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秘闻之帽儿山水库-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思哲你大爷,你自己抬头看看,足有两层楼高,你告诉我没事儿,那多高叫有事儿’

    ‘真有事你就没法站这骂我了’

    我倒吸了一口气,你小子够狠啊。

    我听到后面有脚步声,警惕的一回头,原来是蒋六。

    ‘没什么事吧’

    ‘没事’蒋六的声音有点怪怪的,不想之前那么精气神十足,有点蔫蔫的。难道是刚才程叔说的话让他听见了?被信任的人抛弃换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吧。

    刚才下来的时候光顾着和马思哲斗嘴,都没心思看看四周。刚瞄一眼,我就被前面一块半人高的石碑吸引了目光。石碑上写着

    距离主殿三丈六尺深

    石碑被嵌在一块土墙上,上面的字体歪歪扭扭,像是施工时留下来的。

    这无疑就是一块指路牌,说明我们之前走的路都是正确的。我心里有点抑制不住的兴奋,感觉好像一切都摆在了我面前,这堵墙后面,就有我想要的一切。

    ‘现在很少有墓里有路碑了,除非是皇陵那种笃定不会有人盗的陵墓。这里还真有点意思’程叔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下来了,在后面自言自语的说。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不想计较之前的不愉快,可能他有他的处事方法,只是碰巧和我不和罢了。跑江湖如果都像我那么婆婆妈妈,可能早就横尸街头了。程叔能混的这么开,还是说明他有他的道理。

    ‘我们总不能下探沟吧,工程量太大了,况且土也没地方堆啊’

    程叔笑了一下,看着马思哲忍俊不禁的表情,我就知道,我又问了一个暴露智商的问题。

    ‘探沟是肯定不能下,我们又不是来考古’程叔拿出了之前让我准备的金属探测仪,不同于考古专用,这种金属探测仪可以精确到厘米,只是不能探测在地表以下过深的金属,更适合在墓中使用。

    我低头一看,仪表显示,前方一米处有金属物体。

    这是什么意思?面前的这堵难道并不是土墙?

    我走上前去用手摸了摸,是土没错。我拿起军刀朝墙上刮了一下,竟然听到了刺耳的声音。这墙里面真的是金属!

    我们五个人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将那层土刮掉个大概,墙里面的那层金属也渐渐露出端倪。

    出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门,大概有两米高,被漆成了红色,由于年代久远,表面的红色都剥落了。再仔细看,无数铜疙瘩镶嵌在上面,像某种装饰。

    按照路碑记载,从此门进入不远就应该是大殿了。

    我们几个合力将大门推开,掉落的灰尘中,我听见门后有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随着这个声音,铜门被缓缓推开。
第九章 夜光骷髅
    仙人洞并不难找,就在山阴面的山腰处。洞口的石板还在那,小时候只听说过并没真来过。现在真的看见了孩真有点阴森恐怖的感觉。

    ‘这应该就是仙人洞’我指着洞口对他们四个说。

    马思哲绕过我走到仙人洞前面,小心翼翼的朝洞口看了看。‘现在这个点,蛇应该都晒完太阳回去了吧’。

    ‘你就进去吧’我朝马思哲的屁股狠狠的踹了一脚,这一下就把他踹到了洞里,可能洞口并不是太高,进去的时候脑袋狠狠的磕到了洞顶。

    蒋六让我们走在前面,他在后面防着点什么突发情况。为了照顾女人,我让霍英走在前面,她也没多推辞,程叔跟在我身后,我们就这这么前前后后的进去了。

    洞里一片漆黑,借着手电筒的光只能看个大概,程叔让我买的这款手电筒,照清十米之内没有问题,可看这远处的漆黑一片,这洞是不会小了。

    洞里散发着一种潮湿的气味,闻得人感觉黏黏的。霍英的手始终捂着鼻子没有放下了来过。洞里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只有一人的宽度,还不能站直了,得一直弯着腰走。这样的姿势极累人。马思哲在前面拿着手电,走了没多久就抱怨了起来。‘这洞怎么越走越窄啊,我都快卡住了’

    手电筒照过去,前方依旧漆黑,根本看不到头。这就说明离终点还远着呢,可这越走越吃力又是为何?这样下去,不用走到头我们就没法移动了。而且我明显能感觉脚下的路并不是平的,而是向下倾斜着,坡度不大,但随着路程变长,坡度越来陡。

    ‘这不会是条死路吧’蒋六咳嗽了一下问程叔。

    ‘不会的,如果是死路的话,我们走了这么远早该呼吸困难了,现在氧气这么够用就说明前面一定有出口’

    现在的地理位置不太好分辨,我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

    仙人洞位于帽儿山的半山腰,我们从洞里进来到现在走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走的路有整体向下倾斜的趋势,所以现在我们在的地方就应该是帽儿山靠近底部的山体内。

    在经过一段狭窄的小路之后,前面的路突然宽阔了起来,从只容一人通过一直到两个人的空间。我们都直了直腰,脚下的的步伐也加快了。

    走在最前面的马思哲突然哎呦了一声,我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只好大喊‘怎么了?’

    马思哲没有搭话,走在我前面的霍英伸头看了看,之后两个人就都没说话,蹲在地上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我看没人管我,只好自己快步跟上,刚看了一眼地上的东西,就着实吓了一跳。手电筒差点没拿稳。

    那是一具头骨,正面朝上,在手电的照射下发着惨白的光。再仔细看,上面还附着着一层乳白色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在我们之前还有人来过这里?看那头骨的石化程度不像是最近几年才死亡的。

    ‘难道是村子里的人,因为误闯了仙人洞被困住才死得?’蒋六凑过来问。

    我想了想‘应该不会,你看我们进来的路,几乎就是直的,根本没有拐弯的地方,怎么会被困住,况且,从这头骨的石化程度上看,死了起码有上千年了。不可能是被困死的’

    ‘能困住人的,可不一定是路’马思哲看着地上的头骨缓缓地说。

    ‘把手电关了’他突然抬头说。

    我虽然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看到马思哲脸上有种少有的严肃,所以乖乖照做了。在手电关闭的一刹那,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刚刚只顾往前走,没来的及抬头看。原来不知不觉的我们走到了一个极开阔的空间,有几百平米的大小。四周都是笔直的峭壁;足有六层楼高。在各个角落闪着点点的荧光。好像星球大战中的某个镜头一样。看的人眼花缭乱,每个点发出的荧光大小均等,光亮并不是很亮,完全没到可以照亮洞内的程度,只是足够密集。

    ‘我的天,这都是人的头骨’蒋六好奇的走到亮光的地方,却被吓的跌坐在地。

    我听到以后也蹲下仔细的看起了其他亮光的地方。这一个个闪着荧光的,竟然都是人的头骨!我抬头看了看,就目前看到的规模,这里的头骨少说也有一百个。我们陆续把手电打开,发现地上的荧光色不见了,头骨却变得越发清晰。

    ‘这玩意还是夜光的’蒋六不可思议的说‘这个仙人洞竟然是一个乱葬坑’

    没想到帽儿山内部竟然是中空的。我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夜光,我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这场面太熟悉了。

    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在云南,我曾经见过这东西。

    大概两年前,我们考古队前往云南昆明,挖掘一座古滇国的遗址。

    古滇国是战国中后期出现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后来由于瘟疫等等原因覆灭,最终卷入滚滚历史长河之中。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滇文化。那是一个神秘又古老的文明,也是一种灿烂的青铜文化。虽然至今我们都没能完全解密滇文化的内涵,可当时昆明这座遗址的出土,让整个考古界都为之一震。

    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但是这两项就足够引起重视。我还记得那一年的昆明多雨,天无三日晴,这给遗址的发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事情是被考古队里最不爱说话的李庆海发现的。

    在结束了一天的考古工作后,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有人提议找一个茶馆喝喝茶放松一下,李庆海推辞说要给铜器排编号,就没有加入我们。

    我们走之后,李庆海一个人数着今天发现的铜器和其他东西。忽然,储藏室停电了。他刚要出门看看情况,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手中的铜器竟然开始发出一种幽绿色的光。不是整体,而是星星点点,像水滴溅的一样。再看其他铜器也是一样,周身有像被水溅过一样的荧光色的点。

    后来经过化验,出土的所有铜器的表面,附着着一种叫做夜光藻的微生物,遇水反应。因为出土的时候被淋过雨,所以才会形成这种荧光色的点。

    不过这种微生物多半存在于水里,为什么会附着在铜器表面也没人清楚。

    难道这墓中的头骨也是因为那种微生物的影响,才会有现在的效果?可是相隔千里的两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

    ‘不奇怪吗’马思哲抬头问我。

    ‘什么’

    ‘头骨’

    我突然明白了马思哲要问什么,头骨,就只有头骨,没有身体。

    我突然意识到,这上百个头骨都没有身体,就说明这里绝对不是乱葬坑。不过谁会变态到把他们都杀了然后再把头割下来,像插水稻一样,一个一个的插在这里。

    ‘这是一种祭祀的形式’程叔在四处观察了一圈,之后问我‘听过踏骨升仙吗?’

    我摇摇头,身旁的马思哲解释说‘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统治者会砍下九九八十一个未婚配的处女的头,用头颅铺路,身体燃火,来完成祭祀。以求长生不老’

    ‘这只是少数民族曾经短暂的存在过的一种祭祀仪式,并没有流传开来’程叔说。

    我心想还好没有流传开,这玩意要是普及了真不是什么好事。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多半是史料记载的,中规中矩的墓葬仪式。像这种民间流传,或者少数民族中曾流传的巫术邪术还真是一无所知。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扭头问马思哲,马思哲得瑟的说‘我这知识啊,都学杂了’马思哲有点故意逃避我问题的意思。

    说实话,我总觉得现在的马思哲和当年大不一样,虽然说话还是一样的欠扁,虽然他在我面前努力的装傻充愣,但我就是觉得他的神情里多了点…故事。我不知道我们分开的这五年里都发生了什么,可能是马思哲所处的环境,让他不得不过多的接触一些东西。

    ‘真不知道谁能想出这么变态的方法’蒋六咧着嘴说。

    ‘这个祭祀习俗,最早发现是在云南。据推测应该是古滇国流传下来的’霍英终于开口了‘就是不知道这里怎么会有这东西’

    霍英说的云淡风轻,我心中的疑问却更深了。又是古滇国,难道,这两个地方真有什么联系?

    ‘不管这怎么会有这个东西,现在事情的走向和我们预想的越来越接近了,现在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帽儿山下面,真的没有那么简单’程叔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

    马思哲蹭的一下站起来‘我们加快速度吧,没准里面真有什么宝贝也不一定’马思哲冲我挤眉弄眼。

    ‘你这是职业病啊’

    马思哲没有理会我的吐槽,转身刚要走。

    霍英突然伸出手拽住了马思哲的衣领,‘你们听,什么声音?’
第八章 向山中进发
    上回说到,我们一行五个人在做好准备之后终于向山中进发。

    中午的太阳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的暖意,为了让程叔他们熟悉山上的地形,我们先在山上转了几圈。

    ‘这山真的是让人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压迫感’走了几圈以后,程叔对马思哲说。

    马思哲直了直腰,看着山顶说‘可不,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就感觉有点透不过来气,明明山不高,可每次爬都累得要死’

    他们两个说的压迫感我之前并没感觉到,小时候爬上爬下的也想过这么多,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奇怪。其实在很久以前,帽儿山水库并没有修成的时候,关于帽儿山的传说就数不胜数。

    帽儿山之所以叫帽儿山,就是因为在帽儿山的山顶上有一块石头,石头比山头还宽,远处看来像一顶帽子,所以得名叫做帽儿山。还有个神奇之处是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帽儿山山头与石头的接缝,也就是帽檐处总会冒出阵阵白烟。

    村子里的人都说帽儿山是仙人居住的神山,冒烟说明是仙人显灵。

    于是帽儿山山腰处的一个隐蔽的山洞就被叫做仙人洞。

    村子里以前有人养牛养羊都会到帽儿山上去放,但是仙人洞附近大家都会避开。

    仙人洞其实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蛇洞,有成百上千的蛇,洞里的蛇平时都在阴暗的地方生活,每到中午的时候就会出来晒麟。有人曾无意中见过洞里的蛇集体出来晒麟的壮观景象。各种颜色的蛇交错盘杂拧在一起,在洞口的青石板上扭动。洞口的青石板本来有棱有角,后来年头一长,都被蛇的活动磨的光亮。

    传说中村子里有一个小孩,约摸十几岁。一日中午这孩子去山上放羊,羊在山坡上吃草,微风一吹小孩有了点困意。想了想又不敢休息,生怕弄丢了几头羊,回家会被妈妈骂的。

    就这么跟着羊群走啊走,过了一个多小时,无意中走到了一个山洞前,那小孩看到了山洞前的青石板,又光又亮,让人忍不住想去休息一下。小孩看了看老实的羊群,心想我就休息一下应该没什么事吧,它吃它的我睡我的。最后还是没有抵挡的了困意,那孩子走到青石板前躺下了。哎呀,真舒服啊。不一会,就沉沉的睡过去了。

    ‘孩子,醒醒,不能在这睡觉’一个长者把那小孩叫醒。

    小孩揉了揉眼睛‘你是谁啊,我怎么不认识你’

    ‘我?我就住在这山上啊’长者笑了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这山上还有人住?’小孩看了看四周,一点也不想有人家的样子。

    ‘当然有人住,小娃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小孩子的好奇心本就重,可是那小孩又有担心‘可是我的羊怎么办?’

    那长者袖子一挥,正在吃草的羊突然都定在那不动了。小孩看的目瞪口呆,直呼厉害。

    ‘那你家在哪啊?’小孩问。

    长者指了指山洞‘就在那里面,里面可好玩了’

    小孩没禁得住诱惑,回头看了一眼停住的羊,转身跟那长胡子的老头走进了山洞。

    ‘你是不是神仙啊’小孩围着问。

    老头冷笑‘神仙?世上最没用的就是那东西’说完眼神变得毒辣,表情早就不似刚才那般和蔼可亲。

    小孩没看见他的表情,依旧不解的问‘可是你会法术啊’

    ‘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