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逍遥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文化及见杨广为李渊辩护,他暗自拽紧了双手,狠戾地瞥了一眼杨广,只得抱着宇文成都得尸体痛哭流涕。其实按照宇文化及所想并未说错,此事正是李渊幼子李逍遥所为,可是依据杨广所推测的也没有错,这是人之常情。可是面对爱子惨死,宇文化及不仅恨死了李渊一家,就连杨广也一起恨上了。
只是如今他是君,而自己却是臣。若是换个角度,他一定会杀了杨广为自己儿子报仇,亦挥师进攻太原郡杀光李渊一家。若是当初杨广决定走水路的话不一定会发生惨剧,只是他突发奇想的想走走陆路,没想到却是宇文成都的黄泉路。
李逍遥一击命中便立刻离开了,他深知自己全力一击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就连李玄霸都不敢硬抗,更何况是宇文成都了。因此,他随意地瞥了一眼便离开了。
“报!八百里加急快件!请皇上过目!”内侍躬身拿着加封的信件双手递交给杨广,杨广见到八百里加急文书,立即接过来认真地看了一遍,大怒道:“真是大逆不道,难道朕亏待过他们吗?居然敢反朕!”
宇文化及毕竟是朝中的丞相,爱子既然已经死了,他已无能无力回天,只得收敛心中的悲痛藏在心底。然后悄悄地拾起文书看了一遍,上面写着楚国公杨玄感在黎阳谋反,现已经率军进攻洛阳,洛阳守军已经坚守不住了。
“圣上,此事乃是国家大事!不可草率定夺,只是为何这个杨玄感会谋反?”宇文化及百思不得其解道,他知道杨玄感这个人,可是并未有过交际。无奈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
“哼!非我族类,必有异心!”杨广怒不可遏地哼道,“传旨李渊,让其领军解洛阳之围!若是击败杨玄感,就地处决不必复命!”内侍快速地记下圣上的口谕,然后直接快马加鞭的赶回太原郡,把杨广的旨意传达出去。
宇文化及见杨广让李渊领兵解洛阳之围,他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有一丝兴奋。因为他想的很简单,若是杨玄感杀了他最好,杀不了出师不利也会得到一个与杨玄感同谋之罪,照样会死去,何乐而不为呢!
杨玄感弘历华阴人,司徒杨素长子,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的贵族首领。仕隋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因隋炀帝杨广猜忌大臣,使得杨玄感内心不安,于是开始策划谋反。利用杨广出征高句丽,命他在黎阳督粮,他用职务便利私自招募士兵,屯粮于黎阳,开启谋反之路。
杨素字处道,隋朝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原是北朝士族,任北周车骑将军,与杨坚相交莫逆,任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建立军功加官进爵为楚国公,其后更是征战连年为隋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杨坚赐予姓‘杨’。
隋炀帝杨广施行新政,且酷吏当道,缺乏仁慈之心,又连年征战且大肆建造离宫及修建水渠,开凿大运河使得隋朝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隋朝的繁荣渐渐消失,逐步迈向灭亡之路。
杨玄感率先领兵谋反,每经过一个郡县得到的却是百姓的夹道欢迎,黎民百姓早已受够了这种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因此,谁能为他们带来安定的生活,他们就愿意跟谁。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他们都愿意干,哪怕是谋反都不顾,只为了换取一口饭吃。
杨玄感又姓杨,而且还是楚国公,又是朝中的礼部尚书。因此,他在贵族中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当今大隋朝的皇帝杨广大兴水利,又连年征战,且赋税徭役增加,使得地主阶层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就连杨氏宗亲都被杨广实施新政搅得怨声载道,使得这些贵族的利益遭受了损失。任何人只要自己的利益被损害,都会进行反抗的。大隋朝更是如此,这些贵族之间利益纠缠不清,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纵观历史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拥有最大的利益集团在后方支援,涉及他们的利益时就会开始谋反。于是,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想斩断贵族之间的利益。即使身为一国之君却对这些贵族无可奈何,哪怕是掌握生死大权有时候也要顾忌贵族。
因此每朝每代都对贵族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手中掌握了庞大的财力以及物力,恨的是他们的皇位可能随时不保。可是偏偏大隋朝的杨广就要去挑战他们,无论是敢反对他一律处斩,哪怕是贵族都不行。
“父皇当初真是瞎了眼赐姓给处道,让其子世袭国公爵位。若是听从我的建议,哪有今日之祸!杨玄感,你敢谋反!朕一定让你满门抄斩,还有你身后违逆朕的陇西贵族!朕等待这个时机很久了,没想到你这个小人,朕待你不薄,汝敢谋反,居然敢于陇西贵族同流合污,朕定灭你满门!”
杨广遥望东都,阴沉着脸喃喃自语道,宇文化及恰巧听见最后一句话,使得他不得不想想自己若是有丝毫的不臣之心,可能后果比之还要严重。杨玄感不熟悉,可是他的父亲杨素却是人尽皆知。
杨素为了大隋朝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破齐国,灭陈国,剿匪,大破突厥等等都是赫赫战功,可是到了杨广嘴里杨素这些的功绩居然没有丝毫的作用,而且还骂杨玄感是白眼狼。
宇文化及暗暗想道:“若是换成自己的话,自己应该也会这样的……”当初,他继承父亲的爵位一直追随在杨广的身边,他发觉杨广越来越喜怒无常,当真是伴君如伴虎。杨广的刚愎自用使得宇文化及心中黯然一片,加之爱子惨死,他心中的想法更加的确定,仿佛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吧!
他别有深意的瞥了一眼身旁的杨广,精神恍惚消失不见,瞬间变得精神抖擞。他暗暗地挺直了腰杆,眺望前方的美景。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深邃的眼睛看着前方,仿佛这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
 ;。。。 ; ;
第二十一章 救援洛阳
李渊悠闲自得地回到家中,窦氏温柔地递上一杯热茶,询问道:“老爷,是不是圣上离开了?”
“唉,是的!此次的危机我应该度过了!只是玄霸这一闹等于李家与宇文家彻底对上了,以后行事还是小心为上。”李渊紧皱眉头说道,“对了,建成他们几人在哪里?”
“建成已经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至于二郎与三郎他们说是要户部登记,至于四郎你自己想想也就知道了!可是五郎我在李府里里外外都寻找过了,就是没有看见他,不知道五郎去了哪里?”窦氏一一说道,唯独幼子李逍遥不见踪影,甚是疑惑,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什么?逍遥不在?”李渊皱眉道,他最担心的并不是四郎李玄霸而是这个最小的儿子。若是稍微惹点事情就会牵着整个李府,毕竟他那一头银发惹人注目。无论是谁都能一眼识得此人,虽然不知道他是李府中人,可是被有心人看见的话你那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虽然五郎行事风格稳重,又是小心谨慎的。可是现在却是跟宇文家对上了,他也不知道太原郡内是否有宇文化及的眼线。因此,他不得不小心行事。李渊夫妻两人忧心忡忡的担忧着李逍遥,抬起头却发现李逍遥正大摇大摆的从厅外向内走来。
“五郎,你刚才去了哪里?”窦氏急忙关切道。
“娘,我刚刚没事随便出去转转而已,您就放宽心吧!”李逍遥笑逐颜开地说道,毕竟他刚刚直接杀了宇文成都为四哥转变命格,不至于早死。因此,他心情格外的好,说话也变得非常的随意。
李渊见幼子平安归来,看样子心情非常的不错,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刚准备好好地将息一下,却听到李管家急急忙忙的声音,他不悦的看了一眼冒失的李管家,李管家尬尴的看着老爷,可是一想到重要事情,也顾不得其他的事情了。
“老爷,那位王公公又来了?而且带来了陛下的口谕,您快去吧!人家已经到了客厅等着您呢,看样子十万火急!”
“什么?怎么又来了,难道又有什么事情吗?走,快带我前去。”李渊一听是杨广身边的王公公莅临李府,他也顾不得任何事情只能急忙地前去,否则贻误大事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
“唐公陛下有口谕,请唐公接旨!”王公公眼见李渊急急忙忙的赶来,焦急地说道。
“臣接旨!”
“圣上口谕曰:朕南巡至今遍游各郡,唯太原令朕欣慰。今,逆贼玄感谋反,兵临洛阳,奈何朕分身乏术,特命唐公领兵前往,若生擒乱臣贼子一律杀无赦,赐封李渊为行军将军,兼知关右诸军事。”
“臣领旨!”
李渊捧着杨广交给王公公让其带给自己的虎符,他疑惑不解的听着王公公传皇上口谕,不解的问道:“杨玄感谋反了?为何陛下让微臣领兵解洛阳之危呢?”
“唉,唐公有所不知!陛下再回程的途中遇上刺客行刺……”
“什么?居然有人行刺陛下?何人如此大胆?”
“奴家也不知道是何人。可是这名刺客根本就不是冲着皇上来的,而是冲着宇文大人的公子,那人的武功实在太高了,居然一击就要了宇文将军的性命,而且还折断了他的武器。说真的那人的武功霸道古今少有,就连令郎玄霸都没有那人厉害。”
王公公仔细地向李渊解释道,并且告知了不少的秘密,就连刚刚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因为杨广对李家态度的转变,使得他与之前判若两人。
“王公公,您说那人居然比玄霸还要厉害?”李渊惊愕道,他又回想起了幼子消失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他去哪里。为了确定心中的答案,他才有此一问。
“杂家虽然不是武将,可是那人的一击实在是惊世骇俗。因此我判定他的武功绝对在唐公四公子之上。”王公公还以为他不相信自己所说的,便仔细地说明了一下当时的情景。
“没想到真是他!……若是被发现的话,那可如何是好!”李渊暗暗焦急道,经过王公公详细地阐述了发生过程以及那人的动作,他已经确定那名刺客就是自己的幼子,太原郡内论武功能与四郎相匹敌的,甚至比之要高的唯有李逍遥。
李渊沉默不语,精神恍惚地样子使得王公公甚是奇怪,却又没有出声询问。随后,李渊急急忙忙地把王公公送走,然后直接进入后堂,看见自己的幼子依然怡然自得坐在太师椅上乘凉。
“逍遥,我问你,你要给我如实回答!”李渊阴沉的脸,压低声音道。
“父亲你是想问刚刚王公公跟您所说的事情吧!”李逍遥悠闲自得的回道,“那名刺客便是我,是我亲手杀了宇文成都!”
李渊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幼子,亲耳听见还是难以相信自己的幼子为何要杀死宇文成都,他疑惑不解道:“逍遥,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为了四哥能够活下去,我必须得这么做!”李逍遥收起了浮夸之色,严肃的说道。
“为了玄霸?”李渊还是有点不解,这关四郎何事呢!
“因为四哥的命格与宇文成都的命格相生相克,为了四哥能够长久的活下,我必须动手杀死一切危害他的因素!”李逍遥解释道,并未详细地说明,只是简略的说了一遍。
“这件事以后不要对外人提起,今日王公公传来陛下的口谕!圣上让我领兵救援洛阳,逍遥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办?”李渊紧皱眉头道,他根本就不知道杨广到底是什么意思,故而询问一下李逍遥的意见。
“此事对李家而言有利有弊!若是成功地击败逆贼,那李家便可以鸠占鹊巢,若是失败了,我相信宇文化及那个老匹夫绝对不会放过李家的!父亲,孩儿觉得此次父亲一定要去救援洛阳!”李逍遥神秘的笑道,李渊静静地等待着幼子继续说下去。
“天机不可泄露!”
历史上杨玄感是第一个反隋之人,注定他的结局是失败的。虽然有点偏离历史轨迹,但是李逍遥觉得大的方面应该不会改变。尤其是杨玄感的结局,若是他所料不差,杨玄感此次必败无疑。
“即日,我便远赴洛阳解洛阳之围!大郎,你便留在家中照看好你们的母亲,三郎你与大郎一起要好好地照顾好家里。至于二郎,四郎以及五郎,你们三人就随父前去救援洛阳吧!”临行前,李渊坐在大厅上的首座嘱咐道。
“父亲,此次行军打仗乃是真刀真枪的上战场。孩儿以为二弟随军危险较大,不如我随父亲吧!毕竟,二弟等人年纪尚有!又功名在身,我怕难以服众。”李建成沉吟片刻道。
”嗯!那好吧!大郎你与四郎五郎随军出发,二郎三郎在家好好照顾你们的母亲!明日我们便离开,今日就早点休息吧!”李渊听取李建成的意见,他也觉得大郎说得对。于是,拍板决定道。
次日天未亮,李渊便领军疾驰而行,李玄霸扛着双锤跨坐在马背上,英武不凡,身穿军装使得他更加威风凛凛,李逍遥却换做一身道士行装,并未穿上盔甲,毕竟他除了李府小公子唯一的称呼之外其它的都没有,至于伍氏兄弟他们两人全部都带在身边。
李建成被李渊派往监督粮草,行军打仗也是一场持久战。粮草先行必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不得不先一步出发筹粮远赴战场。
李渊率领军队浩浩荡荡的救援洛阳,李逍遥也是唯一一次亲身体验战场了。即便在前世看到过许许多多的大军前行的场面,但多数都是电脑技术。因此,这次他是深深地被震撼了。
十万名士兵整齐划一的分成不同的部队,又起步向前走,每一个姿势都空前的统一,那股震慑力没有经过战场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那种勇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气魄。伍氏兄弟紧随其后,感受到太原郡内士兵如此威武不凡,当真是赞叹不已。
“出发!”
李渊一声令下,全军浩浩荡荡的向洛阳进发!
 ;。。。 ; ;
第二十二章 三军会师
李渊率军走陆路一直向南方进发,十万大军声势浩大的疾行,人数众多因而行军的速度比较缓慢。为此,李渊十万大军分成三路:一路三万人,由都水监赵文恪统领,乘船沿着汾水流域直接向下前行;二路大军三万人,由戎州刺史唐鉴统领走陆路沿途经过上党郡、长平郡前行;三路大军为四万人,由李渊亲自统帅,又分成一万先锋由骠骑将军张平高指挥,督军为裴寂。
都水监赵文恪乃是并州人士,为隋朝鹰扬府司马后被调任回原籍做官,又与李渊交好,熟悉水路,因此被李渊任命为一路元帅从水路直捣黄龙;戎州刺史唐鉴是并州晋阳人士,其父唐邕为北齐大将,与李渊自小认识且关系较好,李渊调任太原郡守一直留在他身边做事;骠骑将军张平高乃是绥州人士,为鹰扬府校尉,与赵文恪乃是同事,驻扎在太原;督军裴寂乃是蒲州桑泉人士,任晋阳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张平高便是他举荐给李渊的,因此他作为这次出征的督军,任何人违反军纪一律严惩不贷。
“叔德,为何皇上让你领兵前往洛阳?”裴寂悠闲自得地说道,目光一直看着杯中的茶水没有任何的不适,仿佛是无意间提起,又让人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