“庐州安抚使胡元炜是个不错的地方官,既是进士出身,又是主动降顺天朝的满清官员。既然北王去了庐州,不妨把胡元炜调来天京任安抚使。正如王兄说的那样,这个位置很重要,咱们把它叫胡元炜来担任,刚好给那些正为满清效力的人们看看,做个榜样。”

    杨秀清心里叹息了一声,笑了笑,“好,就依老弟说的。”说完,他转头看看傅善祥,“善祥啊,你先出去下,我要和海丰说点儿私事。”

    看着傅善祥出了书房,带好门,杨秀清瞅瞅有些疑惑表情的林海丰,呵呵地笑了,“有些话当着善祥在不好说。一个呢,就是东征期间各地方官员的委派老弟可以事先做主,公文报回来后哥哥照准不误。这样方便老弟的东征事务,减少时间上的耽搁。另外一个,哥哥只是一提,老弟可以考虑考虑,不行也不要为难。”

    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神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