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九福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筠心自然是应下。

    筠心便与董鄂妙伊研究学堂的建筑。

    这条街既然是为了和洋人街打擂台,那风格就要是古香古色的……
183终回京家人团聚
    一转眼就到了康熙五十五年,过年时,相比去年的冷清,今年胤禟在,还多了一个安安,还有老十,更是热闹的不行的。

    只是这热闹的背后,隐藏着几分伤感,因为这或许是董鄂妙伊和筠心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今年无论如何,董鄂妙伊也要回京城了。

    董鄂妙伊又开始不断的嘱咐筠心,筠心也只耐着性子听,她心中也多些愁绪,孤身在外,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好在,两人说着便聊起了书院的事。

    满归书院,便是年前这母女俩商量的书院,现在已经盖好了,就等着开春了,招上学生。

    众人听说是免费的,虽然惊讶,但是更多的是旁观,毕竟,念不起书的人还是少,这书院里只是岛屿上的孩子还有些穷苦孩子。

    家里但凡能供得起孩子念书的,基本上都会请先生或是送到大一点的书院,毕竟还能交些朋友呢,虽然听说以后会有洋人讲课,但也不过就是听说而已。

    筠心一旦摸到路子了,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单纯的说,这书院其实就是给这条街打名声的,只有将来更多的人愿意上满归书院读书,这条街的铺子才会卖的好。

    董鄂妙伊笑道:“还好这街当时的铺子修的一样,不然还要重新在修。”

    这条街两边,都是三层小楼,一层可做买卖,二三层可以住人,都是青瓦灰墙,看着干干净净的。

    筠心道:“便是重新修也没有关系的,只在书院门口写上饭出劳力者,可以让家中孩子免费读一年。”

    董鄂妙伊摇摇头道:“那书院里人还不满了?”

    筠心无所谓的道:“额娘,放心,我还就怕她不满呢。”

    董鄂妙伊摇摇头,只让筠心自己去办。

    过来年,开了春,书院便开起来了,人确实是不多,不过是些穷孩子。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时候,书院不但免费让孩子读书,还管中午一顿饭,并且还没人发了一套衣服,便是笔墨纸砚,书院也提供,也可以带走,只是并不许浪费。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书院每月都考一次试,若是考的好还会有奖励,便让学生便有那没有给家中孩子报名的人后悔了,便是在学不到什么,倒也可以省些家中的嚼用。

    可是,再去报名已经晚了,说要等三个月后。

    不过若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进步的,便送回家去,明年再来。

    而正如董鄂妙伊猜想的,整条街的铺子也因为这些学生,买卖好起来,甚至到后来,还有那江南的才子过来,见环境不错,竟然买了铺子。

    总之不到半年,这条街就起来了,而也有更多的学生来报名。

    只是这后报名的就不能免费了,不过也不贵,都是统一的银子,一人三个月一两银子,含午餐笔墨纸砚还有一套衣服。

    最后,甚至连安妮夫人的儿子都来这里读书了。

    董鄂妙伊看到这个样子也就放心了,在五月里,终于要启程会京城了。

    事实上,胤禟和胤俄早在开春便先走了,只是并没有回京城,而是干别的事了,不过董鄂妙伊走的时候,对外都称胤禟也在马车里。

    来了个金蝉脱壳。

    董鄂妙伊便是放不下筠心,也只能放下了。

    桃红最后还是留下来照顾筠心,有桃红在,董鄂妙伊也放心些,她自是会向宜妃复命。

    回程的路董鄂妙伊走的水路,要来的时候要快很多,不过最主要是因为坐船,别人看不出来胤禟在不在,至于船上的人则都是可靠之人。

    郎世宁也跟着她一起去京城,另安排一条船。

    董鄂妙伊不过是刚坐船的时候有些晕船,后来也就好了,她还要照看安安啊。

    估计等安安到京城,正好是一周岁,到时候还可以在京城抓周。

    其实对于是否带安安回来,董鄂妙伊与胤禟也商量过,孩子毕竟还小身体又不好,用大夫的话,不见得养活,既然这样那便跟着他们把。

    董鄂妙伊只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的过了抓周,大夫说过了一周岁,身体就会好起来了。

    董鄂妙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也不知道胤禟到哪了。

    董鄂妙伊猜测着胤禟应该是去做生意了,对于胤禟来说,最拿手的就是做生意,有的时候机缘巧合,胤禟就能大赚一笔,这财运不是一般的好。而从现在的局势看,要想在皇子中立住教,对于胤禟来说,做生意是捷径。

    谁都需要钱啊。

    只希望胤禟千万不要出事。

    董鄂妙伊东想西想,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回京城毕竟还是好事的,回京就能见到弘晸了。

    说起来,她现在甚是觉得对弘晸愧疚,她有三年多没有看见弘晸了,也不知道弘晸是胖了还是瘦了,虽然弘晸每一个月都写信过来,只满纸的说一切都好,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相比之下,筠贞筠灵毕竟还有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

    弘晸又在宫中读书,怕是有不少的烦心事。

    想到这里,又不免想到宫中,其实甭说宫中,就是宫外也有不少是非门首当其冲便是那个李四儿。

    董鄂妙伊冷笑了下,她路已经铺好了,就等着回京城后给李四儿一击。

    想想,董鄂妙伊才觉得京城有趣些。

    就这么着在船上待了将近两个月,他们才到天津,董鄂妙伊是有意这么慢的,毕竟她要等胤禟他们一同入京的。

    他们陆路又有事在身,还是要慢些的。

    他们在天津等了三天才见到胤禟和胤俄,这两人一路赶来,胤禟也不嫌弃骑马不舒服了,只巴不得飞过来。

    两拨人这才会和,会和后又马不停蹄的回京城。

    他们如此虽然瞒了其他人,但是是瞒不过皇子和皇上的,好在胤禟是打着给皇上做买卖的名声去,而且胤禟这次还抬了六十万两银子,还有些西洋的物件,想来就是为了这银子,皇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胤禟现在是花钱买命呢。

    又过了三天,他们终于到了紫禁城。

    董鄂妙伊没想到自己对京城还是这般的熟悉,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城似的,丝毫没有不适应感。

    他们一回京城,便先拜见皇上,皇上自是留下胤禟与胤俄,董鄂妙伊便来翊坤宫。

    一入宫,就见宜妃下面站着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

    这两人自然是弘晸和筠贞。

    董鄂妙伊满心激动,只先给宜妃请安,宜妃这些年来也有些显老态了,看着倒是柔和了不少,连忙让董鄂妙伊站起来。

    弘晸和筠贞才对董鄂妙伊请安。

    董鄂妙伊忍着泪道:“快起来吧。”

    这些人眼中都含着泪,只互相安慰,董鄂妙伊见弘晸个子长高了不少,就是有些瘦,筠贞也越发的漂亮,气度越来越大气,只对宜妃道谢:“多谢娘娘对孩子们的照顾。”

    宜妃抹了抹眼泪道:“都是本宫应该的。”顿了下,道:“心儿怎么没有回来?”

    董鄂妙伊心中一酸,只忍耐着,道:“心儿晕船,走的陆路,有桃红姑姑照顾,娘娘放心吧。”这是他和胤禟先商量的词,等到以后再对宜妃说出实情。

    宜妃虽然觉得让筠心自己走陆路不妥,但是毕竟董鄂妙伊刚回来,便也不多说什么,又道:“快把安安给本宫抱过来。”

    宜妃一抱安安,就知道,安安身体孱弱,道:“倒是辛苦这个小家伙了,本宫看着安安好像睡的不踏实,回头让太医好好把把脉。”

    董鄂妙伊道:“儿媳也是这样想的。”

    宜妃还想说什么,见董鄂妙伊满脸疲倦,便道:“你们先回家吧,本宫看着老九一时半会是不能接你们了,回去后先休息几天,本宫这里不打紧。”

    董鄂妙伊自是道谢,这才带着弘晸和筠贞回府。

    两人有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府上了,心中也甚是想念,都很是高兴。

    董鄂妙伊细细问了两人衣食住行,知道没有受欺负,如此便好。

    到了家中,弘晸才问道:“额娘,妹妹到底怎么回事?”他是知道筠心不会晕船。

    董鄂妙伊顿了下,道:“等你阿玛回来了再和你解释,你放心,心儿她没有什么事,好的很。”

    弘晸与筠贞再才放心。

    筠贞又羞涩的道:“额娘,听皇玛嬷的意思,是想将女儿留在京城。”

    她在宜妃身边住了三年,自然是有感情的,只是她要留在京城,将来谁去扶蒙?总不能心儿妹妹吧,因此先告诉董鄂妙伊。

    董鄂妙伊揉揉筠贞的头,道:“好孩子。你只管听你皇玛嬷的话。”

    筠贞眼中才露出些许高兴,她何尝不想留在京城呢。

    这事筠灵也过来请安,筠灵现在长的越来越像董鄂继伊,远远的看着根本就是个大家闺秀。

    筠灵也是懂事的,这两年心中多少也清楚自己的身世,只向董鄂妙伊请安。

    董鄂妙伊心中更觉得对筠灵愧疚。

    筠灵不免也问起筠心,董鄂妙伊也只是敷衍过去,众人只当她太累,便都退下了。

    董鄂妙伊心中也难免想起筠心,若是也在这多好?可惜世事难全。
184筠灵的壮志豪言
    胤禟当晚并没有回来,据说是留在宫中了。

    董鄂妙伊一夜没有睡,一来担心胤禟,二来安安因为路途颠簸,所以有些发烧。

    说来,在广州时,安安并没有生过病,现在猛地发烧了,董鄂妙伊自然担心。

    筠贞本来想在一旁帮着董鄂妙伊,董鄂妙伊则让筠贞先回去了,这边也是等太医,筠贞好好休息明日还要见阿玛呢。

    筠贞向来柔顺,听董鄂妙伊这般说,也就回去了,

    筠灵也在,董鄂妙伊也是如此说,不过筠灵则笑道:“额娘,我从小喜欢医术,闲时也经常看医书,懂得一点,现在既然太医还没有来,先让女儿看看吧。”

    董鄂妙伊有些迟疑。

    筠灵又道:“病情最是忌讳耽误,女儿只是看看,若是看不出来也不会瞎说的。”

    董鄂妙伊道:“我自是不怕你瞎说,只是担心安安过了病气,我看着是有些发烧。”

    筠灵道:“不碍事的,额娘。”说着便到安安身旁把脉。

    一旁的鹂语看向董鄂妙伊,董鄂妙伊摇摇头,不用阻止筠灵。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筠贞十一岁,筠灵也十岁多了,个性已经显出来,筠贞是个体贴柔顺的女孩子,想来是因为在宜妃身旁待的时间长了,毕竟是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对待老人也是耐心十足。

    筠灵其实也是寄人篱下,但是性子要更独立些,很像……很像董鄂继伊,董鄂继伊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从来不信命,一定要在最坏的时候活的最好。

    现在看来这样不是不好,只是有的时候还是要看清自己的。

    董鄂妙伊想起董鄂继伊走的时候,那种惋惜的感觉还在心中……

    筠灵笑着转过头,看向董鄂妙伊,才见董鄂妙伊愣愣的瞅着自己,坦然一笑,道:“额娘,弟弟应该没有什么事,就是这边气候太干,想来有些上火,多喝些米汤就好了。”

    董鄂妙伊回过神来,筠灵不是董鄂继伊,筠灵的董鄂继伊的女儿,可也是她的女儿,筠灵像董鄂继伊,可她也会影响筠灵的,筠灵不会像董鄂继伊那样的……

    董鄂妙伊笑着点点头,道:“好,那就好。”

    过了会太医来了,果然正如筠灵所说,并无大碍。

    董鄂妙伊也就放心,对筠灵道:“这一晚就辛苦你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筠灵有些迟疑,想到董鄂妙伊今日刚回来,本来就累了,怕是不想听她说什么,可是这个时候只有她和董鄂妙伊,却是个好机会,若是过几日,忙碌起来,怕是顾不上她这边。

    董鄂妙伊见筠灵这样,猜到或许是有话对她说,便问道:“筠灵怎么了?可是我不在家的时候,有人欺负了你?”

    董鄂妙伊最怕的就是这个。

    筠灵笑道:“额娘放心,我们怎么会被欺负!”

    董鄂妙伊点了点筠灵的额头,道:“看把你得意的,那有没有欺负别人?”

    筠灵摇了摇头,顿了下,道:“听筠贞姐姐说,她将来可能会留在京城?”

    其实这个应该不算是秘密,稍微想想应该也是能猜到的。

    但是这件事,她是今日才知道的,还没有想到怎么办,只拉过筠灵,搂着她,道:“灵儿,你和筠贞一样,都是额娘的女儿,女儿不会厚此薄彼,筠贞是因为宜妃娘娘那里,我会和你阿玛商量的,不会让你扶蒙的……”

    谁知道筠灵一笑,道:“额娘,女儿就是想和您说,我要去扶蒙。”

    董鄂妙伊一愣,连忙道:“灵儿,没有必要这样的,我们会有办法的,不一定每一个格格都要扶蒙的,更何况,说不定等到你指婚的时候,就是……”就是新帝了,谁知道怎么样?

    董鄂妙伊听到筠灵这样说,第一个反应就是筠灵是存了报恩的想法才这样的。

    事实上,董鄂妙伊之前已经想过,最好连筠贞都不要扶蒙,只是事情太多,没有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为儿女操心婚事的时候了。

    筠灵听董鄂妙伊说了这些,眼睛湿润润的,但是强忍耐着,笑道:“额娘,真的,是我自愿扶蒙的,和小时候的额娘和现在的额娘都没有关系的。”

    董鄂妙伊没有想到筠灵直接说出来,她虽然没有可以隐瞒筠灵,她也不想隐瞒,但是……

    董鄂妙伊道:“灵儿,对不起,额娘对你照顾的并不好……”

    筠灵叹口气,无奈的道:“额娘,我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这样想,咱们岂不是太生分了?”顿了下,筠灵坚定的道:“额娘,我要扶蒙!这和报恩没有什么关系,养恩生恩,对我都很重要,我要扶蒙,是因为那里更适合我,我的身世早晚会被别人知道,就算不知道,他们也只当我是陈姨娘的孩子。我就要活出个人样给他们看看。”

    筠灵的话让董鄂妙伊很是惊讶,她为何这么想?其实也不惊讶,筠心不也是有她的壮志凌云?不过只是买了整条街,这个很容易实现。

    当然,筠灵的愿望也很容易实现,但是……

    董鄂妙伊只觉得头有些疼,道:“蒙古那里和京城很不一样,他们……”

    筠灵笑道:“额娘,我都知道,我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在学蒙语还要学骑马,额娘,文成公主、昭君出塞,她们都留下自己的名字了,我也会这样的。”

    筠灵说着眼神分外的坚定。

    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