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悄诰芫岛陀泄斓绯担馄涫凳且恢值湫偷氖鼐上笳鳎嵌跃幼≡诔悄诘睦习傩障硎芴斐驴萍挤⒄谷ɡ奈蘩戆幔且恢秩擞肴酥洳黄降鹊谋硐郑哺逑殖隼戳吮本┤说哪侵旨瞬凰冀 ⒗钟谘鸫τ诺奈疑罱谧唷还本┦姓廊徊晃一姑魑墓娑ǎ本┠诔蔷芫嫡庖焕喽猿鞘杏醒现匚廴镜恼撸涝吨葱邢氯ィ魏稳瞬荒芨摹�
我们坐上一辆能够同时容纳八个人的马车,离开坐落于丰台辖区的北京火车站,沿着南北笔直的宽阔水泥路,奔跑了大约有数分钟之后,就看见了横在面前的那条新开通的,依傍着护城河,比脚下的路还要更宽阔的环城公路。路的对面,就是每回看上去都是一般新艳的永定门的城楼。
接我的人介绍说,北京多年来着力打造的海淀、丰台、朝阳这三个崭新的陪城,眼下都已初具规模。海淀不仅是所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集中地,建筑的模式上,依旧采取的是集古朴和典雅于一身。而行政机构居多的丰台,还有东面的金融和商务中心的朝阳城,则是令人完全眼目一新全现代建筑。
的确,由火车站进入到永定区,我就体会到了,其实,北京的新老融合和搭配,是那么的完美,又那么的富有深意和内涵。
永定区曾经就是当年那个破破烂烂的,只有“贱民”才会聚集在这里的那个北京外城。如今,顺着一条笔直的中央大街一直北行,直到正阳门下,两侧所见到的不是一所所的学校,就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和运动的场馆,还有一家一家的商场。
进了正阳门,踏上古老的北京内城,在林主任的努力之下,她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被一直完整地保存着。还是我熟悉的那个“皇城”,要说到变化,她唯一的变化就是整座中心城比我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更整洁、更漂亮,另外,就是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胡同里,那比过去更多的一辆辆奔跑着的大小四轮马车,还有那川流不息的脚踏车。
听陪同的人员介绍说,在已经包括了永定区在内的北京的中心区里,当云集丰台的政府机构及家属还在用蜂窝煤采暖、烧饭的时候,这里已经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经过整体改造后的集中供暖及自来水、煤气的全覆盖区域,无论你走到那一个角落,再也见不到任何从前那样在做饭和取暖时弥漫而起的浓浓烟雾,更看不见其它工业城市里林立的烟囱。
正如林主任当年描绘的那样,在这里,天朝政府开创了世界的先河。除去各大休闲场所及其附属的服务性设施,如随处可见的宾馆、饭庄和各类商品店等等之外,仅在东西南北四城及永定区设有数量不多的轻工业作坊。这五个区里最多的就是学校、博物院、书画院和图书馆,近百所十年全日制寄宿学校分布全城,为数十万孩子们提供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听陪同的人员讲起,曾经有许多次那些外国的元首们在这里观光之后,在瞠目结舌之余,总不会忘记给天朝政府提上一个建议,“这里是远离尘嚣的人间天堂,是一座无与伦比的美学博物馆,在这个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寸土寸金的最佳居住区里,根本不应该放置这么多的学校,而是应该开发成一处处的花园别墅及商务中心,它会带给你们数不尽的财富……”
可你知道林元帅的回答是什么吗?陪同的小伙子说到这里,忽然眨巴着眼睛问我。
我笑了,我猜得出元帅的回答一定很经典。
元帅说,我们的确需要钱,没有人愿意跟钱过不去的。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是比金钱更珍贵的财富。这样的天堂,只有孩子们才配享受。
穿行在以往只有属于皇家专用的“金鳖玉桥”,看到的是一队明媚的阳光下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的孩子们。男孩子们是清一色的蓝色短裤,白白的短袖上衣,扎着五彩发带的漂亮女孩子们,则是穿着湖蓝色的背带裙,多数的孩子们脖子上,都系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
这个时候,两边绿树环抱,微波荡漾的“海”面上,飘来了一阵阵孩子们的那甜蜜动人的歌声,“……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听着听着,我看到身边夫人在流着喜悦的泪,而我,眼睛也开始有些湿润了,我们又想到了那位已经长眠了的老伙计。老伙计啊,你就安心地在天国等着我们吧,咱们的付出没有白白地浪费,为了这些幸福的孩子们,值得,值得啊……”
这是太平天国秘密战线上的功勋战士,同时肩负着老战友重托的张祖光,在作为太平天国联邦朝鲜特别区的人民代表,二十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的真实记录。
………【第四六九章 秋天的收获(一)】………
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继林海丰在北京与由蒙古各大部落王公组成的代表团达成共识,石祥桢、韦俊指挥的红二方面军前锋部队开始开进蒙古大草原之后,成都,也转来了西南军政公署曾水源的快报,西藏噶厦政府签署了同意接受天朝红军和平进入西藏协议,不仅如此,摄政热振呼图克图还专门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千里迢迢地赶来了天京。
要说起现在的西藏来,那也是多事之秋。
三年前,七世**圆寂了,就在那边“转世”的灵童还没有寻找齐全呢,这里,去年才刚刚亲政、年仅十八岁的十一世达赖喇嘛,竟突然又在布达拉宫内暴毙身亡。西藏的政、教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极度慌乱之中。
还早在太平天国红军平定四川伊始,林凤祥、秦日纲、黄再兴等人就代表天朝政府,向西藏政教领袖发出了和平的倡议,希望大家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利益,在西藏是太平天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大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西藏的所有涉外事宜,统一交由太平天国中央政府负责,保证天朝红军顺利进驻西藏,至于现有的藏军,天朝红军将予以整编,大家一同来加强和巩固国防,消除多年以来西藏地方就一直实际存在着的那种有边无防的现象。西藏地方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天朝政府在这块土地上行使主权,稳定西藏的政治和社会局面。
倡议书同时表示,太平天国中央政府将会充分尊重和照顾到西藏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感情之下,除给予“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之外,还可以“对于西藏的现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中央政府不予变更。达赖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中央政府亦不予变更。**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也应予以维持。”“西藏各级官员照常供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庙。”“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政府不加强迫,但西藏地方政府应根据发展适时自动进行变革,以改善西藏人民之生活。当人民迫切提出改革要求时,中央政府亦将采取与西藏上层协商的方法解决之。”
此后,主持太平天国政府西南军政的曾水源,通过多种渠道,一直在耐心地向西藏的上层摇动着和平的橄榄枝。
然而,在西藏上层内部,却是一直有着两种声音。
一种是受益于“大清”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大贵族们。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大革命,对于看似封闭的西藏,也不是任何风声都吹不进来。远的不说,单单一个四川“闹腾”得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就足够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害怕和担心上一阵子的了。藏区那些天天背地里唱着“山上有没主的野兽,山下没有没主的人”,以往可以任由他们剥皮抽筋连个屁也不敢放的“差巴(领种差地所支差的人)”、“堆穷(意为小户,有的则是外来的烟火户)”和“朗生(奴隶)”们,一旦要是腰杆子背后有了那些什么见富人眼珠子就红的红军支持,不造他们的反才新鲜。再加上满清驻藏大臣满庆及驻藏帮办大臣赫特贺之流的蛊惑和怂恿,这些人曾经摩拳擦掌,发着大有要跟太平天国政权对抗到底的喧嚣。
而主张和平解决西藏归属的人士,却多集中在各大寺院的达赖的嫡系门徒之中。多年来,西藏的边境上一直不稳定,尤其是近几年,早就对西藏垂涎已久的英吉利殖民下的东印度公司,为了掣肘太平天国政府声势浩大的光复行动,开始不断地在边境挑动争端,借以对西藏上层施压,逼迫西藏上层接受他们极力鼓吹“**建国”。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满清政府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憎恨洋人的贪婪,及对满清无所作为的失望,使得这些渴望西藏永远有个和平环境僧侣们,自然而然地就把寻求和平的目光转到了太平天国政府的身上。
正如天朝的土地改革不可能不被西藏的贵族们知晓一样,太平天国政府军队在战场上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满清辫子兵,尤其是痛打沙俄侵略军的风采,自然也会通过种种途径,传进他们的耳朵。西藏是中国的,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而太平天国政府指挥下的军队才能叫所有国人顶天立地的活着,所以,为了西藏更好的明天,他们就只有、也必须倒向这里。
另外,更通晓佛典之轮回之道的他们,从短短五十年间,就连续发生刚刚十一岁的九世大喇嘛达赖蹊跷的暴亡,才二十二岁就英年早折的十世大喇嘛达赖,再到如今又毫无征兆就暴毙而亡的十一世达赖大喇嘛身上,敏感地嗅到了那个大清早晚衰亡的气息。他们的心里最清楚,达赖大喇嘛可是当年了依靠大清的宠幸,才由西藏的各派势力中脱颖而出的“新生力量”。大清成了昔日的黄花,大喇嘛哪里还会好受。西藏历来派系纷杂,眼下,暗中企图与达赖争权夺利的人非止一派两派,如果不及时找个更硬的靠山,未来的“转世灵童”金瓶掣签无法举行不说,很有可能由此还会失去既得的大好局面。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一门的呼应。经过扎什伦布寺的寻访,在后藏托布加地方的竹仓村等地已经寻找到和即将找寻到八世**的“转世灵童”候选人,可现在他们也是为很有可能无法依照法例举行“金瓶掣签”而苦恼不堪。驻藏大臣满庆和驻藏帮办大臣赫特贺几次三番上门,拍胸脯、跺脚丫,指天发誓大清就如昆仑雪山,永远不会倒掉,并再三申请,届时将会一如既往地前来主持举行金瓶掣签大典。可摄政热振活佛用沉默回答了他们。热振活佛心里在想,算了吧,我可不希望看到第四个夭亡的大喇嘛了。
于是,西藏传言四起,最多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眼看着西藏的和平声音越来越壮,一些不甘心失败的人也在四处散布种种谣言,挑唆和制造各派力量之间的矛盾,煽动人们组织起来,坚决反对那些肮脏的汉人进入圣洁的藏区,建立一个属于藏人自己的“大藏国”。不久,那些刁蛮之徒把目光盯在了汉人的身上,难得见到的少数汉族平民开始受到残害,就是驻藏满清军队中的汉人官兵,也成了他们的狩猎的对象。零散外出的汉兵陆续“失踪”,等到被发现,早已成了被分裂得一块块的残缺躯体。再往后,就连个别驻藏军队的满洲官兵也难逃劫难。
这是与洋鬼子狼狈为奸的藏奸之恶行,不仅以热振活佛为首的西藏上层人士心知肚明这一点,就是满庆和赫特贺也看明白了,那些极力反对西藏和平归属太平天国政府的混蛋们,并不是出于对大清的忠诚,而是别有用心,是想把西藏从完整的中华国土上割裂出去,而最终受益的也根本不会是藏人,却是那个躲在背后见不得人的英吉利的幽灵。
明白了这一点,满庆和赫特贺的态度骤然改变。一方面,他们开始与热振联手镇压那些敢冒出头来的藏奸们,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默认西藏和平解决的主张,并希望天朝红军尽快地进藏,好好地震慑震慑那些该死的藏独们。在他们的心里,西藏给了太平天国,总是比给了外人好。因为,大清不可能就此永无中兴之日,倘若等到了那一天,西藏还是大清的。
于是,藏独的叫嚣随之渐渐地低弱了下来,并最终为巨大的和平声浪所淹没。
………【第四七○章 回家了(一)】………
杨秀清、石达开、郑南率领文武大员,在天京的码头,以极其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西藏使者。
船还没靠岸,摄政热振活佛的代表甘丹赤巴(西藏三大寺之首、藏传佛教格鲁派正式创立的标志的甘丹寺主持)罗桑钦热旺觉、僧侣代表啞靼⑵胪蓟罘稹⑽鞑氐胤礁料么硐脑锝懿ǜ谅椎纫恍邪儆嗳耍捅话渡夏瞧苹趾甑木薮蟪∶娓卸恕�
码头上,红旗飞舞,前来欢迎的天京各界人士更是人山人海,欢呼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在热情洋溢的欢迎人群中间,是上百个一色红绸裹头,杏黄色飘逸汉服的男男女女,正在朝着他们这里频频地抱拳致意。
“最前面的那位,就是咱们天朝的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长杨秀清,左面那位是石达开副委员长,右面的那位,就是咱们天朝共盟会的郑南副主席,后面的那位女子更不简单,她不仅是咱们天王的胞妹,郑副主席的夫人,还是咱们天朝赫赫有名的女大将军,天京的警备司令官……”也仅仅是第二次来到这里的西南军政公署内务部总监李永和,压抑不住喜悦地向身边的罗桑钦热旺觉活佛等人介绍着。
在成都,在来的路上,罗桑钦热旺觉、啞靼⑵胪肌⑾脑锝懿ǖ热司痛釉础⒗钣篮偷热说慕樯苤械弥炀┯胛鞑夭煌魑焱醯暮樾闳皇翘斐竦囊桓鼍窳煨洌斐淖罡叱す伲褪茄矍俺鱿衷诼胪飞希怕巢永玫男θ荩铀堑难钚闱濉U庖凰布洌堑男睦锛负跏遣辉级叵氲搅恕盎实邸闭饬礁鲎郑桓鲇牖实廴ɡ嗤闹粮呶奚系拇笕宋铮尤荒芄磺鹄吹秸饫铮袷怯蚓帽鸬那兹艘谎睦从铀钦庖恍蟹菜字耍庵志薮蟮娜儆蔷钥梢运档蒙鲜乔拔薰湃耍笪蘩凑吡恕�
“欢迎,欢迎啊,我代表天朝所有的人民,热烈地欢迎你们的到来,”一见船刚靠稳码头、那块红布裹着的跳板一挨着船帮,就急急冲上岸来的罗桑钦热旺觉,杨秀清赶紧上前两步,从跟上来的女兵们手里,接过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极其真诚而又亲切地搭在罗桑钦热旺觉和啞靼⑵胪肌⑾脑锝懿ǖ募缟希婧笏趾显谛厍埃炖锖鋈凰党隽苏庋乃母鲎郑霸鞯吕眨 �
伴随着这一切的发生,刚刚寂静了片刻的码头上顿时又是欢声雷动,最特别的是,在这片欢腾之中,还响起了丝竹声声。这种悠扬的乐曲,恰恰又是岸上绝大部分人从来也没有听到过的,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的悦耳动听。
不过,这突然而起的似乎是有些似曾相识的乐曲,却给来自雪域高原的罗桑钦热旺觉一行人,从中感受了一些明显的家乡的风情。此时,只有正在与石达开等人一起,给一个个风尘仆仆的藏族朋友们敬献哈达的郑南才知道,这首乐曲是他们那个年代风靡的,才旦卓玛的“洗衣歌”。
“扎……扎西德勒!”不知怎么的,在如此的环境下,自认似乎已经完全超脱了凡世的罗桑钦热旺觉活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