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转封神-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皇求才若渴,咸阳城齐聚天下丹炼名士,丹坊炼炉遍于京华,吾身处于斯,只觉如鱼得水,与各丹炼宗师谈论术道,更觉之前之所滞顿然洞开愚障,此谓人多智广,师尊之言果然无差……。”

    “师尊所留《太真玄炉经》之中有一方曰‘长春丹’,此丹理玄奥,夺天地之造化,虽然并无可令凡者长生之丹方,然却可改造精核,使之枯柳逢春,绵延生机,吾以此方献于秦帝,帝欣然号吾‘御药丹尊’,掌举国丹炼之事宜……。”

    “复五年,帝举全国之力,大造水行龙阁之舟大成,命吾寻找海外仙山,寻访‘长春丹’之珍材及炼制‘龙伏乾坤刀’之宝材,吾至时方知当日一纸丹方,原来帝早己决断要访觅这世外珍材,以起长春仙丹与镇运仙器……。”

    “至此吾己无从违逆帝命,索性另附上师尊所求之事,请帝幕及五百五行所属的婴女。婴男,时值恰巧师尊命来同门师弟蒙恬助我在达成此命,吾即向帝推举师弟可担此要务,帝概然以应……。”

    “自此,吾也修道有望,索性再谏言始皇,请其齐聚天下炼羽奇士于一堂,毋论方士炼士,与吾同赴东海,一来访求仙山,寻觅珍材宝料,二来也好随时深研丹方与‘龙伏乾坤刀’之炼艺,帝一概而准……。”
第一百零九章 妙法成又落棋局中
    readx;深夜这中,肖童独坐静室,细看这八部《机甲要术》的序文,越看却心中越平和,下面所述他虽然没看完,但却已经基本心中尽数了然,这种莫名其妙的觉醒虽然突兀,但他却也渐渐接受了下来,自己的身上本就充满了迷团,何妨再加一条。

    实际上依肖童如今的神魂,只是大概一扫,便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篇前札仿佛是一枚钥匙,顿时打开了他记忆深处休眠中的许多东西,一时之间神念海中数百万念头如惊涛骇浪,原来都仿佛是空白之念,但此时却都赫然写满了记忆。

    鬼谷《一念心经》中记载,修士神魂分三海,一曰源海,二曰念海,三曰识海,而凡人则是三海不分,混杂一起,此乃修士与凡人最大的区别,修士中无论何种修真门类,但都离不开这三海为基。

    但这神魂“三海”却也各有用功用,修士最常用的乃是念海,不论修为高低,每个修士念海之中,俱有十万八千个念头,其一生修炼也罢,记事也罢,都“存”于念海之中,若念头饱满则自会生出神源,汇往神源海。

    以肖童的理解,这念海实际上就如同前世中所用电脑的记忆存储系统一般,低阶修士则十万八千念中,至多有三四万念头将满未满,而高修、大修,则最少应该便有一半念头较满,而传说之中的大能之士,也就八、九万念头饱满。

    肖童虽然不知道他总共有多少念头饱满,但只凭这神念奔涌的强度,白须儿准确的估计出,只这一瞬间脑中“苏醒”的念头便达近万之数,再若加之前的感悟,只从这页札记之中,他的神念海中已经多出了一万多饱满的神念,这个数字几乎要比他原来的念头都还要多。

    这关于徐福经历的记忆,实际上只占区区千余,这已经是一介修士百年的经历记忆之和了,要以说是他此时几乎完全继承了“徐福”的记忆与学识。

    往后的杞记他几乎不用看了,但肖童怕错失这触悟的良机,所以不但看,而且细细的将这份札记看了下去。

    与肖童前世之中众人所知有所不同的是,当初的整个事件其实并不是由“徐福”主导,充其量徐福当初不过只是被其“师尊”利用而己,不过前世散记中关于“徐福”的身世倒颇为准确。

    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人,秦时著名方士,博学多才,通晓丹药、天玄等杂学,师从鬼谷门下修习仙术、丹炼,乃鬼谷子关门弟子,性温和,乐善好施,颇具善名。

    这些肖童“自忖”从某些方面来说,倒也当得此誉,不过前世史学家或者野史文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情自始至终,徐福一直都在被欺骗。

    现在的肖童回想起来,只觉这一切都显的如此可笑,当时的徐福,也有可能是自己,竟然会不认识自己的师尊,一直被骗了二十多年。

    直到率领数千人的队伍,在漫无边际的东海之域游荡了十八年后,终于与百余丹炼名家,合力参悟了“师尊”所留《机甲要术》后,这才见到了阔别了二十余年的“假师尊”。

    当初这位假师尊留给自己的三座仙山,实际是乃是上古魔修的三大宗门祖界,名曰蓬莱、方丈、瀛州,这“仙山”里倒果真是奇药遍野,珍禽满天,不过却并无瑞云,有的只是精纯的阴煞魔云。

    原来这部《机甲要术》乃是魔祖留下的秘本,在以前已经在三大魔宗数千年,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参悟其中的妙义,就算是魔界丹炼之术寇绝仙门,但偏偏对这部玄妙无双的秘籍竟然数千年苦参无果。

    后来却是一位魔祖座下的童子终于泄露了天机,说此法乃是魔祖的同门师弟所留,参合正玄两道丹炼之妙理,而且魔界丹羽之士虽然此道明显精于仙门,但却可惜参不透属于玄门的那部分心法,所以就算是魔门羽炼宗师再闭门万年,也绝参悟不了这些要义。

    当然同样的道理,玄门的羽炼宗师得到此籍,那便更无法修持了,而且还会对其中涉及的人尸煞煞之类的东西,斥为邪魔为道,经那位童子透露后,整个魔界三大宗门顿时便都傻了眼。

    不过人多智广,魔宗高层俱都是法力强横,而且手眼通天之人,很快之间,便将主意打到了鬼谷门下的身上,虽然对这位鬼谷先生他们忌惮不己,但此事关乎魔道宗门在与玄道诸门之中数万年以来的地位灵源之争,经过仔细谋划,他们订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八面魔门”乃是一家附属于瀛州“天魔宗”之下的一个市井宗门,擅易容辟息之术,三大宗门经过一翻商议后,便订由此家门派出面促成此事,就算他日鬼谷子过问这件事情,也好将三派洗脱出来。

    而且他们更知道鬼谷有一个待续了数万年的规矩,却正好让他们趁虚而入,那便是鬼谷弟子出世历炼,或者鬼谷长者在世俗之中所收的弟子,都要经过世俗历炼,才可正式归诸门墙。

    而在此之前,就算是在俗世之中被仇家所害,鬼谷也从来不会过问,因为鬼谷子信奉天意,若是门中弟子经不起这世俗磨砺,也只能算是他机运不佳,道心不稳,根本不佩为鬼谷入门弟子。

    所以数万年以来,鬼谷门人在尘世之中的死亡率极高,而能有幸归入门墙者屈指可数,但却俱都是连九大宗门与四大世家也不可小觑的人物。

    然而毕竟这一次他们想要利用的是正经的鬼谷子亲收的弟子,就算是鬼谷数万年来对历炼弟子不闻不问,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诚恐惹祸上身,所以千思万想,终于推出了“八面魔门”的宗主徐如意。

    没想到此计果真极妙,鬼谷自从收了这位弟子之后,便告诫对方开始历炼,自己便扬长而去,不知所踪,这正好让“假鬼谷”有了可趁之机,而更让三大魔宗万幸的是,自这计谋展开之后,鬼谷子从未插手过,仿佛是如同其他弟子一般,任其自生自灭。

    这当然也是因为这位玄空山弟子徐福太过于木纳,平日对师尊又敬又畏,所以从未想过辨查其气机,否则就算是那徐如意的易容之术何等精妙,却怎么及得上鬼谷的辨气之术。

    但要命的便是徐福从来没有敢怀疑过,也不敢辨查他这位“师尊”的气机异样,而且那徐如意也极为聪明,甚少露面,交待事情也往往是只发一个法符,所以竟然这一装就是二十多年。

    而那位蒙恬更是来历不凡,乃是方丈境“太真宗”少宗主,智计无双,而且颇有大将之风,所以三宗便公推他一来从旁相助徐如意成事,二来也好监督那徐如意行事,毕竟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他们自然不敢放任一个小宗的宗主自由行事。

    计划在那蒙恬的亲自督导之下,进行的极为顺利,徐福一步步的按照着他们的计划,与近百当世羽炼宗师,合参起这《太真玄炉经》来,在无垠的东海之上,他们偶尔除了在附近有国度的地方登陆补充给养之外,大多时候都在龙阁楼船上参研妙法。

    久而久之,徐福全身心沉迷于妙法天地之中,虽然这种参悟一直是以他为首,但不知不觉之间,他也将那近百人的家底全给掏了过来,不断的浸通这无上的妙术灵法。

    十多年后,终于所有阻涩豁然而通,虽然还无法尽悟,但却对之部秘籍的神髓法则了然于胸,在这一刻,也是他将这聚合了百位宗师智心血的《机甲要术》终于篆写完全的时候。

    实际上,这八部《机甲要术》本就是如同一架通天之梯,以凡人之智慧解读仙界妙法,虽然稍显粗陋,但却无疑如同打通了一条通天之路,让徐福看到了另外一个极为玄奇的世界。

    百余羽炼宗师终于盼得了参透经文的这一天,那一刻,这百位宗师虽然俱都是年近百旬的老人,但却也一个个欢呼雀跃,喜极而泣,然就在此时,却天现异兆,天际一阵墨幽之气动荡,数百万里海域之内浊浪排空,八条墨龙倏忽而至,负起整个龙阁楼船,向天际飞腾而去。

    当一行人在惊恐欲绝之中,面前豁然一亮时,已经到了另一方世界,

    “恭喜各位修行有成,升入瀛州圣界……。”

    让徐福喜出望外的是,迎接他们的正是自己的师尊“鬼谷子”,但实际上此乃是瀛洲古境之中的八面魔门,不过此人作派十足,前有童子幡旗摇曳,后有乐女鼓乐和鸣,头上八宝遮天盖,龙车凤辇更有霞光萦绕,一派世外高人形象。

    想徐福与这些丹羽宗师们,俱乃是凡夫俗子,哪见过这种阵仗,顿时只觉身处仙门之中,一场苦功,总算也是修行有成。

    实际上若只从修行而言,这些上古魔修也罢,上古玄修也罢,俱也算是正统的修行宗门,若这百人能得魔宗善加调教,倒也不失为他们一段造化。

    不过可惜的是,这一群人本就是魔宗圈套里的可怜人,纵然他们一个个丹炼之力已经直追魔宗正宗丹炼高人,但因为他们身怀《太真玄炉经》要旨,这就注定他们要做为一个工具,最终要被牺牲,包括徐福。

    若说一开始魔门对鬼谷子还有些忌惮的话,那现在这么久以来,不但鬼谷子并未寻上门来,就连他们魔宗的高层也未出言反对,可见徐福已经被鬼谷子见弃,或者说鬼谷子无暇旁顾。

    但不管是哪一种后果,只要他们将这《太真玄炉经》要义掌握在手中,再加魔门数万年积累,便不难煅造出仙品机甲,到时只筑玄门几派都要忌惮他们三分,只要他等不去寻他人麻烦,已经便是他人的兴事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借魔力暗炼通天甲
    readx;假师尊对他们这些漂流东海之域十数年的凡界修士,及为看重,不但隆重之极的迎接,更为他们独辟了一院,名曰“落尘院”,更为其畅开魔门丹炼宗库,一应珍材及功法古籍任由他等享用修炼。

    除此之外,魔宗还派驻了三位羽炼长老亲自教习他们体悟正宗的魔道丹炼之术,顺便他们也为这三位长老细细的讲解《太真玄炉经》的要义,相补优劣之势。

    本来魔宗高层以为只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他们门中这些丹炼宗匠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掏过来”,但却未想这《太真玄炉经》太过玄妙深奥,竟然足足用了十年时间,那些宗匠们才基本领悟了此经的玄妙。

    在这十年之中,终于有几位平素极为精明的炼羽师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开始一、二年中间,这些魔宗长老对他们的修习还颇为上心,常加指导,偶尔才会向他们请教《太真玄炉经》的玄奥。

    但随着这百余位凡界“弟子”丹炼之艺迅猛的提升,他们终于开始故意刁难,先是变为“教的少学的多”,到后来索性只“只学不教”,而且还态度渐渐蛮横起来,仿佛是生抢一般。

    特别是蒙恬中途被“调走”之后,时局屡起波澜,一时之间风言四起,都说这所谓的“八面圣宗”实际上没打好主意,只想掏光他们的玄道丹炼之学,却并没有诚意教授他们真才实学,只纯为利用他们而己。

    徐福在这群人中虽然算是首领,但因为他是“宗主”的弟子,所以很快便被百余羽炼士孤立了起来,这才引起了徐福的注意。

    虽然徐福坚信自己的师尊,总不至于在害自己,但也终于觉查到了一丝不妙,于是也早早开始做了一些准备,他与几位相好的炼羽士商议,借给魔宗传法之机,索要了大量的珍材宝料,暗地里开始秘密的炼制仙甲。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给对方适当的做着让步,以麻痹对方,这种做法虽然徐福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的“师尊”,但他也不是过于迂腐之人,有备无患,若是无事的话,当然再好不过。

    还有一点徐福没有告诉别人,那就是他心中对这位“师尊”的身份第一次有了一点怀疑,因为他想起了刚入门时,师尊给了他传承之后曾经说过一些话,也是告知过他一个鬼谷门的规矩。

    那就是鬼谷门里无弱者,要想正式位列门墙,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不是死读课业,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历世”。

    所谓“历世”之说,师尊并未详谈,但却也点过几句,那就是不管“文修”还是“武修”,都要经历尘世磨炼,若不能在俗界的“术业”或者“地位”上出人头地,此生休想位列门墙。

    师尊之所以收他为弟子,而且是最后一个关门弟子,要求更要比他人严厉,拿师尊的话说,那便是“若鬼谷的弟子,在一个区区凡俗世界之中,如果都混不下去,那就算有再好的资质,也没有资格位列鬼谷仙门。”

    所以师尊在他小时候便已经离开了玄元山,临行时将山门俱交与了他,当时也算是门人如云,但因为徐福醉心丹炼之术,无心打理山门,所以一来二去的,就渐渐莫落了下去,留给世人的只有当初师尊在时的赫赫声名。

    但如今想起来,师尊回转山门之后的言行,却颇有些蹊跷,原来是他对师尊太过敬畏,所以不敢心存其他异念,但如今自己与百余同道中人的前途系于他手,却不由他不得不深思了起来。

    首先是师尊自从二十多年前回转山门之后并没有“训斥”过他,也没有“讥笑”过他,他原以为是自己所做不差,所以师尊对自己虽然一如平日般冷淡,但却也并找不出借口来敲打他。

    这件事情说来虽然难免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正成了徐福对其最大的疑虑,自己经营不善莫落了山门这么大的败笔,对方竟然会一反常态并未训斥于他,这已经是很奇怪了,但若再不讥笑他两句,这便有些太过离谱了。

    别人也许并不了解鬼谷子为人,但徐福与他师徒一场,却太清楚师尊的性格了,对于自家的弟子,这位师尊从来没有过什么架子,但也从来没有过什么好脸色,从来只有“吹毛求疵”,而从来不会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